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5 09:54:39
|
只看该作者
两个烘山芋
' C3 C$ J4 f( P3 b) ]; a% ^0 ^) a
* @8 n( t9 P* k) q' O1 |: U9 { 工作队纪律严明,密报检举制度也十分健全。一天,工作团副团长吴山接到报告:“城镇分团发现总团办公室有个戴眼镜秘书模样的人,买了两个烘山芋,边走边吃,并将其中一个山芋给与他同行的一干部模样的人吃。”
4 W" f* g1 [. X+ x# G$ n
5 q& k8 n5 _# P# ? 吴山(时兼任六合地委书记)当即问办公室:“谁进城了?”查询“戴眼镜”者是谁。$ ?: A+ Q o3 y6 ]6 I/ R
7 S2 e# W( q2 u9 [
稍顷,“戴眼镜”的张秘书从城里回来,大家盯着他看。他说,山芋又不属“鱼肉禽蛋”,不违纪呀!6 a$ k7 i: I) a5 _0 [
; i3 O6 {7 _& S7 U5 ^0 x2 u- u) O 吴山笑笑说,这个问题嘛,说大也不大;但说小也不小。一个堂堂的总团秘书,在城里买山芋,说明是不是早饭吃不饱?再说是边走边吃,影响很坏呀!0 U) E" d4 c/ P( G8 w
4 L6 b* j( |4 v7 u; |7 S 一席话说得大家瞠目结舌。
% u F3 Z+ d4 q8 I6 |3 c3 E. B
" l) u0 t4 _; @* ]0 A1 r; M 省委书记也发怵
* T5 _, W6 ?7 v: D$ H ^3 e
- x% I9 x5 e- |9 F: } 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身上有战争年代留下的16个枪眼,身体虚弱。但他在1964年受到中央“不蹲点、犯官僚主义”的批评后,即化名江淮,在句容天王公社蔡苍大队蹲点。冬天戴个老头毡帽,与老农无什么区别。他一贯爱护干部,“廿三条”下达后,他讲了许多保护基层干部的意见,听的人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那时我在总团办公室,经常为他整理讲话记录,并向他请示“可否印发”?他常常皱着眉头说,讲过就算,不要随便印书面的东西。中央还在讲“三分之一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呢!副团长李楚也说,你们年轻人不知厉害,白纸黑字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悄悄对我说:“江政委刚吃了少奇同志的批评,不要给他添乱了。”李楚还对我讲了他自己在“三查三整”中半天劳动半天检查的经历,要我们年轻人“当心”。
; f8 q( e, n/ j5 K2 h% ] g9 L& G( q& X4 E: g
尽管文化大革命还未开始,但从“四清”中整“走资派”一直整到生产队长的情况来看,党内斗争那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风声鹤唳了。
2 q1 l3 U; `7 m1 Q; a! }7 R8 X# t4 u$ {' L2 z9 L, R6 ~3 W3 M; {
西边的“板牙”2 s9 a6 P. M) O( k- ~) u
1 c' y, P6 m5 o' T4 _+ M( i- B
“四清”中,太仓叶群搞的“学毛选经验”在江苏全省推广。当时在沙溪公社洪泾大队有两个典型人物,一个是顾阿桃,一个是残疾青年沈玉英。顾是一位文盲妇女,在作学毛选报告前,工作人员为她画了一本图册作为提示。如讲到干部要做表率,就画一个火车头,提示她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记得顾阿桃亲口讲的一个趣事:在一个演讲内容上要讲到“西班牙”,画册上就画了一个大牙齿。因江南人讲盘牙为“板牙”。她就记住了:“我嘴巴里西边有一颗板牙,这就是西板(班)牙呀!”当时我们听了都忍俊不禁。画者画得出,讲者想得出,真可谓挖空心思了。顾、沈其实都是淳朴的农村妇女,在那个时代大潮中只能任由大人物摆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