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172|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钱倉姚氏史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2 11:2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钱倉姚氏史略
   蓋饮水思源者,是应绳其祖武,贻厥孫謀也。吾族姚姓,系始祖重華公之裔孫。公生姚墟,以地为姓,承傳至今一百二十九世。郡望吴興,燈號歴山傳芳,堂號陶邱世澤。歴代聖贤王侯辈出:虞思公成旅復夏室,胡公備受三怡,太公代齐威七雄,思廉公書拱梁陈,元之公,夀公一朝两宰相,文彬公樞密院學士,将軍參軍,刺史知府,進士,未能一一列举。六十七世祖渊公避居吴興改媯姓,孫平公復姚姓,数代為吴興望族,子孫籓衍大江南北。
   溯厥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止桐城,居泉南卜族南安嶺兜,后暂徒晋江六都橘里,元至正初吾祖兄弟居桐城,至正十七年大受茶毒,遗者復來合居橘里。我祖大有公允梦得仙语:莫恨桂花枝折盡,移有枝頭状元红,有徒居之意,次子十二郎公於洪武二十三年興钱倉泉衞軍籍黄姓枝娘结姻赘其家,為钱倉姚姓一世祖。钱倉宋為安仁郷勸善里,元属十三都,源於明世袭千户侯軍田,設倉庫收租税,得其名也。明正统建昌亂,十二郎公協討没于王事。二世毅軒公子五:贻庭,高庭,燕庭,翔庭,冀庭公分五房次,四房翔庭公播迁海倉,贻庭公派下俗稱祠堂后,贻庭公七世孫心南公舆燕庭公派下合稱宫口份,贻庭公孫淳厚公派下,高庭公派下,冀庭公派下综之三合份。隆慶丁卯年首次修谱建祠,明序昭穆。民国癸酉年宗祠再次翻修,谱系續编,品節明详。公元一九九零年宗祠全新翻建,十年浩劫之秋,然未嘗不痛惜於谱牒遗缺之憾。
   自清道光間,族人携手南邦開拓,返建家業,楼厦林立,桑梓展擴,遂成著名僑郷,僑胞视文化教育,首创毓俊小學,改名腾聖,立案重華,陆续增建校舍及设施。公元一九六七年僑親再次捐资擴建,範園十余倾,校舍数十間,公办永和中學,成立重華中心小学兼办幼儿园,桃李芳菲,開近郷一带风光。七八十年代僑港澳台胞解囊,為村架电铺路,翻建宗祠庙宇,老年会馆,保健院及新建中小学,陵园,资助学校经费与设备。改革开放以来,农工并起,经商四方,精神文明,物资生活步入小康。海内外裔孫感懷先贤,有以垂於逺而昌厥后也,籍葺宗祠之机,爱錈斯记。
                          钱仓姚姓裔孫      
                     
