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一大支姚即将回归南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1#
发表于 2015-5-7 15:11:2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7 15:20 编辑 , L( m) b: K! M# |" N9 M  A

$ C) s2 }. k+ S1 i; P; A# L这是亚英公之子.囯军将领.姚世瞻中将像.
. w4 J2 r/ V# Q% `  `7 Q 8 r% v4 z7 o1 Z8 x1 E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5: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7 15:36 编辑
$ J& m7 g3 M% c6 D$ N! c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7 11:51
: `0 [, E6 x  y0 @; `, Q$ _( G: l" V姚亚英祖彦为自己的儿子起名“世舜”,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儿子不能忘记是舜帝的后裔。
4 W" ?$ A2 B7 u     我们特 ...
( X' E# S# C( p7 h

3 e6 ?, X5 D0 z+ a1 @1 {0 H/ a: d/ `1 U  十五。陈家业访古。
) b. H, t( C. v4 m, }, C+ X; w! \    在松滋的万家乡有一个姚家人的集聚地,家谱记载祖先是明末时来自南昌府南昌县的大栗树。历史上这里曾经建有一个祠堂,前些年这里被列为湖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觉得蹊跷的地方。
* i3 d& u% M8 {; [2 S    原来,祠堂废墟的土地上无意发现了一个文物,具体是什么东西,当地的人没有谁能够说明白。只是笼统地告诉我们,东西来自祠堂,肯定来自江西。有关部门在祠堂面前的一大片土地的范围划出了红线,不允许农民建房,不允许农民挖池塘。我随便问了几位当地人,回答是地下肯定有宝贝。
. U' Q0 _6 e  y3 N

Resize of SAM_0759.JPG (72.67 KB, 下载次数: 410)

Resize of SAM_0759.JPG

Resize of SAM_0758.JPG (88.64 KB, 下载次数: 406)

Resize of SAM_0758.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3#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5:44:0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7 15:20
  c& K& `3 T) G十五。陈家业访古。
  N5 m  @) I7 R. V$ G    在松滋的万家乡有一个姚家人的集聚地,家谱记载祖先是明末时来自南昌府南昌 ...
/ q. ?1 c, ^4 y6 B5 b; l
    周围的人无一例外地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祠堂旁边的一个小地名就叫“陈家业”。一打听,现在没有一户陈姓居民了。我分析说,应该是陈姓人先于咱们姚姓来到此地,留下了这个地名,自古沿用于今。几位路人都没有提出异议。

Resize of SAM_0762.JPG (67.76 KB, 下载次数: 390)

Resize of SAM_0762.JPG

Resize of SAM_0761.JPG (72.72 KB, 下载次数: 407)

Resize of SAM_0761.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4#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6: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7 16:41 编辑 ) y" G2 z) _  G. R&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7 15:44
3 k& Q. a) S, O( P0 C# p1 Q( ]3 m周围的人无一例外地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祠堂旁边的一个小地名就叫“陈家业”。一打听,现在没有一 ...

/ E2 X5 K$ K, v. f' v: R) Y  m( Z# K3 P( O) z/ U5 Y% V
     查看他们的家谱,原来与姚网上看到的四川元平宗亲提供的祖原地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从南昌府南昌县来到了“松滋陈家业”,尽管“朱市都与四川家谱记载的八都”略有不同。可以确定四川元平宗亲确实来自万家乡的陈家业。* N- B4 ~. f, M' S7 Q
     再认真把家谱看下去,他们的发祖叫“兴明”,在统一修家谱时用了“思、朝、廷、~,志”,从第七代开始,有了完整的字派。
) m4 U  [6 z  R* [7 \9 B' x     我在研究湖北家谱的时候,早就发现了湖北好几个地方的家谱,提到了一个南昌府南昌县一个叫“大栗树”的地方。在南昌家谱上记载了一个“大枥树”,就在南昌幽兰竹林姚家的旁边。南昌土话把学名“苦槠树”读成“勒一啊”木,就是可以做出苦槠豆腐的那种树;另外还把学名青冈木也读成了“勒一啊”木。苦槠树做出的豆腐一直是老百姓作为粮食的补充,而青冈木因为特别坚硬,一直是老百姓作为扁担以及农具的把柄必不可少的木材。所以老百姓村前房后都会种上这些树种,方便生活。但是,湖北却产栗树,这几种树种在南昌土话当中,读音几乎一致,口口相传以后,就这样张冠李戴了。& t- U$ ~" _* w$ b5 o5 e
    我的这个发现,为湖北省好几个地方的宗亲将提供回归南昌大家庭的有力依据。, Z) }# @% u5 m, S  R) Z; Q# B$ Z& b7 w

