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蓬安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家谱常见古今地名对照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10:0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古代的十五道
8 D, _$ F2 A, D$ E; R4 R/ R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至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东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凡十五道。各道始置采访处置使,职权相当汉武帝时之刺使,并有固定治所,遂为固定之监察区。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除,此后,“十五”“十五道”即从政区名变为地理区划名,一直沿用至五代。《通典.州郡二》:“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河形便,分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分为十五道,置采访使。”《旧唐书.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13:1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6 13:19 编辑
& j- X, u9 l& C: W/ N1 {  j
' v, J' }! h. U# M

http://wenku.baidu.com/view/249aa91910a6f524ccbf8577.html历史专题——历史地名

6 l& {6 ?, t) X% o" h9 R

一、我国古代主要朝代都城古今对照

·夏
4 y' I5 A) i4 H6 m  r2 r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
4 q. }5 y9 ^! o, p4 H都城:亳[bó](今河南郑州)

·西周# r! F- Y  w- i# E8 `
都城:镐[hào],称镐京(今陕西西安)

0 O8 ]0 E; |. d3 @, ~* p

1 @' f7 D7 s0 V# H( J3 X主要诸侯国
) t8 T+ `8 B* j
) I# |4 ?; b+ o& I: v& _' V( p6 V晋(今山西翼城)

0 \$ J( @& l4 W* V
/ U, ^* Q0 U: M$ z
' J* K2 l+ u6 Y+ |% s. w
9 a+ x1 p% [( Y9 e  Z2 a" u( \
  z6 s* p- g' `8 Y; E. |

+ u$ G/ B- C4 T齐(今山东淄博)

  z; g: Z1 Z) V8 n) Q

9 |8 g) z! F6 Z) ^; b& r2 Z* T7 A: Q0 \" F" {+ W

2 a4 F8 Q. b+ l" d
; S4 P, s4 {" N! N5 C+ ]% ~. M( m
燕(今北京)


* q: i3 `3 ~2 J' r9 D
& L8 w% X' q1 e! T
+ @5 A/ G% [2 Z3 F9 N' M' j4 K% ^0 w5 e) d7 V
4 i8 K0 w$ X# \

  _# N1 O3 M! u8 ]2 B) P4 w# t鲁(今山东曲阜)

* v& v4 W- K+ x! I  |4 N
! p; B( B. N1 A0 ?: h) K8 C( D

/ ^& T, g. w: E7 n) K+ i9 `6 u$ r/ Q) n

) k9 K. z; n: L5 S( V, |2 O8 R  S. H
楚(今湖北秭归)


8 t, ]+ r! }: p$ A2 Z$ O/ Y6 R
( s) A$ q- l; p$ \$ n: {$ C8 _) K7 S& s' S! g7 ]/ \3 Z

+ y. ?5 c6 n  W; t+ i
/ n1 }! ?8 s2 R8 k8 r5 ~  A, V9 g; A- a# Z( C
吴(今江苏苏州)

·东周
  P6 n, `* f5 J8 G7 C, C* r& f0 G; o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

8 i5 k. G; G/ \1 o7 [; b9 t! i
·战国时期  w$ c) A" H5 n; E

1 R% X3 f$ l7 o& O/ M# H2 q& [* _! O" ~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0 U- B) J- s( a; A$ V4 b  T' |, X, P
2 O- a% R, V& Z1 ?# H- O

; k2 r. F0 ?: o2 r* H9 @  q9 p' m; z, t) A# L$ _

0 x, l) ]; N) g, b+ \5 K) s$ G燕:蓟(今北京)

; D* @* q$ M* D  p! e- f
* v- w( X: p( ]! a1 s( s

/ g3 Y" j" Z0 ~- |; o+ l
- T1 ^: h0 b4 o7 Z9 r# Q. R: V/ _
0 V0 x) F- ]+ ^4 |% k; o* G% l$ K( ~- S" M
赵:邯郸(今河北邯郸)

  T# K# A4 O; E' C9 Q
! w& F% \0 Q9 z# d4 t+ T, W; K6 M4 }

$ C& e/ X% e8 p+ R
: i- _2 k% C, o# O6 E' p6 n7 f# }3 A7 z" B. f* n- N3 l. f- J

, M, h) ]$ ^, X2 p/ {5 B- ]: a& C秦:咸阳(今陕西咸阳)

