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好人老姚 传遍全国
采访背景:好人老姚夫妇辛苦养育弃婴
2005年12月份,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进澄迈县福山镇一个简陋的小院,采访了一对来自河南的农民工夫妇,他们靠捡废品、打零工为生,救助了10多名弃婴的故事,经南国都市报率先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1983年,姚义德与老伴孙庆荣从河南来到海南。20多年来,他们租住着廉价低矮的民房,一直靠捡废品、打零工为生。他们的院子中有一半地方堆着各种捡回来的废品,床、桌子等家具都是从废品堆里捡回来的。然而,从1988年开始,老姚夫妇先后收养了10多名弃婴,用爱心抚养这些被遗弃的生命。
老姚已经算不清为收养的孩子花费多少心血和金钱,他只知道自己和老伴自收养老大明丽以来18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
稿件影响:老姚感人事迹传遍全国
2005年12月26日,老姚夫妇的感人事迹经南国都市报独家报道后,上至省委宣传部,下至普通群众,都为此事而感动。本报组织了“爱心探望团”,20多名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的老姚夫妇送去了洗衣机、大米、食油、被子等日常用品。远在河南的家乡人也闻讯组团千里迢迢来探望老姚。
自此,老姚的故事越传越远,全国多家媒体纷纷来采访老姚,把其事迹传播到全国各地。连国外的记者都被吸引来了,很多华侨看过报道,被老姚夫妇的事迹深深感动。
接着,在澄迈县、福山镇政府领导的帮助下,老姚把户口从河南转到海南,为养女落了户。2007年大年初八,澄迈县的杨县长亲自来给老姚拜年,帮他选地皮盖新房,建新房和安装水电的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拨款解决。该县教育局还决定减免其养女在学校读书的学杂费。在那年春节前,福山镇政府的领导还给他送来3000元钱,让他买新的家具布置新房。
姚义德还赢得了很多社会荣誉。他先是被评为“2006感动海南十大新闻人物”。 2007年,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他光荣地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好人有好报”,这句话在老姚一家人身上得到印证。
人物回访:两个女儿同时考上大学
老姚一直珍藏着本报对他和老伴靠捡废品打零工收养10多名弃婴的报道,感叹道:“感谢 《南国都市报》,感谢政府,感谢社会好心人,给我家带来了好日子!”
老姚在第一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自己没什么大本事,目不识丁没文化,也不会做生意,只能靠打零工和收废品维持生计。但他会尽最大努力,供收养的孩子们上大学。
而今,老姚好梦成真。今年7月26日,他兴奋地打电话给记者报喜说,自己收养的两个女儿同时被大学录取了。
还有一件事令老姚开心:他和老伴到海南后收养的第一个女儿明丽,以前因为家庭困难,初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2008年,明丽得到政府照顾,到海口高级技工学校读书。今年夏天,学计算机专业的明丽学有所成,能够顶岗实习了。
本报于今年7月28日发出《好人老姚俩养女今年考上大学》的喜讯,再一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当地父母官和很多爱心人士都送来大红包,俩姑娘读四年大学的学费有了着落,读四年大学所需生活费也有了着落,连她们回海南探亲的机票,都有了着落。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让俩姑娘深受感动,她们已经开开心心地去上大学了。 (文/许欣)(本文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