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8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昌姚公鶱研究中国古代史50载自成一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6 18:58: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南昌姚公鶱研究中国古代史50载自成一家
  • 时间:2013-08-05 09:16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熊园玲 责任编辑∶涂晓珺( J9 p  k. ^) B! I9 n  e
" M' S( n) C9 L" a* j" F( ^
  •     人物简介:
    $ p' G: l4 {9 O( [# p    姚公鶱(1924年~2000年),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史学家。解放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57年由南昌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后改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调入江西师范学院(今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组组长。1981年调入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历史系任系主任、教授。后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江西诗词学会会长。承继家学、文史兼通,好诗词、工书法。代表作有《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江西人与南北曲》等。

    $ c0 q6 Q$ D& P5 K    姚公鶱先生是位学识渊博、造诣深厚、令人敬仰的当代著名史学家,在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等学科领域均有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姚公鶱已离世13年,他生前的作品被广为传颂,然而,对于他个人的事迹,却鲜有资料记载。+ [, ]  ]' X: {" F
        近日,记者通过走访姚公鶱生前所在单位,以及拜访其生前好友、学生,深入了解了这位备受世人推崇的集大成者。

    5 d7 a  ^) l* R# w( W' Z6 Z# B! c+ L
    : d. c7 [, D. A/ [# d% v▲姚公鶱
    ' |8 y9 v0 R% ^( f# u' Y
    / Y/ C  s: _& ~3 I& V人称“姚公”
    , t0 e9 B( t1 c6 A3 l+ p; O# k; S背后大有学问" e, l% v8 }3 D! T
        “姚公名字中的‘鶱’字一定不能写错!他在世时,经常有媒体将他的名字错写为马字底的‘骞’字,他看到后很不高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鄱文化研究所所长胡迎建得知记者的来意后,郑重地说道。
    # R) V# R+ Y, P( l, Y# H2 c+ Q1 y    不仅同在省社科院工作,并且姚公鶱担任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之际,胡迎建为该学会秘书长,因此二人曾有过很多交集,工作之余早已是忘年交。胡迎建告诉记者,当时姚公鶱已在学术上大有所成,“公”这一汉字是一种尊称,并且他名字中本就有个“公”字,因此大家自然而然称他为“姚公”。采访中,胡迎建也一直以“姚公”称之。5 O1 O, W7 j3 ]; O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兼文化研究所所长、姚公的得意门生王东林向记者补充道:“当时学生对教师的称呼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别为‘老’,如谷霁光,被尊称为‘谷老’;次之为‘公’,如姚公鶱;再就是‘先生’‘老师’了。”& {/ p$ H  X7 H% z, x$ Y! x