" t: E4 i: e6 A- U

/ ]/ `* X1 h; b& Q6 r" \5 Z# Y9 O2 P" J

- m( k4 T1 ?# B0 n" k) r1 b9 w' R8 a- f7 j  g  g

, I& v3 X" t) _: Z6 N楚:郢(今湖北荆州)

. x% K; O' |8 i- {1 V3 N8 F: _: C

$ b8 }4 Z4 E2 e4 i9 @- D% I8 x0 j4 L6 i( @; X( z5 t8 b5 h
7 m/ b* t8 b! F& c& w5 A4 @
6 k5 r( |, W, j7 Y! o4 i8 v
7 i: y8 D: e5 c( Z5 e  o! M
魏:大梁(今河南开封)

·秦
9 ?4 h/ {* z# T1 I$ _* q( Z$ t  d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西汉* _- D7 M& a9 q: }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东汉
, o/ Z! `7 a. `, a! b3 V4 S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三国时期6 U* t  Q" h: Z0 T3 l

6 C6 P; w$ k, \* w& a3 ^
2 x3 E$ q# r- |" W/ Y( F9 D" u
魏:洛阳(今河南洛阳)

' m* B! d# u2 C) A# d( F3 o$ C

( |5 L" s9 p) z: I8 C: {9 a
0 ~/ |& D1 _: W( v# Q( C
% O" m( U: T. x* o9 J2 j3 L- S( @

: z6 l7 A: e' T5 F' d- ?
' h" C2 w7 e) l  H- ~; F2 L( j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 H- S5 z' S' D+ Z% A9 h6 `* a! s. k. @7 ^: R6 P
3 @9 b8 {& q" {6 `. j: X3 g3 L, B
4 d) O4 H  h: [& N  z2 W# N+ t
7 R& g1 Q  P% U; Z4 v+ ?" s
0 l4 Y$ w0 Z  [6 S: [
吴: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1 D# u  k7 A: I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 A3 h7 C( e1 l) X1 @8 A
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时期

- b0 o. v8 g! O+ W! [$ F; o

/ j1 [5 T3 T' E$ h: h2 b) q0 h: K南朝(宋、齐、梁、陈):建康(今江苏南京)

# [4 h! ^4 d( b& b3 g) D2 ]& x
- ~- P+ ?8 c% [
北朝
' y" ]) {& y! H0 O! {# n北魏:& O7 b- x& A2 B
平城(今山西大同)

  |+ k  x4 B( H. L
. i* m' R+ u3 q! B, |3 E

3 t5 M" V: u# _% I+ i0 R* Y: n  |+ [) b
- X7 a- z' Y# m& \

0 X) `0 e8 W$ I1 u8 T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
+ j9 I% U' k6 k( t#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
; [$ H6 T8 b, e! `: z#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时期


# {" F0 |& `$ j: X$ h! p) a3 }. N2 K- b4 t" y' t; z0 {- }
五代
! ?" I1 n" ]6 h- y4 M, k+ u0 e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开封(今河南开封)


6 n6 g, w$ `. u: |3 b( }9 V5 k
9 f4 u, y2 c9 R5 w& s7 ?7 s        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

十国8 Q& B2 J$ P/ m% N
南唐:金陵(今江苏南京)


3 Z7 Y# A0 Y1 h; Y5 i! D5 I$ M' t3 B9 v6 n4 Z! R* L# q
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

·辽
) G! S8 A+ q+ t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北宋4 C* h% S: M+ r- f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金
% L& `# y$ h- d! w1 M5 r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7 X0 J: t1 q3 z/ x" M
. h# \( X1 f$ ~2 [+ H6 J
* V( u6 }5 P5 T+ v; [. C; Q
  中都(燕京)(今北京)

·西夏' p" C# w8 d" s
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南宋
) R5 \0 e; p2 j! O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
9 v2 }" [; q* ~1 }, Y- p. P都城:大都(今北京)

·明6 r7 B3 u# }  u4 |. O2 q
都城:应天,称南京或京师(今江苏南京)

( ~& t& ~# g2 l$ Z
- J# V& ]* `9 Q0 a2 o
; L, {- I  Y2 o% i' T' v
  北京,称京师(今北京)

