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66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韶溪天明公季房部份世系表及析居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30 07: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4-12-1 07:23 编辑
& D" ~( E  @8 W% |: F
& u+ G+ f' K* _+ i: {, }
舜系96世奉礼郎天明公择居福莆韶溪,置业游洋为韶溪始祖生三子分孟、仲、季
天明公三子 季房(冲沁派)
097世  文诗   传子一  业
098世  业    传子一  益
099世  益    传子一  坦
100世  坦    生子三  求仁  安仁  怀仁
101世  求仁  游洋之业既广,惮于往返从韶溪迁游洋居焉。
            传子一  朝宝  
101世  安仁  自韶溪析居从政郎知永春县            
            传子三  朝珍 朝望 朝班
101世  怀仁  失考
102世  朝宝  传子一  宗之
102世  朝珍  迁居泉州南安
102世  朝望  迁居晋江桔里
102世  朝班  居永春
103世  宗之  传子二  榘  楶
104世  榘    官拜建州参军,致仕后由游洋迁入涵江冲沁,为冲沁姚
            氏始祖;未嗣纳仲房德裕过继。
104世  楶    自游洋析居官仕潮阳县尉,居焉;为潮阳姚氏太始祖。
105世  德裕  仲房翊夫公之子,过继榘为嗣子
            传子二  阳  庄
106世  阳    传子一  桢
106世  庄    传子一  枢
107世  桢    传子四  念一 念二  念五  念八
107世  枢    传子一  念九
(由阳、庄两世与平远、广西玉林不符据天赐谱抄袭,由渡尾姚提供)
108世  念一  字景清;自冲沁析居广东平远  
            传子四  祖德、祖隆、祖盛、祖章
108世  念二  传子一  延(廷)喜
108世  念五  失考
108世  念八  失考
108世  念九  传子二  千二 千三(因何缺千一)
109世  延喜  传子三  均善、均祥、均安
109世  千二  传子四  仲玉、仲坚、仲贤、仲达
109世  千三  传子二  均余、均美
110世  均善  自冲沁析居仙游度尾
110世  均祥  自冲沁析居荔城畅山
110世  均安  失考
110世  仲玉  传四子  万一、万二、万三、万四
110世  仲坚、仲贤、仲达三人去哪里失考
110世  均余  失考
110世  均美  冲沁后厝房
111世  万一  自冲沁析居广西玉林宝岭始祖
111世  万二、万三去哪里失考
111世  万四  传三子  仕诚、仕规、仕启
112世  仕诚  冲沁旧厝、新厝房始祖  
            传子一  添养   
112世  仕规  冲沁顶江、下江房始祖  
            传子三  璋、济、滋
112世  仕启  冲沁东门兜始祖
            传子二  克荫、克芳
113世  添养  传子二  宏、宗
113世  璋、济失考
113世  滋    传子四  绦、拢、椿、槿
113世  克荫  传子六  玄、宣、番、环、琳、琅
113世  克芳  传子二  鸣和、弘和
114世  宏    传子四  缵、绎、纲、纶
114世  宗    失考
114世  绦、拢、椿失考
114世  椿    传子一  省轩
114世  玄    传子一  干
114世  宣    自冲沁析居仙洋始祖
114世  番    自冲沁析居江口东门始祖
114世  环    自冲沁析居古田始祖
114世  琳    自冲沁析居半度店始祖
114世  琅    失考
114世  鸣和  传子二  ??明进士,任户部员外郎洞庭、后洋共祖
114世  弘和  自冲沁析居莆田东泉始祖失考
      望知情者修正续编,以健全体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来自 2#
发表于 2014-11-30 15:4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11-30 16:58 编辑
2 c5 a: d0 L( d. J. Q
$ s5 ?+ O6 ~# x+ f+ q8 R" w
104世  榘    官拜建州参军,致仕后由游洋迁入涵江冲沁,为冲沁姚
             氏始祖;未嗣纳仲房德裕过继
104世  楶    自游洋析居。官仕潮阳县尉,居焉,为潮阳姚氏始祖。
105世  德裕  仲房翊夫公之子,过继榘为嗣子
            传子二  阳  庄
106世  阳    传子一  桢
106世  庄    传子一  枢
107世  桢    传子四:  念一, 念二,念五,念八
  i" P& Z, J+ s. Q7 v( @+ _
     ——昨天在南宁广西姚会会场晤(平远姚)大连姚江南,提及平远姚始祖景清念一公。他说,按平远姚族谱,念一公之父德裕公并不是从仲房过继来的。
    我早一已指出,念一公与我潮阳始祖宣教姚孚公同是106世,是未出五服的兄弟。
8 p5 @4 _! u  u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来自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09:30:56 | 只看该作者
姚高笏 发表于 2014-12-1 09:07! w6 |! q6 V5 r* v6 b
祖卿宗亲您好,十分感谢您对姚氏宗族事业的操劳,您辛苦了!关于念八公的后裔,我在我们的谱系里查到,在江 ...
( G' y+ V2 G% D& C1 a- l
    谢谢高笏宗亲的支持,期待更多的失考信息。感谢姚氏宗亲网为姚氏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签到天数: 6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4-11-30 16:43:21 | 只看该作者
很系统!很清晰!很宝贵!永珍藏!8 b8 u. f5 Q; B" n) e# D* t1 D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06:4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4-12-1 09:50 编辑 - `- @: Q& f" r) m7 P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30 15:43( B% m" O" q; Z) H" J( u; w. l
104世  榘    官拜建州参军,致仕后由游洋迁入涵江冲沁,为冲沁姚             氏始祖;未嗣纳仲房德裕过继 ...
6 f# }- b2 H3 F