3 `8 p4 r8 C6 G; Z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5#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21:4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5-8 14:21 编辑
, m5 v$ ?8 N# S# _7 U, U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5-7 16:21
7 g. s' d) E2 `) \查看他们的家谱,原来与姚网上看到的四川元平宗亲提供的祖原地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从南昌府南昌县来 ...
! @4 x% X; N2 I! K* r  l: U; P

8 w8 R+ E# S6 L   十六。揭开家谱的秘密。  K/ p5 C  a6 p% h/ E9 n# v+ e
   南昌姚氏竹林团发源于灵源,元朝时期落户在今天的武阳镇上姚坊,属于抚河流域。后来家族参加了陈友谅的部队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十八年,洪武以后整个家族躲进了一个叫官溪的地方,八十年以后,社会稳定了,家族从厚田陆陆续续地搬到了现在的竹林村。/ h, r( J+ \+ F& O: L  b! j
     在竹林家谱上,不完整地记载了铜岭、太公坝等“岭”“坝”的名称,以及“大枥树”,“大杨树”这些地名。湖北宜都家谱也记载来自南昌府南昌县积岭蒿子坝胡林土地。这些地名的演变是吻合的。尤其是湖北话说“胡林”与南昌话说“竹林”几乎语调相同。这是一条重要依据。  b* |  T0 f8 M# _2 c" Q$ B
    其次,志显公的出生岁月正好是南昌姚氏统一修谱的“仕、志、用、伯、叔。”里的第二字,志。, A6 G, v: x5 J2 a6 x7 p  |7 M8 i7 h
    第三,南昌姚氏在1404年修谱统一了字派,南昌府没有第二家姚氏家族。" s6 r: G9 z! _7 h0 T# F# `* T
     第四,家谱里没有记载志显公的名字,是因为他离开南昌十年以后,南昌姚氏才进行了第二次修谱。而南昌第一次修谱的时候,他还没有出生。
, u" D* H, N0 H! q# ]+ G     第五,志显公离开南昌存在特殊原因,湖北的家谱当中有记载,可以理解。, h* p& }  X! Q: F" l; }. _3 L/ }# b
     第六,志显公应“荆王之聘”,在67岁离开了“是非之地”南昌。之后特意把二个儿子分居在长江两岸,是不得已为之的有意行为,顾全了家族的安全。8 @7 s9 t* X& J' Y. I
     第七,南昌竹林团在洪武以后就有宗亲来到了陈友谅的老家沔阳,后来又有许多宗亲陆陆续续来到了荆州附近。说明这个村庄是以湖北地区为外迁方向的。清朝以后,从竹林家谱可以看出往四川方向外迁的宗亲特别多,符合南昌姚氏历来外迁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线路。
5 H+ p( l; L7 Y% F     第八,湖北墓碑记载,志显公出生于明朝景泰五年,与南昌历史上的发生的“宁王之乱”、“王阳明、伍文定平乱江西”以及明朝正德年间的流民起义等历史事件完全吻合。% ]3 C: u  W$ T
     第九,从志显公67岁离开南昌,推算的时间是1519~1520年,至今大约五百年。与湖北家谱在光绪年间计算的四百年,一说三百余年,是吻合的。& |! P& b$ r7 P. D/ O! v& |. h

$ }& p) E" n' ~
$ f' `! t* I1 v  @

Resize of SAM_0820.JPG (54.77 KB, 下载次数: 446)

Resize of SAM_0820.JPG

Resize of SAM_0666.JPG (74.15 KB, 下载次数: 441)

Resize of SAM_0666.JPG

Resize of SAM_0667.JPG (68.66 KB, 下载次数: 460)

Resize of SAM_0667.JPG

Resize of SAM_0668.JPG (63.5 KB, 下载次数: 442)

Resize of SAM_0668.JPG

Resize of SAM_0669.JPG (71.9 KB, 下载次数: 431)

Resize of SAM_0669.JPG

Resize of SAM_0670.JPG (74.96 KB, 下载次数: 449)

Resize of SAM_0670.JPG

Resize of SAM_0781.JPG (80.31 KB, 下载次数: 413)

Resize of SAM_0781.JPG

Resize of SAM_0782.JPG (80.62 KB, 下载次数: 457)