·后金
# \( E6 T4 \! a. i8 L8 }4 h0 O9 }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

% r" a0 ]8 i( V, p
$ F  ~/ A& A% \2 V7 Y0 {6 r

% ?  _" R7 w3 }& z2 R, P5 F  沈阳(今辽宁沈阳)

  清+ g1 |( R2 d: q& t4 z+ G9 m
都城:北京(今北京)

9 w8 j8 K2 N6 n4 T

二、历代主要城市古今对照

·战国时期

0 C0 ~! n  w5 r

7 _9 L9 S& z! R. N长平:今山西高平

- g4 b' n% Y" s- J' ]2 n6 N
" q$ c8 R. N6 A, S
桂陵:今河南长垣


& \1 s1 N( u' l/ d' ]: H( j; A% a0 D7 m7 O2 X
马陵:今山东郯城或河南范县

·秦


, {0 u$ e  L+ j" C9 A0 A4 G" q
% x, s# ]9 I3 f陇西郡:今甘肃临洮

4 ?; @2 n" L9 Y% Y4 `5 a* H

7 L5 e% g$ H8 J+ c大泽乡:今安徽宿州


" s! M: K' K4 o' B
7 N' P8 v' [: }: {$ p渔阳:今北京密云


- z/ C2 m# p4 m! l- O4 K* ~; v! A+ M" M3 G6 Q  v
陈:今安徽淮阳


( @! y- P. \  K' D0 k/ i8 W+ `" Y+ x" Q  x3 v# U
巨鹿:今河北平乡


( o7 [  f2 J  t3 K
7 ?" C& T3 R% b  ]. L垓下:今安徽灵璧

·西汉


2 r7 g1 L0 c" F; w
3 k; {. f& @3 y. Q陇西:今甘肃临洮

4 C- u7 n9 @+ D4 B) e
  D8 {  H7 m1 A# J' Z2 ~3 W
龟兹:今新疆库车

0 a& e6 x, W% M1 V

9 V) a& u2 U/ {+ |9 Q- K疏勒:今新疆喀什

! R! h7 ]3 `( @
& `( ~! _4 ]6 i, }. S4 R
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

3 S+ W% j. ~$ m

6 I6 V; C% T3 A% y% {于阗:今新疆和田

: ^9 G, J8 v" Z6 W

) c/ u3 }$ E2 {( t2 Y7 Q; G' I玉门关:今甘肃敦煌


2 F3 ?( Z! J3 }& y2 v* E" _
) l# ?/ T0 i/ q  C阳关:今甘肃敦煌

·三国时期


  ?' B  ?1 [0 ?- D9 B1 m4 g/ i
) |4 Y7 U" D4 D( h许昌:今河南许昌


4 j, S: y! W5 e" w
7 n! J7 I2 |  N& t9 H& W+ e官渡:今河南中牟

+ L% b) h7 W1 o3 b  \+ r& m/ F
  c3 p+ G7 y0 W2 a% y$ _) K
赤壁:今湖北嘉鱼

, \& p' @; N2 e' x* Y
) M  F0 l  d+ ?, ]  c0 [* y8 Y" W& `
隆中:今湖北襄阳

·隋


# s0 W% v0 {/ X7 Z  u7 W/ ?  e0 {$ M* E' K, ~- V
涿郡:今北京


& m( a3 \/ I0 j4 i2 _6 d  _
: x: ~- e' ~" o+ `% \5 n! W, e. g江都:今江苏扬州


% ~1 W5 z8 }$ ?0 T$ x  b" s" Z$ @4 @* @( K$ F9 G5 B
余杭:今浙江杭州

# s6 l% h* z/ N6 v

/ R5 A1 Z% G8 ~5 m7 V: M流求:今台湾

·唐

; E  P& o3 C9 p+ V& O7 e2 d

# ?$ ^9 S0 W. \+ h4 {( G! p$ t( @晋阳:今山西太原

) ?! d- \" g. U4 r. q" E) |
) d% v( s+ A( \7 K; ?2 r1 x2 n
范阳:今北京

2 G2 w& Q* b; S- B: S6 S! R
9 }2 Y6 k5 \) o" |$ X) u
益州:今四川成都


, ?% `8 ~1 R1 P6 N9 y/ S! `& s5 x; n5 ^0 f+ t% Q" O9 p, ~" Q% Q. M
洪州:今江西南昌

  G$ x6 P: K% h. ?7 A. A% D
) \+ x( E4 h4 I' [
扬州:今江苏扬州

( G: W! G% O9 {2 a5 u

0 X6 \* E* V8 \+ m, A逻些:今西藏拉萨


; L  P- C# ]) m  f' I6 q% T3 t5 Y
! Y" P) w; u/ `* t  j登州:今山东蓬莱


" X8 M) `6 A0 Q6 k2 h5 s* R7 t- T7 r5 q2 ]9 y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五代十国时期

