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推荐

楼主 |
发表于 2016-3-21 10:0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3-21 10:24 编辑 ; {5 D) }2 E H
0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0 U9 m8 E; A5 @+ Q
0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O$ ~0 V) G/ k* G J1 l7 B
0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 ^/ G: A A# L4 Q, o
0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 f6 u' p/ X( u4 q; J( H9 p$ k0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9 E, _: u: o( d3 U( N( s0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1 N( ?) u0 H4 y( _
0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 q2 m6 ~. d1 Y7 M
0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2 n F6 G# {. l9 X5 B* k5 L
0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2 ]; n2 p- ^+ q6 |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 I$ R% F( l6 @+ q! q11、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 u: K2 F, L3 l7 W/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p+ f8 p! n' U- {' l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7 c8 C/ O4 L% h7 b D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5 J# {3 \! [2 U v/ J% e1 t6 L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颍州府。3 |3 e6 v) v* z: j1 v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J% y' I; H% _6 P7 R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r- q3 v) Q1 g5 J
18、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6 U: A) B! U* g. Y
19、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4 d V, E. ]; U _- B* x! \0 B20、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 @1 f& e9 i; F9 X21、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 y" Z' P/ V) e- u1 g& k' Z22、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i! Y# c5 C0 O' t1 V; W" {
23、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8 t$ r0 ~$ m& N2 c
24、乐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废,在山东广饶县。
; M$ Y# {6 j& z f1 c25、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陜西大荔县地。, O7 k, g9 j) ~1 S6 N" ?8 g1 G$ S
26、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r7 K7 d7 ?) Z! v
27、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l) l; A- B& l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0 q/ x0 g6 j! W; F S( v4 P29、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a. `6 c, V# s; g, n% S
30、河东堂:旅、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6 e, p" N- A' J/ [31、下邳堂:阙。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1 C( }+ g! e' B32、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q2 B, z9 A# h7 ?! Z
33、庐江堂:河。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u# r' L( e# U" ^
34、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 a+ i) h+ U3 @9 V
35、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t {5 n% C$ J5 F7 S* @* V& y( ?
