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757|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廷明拍的12个湖南姚氏祠堂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2 16: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10-15 07:07 编辑 0 [# g4 ~9 S* [* W) W9 ~
5 {, p0 ]( u# V* ]1 l5 ?5 \  x
姚廷明拍的湖南姚氏祠堂简介(12个):9 e/ ~/ _+ N& W, ~* o- \: N
1、耒阳市仁义镇衡头村姚氏宗祠简介
9 L5 B& F' D! R. R2、湖南资阳姚氏下梅塘绍庆公祠简介(2#)
/ r9 _% v9 W( g3、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姚氏文献阁简介(3#)2 }# o9 v& U9 n% z. N) M; x2 I& V9 r
4、邵阳市新宁县万塘镇赤塘姚氏宗祠简介(7#)' O# M6 z. R( O  t5 F3 T
5、宜章县岩泉镇东河村《行华公祠堂》简介(8#,17#有姚印松校正稿)( Z! n% O* I& d+ G
6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姚氏三公宗祠》简介(9#)
* I6 q" E" A( u0 a; W0 s, c+ A, V7醴陵市浦口镇保丰村《水口姚氏球公祠》简介(10#)
! l/ s1 Q) W3 s! p8 K/ ~/ f0 [8醴陵市浦口镇《水口姚氏宗祠》简介(11#)8 f) H% F. X4 p: N; {0 c% t
9永州市宁远县桐山街道五里洞《姚氏祠堂》简介(12#)/ H8 U0 r2 h  V; `1 C
10、浏阳市澄潭江镇山下村【姚氏宗祠】简介(#)
$ j9 `! J& s2 s4 [$ W& N3 E" M2 }11、湖南省宜章县岩泉镇枫木塘村《日光公祠》(18#)3 ~; ?7 ~& t' {$ P
12宜章县岩泉镇西河村成凤公祠简介(姚郑保传简介图片到姚廷明的祠堂群), y8 R0 U7 W& v  a" f* ]! H# q

; m& R& d+ _2 R" B5 \
, S/ q4 P1 W0 x' E! `0 t

9 E& n6 V. w: j& z" }耒阳市仁义镇衡头村姚氏宗祠简介3 X3 T9 a9 m0 ?9 I2 j( L& B
. d# h6 s, w0 Q" ?3 p' _
6 Q/ k1 z1 r) ~
   我们[種德堂]老祠堂位于耒阳市仁义镇衡头村,始建于天字辈与民字辈年间。大门向东,有三进,单层。由于历史久远又地势低洼,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民国11年,由正纾(字生安),正楩(字豫章)等主筹,易地重建。选址于现在的衡头小学之地。占地面积1100平米,耗时五年。祠堂大门全部採用耒阳上堡家族提供的汉白玉石材。前正门高九尺,宽六尺,两边副门及两侧耳门高七尺,宽四尺。墙角都用青石浮雕包角,共三进。前正厅高5米,两侧用汉白玉石板刻刊功德碑,建有走马楼,楼顶有钟楼,全部浮雕。正中为游庭,后进大殿设祖先灵位,立有舜像。祠堂的右侧是天字辈与民字辈时期所修建的洪福寺,兴东庙。往北走向500米建有炮台。祠堂气势雄伟。成为当时方圆百里无与伦比的建筑物。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战争时期,祠堂受到损毁。解放后略作修缮成为临时教学场所。后又经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运动,拆除了所有的祖先牌位,于1973年改建成现在的衡头小学,至今没有恢复成祠堂。
2 ~/ o0 h- u& p7 @7 ^  湖南省耒阳市仁义镇衡头村姚氏始祖似珍公,字国重,号嶷山,生于元至治二年四月十二日,卒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享年68岁。明初,似珍公由江西省吉安府卢陵县陶溪青江徙居楚南常邑宜阳出东南60里衡头市大树下,不久后明朝洪武二年迁居于耒邑西乡(舂陵江东岸)白鹭塘。至今647年了。8 n+ \* C( O5 n* T9 t8 X/ L
似珍公四子:志桐,志道,志和,志敏,开启四大房。二派志敏,明朝己卯年出任山东巨野知县,升迁东昌府高唐州知州。三派宣出任岁贡利津主簿。四派子玑是成化甲午科举人。五派鏸,出任桂阳州省经历后入京考选升迁主簿。錀,出任桂阳州使。錀、镖兄弟二人后迁邵阳。/ Q: R: O, K- l* ^6 S# A) O6 o
我族堂号《種德堂》,后来称《让德堂》,现在是《崇德堂》。
+ g  j# F3 e+ p9 y5 h" ~) c1 B开派字辈排行:似志O子O天民,舜学绍士應尚文。仁道正太希孔孟,义理纯通法周程。(第三代、五代为单名)。1996年第六次修谱增加二十八字:传儒更新易纪年,继祖美德贵宜先。福缘善庆睦谦旺,忠孝廉家永吉祥。% ?. m* V0 J# R( X
    本族至今已发展到第25代,总人口约9000人。(不包括五世祖邵阳支。老辈传说:錀、镖后裔比耒阳总祠人口还多,因不通谱,所以无从查起。)
  y8 |" l1 U' ^0 y0 k     ( X3 C9 _0 {2 h) s
二十世嗣孙:姚爱平(孔陶)供稿     2016年6月19日
: u' a' d/ D, x; ?5 ?) q3 u$ K( o6 ?: x) Y$ }
$ f5 [- }$ x4 \0 q& o0 d& r: L