, u1 z6 U9 U! J# b4 Y
2 `; B1 Q9 q3 T6 {
云州:今山西大同


1 G, \' I+ Q: @5 z' E; U

: _6 f9 x3 x" E: F) _% {6 C: J

6 e/ O; w) o0 h4 Y& f; o陈桥驿:今河南封丘

·北宋


: }  q6 L! X$ s1 D. t! [' D% @9 q, V( j$ _  q8 C3 J1 e; U( e
澶州:今河南濮阳


2 p/ q3 N" C8 y0 ~6 c
" x. q2 e/ d" Q, Z7 V3 y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

·辽


. S: A  M( V( z! B  a- V
' f& c  p. v& @- s! w/ j4 V南京(幽州):今北京

·南宋、金


- W- X! x: V( ], K! k6 T6 N# u
* r1 p1 W9 W; a. I6 R/ C& D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2 `' r1 j! ?  h
$ h3 Z/ {9 m& P7 t大散关:今陕西宝鸡

·元


. ~9 @! j* u+ i6 @7 u) {& C
8 J0 H5 W3 }& |. ^" T2 {' R# D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

8 c5 W0 B  g( o5 N  e
5 d; o4 F5 m/ T  c: P& c* A% \3 q
直沽:今天津

7 E/ B8 U! O# N- t- x  v
6 l: V( d9 D+ ]2 s" t# G
刘家港:今江苏太仓

·明


1 B, I, q3 G8 d7 b3 [9 }6 g/ J0 I" J2 ^4 r% |+ H
小琉球:今台湾


( z. Z) {. ]+ e$ ^7 {1 U5 d: h1 [9 y6 O; R5 N# W! I7 \
朵甘都司:今西藏东部、青海西南、四川西部

: Z6 R' l) X& v+ m* {
# {" i# ^6 c; I& \
乌思藏都司:今西藏

; N' H4 ?: H  {4 L  n+ W

8 i' B1 j) U% V+ P! {& y奴儿干都司: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