                    公元二零一二年嵗次壬辰年仲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6-2 21:51:38 | 只看该作者
ydls110 发表于 2015-6-2 15:51( c0 B! a. g+ _
此说法是从谱而来!
+ K( D% b4 ~) S! X4 k; s% w
        唐宋入闽的8人是福建姚氏的源头吗?
《八闽姚氏源流》载:
姚氏入闽始于初唐,主要是以从戎、仕闽、自然移民等方式入闽,最早进入福建的姚氏有8支。
入闽第一人是河南固始姚廉洁。这是见诸志史之姚氏入闽第一人,其子嗣散布在漳州、厦门及台湾。
入闽第二人是姚仁访,唐天宝间任建州刺史(见《福建通志》),籍贯、子嗣不详。
入闽第三人是河南硖石(今三门峡市硖石)姚棨。
入闽第四人是姚天明。因避黄巢乱,自河南光州固始南迁。唐昭宗乾宁初(公元894)以明官(明经)奉礼郎进莅侯官县尹(县大尹)。秩满择址福蒲(莆福)交界之韶溪(今莆田涵江北)(今属福州市福清县)居,后裔分布莆田、仙游、泉州、晋江等地。与姚天明同时迁入者是其堂弟(堂兄)姚凤,居莆田八埔尾(尧曰:初居莆田囊山沁园。有分支在莆田霓坡,今埔尾)
入闽第五人是唐末姚备。据《十国春秋》卷九十九“闽十  列传”载:“僧备,闽谢氏子也。(公元)860~863年方三十,忽弃舟落发,与义存为禅友。备初往普应院,后迁福州元沙。”此段记载中小字注云:“一云备姓姚氏,父以渔为业,坠水死,因弃发。”僧备,姓谢,抑或姓姚,今难辨白。若姓姚,其父经营渔业;而其父、王父何时入闽,无考。但可推断:姚备祖入闽时间在唐朝,可能略晚于姚廉洁。
第六人是北宋姚易。姚易原籍建安(今建瓯市),其祖不详。北宋哲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进士,两任浦城教官。
第七人是姚舜明六世孙姚俭。姚舜明是岳飞娘舅,官授户部侍郎,封金紫光禄大夫。随宋高宗赵构南渡,从河南相州汤阴县迁居浙江杭州。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岳飞被奸臣秦桧陷害,累及舜明公。舜明公携子右武大夫姚端、孙武德大夫姚仲从杭州迁入处州龙泉。后来,六世孙姚俭又从龙泉迁居浦城南溪。浦城姚氏居此发祥,十分昌盛。
入闽第八人是榜眼姚宝(1211年)。姚宝原籍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人。祖父在顺昌为官时,姚宝随祖父移居顺昌,遂有顺昌姚氏。宋嘉定四年(1211)登赵建大榜进士第二人。初授国子录通直郎,后升为秘书兼枢密院检讨。端平二年(公元1234)以直密阁出守建安兼理闽漕。其子嗣散布顺昌、邵武、南平、崇安等地。
考虑上述入闽8人,我有以下疑问:
⑴这8人都成族成支成派(或曾成族成支成派)吗?今存吗?
我们这些年能遇到的多是[唐]姚棨公派(第3人)、莆福韶溪天明公派(第4人)和浦城南溪姚俭公(第7人)姚氏,未遇到和未听说第1人[唐]廉洁公派、第2人[唐]仁访公派、第5人[唐末]姚备公派、第6人[宋]姚易公派、第8人姚宝公派。
龙海锦田村姚历毅等说:在今漳州及其龙海、漳浦、东山、长泰等市县姚氏,都是天明-朝珪公后代,不知廉洁公派在漳州哪里。
第5人“姚备”,究竟是姓谢还是姓姚都未有定论,将他定为一支便有些玄乎。
⑵唐宋时期入闽8人之外,还有其他人吗?
明显的,还应有天明公的堂兄姚凤公这一支。明代莆田姚鸣鸾姚鸣凤姚虞,一门弟兄父子三进士,正是姚凤公裔。
我的2014年的1个发现和3次福建行的实地考查,就是确认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姚(所谓桃源暘谷姚氏)等姚氏、晋江市永和镇钱仓姚氏,以及福鼎吴兴姚氏、上饶县花厅姚等上饶姚氏,连同浙江平阳姚等温州姚氏,都是姚凤公裔;指出江西桃源暘谷姚氏谱和上饶花厅姚氏谱中自姚凤公起的一段世系的明显错乱,提供正确的世系表;并且使之在2014年莆田姚氏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见面。自此,福建省内和闽赣两地的姚凤公裔已相互联系和交流。
晋江钱仓姚氏宗祠姚庆礼宗亲听说恩健老要修订《八闽姚氏源流》,很高兴,明确表示请补上他们姚凤公这一派系,表示要给予资料支持。
⑶定唐宋时期入闽8人为源头,此后还有其他源流吗?
我不晓得福建在唐宋以后有没有其他姚氏源流,但是在广东,在汉(博罗姚娘,合浦姚文式)晋(番禺姚成甫)时期便有姚姓人物的记载;唐宋以后,也有迁徙入粤的姚氏。其他省区,例如安徽、河南、广西、四川等,类似广东情况。例如,河南省唐相姚崇裔洛阳三山三门峡等地姚氏,实际上是明代从山西回迁河南的。
& [, p' y; ]7 |8 G( ];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0:46:24 | 只看该作者
ydls110 发表于 2015-6-4 09:18) Y/ V" [' M8 x1 K3 X( e
1#内容是钱仓姚加景所撰写,其中的确有商榷之处,此内容恩健老有过目过,故传上姚网跟诸位宗亲讨论。错 ...