. i3 y* |; g  j2 B$ Y) k5 @' H
/ Q, i6 _: L6 A' M$ N, i6 x
) b% p; f1 R6 B6 Z' G  l# y
7 `) c# b# {, z6 `. c* H" 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22:31:5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2 16:46
8 _1 U; l8 ^/ o' c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姚氏文献阁简介+ p& c* R" k' G
      供稿人是谁?

9 j* H& ?5 x3 @  C+ {) ~* q湖南新宁县万塘镇赤塘姚氏宗祠简介
# i& W+ Z; I* _! n' e
% i2 s. L: o& x4 H; G$ o位于邵阳市新宁县万塘镇赤塘姚家院子右侧的《姚氏宗祠》,始建于民国壬戌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占地面积二千九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分前厅、中堂、上堂,左右两边有厢房六间,有仓库、厨房。是雕刻和砖木结构为一体的古建筑,设计得体,气势雄伟。是我赤塘姚氏族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r, y: _  w7 i; z6 e, Z* ^+ j3 R$ n
岁月匆匆,《姚氏宗祠》命运坎坷。解放后,祠堂内设立过小学、村部、大队部、中队部等村级机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期,祠堂古建筑受到破坏。上世纪七十年代险些被拆毁作修建公社原材料。当时我姚氏村干部及广大族众,团结一心奋力保护,以劳代资参与修建公社,才得以完整保留住《姚氏宗祠》。
; m; R* l; ~3 N " N4 ]; G& b0 r* ~5 q
二零零一年,学校搬迁后,众族人见祠堂墙壁污损,破旧漏雨,于是在二零零二年冬,召开会议筹资复修祠堂。族贤踊跃出资出力,在外务工人员慷慨解囊,终于多年愿望得以实现,二零零三年秋,历经95年风雨的《姚氏宗祠》焕然一新。* u- K  o" i( g5 j
1 [  x. G! n) I1 i0 ^1 g0 L6 R. T6 u/ y( y5 w
我赤塘姚氏始祖姚善,字克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江西瑞州府上高县古德村迁湖广安陆府钟祥县秦村。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官苏州,志行纯实。朝廷以吳民僭侈难治,固推为守,公洞达政体,周恤民情。及永乐,殉建文难。于南郡 追谂忠惠,葬秦村之北首,妣禹氏葬公侧,子一:义魁。* ~2 D* \* ]$ Y9 y# y
) y5 P/ Q6 G) G( R* T9 z: B1 l  V