( h! _; [! t: H! u0 G

, k! m; o- L, M* Z万岁山:今北京景山

·清


1 N( ]- Y* r" P( g9 S0 f* \$ I5 \% d. u, l. v& W3 g* H
伊犁:今新疆霍城


7 ^) h8 G  o. [+ V* ^' G* _5 T2 B- s1 B0 S' g
喇萨;今西藏拉萨


( i, k! X1 m: X0 x% V( m, F4 f- u' U8 P( j- H5 G' ?! D  l
盛京:今辽宁沈阳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3-2-16 21: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义兴 于 2013-2-17 13:46 编辑 / L7 \9 V9 t! v) g
, R" _' p$ U- ^
波波所发<中国家谱常见古今地名对照>,虽是好文,但题目太大,不能概全。因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也就是说,有中国人居住的各姓地方大多都在历代各姓谱牒中反映。即使"常见",如要写上那就是一部中国地名志,不说老百姓,就是民政部也难完成这事。1 S: _; d( e8 D0 l& L
宋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末尾写了一句话"太守其谁?庐陵欧阳修也。"其实,他是庐陵属的永丰县人氏。所说庐陵是郡望,例如姚氏所称宜兴\南安等堂号一样。# _+ M# M  {% _( ^; y$ k0 y( G
兹将我查录的全国姓氏郡望转于下:7 L( Z5 c5 U+ I2 F% b; e6 M- x
; r* R5 d, S% Y( g4 }
姓氏的郡望  5 v. s# g- ]$ m" L6 a9 [
郡望(或望出)是姓氏名门望出的所在地,是姓氏的根。《辞源》对郡望的解释是:“每郡中各有贵显之氏族,谓之郡望,言一郡之所仰望也。”郡望反映的是一个姓氏繁衍发展的过程,是寻根的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 K) r: y1 ^# @8 _  ~7 B- p  由于郡望大多为古地名,为便于读者对照,现将这些古地名,大致对照现地名,附列如下:' @9 S5 S. k* f( Z6 o! m0 g
  九真:今越南河静、清化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5 C! B* P5 k+ {( V4 [  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7 e5 F. r  n# B
  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部地区。& Z( g; q/ B2 ?% y' J! r# R, I8 a
  上党:今山西省沁水以东地区。
4 }% C# S: {; _  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至小五台山以东、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一带地区。8 q- l0 s/ M/ W, [
  上京:今吉林省宁安县西南。4 |: i# y# r% g, d
  山阳:有两处,汉朝山阳郡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地区;东晋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淮阴、淮安一带地区。
& h6 D1 q6 r! `8 Z  千乘: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东汉时改乐安郡。
- ^3 C5 b% S$ m7 s$ Z9 n  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地区。8 `9 `; }& A' `
  广平: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地区。
9 Z8 m5 `: Z5 E  广陵: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地区。/ z. h+ g: t1 O' l' ?7 {" i8 }# i
  广汉:今四川省遂宁县东北一带。
! G/ r/ \$ ~8 S( z) `! S; N  天水:今甘肃省通渭县以西地区。
0 v0 {$ I# b9 x  长乐:有两处,隋代长乐郡在今河北省冀县一带;唐代长乐郡在今福建省闽侯县一带。% L" d6 _( a" R! T
  长葛:今河南省中部。( q' E0 f9 ~/ x7 Q2 Z
  巴西:今四川省阆中县一带。
- K% F. w7 L7 j6 F: h7 [. X5 N  ^  太原: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 u9 x6 p' V" g8 K  巴郡:今重庆市到四川省南充一带。% @6 g6 ^; {* J8 q2 O1 ^! a
  中山:今河北省定州一带地区。
: L5 t& l8 i; X+ A( _+ s  内黄:今河南省北部、黄河上游靠近河北省一带地区。
4 e5 F  `8 X. t  丹阳:今安徽省宣城地区。9 p1 I4 D- _1 I( u- `$ K1 Q
  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1 `. r" Y' U, @+ Q. h3 L; \6 {  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n* Z: e& k$ C, h
  平昌:今河南省中部地区。& b+ |& B5 i% T  f- n; s
  平卢:今山东省益都县一带。
5 S7 v7 S& E( g( Y  b# V  平陵:今山东省历城县东。
8 @+ ^+ x. D) R6 Z7 ?% \. [# D  平田:今河南省陈留一带地区。
9 `" m4 ]2 N" |+ Z3 A8 L  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北。
# a7 y2 k6 [2 X0 Q' Z  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市。$ ?. P  ]) H& N9 \2 C
  东平:今山东省东平、泰安一带。
  a2 \' ]$ |, A0 P9 |  东莞:今山东省沂水、莒县地区。$ f  Z4 C5 K$ Q5 F( k- O
  东莱:今山东省东掖县一带。
. h. v3 v5 t( b2 R- i  东鲁:今山东省曲阜县东。
5 I. [6 I1 m& G! j, [! b1 i2 C6 n  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带。
8 O' y6 y6 Z- _: y  辽西:今河北省乐亭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以西地区。( Y+ v. j4 t  d- Y
  北平:今河北省满城县北。. C1 ^; k! n: K0 O
  北海:今山东省乐县一带地区。
1 h7 u$ T% ?  w# ~  乐安: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一带地区。
" p' g0 ]. c( c4 V+ {  代郡:今河北省蔚县西南。3 [% P7 y7 N, Q3 m2 ^; E4 Y
  冯翊:今陕西省韩城以南、白水以东、渭河以北一带地区。8 y- A2 b; v0 Y( f( w8 Q