    5 }7 X  S9 Y% P9 I% n研究中国古代史50余载; Q+ [, X! s! j. F
    自成一家
    4 \$ \2 u$ M. [' H( ~
        姚公鶱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科研长达50余年。其实,他在古代文学上的成绩很早就显露出来了。* m: k) }' P$ s5 L( \  A2 a4 Z
        “以前听姚公自己说过,他在解放前参加的高考,当时他的高考作文写的是一篇骈文,阅卷老师看后,大加赞赏,最终,尽管被数理化拖了后腿,姚公仍然凭借那篇出色的骈文被厦门大学破格录取,就读于中文系。”胡迎建说。
    2 F' ^  s, }; i1 s7 o    姚公鶱才思敏捷、广见博识,他进入大学任教后,陆续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史学史、历史文选、文献学等多门课程。“他讲课生动幽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独具风格,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王东林对记者说。
    , [: E' m: ^" S! {    据王东林介绍,姚公鶱留下的著作数量很少,但是都很“精”。“姚公后期师从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校长谷霁光老先生,受其影响,姚公在研究王安石历史上颇有造诣,其中代表作《王安石的知变与司马光的守常》已在古代史研究上自成一家,并在全国影响深远,经常有国内的学者造访他家中。”
    6 x7 I0 F& R' \    省社科院研究员、省社科院图书馆馆长胡长春介绍说,授课之余,姚公潜心研究中国史学,同时还积极参加江西各县、市地方志编纂的组织领导工作,先后评审了几十部县、市地方志和专志,培训了一大批方志工作者,对新编省志的体例、纲目,以及编纂方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以自己的广博学识和勤勉工作推动了江西方志学学术和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他笃实雄厚的学问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为世人所称道。2 W2 C4 T' b# j8 B3 }, x+ H( G
    ! C6 a# w6 k; o9 Z
    既是“专家”
    # \+ s9 {) l( X3 e( c又是“杂家”
    & `2 J+ ]+ q; z( Y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姚公鶱是位出色的专家。同时,他又被称为“杂家”。; V& Y* H( o3 \6 D; x% W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姚公鶱在其他不少领域均有考究。不论是书法、戏曲,还是绘画、篆刻等,他都有超乎常人的理解。他在史学、文学以及艺术上,均可以自在出入,不论与哪方面专家进行对话,他均可以平等讨论,甚至有所超越。! L% u& T" ]  O. W2 B
        姚公鶱在诗词、书法艺术上功力深厚,其笔力苍劲、俏俊飘逸的作品,深为人们所喜爱。他曾题滕王阁:“高阁临江渚,赣水春潮深”;题庐山白鹿洞书院报功祠:“白鹿无迹,与唐文宋理都成陈迹;青山常在,共民生国运大启新图”;又如陶渊明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等许多馆阁楼寺的楹联、匾额、碑联、条幅等,都留有他的匠心和笔迹。原省社科院院长周銮书这样评价姚公鶱:“屏幅匾联,绣被赣乡;诗序论辨,誉满西江。”时至今日,他的许多书法作品都被世人所珍藏。* ?0 t* ?) q( Q
        “和姚公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能装下很多东西,这点让人十分惊讶。其实杂家最不好当,尤其是他这种杂而成家的人物。”王东林钦佩地说。: z# J' T) a+ t$ t. q2 D. x
    2 b! k  i. _' F) P9 X
    课堂上的严师
    . a% y  D* [1 h& J( y0 {生活中的“三好学生”7 l6 B: f0 C! ~, {4 A8 @4 N
        在学术研究上,姚公鶱严于律己,对待自己的学生,他也十分严格。就连他的得意门生王东林,也经常挨他的骂。
    2 S  n" M1 H. i, F9 }    “姚公这个人很耿直,直言不讳,对学生非常严格。当我们做学问分心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我们一顿,然后严肃地教育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慎重。以前师从于姚公的日子,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在他的骂声中不断成长的。如今,想再听到姚公的骂声,也没有机会了。”说到这,王东林有些激动。6 T0 l9 N3 M  W6 q
        史才、史学、史识,最初由唐儒刘知几提出,而姚公鶱则将这三点用在对学生的期望上。他经常对学生讲,史才、史学、史识一个都不能少。史才是对能力的要求,史学讲的是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史识则是对历史的看法。姚公鶱提出,这三者中,史识最为重要,是否能够看出不一样的、更深更多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姚公鶱可谓传统大学的最后一批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对其学生影响颇深。/ C" E- O% |" U/ U
    0 I0 n: s1 b$ L* d0 D
    • [url=]共2页:[/url]
      . U/ Y2 ]* ?3 g

    ; ~' u+ b$ w& y1 ?$ {: h+ n( r% L5 B- W
    + R' g9 }2 B% ^
8 n: H: G5 s1 p3 K7 C

* a( A, _. E5 y8 ~: 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8:48:1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8-9 10:19% {5 c9 H0 h+ [' G8 o; ~% w
你没有《南昌姚氏族谱》吗?还想劳驾你查有关人物,例如姚果毅、姚崇()等在谱中的编号、行实 ...