: J5 H# u+ g2 q) S
一世祖:义魁,谨按墨谱原文,字宏仁,建文时(公元1399—1402年),授都指挥使司,因父善公殉难,乃弃职扶柩归里,并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秋携眷迁武冈西乡维塘里。% X% w* ]7 c: [
C) u, H" O; }4 X, T  a( f; k
/ J1 c7 k* M; t4 T6 R6 h& p5 U1 I( J
二世祖:元三,字思才,号济安,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由武冈维塘里迁新宁竹富乡,大湾,妣李氏,子二:旺财、旺智。7 B9 S9 I& d/ ^8 ^1 H& p5 s& l  e& w7 O7 K% F* Q
% ]' A; Z  k/ @" `" S
: p! v6 c+ y' I  L( h3 G
( y; x" C7 \1 ?* c
三世祖:旺财字发延,葬大湾古竹山,妣陈氏、继妣杨氏,子二:行一、行二。3 P6 w" W" ^$ o
/ ?# J8 T( F" s/ U3 A% c
四世祖:行一、行二,由竹富乡大湾里迁金湖乡赤塘,年代不详。
- a  w4 r1 o! f, R- H: `4 Y
* `6 f. _0 f1 W; |& ]9 w" A
字辈:    义、元、旺、行、子、单、单、志、正、一、自、舜、民、登、有、啟$ C# G4 R, K! g  W2 w, b7 u8 u- h' `( H
    国兴盛世  才德贤良  芝兰毓秀   彩凤腾光
) k+ d+ s* c3 r6 d7 s
8 X* f% f, K) t3 Z' j  B. t/ g
至今,赤塘姚氏族已二十六代,人口二千三百余人。( I2 ?/ A  h7 F, x( m6 {) p( s% \3 z. k8 H! i: b8 o9 d" ~
       供稿人:姚术东& Z; I# t1 H4 C

  w! m9 w$ O5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22:52:3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3 22:37
4 z9 m# C7 l7 A1 e/ m湖南宜章县岩泉镇东河村姚氏行华公祠堂简介8 s* y7 t$ |# y

! p# Y  J5 i. T岩泉镇东河村距宜章县城40公里。107国道南岭方向约3公里处 ...
6 Q) V7 N4 q4 o% y' |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姚氏三公宗祠》简介

7 f: U! {3 u) K5 P$ f% U
姚氏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宗祠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孝坪镇江东村九组之沅水东岸,乃族人姚璋所建。

, V# P9 m6 U$ D: [% r, l姚璋,明代嘉靖十七年進士第二甲第十二名。后回归故里,受圣上恩泽,于明代隆庆年间始建姚氏宗祠,距今已有近500年。史料记载,姚氏宗祠建构考究,气势雄伟,工艺精细,雕龙镂凤,金碧辉煌5 X5 p5 w/ {& j8 E# D- M3 _