  汉阳: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
9 x# {' n6 ]/ A3 y: z  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s# \( o7 C1 V9 s/ W; l
  西河:今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7 I& {; r7 Y8 t1 p: r" v; K8 J1 X
  西平:今甘肃省西宁市一带。, j# K# @( p8 j
  弘农:今河南省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 c* N0 V7 U$ F" ]8 h* X* n
  百济国:今朝鲜半岛西南部。! e6 g) S$ W- y1 U" O& Y/ A; _
  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一带。, z3 [2 c2 l8 n. z. V) B' Q6 U
  华阳: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一带。* w6 z( b/ L; q* S/ k/ ^' f0 A7 u4 j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南。; i* r, I7 P( l7 ~
  会稽:今江苏省东南部及浙江省北部一带地区。. S, L" s' X  v5 G
  齐郡:今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6 i1 m& V. V6 j; y, e; T
  安定: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宁夏西部一带地区。) |1 t, o' D9 f& l2 w1 L
  江夏:今河北省新洲县西一带。8 K( l; c' \! Q( y' |- q) G+ E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地区。) v& X, S7 E  Q1 L5 x! V7 X4 q9 w+ n
  汝南: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r) f% x( v* g6 X! d+ J$ E5 A- l
  曲阿:今江苏省丹阳一带。" @4 E6 T3 ]- J
  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西南。
% b1 e1 k% n; y% A) l0 i& l8 H3 z  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
+ M  l, h+ E+ C+ c! s  抚宁:今河北省东部临近渤海一带地区。$ S8 k* X% X/ ]
  杜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1 F) J& E0 l8 g. M. V5 T  陇西: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 @/ H1 [7 \* f" @/ {/ [  w
  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陈留城。
. J  G6 A* ^' c5 C4 T3 S- I  陈郡:今河南省淮阳一带。
5 ~/ J/ j$ C" I7 ]# X9 I  吴兴: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宜兴一带地区。/ P/ k2 W3 Y3 b, D) c  L# l; [; N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地区。
6 R% u8 a2 Q, w* }7 R. O; ]  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
, V* |6 k, {, o0 f  庐江: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 z1 z4 w6 p7 y% n! D: ]! t$ W  怀远:今宁夏银川市东、黄河西岸地区。
/ b7 i0 R( K8 a1 @6 x7 \  l0 C  汲郡:今河南省汲县。1 ^" V; F# @3 [& A# U* y; C
  武功:今陕西省眉县东、黄河西岸地区。9 D9 f+ ^* a4 d! A
  武威: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2 x0 q' ?6 ]; h8 y5 j: Z
  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一带地区。
+ `7 e; U7 c- c+ M7 l+ t  武城:今山西省吉县一带地区。
5 M, y( k) v: O- o; W: ]  o8 f  武阳:今河北省、山东省两省交界地区。( G9 B8 x9 ^3 r1 u- b
  武陵:今湖南省溆浦县东。0 Z8 H$ F( Z- p+ x5 z( e
  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一带。
6 u; a# @* i" Q6 Z# b& Z  松阳:今浙江省遂昌县东南一带。
+ z* S. R; n2 \+ C  金城:今甘肃省永靖西北。8 m" U5 D9 |* T+ h5 v! a
  郃阳:今陕西省郃阳县一带地区。
+ Z3 B' @! }- S4 y) c  姑臧:今甘肃省武威一带。" v. L. O! K& g. u2 F
  姑平:今陕西省咸阳市以西、宝鸡市以南、秦岭以北地区。( v: C) W  P& F4 Q8 g1 ?: l
  始兴: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地区。
% r" E9 k4 G0 _& e+ E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一带。
5 X* ?  e# j- m! K4 y$ Z9 [. C- r  河南:今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南、伊水下游一带。& l+ M4 H! o2 V
  河东: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3 m  ~2 Y! w4 e6 y( h8 e7 J
  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地区。- [) v* y/ s4 U! k0 Q4 z
  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一带。( o& y. Q* R& j4 z
  沛国:今安徽省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及江苏省沛县一带地区。
. [- W& V1 t% G  T  荥阳: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
, a; s2 X8 ^  d& A  南阳: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湖北省大洪山以北一带地区。
+ v# \( D8 G- Z5 M( I  南安:今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