4 T1 G) X# l' U4 S/ I教授,这是家谱中的果毅父子的的行传,在家谱第353页:- E; [6 P( e2 W$ Q
4 .1 0镗( 6 4 0-7 1 5) : 3 . 6仁安子 字果毅 行真- V. _. t9 N$ S7 h# U5 l0 P
一郎 景龙三年辟为宛邱宰复迁陕州 生于唐贞观十/ ~9 B6 S3 b# x! Y: Y
四年庚子正月十五日辰时 卒于唐开元三年乙卯十0 K& a1 X. K' I; m1 r$ Q% b
一月十九日寅时 葬鹿山 以子崇贵赠永宁郡公) T3 C' f5 V4 g2 V
妻灵源刘万金女 赠永宁郡夫人
* W. Q8 K3 P4 y8 G' _. U# U子一 冠道( 5 . 4)官名崇2 I& b$ [; \, W' n6 ^; U

5 P+ o  P6 e  Q' w, i5 I

1 c3 S; y# i" o6 T7 T5 .4冠道( 6 5 5-7 2 1) : 4 . 1 0镗子 官名元崇 字9 w6 V+ R3 i3 t  b: ^, k' S
元之 因突厥叱列元崇反太后命以4 q* i! K6 N5 C( h/ X
字行后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行十九
) o( X9 g  }+ ^, _& N孔郎 居陕州 唐仪凤二年中进士 拜  ^# G! c- z: I' D  h
员外紫微郎 元宗癸丑以同州刺史5 n3 E8 K- K. N' E% _9 e
为兵部尚书 十二月拜相位 封梁国" B; H- K- W' e; h0 f( L% A
公 生于唐永徽六年乙卯八月初四
; `& R; L7 O/ L9 w) i日寅时 卒于唐开元九年辛酉九月' Y: H% ]8 r0 ?2 U: o$ K- [: k
初八日申时 次年二月初八日?葬县治之西二百里
  b. M1 {. z4 o" Z! R虎邱狮子脑子午向
8 [9 x4 W/ h+ x# A$ V5 w谥文献夫人天德乡任陈州刺史王当女名菊英
9 f# z& U3 q9 _" X! Y诰封梁国夫人 葬杏花村辰戌向0 d  k; G2 b) _9 I, `! M4 w
次夫人周氏封亚国夫人 葬大潭窝辰戌向
& f( u- l3 R0 a, a8 v子三 彝( 6 . 4)王夫人出 奕( 6 . 5)周夫人出 异2 Q2 _. h: B: B: c& G! c4 B* e
( 6 . 6)王夫人出0 N& p- [1 \5 x+ @6 q8 [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8:59:14 | 只看该作者
  • 南昌姚公鶱研究中国古代史50载自成一家(2)
  • 时间:2013-08-05 09:16 来源:江西晨报                   晨报记者 熊园玲 责任编辑∶涂晓珺
    ( M1 x9 ]) P9 |

: {6 V% u0 G; ?% C, _& Q
  •      7 b! w% K! V4 W3 X( P
        在生活中,姚公鶱却是个非常风趣幽默、乐观通达的人。只要有他在的场合,气氛必定很活跃。王东林回忆道,姚公有三大爱好:好烟、好茶、好酒,为此,他还给自己冠以“三好学生”的外号,并且编了一句顺口溜:抽烟不咳嗽、喝茶能睡觉、吃酒不胡闹。
  • 原文地址http://www.jxcb.net/wenhua/lishi/20130805/21077_2.html
    . i3 R% T( z  \- |7 a- z0 `
: v) ?3 I$ |" B; u: v

3 G  T! |% g) e% _3 X

签到天数: 3885 天

连续签到: 238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4-8-6 20:3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8-6 20:58 编辑
# n& G- \( k6 l: w  d, k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8-6 18:59
5 k/ T, `7 M  R南昌姚公鶱研究中国古代史50载自成一家(2)
2 \* r& H) f( G/ h时间:2013-08-05 09:16 来源:江西晨报                 ...
" U. L( b: P5 p% e