( m1 S2 t+ t- p3 ?3 v, p      宗祠南北朝向,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由前殿、后殿、巨型照面枋及门面组成。大门内,左右两旁各为圆门厢房,中间长廊直达前殿;长廊至前殿左右各有天井与前后殿之天井构成“品”字形,寓“佑启后人,为人尚品,求知论德,行事修为”之意。后殿设祭坛及先祖灵位坛。大门两旁雄立石狮,东墙外建饭厅茶堂。墙壁上刻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家风,左壁“功德碑记”镌义士赖华桂于我姚氏之功。9 l/ z. D5 |. j; S
宗祠有“三公”后裔住守照管。长年香火不断,是人们怀念祖先、传承德孝、凝聚族心、光前裕后的见证圣地。/ X& L3 {8& X  F1 d9 v# T; y* Q% U( [
4 k0 S; M% O/ Q! M, c) {' _" L9 _' X& l* d! }- n
    为了姚氏后代的有序发展,三公嫡重孙(世龙、世虎、世清、世泰)于伏波宫新订20字派: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啟,荣华复良宗。雍正年间在宗祠又合续新派:绍祖本源茂,敦伦景象昌,国朝隆上选,英秀定联芳。并立“续派碑记”。赖三公护佑,后裔已有50万余。
, J5 r4 l, G* L2 q& [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姚氏宗祠整幢建筑除前后两殿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他皆毁。1988年7月28日,辰溪泸溪两县三公后裔筹集资金,检修宗祠,1999年又在族贤绍东带领下复修,于祠堂大门上方嵌入镌刻“姚氏宗祠”石匾。至此,先祖之灵得以告慰,子孙之心得以安坦。
8 B( J: K' I- Q4 v  Y# T3 n4 G3 H* h% }6 I8 X2 }6 y9 o/ k2 M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龙卷风,又让宗祠左右墙体、前门及围墙全部坍塌。2015年清明祭祖时,各省、区宗亲来辰溪见状,于心不忍,乃决定乙未年五月廿一日(即公元2015年7月6日)在良能公裔姚本好带领下开工复修《姚氏三公宗祠》。
& B" ~! v% o/ S5 R( i' ^! I" s                                          姚本好撰  2016年秋
6 [* Q) ]7 g"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22:37:53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3 22:31
8 M. l0 i0 B" }* K5 Q湖南新宁县万塘镇赤塘姚氏宗祠简介
$ a0 |% j. @: l) a" ^& M - v1 F; U3 K/ y4 A% y) N0 Q
位于邵阳市新宁县万塘镇赤塘姚家院子右侧的《姚氏宗祠》,始建于 ...