36、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Y9 H5 s, I* ?/ p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R! B6 A. d% O, R' n
38、东平堂:花。汉国名,即山东省东平县。
# L1 W" w/ O! L. v39、博陵堂:邵。晋国名,后改郡,今河北省安平县境。$ D1 I$ F. J: a# x$ u& B
40、山阳堂:岳。汉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县,曹丕篡汉,废献帝为山阳公。* |' R# q5 N2 U3 W* Z* f
41、荥阳堂:昌、潘、郑。战国时韩地,今河南省荥阳、成皋一带。: q: ~, i. C' u6 l9 l/ |
42、临海堂:屈。三国吴,分会稽东部置临海,在浙江省,旧称台州。
( i; r& W7 X9 _+ K8 f4 h0 R43、范阳堂:邹、简、燕。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县地。: S3 D/ C1 K3 ~
44、齐郡堂:查、晏、覃、富、谭。汉时郡名,后改为国,今山东临淄地。1 s& s, n9 H0 `2 F# K1 c* U
45、高阳堂:纪、耿。汉时县名,今河北省高阳县地。
0 ~) G' ^& _3 R% P& \46、敦煌堂:洪。汉时郡名,今甘肃西部敦煌县。+ m1 [ h% J% Y
47、魏郡堂:柏。春秋时国名,在山西芮城县境。
0 g" u2 B! W# `. C8 @6 ?; @48、扶风堂:马、班、禄、万、鲁。隋时置郡名,今陜西省扶风、凤翔一带。
0 M0 \+ U/ x) Q- h6 b! ~49、千乘堂:倪。汉时郡名,在山东地城、益都一带。
; s/ c% Z/ ?' L50、会稽堂:夏。秦郡名,地当江苏东部、浙江西部,即今绍兴。
" d: K# A4 f1 \! b4 c; t51、河内堂:荀、司马。汉郡名,地当河南省黄河与太行山之间,今武陵、沁阳一带。
0 }, X# e4 i1 g1 d F1 r M) j52、广陵堂:贡、盛。汉国名,后改郡,今江苏都县地。
4 x# J! u% J3 a/ A53、薛郡堂:海。秦时郡名,地辖山东西南部、江苏东北部。
/ d# R: w" k# A' X5 w/ @2 O/ `54、河间堂:凌章詹。汉国名,后魏改郡,在河北献县及河间一带。3 m1 Q T/ Z5 O
55、南昌堂:涂。汉县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涂氏为豫章望族。% m1 Y5 ~8 V/ |
56、豫章堂:罗。汉郡名,在江西南昌县地。
0 L( \2 T# k- E$ r/ g' _57、颍川堂:陈、邬、赖、锺。秦郡名,地辖河南旧许州、陈州、汝宝、汝州诸府,盖指颍水流域。 58、护国堂:逢、边、戴、稽。春秋时陈焦邑,今安徽省亳县地。0 O& N6 V6 Q; h* J9 B: C
59、余杭堂:隗。隋郡名,唐复为杭州,今浙江杭县。, R) z. J! [& D3 Y
60、汾阳堂:郭。汉地名,唐并入阳曲,在山西省,唐将郭子仪受封于此,因而名传。
6 v* b" p3 K& @# U1 H61、琅琊堂:符、云、诸葛。秦郡名,地辖旧山东兖、音、沂、莱四府,后汉为国,在临沂县境。
& G0 {( A0 w N/ {62、广平堂:游、贺、谈。汉郡名,后改为国,今河北鸡泽县地。7 W( H+ }5 ^0 Z+ s, v; q2 H# J
63、江夏堂:费、黄。汉郡名,在湖北云梦境。2 F0 E) d9 s& e j5 z( [: u/ V
64、辽西堂:项。秦郡名,地辖永平、承德、朝阳、锦州、新民一带,在辽宁与河北间。
" x# c) k# b! r65、平原堂:东方。汉郡名,在山东旧武定、济南二府之西,及乐陵、长清一带,即平原县地。 h5 O6 T; M0 d2 I
66、顿邱堂:葛、司空。春秋卫邑,在河南省浚县。% V# ]" F# |0 f
67、弘农堂:杨。汉时郡名,在河南省灵宝县境。" `$ E5 W- {5 n6 t, J- J
68、百济堂:福。春秋时国名,在今朝鲜半岛。
+ J# Q# w1 @9 V9 C( E69、内黄堂:骆。汉时县名,今河南省内黄县地。* \8 a* B/ m' E$ }5 c4 T
70、江陵堂:熊。春秋时楚郢都,汉置县,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 N% p6 E" ^2 b$ k+ Y; `$ j% m! N* d71、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0 X# _% z; |7 [
72、兰陵堂:兰。晋时郡名,在山东峄县,南朝宋移昌卢,在滕县境。# v R4 E. R) C3 r$ ~# J
73、解梁堂:关。春秋时晋邑,地领山西解县、临晋、虞乡诸地,后汉关羽,即解人也。2 T/ j7 P! o; _& I7 K( o
74、燕山堂:窦。辽时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领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_" ]6 z9 E; _ |6 g! t7 ` ?7 Y7 Y
75、武功堂:苏。汉郡名,在陜西郿县境,今设武功县。% p6 A" ^; C7 W1 a3 n+ Z
76、始平堂:翁、冯、庞。晋郡名,三国魏改始平,在咸阳附近。
! x5 K5 |% D# ^4 e77、梁国堂:墨、桥。汉时梁国,后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县境。
' W, c ]# r7 h6 U3 l U6 ^78、济南堂:伏、宁。汉初置郡名,即今山东历城县境。
7 m6 ], ^# W! k: G0 u79、平昌堂:红、孟、管、离。三国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东安丘县地。2 m/ X' Q+ Q: r, ]2 L$ X( ]/ p' u
80、濮阳堂:爰。汉县名,后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阳县及山东濮县一带。
# b3 @, \: M5 G/ m81、噤李堂:崔姓。郡望清河崔氏,今河北省清河一带。
: W1 i' G8 }3 b4 F82、俊逸堂;鲍姓。$ U F2 x/ i+ j, R4 F$ M
[url=][/url]
+ V! _( m F* f9 s7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