) }) E9 N$ X! B+ v  南康:今江西省南康、赣县一带地区。1 m/ }) Y' G. @% _
  赵郡:今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 A4 Y0 s4 n  建安:今福建省西北部闽江流域建瓯一带地区。
8 V- a5 G1 s9 t  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以南至乐安县一带地区。
- {- n3 j7 _% ]+ E- r/ f  临淮:今安徽省淮河南岸一带地区。6 y9 Y8 z% o9 C( C8 g5 H* D' K4 c+ S+ Y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3 o' k1 a) Y# B  临海:今浙江省象山港以南、天台以东地区。, A1 p+ S( y, Z1 f; z+ z* k5 ]
  宣城:今安徽省东南部。0 t  J5 f" T6 o- W
  济南: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8 ?( X3 W' D4 D8 t  济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固镇。: L( V8 Z5 y1 j2 d
  济阴: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3 N4 {8 c$ _& Q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A5 u/ x( M: ]( ]
  秦郡:今江苏省六合县北地区。4 t7 K$ }& g' q& j3 e- B/ Z: u
  泰山:今山东省太原市西南一带地区。
3 i2 t- K2 C* h/ t+ b, W$ ~/ `  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一带地区。9 N- b- T) d  K. B& `
  晋昌:有两处,西晋晋昌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北魏晋昌郡在今陕西省洋县一带。' `, P1 X3 ~6 n9 A
  顿丘:今河南省浚县北一带地区。; F% R2 h7 z, J- h& v3 x/ ?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西。" Q! W, ~9 M: m5 J1 V9 g+ B9 X
  钜鹿:今河北省宁晋县西南。
) x# f$ ~4 }  \# `; A  高平:今山东省高阳一带地区。& K6 W, V! P1 f2 t
  高阳:今河南省高阳一带地区。
$ e% r; P: K) C5 D  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县一带地区。
* F+ e" \$ @$ O1 R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 G  N- B6 y2 O' z7 e/ I( l
  梁郡: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地区。
$ v& Q0 s" C! P% ^8 R: R  淮南:今安徽省寿县。: \0 M' b% v" w- V
  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临清县一带地区。; P& ?* U1 i3 M# l4 M+ t
  涿郡:今河北省涿县。0 d% {% [' F# K7 I, T! C* R, `0 X
  渔阳:今北京、天津及河北蓟县一带地区。6 ~* M. ]) t; P8 a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濉溪县至山东省微山县一带地区。5 D) `0 f2 ]; [0 h% h9 D. s
  博陵:今河北省蠡县南一带地区。- P6 A. e7 d$ A7 m* s5 O# v
  雁门:今山西省河曲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以南一带地区。+ J# e! z7 L0 ~5 o& T
  颍川: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
$ t! f: @* J% g9 W  鲁国: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2 ]0 {9 Y$ _, _) R
  敦煌: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地区。; [5 \& g% \" t9 d+ J
  渤海: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沿岸地区。
  K+ f4 |! U0 |0 t8 K7 b  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 D( s* \  ^4 v- C. w  新安:今浙江省西北部及安徽省东南部、屯溪一带新安江流域。2 A# V5 r# I9 Z8 `( A! y9 s4 n: ]
  滇国: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地区。
" m; B0 D4 a' J4 c  `: [' m  蔡县: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
: R; I0 Q' K6 x" S# H, f  谯国:今安徽省亳县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地区。9 ?6 d- v/ b( b. J5 R8 U  x3 L' D
  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东。5 d# g, v2 m3 p1 [* ]8 m+ Q
  黎阳:今河南省中部凌县一带地区。
; W) ~1 i, b/ p; x! [  虢郡: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
- S& [6 q5 k5 m* G2 j  薛郡:今山东省大汶河下游、小汝河以南、大运河以东、蒙山以西地区。
4 S/ G% Z' C  Y" C* K1 P  豫章:今江西以南昌为中心一带地区。6 E3 h: ^* G8 ]6 J$ d% O8 L3 ?: d
  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部地区:( b( u  p, B* a& y" `* }2 N4 F4 z
  濮阳:今山东省鄄城北。
) o* Y( f2 s- g: w7 u. v  魏郡:今河北省魏县至河南省凌县,山东省寇县一带地区。" p% @% E  T1 u! M
  豫章:今江西省大部分地区。
! {" `/ b# O0 H  长沙:今湖南全部和湖北南部、江西西部以及两广北部地区。2 \( c( G* T& O; O5 ?4 G3 f* V7 N* m
  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x- |$ g) ]8 ]3 @2 A
  安成:今江西省安福县西北部及萍乡、宜春、新余、永新一带地区。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3-2-20 10:23: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