6 ]; o$ f$ b( ?* Z- Q湖南宜章县岩泉镇东河村姚氏行华公祠堂简介
- G9 y) R& i: z: U/ X/ j
$ G6 u) w3 s6 J% Q5 f岩泉镇东河村距宜章县城40公里。107国道南岭方向约3公里处山青水秀,以山川小溪分界,东面即东河村,居住行华公;西面(西河)居住行满公。/ U, n3 z5 c& A, ]3 h# x0 X0 `' k0 N& C
元初至元年间(约公元1287年),始祖宗述公之曾孙克俊公,由宜章县 塘下山,迁居岩泉镇东河村繁衍生息。        九世孙自远公生三子:长行荣、次行华、三行满。荣公迁徙广东乐昌水井头;华公居东河;满公居西河。: `! f1 \) j: @. i: `/ u% J  F0 q% S
% Y8 x$ m+ s1 v4 J6 A9 Z' ~/ ?7 p: O1 T
二十一世孙庠生天枢公曰:“吾族岩泉之东河也,华公阔基于此,境地之佳,昌可胜记。居其间者,当必有魁梧、英杰、奇伟之士,磊落叠出…”。- z9 b, q! U8 G8 H4 {# d6 m
/ i5 {6 L* C8 ~9 |) v# b
    清朝道光八年戊子岁(公元1828年),曾建《行华公宗祠》。有岭南人拔贡生吕道济《行华公祠堂记》为证,迄今有近187年的历史。称曰:“华公不曰祖祠而曰宗祠”。+ U8 A+ E* V; n# I. q  G- d0 ]
9 P) j" @! ?  D( ]: s
华公生三子:长忠玟、次忠伦、三忠琳。当时人口特别昌盛,华公三子后裔曾各建宗祠,彰显祖宗恩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上世纪九十年代仅存《忠琳公宗祠》。
- `* C* q+ S+ V: R3 C% r2 ]' I0 {& S+ P+ S  J5 I
    《忠琳公宗祠》是我村集婚丧喜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因年久失修,房屋瓦面四处漏水,祠内破烂不堪,有坍塌之险。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正月十六日,经我村父老族人讨论通过,一致赞成将《忠琳公宗祠》改建为《行华公祠堂》。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当场推选立堂为顾问,伯元为筹委主任,元兆为副主任,瑞云、传湖、鹤昌、楚任、凡玲五名为筹委。正月十七日即行施工。期间在外工作居住的华公后裔闻讯后积极支持和赞助,乐捐善款。筹委会成员廉洁奉公,任劳任怨。祠堂改建修缮工程顺利进行,于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三月初七日(阳历三月二十九日)胜利竣工。% _3 E% g) F5 L- @9 b2 s+ F' M
t- H2 I# V5 C: F  P5 M4 d. [6 G3 N0 g
    焕然一新的华公祠堂,坐北朝南,正祠门前一小青石板坪地,登一级台阶进祠门,门后一小天井,天井左右各一厢房,过天井是正厅堂,正厅堂左右各一厢房,正厅堂墙面供奉祖宗笑座画像,画像前有香炉、桌案。逢婚丧喜庆或重大节日,族人焚香朝拜,香火不断。
# N8 s; u1 x) D# m; D) G$ [
$ K% E7 l) }" \; X: v供稿人:姚绍和13973526611- 6 Z6 G$ G% O4 U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0:0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10-5 11:19 编辑 ; F1 ], k4 b- ]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6-9-28 15:33
( l% f0 f! \+ y7 n2 d3 J& L. o4 l南昌姚氏风景独好!湖南姚氏光彩夺目!中华姚氏前景无限!
5、湖南宜章县岩泉镇东河村《行华公祠堂》(姚印松校正稿)
- Q* u. y5 S* K! ?# H
) K+ g' ~; E. D/ i- b, |       岩泉镇东河村距宜章县城40公里。107国道南岭方向约3公里处山青水秀,以山川小溪分界,东面即东河村,居住行华公;西面(西河)居住行满公。' K" ?4 f6 b+ |+ n% C
元初至元年间(约公元1287年),始祖宗述公之曾孙克俊公,由宜章县 塘下山,迁居岩泉镇东河村繁衍生息。九世孙自远公生三子:长行荣、次行华、三行满。荣公迁徙广东乐昌水井头;华公居东河;满公居西河。
2 K4 |( t1 y, e% X& K" q; d( B$ T: d  二十一世孙庠生天枢公曰:“吾族岩泉之东河也,华公阔基于此,境地之佳,昌可胜记。居其间者,当必有魁梧、英杰、奇伟之士,磊落叠出…”。: L2 b& O# Q- ?. X* u
  清朝道光八年戊子岁(公元1828年),曾建《行华公宗祠》。有岭南人拔贡生吕道济《行华公祠堂记》为证,称曰:“华公不曰祖祠而曰宗祠”。至今已187年。 ! n+ V; b! `5 C/ ~
华公生三子:长忠玟、次忠伦、三忠琳。当时人口特别昌盛,华公三子后裔曾各建宗祠,彰显祖宗恩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上世纪九十年代仅存《忠琳公宗祠》。
) g- Z$ K" Z' Y+ b. ?* G9 d  《忠琳公宗祠》是我村集婚丧喜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因年久失修,房屋瓦面四处漏水,祠内破烂不堪,有坍塌之险。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正月十六日,经全村父老族人讨论,一致赞成将《忠琳公宗祠》改建为《行华公祠堂》。成立筹备委员会,当场推选立堂为顾问,伯元为筹委主任,元兆为副主任,瑞云、传湖、鹤昌、楚任、凡玲五名为筹委。正月十七日即行施工。在外工作居住的华公后裔闻讯积极支持,乐捐善款。筹委会成员廉洁奉公,任劳任怨。祠堂改建修缮工程顺利进行,于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岁三月初七日(阳历三月二十九日)胜利竣工。% X$ b$ G0 N: h2 Y" M/ t/ I+ V
  焕然一新的华公祠堂,坐北朝南,正祠门前一小青石板坪地,登一级台阶进祠门,门后一小天井,天井左右各一厢房,过天井是正厅堂,正厅堂左右各一厢房,正厅堂墙面供奉祖宗笑座画像,画像前有香炉、桌案。逢婚丧喜庆或重大节日,族人焚香朝拜,香火不断。- X/ F5 q" l3 t4 Q, @8 N# J
供稿人:姚绍和13973526611
. R. d1 V5 J3 K+ r4 S: m' }! ~' F; D