Resize of SAM_0782.JPG

Resize of SAM_0815.JPG (60.03 KB, 下载次数: 444)

Resize of SAM_0815.JPG

Resize of SAM_0816.JPG (69.14 KB, 下载次数: 433)

Resize of SAM_0816.JPG

Resize of SAM_0817.JPG (70.44 KB, 下载次数: 465)

Resize of SAM_0817.JPG

Resize of SAM_0818.JPG (84.13 KB, 下载次数: 435)

Resize of SAM_0818.JPG

Resize of SAM_0819.JPG (65.72 KB, 下载次数: 440)

Resize of SAM_0819.JPG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96#
发表于 2015-5-7 23:18:24 | 只看该作者
五一期间的两地宗亲相聚,我们收获最多,解开了我们这支的历史之迷,还原了历史,所有这些都要感谢南昌宗亲卿芳公丶卿堂公和绍弦前辈!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97#
发表于 2015-5-8 00:42:24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了绍弦宗亲的帖子,首先庆贺”湖北一大支姚“7000多宗亲即将结束数百年的漂泊认祖归宗,寻找到祖源地!!     同时也为绍弦宗亲的执着产生敬佩之情!!通观整个帖子,以史料为依据尊重史志记载,与卿芳老共同查阅了大量史料,在充分的史料基础上进行严谨的考证,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寻亲态度!!不傍名人、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的态度。
* i3 O0 N8 S+ s& [! O2 v* ]     同时也看到了卿芳老、卿堂老寻亲的身影,卿芳老宗亲不顾80的年迈之躯,与绍弦、卿堂宗亲一道踏上寻亲之途,其精神更是感人之深,让我等顿感惭愧,无地自容!
) \; p* Q7 y- y" K/ Y0 v4 X, L2 S     卿芳老与绍弦宗亲一文一武形成”哼哈二将“,一位知识渊博,一位年富力强,乃寻亲路上的绝佳的搭档。前年在南昌就认识了卿堂老宗亲,卿堂老宗亲可以形容为一位默默无闻的伏枥老骥,随时听从召唤再次扬蹄奋起。
7 T8 a) I, m; K: S) N( ]0 X    从绍弦的帖子中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节点正在对接,“湖北一大支姚”的认祖归宗只是个时间问题。绍弦宗亲、卿芳宗亲、卿堂宗亲没有浮躁,没有急功近利,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求证,一步一个脚印丝丝相扣,环环相衔,做事做人都失为一种正确态度。       让我们拭目以待,等着南昌的喜讯!!
4 z0 h, ~/ B9 ~0 y8 Q4 B8 m
1 M# s) x# r# e+ Y# G3 v, [$ I; l& a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8#
发表于 2015-5-8 09:5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5-8 09:52 编辑
  `( A3 k! W3 e( ~" W* d5 l1 M  f3 l9 `- ^
       昨日."竹林团宗亲分会".会长姚凤江来电说 :    "老会长你好。刚才我和村里长辈通了电话。他们非常高兴.约你们12.13号去竹林.不知道可否。因为他们这段时间农村比较忙"。
+ z4 z$ I- ^' m' w2 i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9#
 楼主| 发表于 2015-5-8 10:07:49 | 只看该作者
姚寒松 发表于 2015-5-8 00:423 l. M7 M; B9 c
一口气读完了绍弦宗亲的帖子,首先庆贺”湖北一大支姚“7000多宗亲即将结束数百年的漂泊认祖归宗,寻 ...

) x$ Q6 G7 B5 h$ p+ |) k: h    谢谢寒松版主的客观评价!( g) s. ~( x; F
    卿芳老以八十高龄依然对家族的公益事业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经常鞭策着我等晚辈应该脚踏实地为姚族勤勉工作;卿堂老更是大公无私、不计名利为南昌姚氏的寻根问祖工作走遍了千山万水。他们是我的榜样。1 h' l* N( l, K: A) f- x
    湖北之行,我一路享受着姚氏大家庭的亲情。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当中。有感于此,接下来,我还要写几个帖子以表达我对姚氏文化的热爱。
! Q. m1 R0 I3 D+ k   
, }# @4 G6 R$ j7 H" V; P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00#
发表于 2015-5-8 10:11:05 | 只看该作者
请代我们宜都、松滋、枝江的宗亲向竹林的宗亲们问好!期待着我们相聚的那一天!我们回家的路已经走的太久了,心中时常惦记着江西南昌老家的父老乡亲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2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