: m/ {8 M6 T* o" s; o他经常对学生讲,史才、史学、史识一个都不能少。史才是对能力的要求,史学讲的是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史识则是对历史的看法。姚公鶱提出,这三者中,史识最为重要,是否能够看出不一样的、更深更多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姚公鶱可谓传统大学的最后一批老师,他的教学方法对其学生影响颇深。/ T' R+ l( n% C( X# @$ T; z5 f

3 \3 p2 L8 u9 N0 N4 ]4 K好好好!了不起!
3 _! Y+ t& @" ~
4 \1 [/ e1 r4 \9 j
1 @5 I  B5 Z% j!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8-8 17:13:2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6 21:40
" S; M# s9 l1 U+ F- ]他的哥哥更加有名气。台湾戏剧大师姚一苇,原名:姚公伟。
" D. }5 R4 d) I
           姚公鶱(1924年~2000年),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史学家。解放前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 a* @' R4 i' l# g; P$ O& u4 m
    姚公鶱之兄姚公伟,即台湾戏剧大师姚一苇" x/ p( w4 _* o5 o; X: g6 y$ }
/ ]: y! b! e( A. d/ \
4 |- l5 F2 W& e5 M" J- Q9 Y0 D6 N
    我知道姚公伟,是从福建闽南人物(可能是漳州人物志)书获知的。' H4 \* R* T% J8 W
7 F0 K9 D0 [( \) j7 p3 d7 Q: i0 o
- ?7 r5 C% F6 \+ o% o
      姚公伟和 姚公鶱入南昌谱吗?
  e+ M0 U7 E8 l1 k! I7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8-9 10:19:52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8-8 21:19
( s8 t; y: E, |" Q7 S5 c6 ?* F' R: I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南昌姚氏在一九九五年的第十五届修谱时,为《南昌姚氏族谱》题写谱名的宗亲也叫姚 ...

) E- B3 {( ^1 d( a          你没有《南昌姚氏族谱》吗?还想劳驾你查有关人物,例如姚果毅、姚崇()等在谱中的编号、行实在什么章节哩,能查到吗?* ^, ?+ v9 G5 P2 b  ?! k6 V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4-8-6 21:40:41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4-8-6 20:39
# q  K; z: ~6 _& d“他经常对学生讲,史才、史学、史识一个都不能少。史才是对能力的要求,史学讲的是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 ...
6 c0 i/ n0 {* P+ R" K& r
他的哥哥更加有名气。台湾戏剧大师姚一苇,原名:姚公伟。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22:05:1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8-6 21:40
' O) E: f6 R4 W  x2 N0 m' B他的哥哥更加有名气。台湾戏剧大师姚一苇,原名:姚公伟。

$ P" o& ^% l! z# q+ H* o  是啊,兄弟二人都了不起!
6 J9 \. Z: u' {" P

签到天数: 3646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4-8-7 08:56:20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一起分享。兄弟俩优秀,他们一定有个非常好的父母。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2:04:36 | 只看该作者
姚紫洪 发表于 2014-8-7 08:568 X$ f2 Q6 s0 y  x8 G
好资料一起分享。兄弟俩优秀,他们一定有个非常好的父母。

$ O. T8 ?1 X! l9 X1 T4 o! |! K  他们兄弟二人的父亲姚敏,好像是江西景德镇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1959年在校任教。
% N. |4 ?: g# T) L(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8-8 17:15:06 | 只看该作者
8 c; d5 ^0 l2 ^9 F

/ G9 Q9 O/ u7 w( d( d       姚公伟和 姚公鶱两兄弟入南昌谱吗?
9 _% v) ~$ G, Q; m% z, P1 r! N/ P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8-8 17:15
% V& m* Y% O3 _- i/ f姚公伟和 姚公鶱两兄弟入南昌谱吗?
! _. c& h8 E" V
  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南昌姚氏在一九九五年的第十五届修谱时,为《南昌姚氏族谱》题写谱名的宗亲也叫姚敏,不知道这位姚敏宗亲和姚公伟姚公鶱两位前辈是什么关系。
3 Y& e2 R, V; K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09: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