3 k) W: ?% Y: y0 @& P, C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16-10-5 12:4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10-5 12:53 编辑 5 ~; Q; a8 M0 ^' B
姚印松 发表于 2016-10-5 12:02# @. W5 {6 J$ }
采纳了你的意见,请看:5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姚氏文献阁》
# n. W( ?9 b$ `; x( Q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伞寨村 ...

( n- ~9 Y2 }: G/ h7 ?4 X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伞寨村姚氏,明初居于柳林。迁湘始祖良珊公之五世孙文献公(字君赞),他深谋远虑,见识过人,认为柳林地势不佳,不利于子孙繁衍。于是由柳林沿溪而上到伞寨,此地土地平旷,过河有鱼随履而起,赞公大喜曰:“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也!”遂徙居伞寨,开土垦荒,滩辟阡陌,立业兴家。君赞公育四子十三孙,后裔遍布各地,尤以湘黔川滇鄂桂诸省区聚居最多。4 {0 |/ L) ~5 N+ u3 L9 \( P" e9 }
   树有根,水有源,后人不能忘祖先。2000年,有热心族贤提议建文献公(君赞公)纪念亭。6月14日,在新晃成立文献阁筹备委员会,十三房均有代表参加,倡议族人捐资建阁,得到各地族人的热烈响应。2001年4月9日,文献阁正式奠基动工。经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精心施工,文献阁顺利落成。2003年4月13日数千族人从全国各地云集伞寨,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 f6 i- P- l$ ^) W+ u! S: Z   文献阁矗立在伞寨晃三(湖南新晃县、贵州三穗县)公路旁,为三层阁楼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48平方米,阁高11.3米。阁体飞檐翘角,白墙红窗,脊上双龙御宝,八个翘角风铃迎风摆荡。正面四根大柱、主体十三根支撑柱象征赞公四子十三孙;四周围廊装饰彩绘。正门一楼上方有“光前裕后”匾额,二楼有“祖德流芳”匾额,三楼高挂“文献阁”名匾,庄严肃穆。一楼正堂设有祭坛,坛上方为舜帝、云公、良珊公、赞公及四子十三孙牌位,供族人虔心祭拜。两侧有姚氏源流、裔孙分布介绍及族人捐献祝贺匾牌。二楼厅堂张挂着族人姚春珊精心绘制的君赞公画像,赞公面容清矍慈祥,目光深邃有神,准确反映了一个高瞻远瞩、燕翼贻谋的开基创业者形象。
+ d  F, e3 G1 I& r7 N                 公元2016年9月15日

( i. z3 u# R. w2 k$ f* y4 i) d+ ]2 s; V  {
' [  Q0 ^8 k. [( H0 N% z

4 Q/ R2 V" r8 ?" o+ H+ D! @
6 M' U4 F) `: N! X$ p. H谢谢重视与采纳!
) u5 u' v/ y, u# E$ ~尊重历史,尊重先辈,正是:“树有根,水有源,后人不能忘祖先。”: ^6 _/ L+ q7 v; n! h+ s
赞一个!
6 G: w: k' k  K; S0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44:28 | 只看该作者
湖南资阳姚氏下梅塘绍庆公祠简介# e, _4 E5 u$ }1 Y/ t
      供稿人是谁?3 Z( z$ z; P% z