0 R/ V9 B" K( V) w        
⑵唐宋时期入闽8人之外,还有其他人吗?
明显的,还应有天明公的堂兄姚凤公这一支。明代莆田姚鸣鸾姚鸣凤姚虞,一门弟兄父子三进士,正是姚凤公裔。
我的2014年的1个发现和3次福建行的实地考查,就是确认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姚(所谓桃源暘谷姚氏)等姚氏、晋江市永和镇钱仓姚氏,以及福鼎吴兴姚氏、上饶县花厅姚等上饶姚氏,连同浙江平阳姚等温州姚氏,都是姚凤公裔;指出江西桃源暘谷姚氏谱和上饶花厅姚氏谱中自姚凤公起的一段世系的明显错乱,提供正确的世系表;并且使之在2014年莆田姚氏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见面。自此,福建省内和闽赣两地的姚凤公裔已相互联系和交流。
晋江钱仓姚氏宗祠姚庆礼宗亲听说恩健老要修订《八闽姚氏源流》,很高兴,明确表示请补上他们姚凤公这一派系,表示要给予资料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0:45:55 | 只看该作者
ydls110 发表于 2015-6-4 09:181 N3 Z1 v5 [& |4 w/ G/ ]( ?7 k- K
1#内容是钱仓姚加景所撰写,其中的确有商榷之处,此内容恩健老有过目过,故传上姚网跟诸位宗亲讨论。错 ...
7 M* B! w# F. e) {6 y
        
⑵唐宋时期入闽8人之外,还有其他人吗?
明显的,还应有天明公的堂兄姚凤公这一支。明代莆田姚鸣鸾姚鸣凤姚虞,一门弟兄父子三进士,正是姚凤公裔。
我的2014年的1个发现和3次福建行的实地考查,就是确认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姚(所谓桃源暘谷姚氏)等姚氏、晋江市永和镇钱仓姚氏,以及福鼎吴兴姚氏、上饶县花厅姚等上饶姚氏,连同浙江平阳姚等温州姚氏,都是姚凤公裔;指出江西桃源暘谷姚氏谱和上饶花厅姚氏谱中自姚凤公起的一段世系的明显错乱,提供正确的世系表;并且使之在2014年莆田姚氏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见面。自此,福建省内和闽赣两地的姚凤公裔已相互联系和交流。
晋江钱仓姚氏宗祠姚庆礼宗亲听说恩健老要修订《八闽姚氏源流》,很高兴,明确表示请补上他们姚凤公这一派系,表示要给予资料支持。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07:2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5-6-4 08:34 编辑
/ z% r# P. R, P. G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6-2 15:35
0 a1 q1 z9 B6 P. H江右的记载是不对的。
, \  X4 f& r9 G- O凤公是天明公的堂弟,二人是同时从河南光州固始到福建,又怎么会变到江西的?

) R9 c1 `2 C) @; @! i8 ]4 {3 g2 _  {$ l
据莆田谱记载:舜系105世、凤公11世‘中孚’公,主簿寓上饶廿五都。因有江右一说。
3 L( k$ |) V! Y   莆田谱里记载:‘大有’公系一之次子,但五堡谱记载乃隐居之儿。此处两谱不符。7 i2 s$ G$ {: k9 K- @( h0 A

  N7 q7 Q- r) L
107/12世  十一祖 传一 崇--元进士右丞都副使居莆田涵江书院巷口
108/13世      传二 瑀--常州巡检至大间父子仝入莆、--
109/14世  瑀    传三 鉴--迁霓坡埔尾、铜-迁仙游、铁-迁仙游
由莆田谱可见:霓坡埔尾凤公后裔姚氏乃‘鉴’之后裔,其祖为‘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6-4 10:44:23 | 只看该作者
ydls110 发表于 2015-6-4 09:18
! S) z! k" c9 F5 _0 G2 y% @1#内容是钱仓姚加景所撰写,其中的确有商榷之处,此内容恩健老有过目过,故传上姚网跟诸位宗亲讨论。错 ...

9 b+ u- q% i# j+ r  d0 v6 Z) r( J         姚恩健说:入闽第四人是姚天明。因避黄巢乱,自河南光州固始南迁。唐昭宗乾宁初(公元894)以明官(明经)奉礼郎进莅侯官县尹(县大尹)。秩满择址福蒲(莆福)交界之韶溪(今莆田涵江北)(今属福州市福清县)居,后裔分布莆田、仙游、泉州、晋江等地。与姚天明同时迁入者是其堂弟(堂兄)姚凤,居莆田八埔尾(尧曰:初居莆田囊山沁园。有分支在莆田霓坡,今埔尾)
——上列文字,我加蓝色小号字和对原文“加斜”。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5-6-2 11:49:41 | 只看该作者

