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各位族人:大家好!
在我族近四年来,为续修族谱而多方搜寻老谱的时候,今年正月,乐安、望喜二位有心人,有幸寻得华容县新河乡建军村本族大房子孙怀谅君保存的三修族谱12本,让我族开始了续修族谱的工作。到闰四月十九,纲健在湘阴县南湖洲镇长丰村又意外地寻得本族前房子孙光明、光保、光华三兄弟保存的同版族谱12本,恰好补充了前12本缺失的八卷、十六卷、卷末上。这三本大房后裔急需的内容让大房族人更坚定了续修好族谱的信心和决心。历经116年风雨,我族三修族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天意!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们这些只知近祖,不知远祖的后裔,知道了自己的始祖是景春公(字三阳、号渲江)。他的独生子元桂(字高攀、号星湖)有四个儿:长子宗宪号大塘、次子宗弼号藕塘、三子宗莹号和塘、满子宗桦号前塘。此即“始祖三传分四房”也。
老谱《源流记》记载,我始祖原为江西省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元朝至治元年徙居现住址,至今六百多年了。道光五年(1825年)创修族谱,咸丰八年(1858年)续修之,现幸存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修族谱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六年。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4—1937年)的四修因战争、灾荒、政局变动未能成功。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思潮泛滥,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祖传家谱、祖传文物被毁;随着岁月流逝,正派祖宗早已成仙,朝派老人也只有个位数了;一些后裔已搞不清自己的曾祖、祖父的派名、字、号,生庚没日;一些族人远离故土,没有讯息;一些族人已少宗族观念,一些族人未生育男儿,不愿参与……;给这次续修族谱造成前所未有的难度。我族宝贵的文献资料面临残缺、失传之危机。
因此,这届五修族谱是继承我族优良传统,慎终追远、不忘祖先,承前启后,收族敬宗的伟大工程,是连接三个世纪的非凡壮举,是我族上孝祖先,下传子孙的百年大计!功昭日月,源远流长,意义重大。我们希望:各位族人看重家族,懂得尊祖知源是士君子的情怀,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孝道。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同心协力,高质量高水平的纂修好五修族谱。
让我们同宗共祖的精神财富—资阳姚氏九甲支族族谱世代相传,永放光芒!
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嗣孙
纲健
公元2012年初夏(壬辰岁闰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