/ e% {$ `! {  ~( m
3 b8 |) o  |! o) Y
      据资阳姚氏族谱记载:资阳姚氏始祖—湖南宝庆太守六亭公于明洪武年间卸职后,离开原藉江西吉安泰和,徙居当时益阳县十九里缺头岭东 标公觜,落业资阳,繁衍生息,已近700年。如今资阳姚氏下梅塘支已到第26代,人口约6000余人。 ) P' T; K- \* p1 G$ C
资阳姚氏历代派语:禄承贞福顺 念思永志正 贤能显祖荣 华章逢国运 教育振家声 守道如珍友 敦修自景行 奇才光后裔 盛业继先程 经术儒林重 勋猷著鼎铭
- ]- N7 W+ z( k资阳姚氏宗祠原建于益阳市南门口姚家港。解放初期毁败。2008年新建的资阳姚氏下梅塘绍庆公祠座落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北坪村,堂号"吴兴堂"。
5 V/ A! d3 Z! l- o0 I5 ^该祠坐西北向东南,砖土木结构,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为2进1天井格局;整座祠堂有正大门、天井、走廊、正厅、龛殿。大门的楹联是:五百年宏愿释怀,溯本追源绵世泽;三十代精英凝族,承先启后振家声。大厅上方悬“姚氏绍庆公祠”匾额。
8 t  H- t# Z, O/ L; Y7 o。                   2016年9月18日5 H* ~0 X0 _0 {8 g,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16:46:5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2 16:44, A2 I/ g! ?' t" D6 W4 H
湖南资阳姚氏下梅塘绍庆公祠简介
- ?* X. p) J$ {      供稿人是谁?

- I7 r6 B% i# K; Y; M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姚氏文献阁简介! g5 u- P& A0 x6 j) v" J) q, |, B
      供稿人是谁?
' ?/ Q- Z- B+ I, J9 b* a
' j7 z2 U: ]' @& R" F- X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扶罗镇伞寨村姚氏,明初居于柳林。始祖文献公,字君赞,舜帝后裔。他深谋远虑,见识过人,认为柳林地势不佳,不利于子孙繁衍。于是由柳林沿溪而上,在伞寨过河,见此地土地平旷,有鱼随履而起,赞公大喜曰:“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也!”遂徙居伞寨,开土垦荒,滩辟阡陌,力兴家业。君赞公育四子十三孙,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尤以湘黔川滇鄂桂诸省区聚居最多。1 E$ i9 `2 s0 s! ^' E
      树有根,水有源,后人不能忘祖先。2000年,有热心族贤提议建文献公(君赞公)纪念亭。6月14日,在新晃成立文献阁筹备委员会,十三房均有代表参加,倡议族人捐资建阁,得到各地族人的热烈响应。2001年4月9日,文献阁正式奠基动工。经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精心施工,文献阁于2003年4月13日举行盛大落成典礼,有数千各地族人云集伞寨,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8 x5 g5 ?# I  N+ _, h
    文献阁矗立在伞寨晃三(湖南新晃县、贵州三穗县)公路旁,为三层阁楼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占地148平方米,阁高11.3米。阁体飞檐翘角,白墙红窗,脊上双龙御宝,八个翘角风铃迎风摆荡。正面四根大柱、主体十三根支撑柱象征赞公四子十三孙;四周围廊装饰彩绘。正门一楼上方有“光前裕后”匾额,二楼有“祖德流芳”匾额,三楼高挂“文献阁”名匾,庄严肃穆。一楼正堂设有祭坛,坛上方为舜帝、云公、赞公及四子十三孙牌位,供族人虔心祭拜。两侧有姚氏源流、裔孙分布介绍及族人捐献祝贺匾牌。二楼厅堂张挂着族人姚春珊精心绘制的君赞公画像,赞公面容清矍慈祥,目光深邃有神,准确反映了一个高瞻远瞩、燕翼贻谋的开基创业者形象。' m- P! m- p- h9 q# v) Z3 s" [/ s/ d
                      公元2016年9月15日
2 K' g" L. u: `! B# P7 t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4#
发表于 2016-9-22 19:06:5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2 16:466 T7 O# s& Q. i+ M" G" ]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姚氏文献阁简介$ H. d5 R2 D: ~
      供稿人是谁?

