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3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枢晚年境遇【转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4 21:2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百度百科上看到这一段,搜索姚网上发现未有收录,转帖下来,与宗亲分享。 在姚枢后人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铭里,称赞他“不固富贵,进退礼敬……故不取耻当时”。这段话曲折地暗示,姚枢晚年的遭际并不十分理想。
/ X# c* c/ u8 O
# G5 y* r3 \  j6 l忽必烈的潜邸(即位前的府邸)时期,姚枢是他最倚重的智囊之一,但在忽必烈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他却始终没有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没有显著政绩。这不太符合人之常情,原因何在呢?
: N; Q3 \# M1 L) p" A1 h$ V7 k1 T. m( q) B7 ?3 j
有史家探讨这一问题,认为根本在于姚枢是一个“儒者”,“以道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使他不愿追逐“功利成效”,更注重安定天下,节用爱民。[14]: J3 G+ [7 R1 ], d
忽必烈登上皇帝宝座后,情形发生了变化。为了与弟弟阿里不哥抗衡,忽必烈亟须增扩中原财赋。这个时候,倡言舒缓民力、“藏富于民”的理学派儒臣,就不是他眼中最合适的大臣人选了。他起用了汉人王文统,此人精权术,擅机变,不肯拘泥于儒家的纲常名节,被窦默等人斥为“学术不正”,却善于理财,“敷对明敏”。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忽必烈对他十分宠信。
/ R$ U1 B8 p3 t7 N
0 [5 d1 t. X  f# N0 S1261年(中统二年),王文统请奏忽必烈任命姚枢为太子太师,同时任命姚枢的朋友窦默和许衡为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表面上是对三人非常尊崇,实际上是把他们捧到不能再任平章政事之类职位,三公三孤,照例职位高于丞相之上,却无实权。姚枢与窦默,许衡一齐恳辞,对元世祖说:“陛下还没有立太子,我门当谁的太师?谁的太傅、太保?”。忽必烈就改任姚枢为大司农,窦默为翰林侍讲学士、许衡为国子祭酒。
: s. i% J) q) _; p. d& r* }! u! N
; E) l; f7 m8 b8 x! t不过,王文统是李 的岳父,李 之乱发生后,他因有牵连被诛。王文统死后,元世祖诏任姚枢与左三部尚书刘肃同商议中书省事。实际上是任命姚枢参议中书省的机密与决策。一年后, 姚枢又任中书省左丞(左丞相的地位虽然低于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却有实权,比同商议中书省事升职一级)。[15]
) N# G3 i1 k0 U# r, f " W: [6 ^* U- ?5 z% a; @
因李 之乱,忽必烈对汉人的疑惧心理日渐加深。他虽然任命姚枢为中书左丞,但同时提拔出生在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阿合马为中书平章,主持工作。
- A0 }. l# g( X3 G3 `0 _+ X; V1 k4 w, w8 F: `
姚枢官至左丞相,似无赫赫之功,但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姚枢作了不少很有建设性的事,如设立枢密院,建议元世祖诏令将汉军分为十个“奥鲁”。每一个“奥鲁”设一个总管府;从此不再隶属“万户”,敕令凡奥鲁内有“万户”的“弟男”及“私人”皆罢除。所谓“弟男”、“私人”就是因战争被俘虏而成的奴隶。这一敕令,也是一大德政。 . N: Z( `% G* A- C+ x& Z" k+ D5 D8 z
2 f# _5 y8 P/ Z* D
  姚枢还策成了多件要事,如设立新条格(标准)、省幷州县、核定官吏员数、品级、职务。改燕京为中都,与上都开平同为京城、改年号为至元、大赦天下。诏蒙兀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掌印官),汉人为总管,回回人(包括畏吾儿与其它各国家回族人)充同知,“永如制”等等。 - x* }+ @; G) ?& g/ |' x: r

' ?7 A, `6 \4 ?2 m, k; u  可惜,之后不久,姚枢因敌不过阿合马的恶势力被外调,“以左丞、行省西京平阳等处。” 就是带相衔先后到河南、山西等地主持地方工作。随后,元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费用浩繁,长期需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在此大背景下,讳于言利、主张节用爱民的理学派儒臣更加不合时宜,姚枢曾被忽必烈斥为“不识事机”。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一班“聚敛”之臣,因此得到重用。
8 ]- F! T. f' J* J* |" m# b
% [( Z% b: a  a% O1 d4 R除了“不识事机”,姚枢还有一点颇招忽必烈烦。他以传播、显扬理学为己任,对蒙古贵族常欲“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结果招致忽必烈反感,这很可能是他被逐渐疏远的原因。
; `/ u* }- p4 j) |" d9 E) K
% M0 a% x, X% p) C# M" W不过,已做了中原王朝皇帝的忽必烈还是离不开姚枢。他先后任用姚枢主持修订典章制度和各种礼仪,在元朝基本建设层面上,姚枢仍然贡献巨大。
) C0 o* |" W& O0 k4 F, z1268年(至元五年)姚枢才被调回京城,任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事:“同议中书省事”。1273年(至元十年)才被任为“昭文殿大学士”。 [15]6 t) U5 B$ x* h. b3 o$ o

9 c2 h9 u! g$ W姚枢晚年得了心脑血管病,大约在公元1275年的一天,他正在朝廷说事,突然倒在忽必烈面前。经太医紧急救治,他缓了过来。6 _% y$ v+ F! i
2 }1 \- G& d+ p# v  u
公元1278年,姚枢病逝于大都(今北京),谥曰文献。[16]遗命子孙将辉县作为他永久安息的地方。为了守护祖先的墓茔,他的一支后裔生活在这里。4 Q( j# ^" d1 \+ {0 n$ d$ 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10-14 22:0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忽必烈融蒙入汉,姚枢用夏变夷,两人有共同点,但肯定也有分歧!!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10-14 22:15: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国,也要排除反华势力才可能得以实行!

签到天数: 1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3-10-15 07:53:1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人从来都是敢于站出来说话的,不会阿谀奉承。

点评

有道理,基因决定性格,血脉中都是刚正的人格。  发表于 2013-10-15 11: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8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