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9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忆中的启蒙儿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6 06: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7-16 06:01 编辑 & l9 ~  m+ a* R& _& c, u4 a
9 Q! y9 q5 ]) f# ]6 J" T* D$ H& w6 W
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一(二)! k% D1 E* h! s& Y& P0 Z
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 t4 w( F4 U8 T7 Q( O3 [
我的理解是:
5 X$ Y/ \# }/ l: Z* }2 C自古称得上圣人的(大人),只有孔子一个人而已。教育三千个弟子,成就了七十二个贤人。7 A; R( U' }: w
你们这些小孩子,八九岁正是读书的大好时节。勤奋学习多看一些名篇佳作,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3 o- P) b( z0 s- C

0 n/ o: b# P9 v( E  k4 A* p$ _  h
6 Z2 N* b9 A' p5 D
8 K8 j( f9 i  s+ o)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7:2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7-16 07:22 编辑 / s# ]: J: F. A) P

. N% V  K4 n/ G" W古田县吉巷乡与坑头顶姚氏辈字:
6 a5 P5 F5 X0 z- |) N+ P            我(春风化雨)这排行是:上大人,孔乙已,化三千,七十土......- n2 x" y( |% N6 R. v% v$ y8 M; V" F$ N, M!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6-7-16 09:33:0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6-7-16 07:218 X( |& g& i/ \5 D4 H) p
古田县吉巷乡与坑头顶姚氏辈字:* {  o: K6 V) Z4 P5 p
            我(春风化雨)这排行是:上大人,孔乙已,化三千,七十土.. ...
; f$ C) `, v1 P2 Y6 L. e) b( n, V
古田县吉巷乡与坑头顶姚氏辈字(春风化雨):上大人,孔乙已,化三千,七十土......# Q- F' p- \4 ?$ P3 y

7 z4 r& t% U1 Z2 h& c( i不是“七十土”,是“七十士”。吉巷姚氏不是完全照搬。
4 P/ `4 q/ u$ {, d9 B7 S
  `1 U6 z( R0 b4 [; I3 }) {9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6-7-16 09:39: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不是儿歌,而是学童描红帖语。! [2 ^- M" O8 y) S" s/ e( J& S/ f
& c6 h6 f' i  U" g9 A
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6 ]$ O0 F2 a% W+ U0 n& a“上大人孔乙己”最初用于旧时学童习字,仿影或描红。旧时学童入私塾,初学习字先写仿,仿影由塾师写定范帖,仿影衬于透明仿纸下模写;描红则是以红色印刷范字,学童墨写覆红。& n3 l/ S; M2 j* A* ~7 b. G) X$ V8 f
清初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说:“小儿习字,必令书‘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天下同然,不知何起。”大概取其笔画稀少,易认易写。7 J: O8 M& q( j3 B! ]9 J
仿影用语,历史久远。敦煌写本已有此语。, _( y* y# C6 Z  x
宋人道原《传灯录》:“或问陈尊宿,如何是一代时教?陈曰:‘上大人孔乙己’。”
. @* c5 b& Y" D8 _5 X宋普济《五灯会元》载“郭功甫谒白云,云曰:‘夜来枕上作《山颂》,谢功甫大儒乃曰:‘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元方回诗云:“忽到古稀年七十,犹思上大化三千。”古稀之年,还回忆童年习字的往事。& o* e) v( A" e6 z, X& o* _- p
清梁章钜嘉庆七年(1802)进士,《归田录》记载:内孙外孙十余人,延聘塾师四五任,都让学童写“上大人孔乙己”等字。询问先生字出何书作何解?皆不能对。清钱大昭说“取其笔划少,而便习耳。”共同认为:“无取义理”。
! a* e* k7 M* S0 l$ I# G: ~5 _) }明代祝允明(枝山)却见解独特,说这组字是孔子写给父亲的书信。
- s! ]8 `! \" Z- T! ]. Y6 [他打破三字断句的模式,重新断句为“上大人,孔,一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礼也。”
+ J' O9 ~+ X# Z梁章钜引祝允明《猥谈》:“此孔子上其父书也。上大人为一句。孔为一句,乃孔子自称名也。‘一己化三千七十士尔’为一句;言一身所化士有如此也。‘小生八九子佳’为一句,盖八九乃七十二,言三千人中,七十二更佳也。‘作人可知礼也’为一句,作犹为仁与礼相为用;七十子善为为仁,其于礼可知也。”8 ^; T& p( n) b1 i: ^
但梁氏申明“此说不知所本”。' [- y- v& s& [
鲁迅小说《孔乙己》,正是这组字中的三个字。“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k  N: y* Q0 H* i, ~# A' T

, l' R+ I# \3 @- O. z8 S+ ~

签到天数: 3653 天

连续签到: 2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6-7-16 10:11:06 | 只看该作者
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兒童啟蒙教育的必讀教材『三字經』。
$ K; T( m9 _9 ~6 X' s+ N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17 07:02:01 | 只看该作者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6 10:11
$ C1 u4 G1 A. }7 ?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兒童啟蒙教育的必讀教材『三字經』。

* a& h  v. Z9 m" D6 B据老一辈讲述,孩童上私塾时,他们会手拉手口念“上大人,孔乙已”乱蹦乱跳,高高兴兴上学堂。
5 P6 B( X4 n5 A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7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