) D- c' I& B& W5 q, T    教授你好!德裕公确是仲房过继,这与广西玉林相符;德裕后世两代我在中也做了注明与平远、玉林不符,本着不作先入为主,兹当谨敬对侍之我见,待见到度尾旧谱后再行论证。
; C! u+ z- R: J2 Y    因各修各谱在世系中难免错漏,失去记载颇多;所以想尽所能地综合谱系及析居情况,借助宗亲网之便利寻找失考家人,以便后昆更清晰地了解、补漏;这是本人上传谱系之原因,所以希望知情者能提供线索补充错漏、群策群力健全本支体系。    
: f( i6 Q6 Q  ]& u& f. A+ e   另据平远宗亲仕泉、江西宗亲步升提供,江西宜丰县潭山有念八公后昆,步升家谱中有1994年江西(念一公后昆)与念八公后昆两家合修谱记载。
. n5 Z$ o9 @# p7 l! ?" N( r2 `4 Q. i1 Z, i- X& v0 E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六品通判

5#
发表于 2014-12-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祖卿宗亲您好,十分感谢您对姚氏宗族事业的操劳,您辛苦了!关于念八公的后裔,我在我们的谱系里查到,在江西宜丰县谭山确有一支。至于详细情况还要查看我们的第二十五号谱,只是谱在老家,以后再发给您。

签到天数: 2083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4-12-1 09:19:22 | 只看该作者
各抒己见,求真务实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07:13:1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11-30 15:432 ^2 E2 N6 Z2 v$ R5 F
104世  榘    官拜建州参军,致仕后由游洋迁入涵江冲沁,为冲沁姚             氏始祖;未嗣纳仲房德裕过继 ...

# j& @1 [& W+ i- u1 F& Y( r1 U    在仙游旧谱中相信教授看到了记载‘德裕’公仲房过继并生‘阳’、‘庄’传‘桢’、‘枢’;- T1 {+ F7 d. u3 H' R: N# C6 j
    以本人浅见,谱不是修的多就能证明是正确的,抄录唯一错而后世再传也是错。  x3 m0 `3 J1 p6 H" y
    1、在往时,取名比较严肃,在同宗同世里时间、距离又不是长远的一支,很少可能有同名的机率。况且在旧谱里仲房记录与季房记录相符之处。
$ `8 ~  ~& `# D8 T$ I* n    2、在抄录或回忆时,往往遗落的成分居多,而无故无影增添的机率是相对少的。/ {5 z4 ]0 j8 t  t
   
4 S2 a" }; o( L9 B; r" n; s4 a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
发表于 2015-6-22 09:1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6-22 09:24 编辑 1 z. H! d2 V  t# T, V+ M/ L

% x( Y3 T* J( V+ j/ v* {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我在本族第十六届修谱时,特别强调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否则越修错误越多,特别是现代用电脑和简化字更要注意.並提出谱中原有的繁体或异体按照原样抄录,新登录的可按简化字,
" u" m' ~- p, P7 ?    客居外地宗亲交来的谱,要考证有疑问的,只能例在附录中,* _' L; C  u) j: H! a9 b0 ?# a
: G6 C8 M: c2 E$ P5 W
    有些联修合修的总谱,就是"炒并盘".其结果是错,乱,差.毫无历史参考价值,相反,在若干年后还会误导族人.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6:35:15 | 只看该作者
就是的,所以建议修谱时要认真、细致,不怕麻烦的反复调查考证,尽最大可能的修复错误,并把错误的地方注明,以便后世修谱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5 f+ ^4 S* U+ v$ Z修谱最重的是证据,有证可查之才称完整,如某些村落宗亲自身就不知道所出何支,千万不可乱植祖先认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留待后世考证;
6 h; k. o' y-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0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