3 N8 K9 I- F  H7 u; O哪个写的?太粗心了,文献阁里供奉的牌位有良珊公。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2 20:13:29 | 只看该作者
永顺姚 发表于 2016-9-22 19:06
6 V) X8 E5 o9 e" i' W5 `哪个写的?太粗心了,文献阁里供奉的牌位有良珊公。
& V, s% y+ ^9 D$ \
问姚波,他应知道9 R4 E+ |2 c1 r# _9 F  Q5 J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6#
发表于 2016-9-23 04:3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9-23 04:36 编辑 ' K( Q# y8 O0 P

/ |2 O* Z) U# J( d! l三公以前的世系,是嘉庆十四年,良珊公后裔秀辉公(荣恭公)到江西寻根问祖后对接了灵源的家谱后才有了三公以前的世系。其中很多疑问还没有达成共识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世系中的云公到底是不是三公的先祖,很多人心里是没有把握的。
5 ]" e4 r, k7 o" S: d. ^6 D/ k" b3 n但良珊公不同,文献公是良珊公五世孙是明确无误的,不容置疑的,且文献阁也供奉着良珊公的牌位,再说良珊公是江西来湖南的一世祖。特别是良珊公来湖南是三兄弟:良能,良德,良珊兄弟三人。从云公直接跳到文献公,再加上给文献公前面加上始祖二字,不免会误导很多人,误以为文献公就是湖南一世祖,知道内情的不免觉得作者过于粗心而让人觉得别扭。$ [+ i9 y9 C) w: I8 t
" D' V+ S, b* F, L4 o
谁写的不重要了,只希望能提醒作者能纠正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0:41:4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23 22:52* p7 B& o' M/ q2 B4 E+ ~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姚氏三公宗祠》简介( H$ [$ F6 ?5 `& u1 H
姚氏三公(良能、良德、良珊)宗祠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孝坪 ...
' q$ W7 H* s0 H, Q- c
湖南省醴陵市浦口镇保丰村《水口姚氏球公祠》简介/ P+ @) K! T$ C% E
                            ( J; ?3 _! z6 v! z! |; F- k
  舜裔第一百二十世、平远景清公第十五世嗣孙 润石(字球生)公,于康熙三十五年(戊寅,公元一六九八年),由粤东平远独身来到楚之醴东水口,(今湖南省醴陵市浦口镇保丰村中间屋组)。公辛勤劳作,娶妻衍后,生子三:臣添、臣有、臣贵。尔后子子孙孙,业兴家顺。
! w4 w6 q/ _: h1 _- ^- q7 {后人为纪念始迁祖润石(字球生)公,特建《水口姚氏球公祠》。原祠占地五亩,有两进正厅,两侧厢房,楼亭宇角,排列有致,气势宏伟。历时近三百年。一九九九年,球公后裔拆了破旧的老祠,建了新祠。至今,球公后人已有六百余,分布在湖南醴陵浦口、白免潭、李畋,攸县黄丰桥,江西萍乡等地。+ n% C7 o0 Y4 |9 B
浦口镇保丰村中间屋组姚氏沿用广东平远:“臣心常贞靖,卿士若尹良,史翰文章重,蕃宣德惠长”字派,现已至“翰”字辈。     4 F& Q! a5 @. d- ?: P+ }
   
; r' l/ o5 Z/ S( o) |( [     联系人:姚若良 电话号码 1397534208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7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