6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6-2 11:53 编辑 4 ^. B7 p. @; T8 @8 e  O
5 M- V! U' G4 X3 c7 C; F* J' g
请您把下面话理解一下:  E1 B' h* I) G/ M
    溯厥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止桐城,# g# x& J7 f# A3 z- y
       1,凭什么说凰公是九十六世?% d0 p/ O- L) f  m# P6 C4 f
       2,后唐天成丁亥年是哪一年?
+ m) X; ~1 f/ l1 d1 b       3,您知道这里的“江右”指的是哪里?
& n% R5 P" s% K/ k* d1 W       4, “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在什么地方?, Z. j! l  i" I6 [, R+ b# w
       5,这里的“桐城”是在哪里?3 B; V5 k3 J" f/ X& i3 f; ]" Z1 j. A
       6,“元至正初吾祖兄弟居桐城”,这里的桐城又是指什么地方?
2 ^( j4 y- p6 G1 U" t
# I) W' K# w) `0 H+ _# u2 d% j1 V9 ~  O; s0 V* N
) t# o" V3 F. \-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5-6-2 12:07:57 | 只看该作者
           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止桐城,居泉南卜族南安嶺兜* S6 y; [# ^0 f
——襄山?(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止桐城?南安嶺兜?
# _, {! o! n6 K1 _    不是(興化)襄山,而是莆田囊山(唐时可能未设兴化军和兴化府)。6 A6 t4 |- `+ o) K4 e4 J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3:27:3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6-2 12:07
1 {; B: x; G" z2 K! A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 ...

' J! p' a# r# B" y+ {根据我谱明朝隆庆年间修的谱!1 [! I( d$ K5 E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3:33:3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6-2 11:49
) y- v" }- G# h4 K0 u. Q5 d请您把下面话理解一下:3 H0 ^2 U, t# ^" U, A) p
    溯厥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 ...
  u$ e: q2 K6 C5 \; L
1,凤公(又名:王斧公)父为九十五世祖孟玉公; B. c- k: q/ }/ G
2,后唐丁亥年为公元927年4 d( Z8 f# b+ l0 z
3,江右指的是江西
, u' c* k+ h( r" `' l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3:42:03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6-2 11:49
' w  A( n# C  k0 z$ J4 ?" q请您把下面话理解一下:% g3 N9 P5 m" t. X* a
    溯厥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 ...
5 l2 f: ]  a, W  Z, R
4,興化指的是莆田涵江埔尾村
2 p! k% X( r' `3 F/ S5,桐城指的是泉州" l* Y- m( p" X! N0 l
6,是囊山不是襄山。打错字$ n: W! ~1 }# i& x8 i7 L: C

签到天数: 1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3:42:4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6-2 12:07
$ Z5 Q5 z! L) |0 `0 v吾九十六世祖鳯公世瑞於后唐天成丁亥年自江右入闽,擇居興化襄山麓下沁園霓坡支派入泉衞軍籍栖 ...
+ K+ @$ x3 T& u8 y
是囊山不是襄山。打错字!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5-6-2 14:3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6-2 15:05 编辑   Y2 k& B8 N, Q" m2 a
ydls110 发表于 2015-6-2 13:426 ~% X" F' [& w8 n
是囊山不是襄山。打错字!

8 E) K$ L' C: Z7 p& d6 `, `! U4 K
6 \) p( I% S: O% O" V0 b: E$ E    1,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说明你们与安徽桐城是没有关系的。元至年间,安徽桐城还没有名气。# \9 a3 N* ]  a) I+ E- f
    2,你们来自江西,江西以上的源流,应该是不清晰的。$ o: I9 U$ y! `  g5 H" l* e- S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发表于 2015-6-2 15:32:5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6-2 14:365 n4 }2 p' q" {
1,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说明你们与安徽桐城是没有关系的。元至年间,安徽桐城还没有名气。
  }! s& S% Y3 l9 |, E; Q    2 ...
8 Y/ Z* a6 G/ o) A3 V0 v9 D* [4 r( K
刺桐城是泉州的别称,叫桐城不对,应该是刺桐城。
8 f  A2 F$ B2 _* h4 U: l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发表于 2015-6-2 15:35:2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6-2 14:36: m- |8 W; ~4 L1 J
1,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说明你们与安徽桐城是没有关系的。元至年间,安徽桐城还没有名气。6 ]- O: _/ B3 M/ @" w
    2 ...
9 E1 i5 t: p* b7 P
江右的记载是不对的。9 h- m% ]! E; t4 f9 w
凤公是天明公的堂弟,二人是同时从河南光州固始到福建,又怎么会变到江西的?1 I7 j/ R  M, }+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