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文元故里漫步一一致敬诸暨姚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21-5-2 21:33:0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1:14
$ Q$ k. y# M8 m! \, ~* p) C# W与文元支系“嘉善堂”同名,村庄里建有“嘉善寺”,取得了浙江省宗教管理局批准,成了合法的宗教活动场 ...

0 A' P& R( W9 i2 X5 F  N% W      24#,姚蓬子房派“嘉善堂”,村庄里建有同名的“嘉善寺”,取得了浙江省宗教管理局批准,成了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姚品伟和姚占先打开“嘉善寺”的正门接待了我。
5 ~9 V' @% [% r/ j' c      姚品伟说,村庄里有很多人去过上海的文元家。“
% x# a6 E- p) A! }# U# H) |; n      健在的三位老人还记得,文元给过每人一包大前门香烟,还管饭。”物资匮乏的年代,文元对故乡人是关心关怀的。三岁时到过故里,亲情未断。- p* b1 y: x1 f

* @) n) g' m: J7 r     姚蓬子花甲之年在村里设宴款待宗亲,有年纪的都全请了。
6 S+ A* ~2 k* t) s2 s0 O  _6 _
9 ~. K( Z% L! y0 x, Z5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21-5-2 22:07:04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25
# E$ `/ m3 R# R8 X/ J) r' U- N7 D: z追溯暨阳浣西的这支姚,历史还可上推二百年,即姚公埠姚有820年的历史。再往上则没有准确的依据。所以 ...

2 J5 t7 P$ W9 \* v6 w  I! r% g$ l8 u         12#   世系吊线图1页
/ {7 ?, e( [" Q         字辈“登科富贵福”?
1 s1 t1 Z9 Y1 E  C+ `         姚公埠现象:立字派而不用字派命名?
% Z. Q2 F. \% z' D2 J& y         那么多堂号?同是兄弟却不同堂号?6 k2 q& W7 p% ]$ G% D- C8 \. q

1 l' @6 W7 Z) I; p- ?  T& m'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21-5-2 22:18:02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39" D8 L- O( P4 L
我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民国丁己年续修的家谱中读出了姚公埠总祠叫“萃涣堂”,冠名“萃涣堂”显然取用 ...
  i! N# P. `7 h2 G
      15#  “萃涣堂”族谱扉页?
( W: V4 }3 T1 z$ E; \) V            书“民国丁巳年续修        欧苏遗式          萃涣堂珍藏”
' N6 a1 ?; M- T5 h* Y6 {  `
# v( Y* y  b; v( t% h8 `4 k% \7 n- G
% m6 e' p- G% o% m我从上海图书馆保存的民国丁己年续修的家谱中读出了姚公埠总祠叫“萃涣堂”。- E9 L6 Z! V0 ]1 l5 m
      堂号“萃涣堂”显然取用了宋代诗人方回的诗意:“祖考精神散,子孙能聚之。淫祠祭非鬼,萃涣义何居?”。反诘一问“萃涣义何居?”  针对上句,“萃涣”的意义在于“聚”,凝聚的是家族精神。3 g8 l) o" E4 h! }; e. {2 s
- L+ k' ^* U+ V' J2 c8 t
       我未能考究到是何位尊贵的先祖在何时定名为“萃涣堂”。4 e5 s; @# D0 o: f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21-5-2 22:24:29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50: K7 J% r; x, B
住在文元故宅的大姐告诉我,她是嫁过来的,土改时其家公分得的。我问她家公姓姚吗?她回答,姓余,多余 ...
+ K, q: Q' K4 Q; {8 V# X
       19#    住在姚蓬子故宅的大姐告诉我,她是嫁过来的,土改时其家公分得的。家公姓余,多余的“余”。
- u! B6 t% A. s8 j$ }. v" f# x  W( k& U' i' P; t
       姚汉章(晚清举人)—姚蓬子—姚文元(有妹妹)& }- i" e, f' E6 K3 a" D, @+ i
' N/ {7 |' |& b9 H+ F$ A

1 f0 h9 Y; o- o2 e9 t       据说文元出生于上海,三岁时回过老宅。蓬子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潘汉年介绍入过党。文章写得好,是个作家与出版家。蓬子的父亲叫汉章,是晚清的举人。
/ M9 y/ ]0 q- j, N+ B" X- V
$ f" L( R! N. u- z)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21-5-3 09:5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1-5-3 10:18 编辑
3 J; c2 X" X7 O8 A
姚绍弦 发表于 2021-5-2 10:33( b+ l6 j; @+ P* f3 h: W8 V% a
出姚江镇镇政府所在地二公里,4000余人的姚公埠村分上姚,中姚,下姚三个自然村。官方的地名则表述为 ...
13#         3 r& O  [  v7 K5 k9 U9 U8 x
       诸暨农业发达,这里流传一句话:“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意思是:诸暨湖田的粮食熟了,可供天下人吃一餐粥。

+ {6 e0 z; V1 b4 o9 e    姚公埠在诸暨县城东北,本是个姓柴的人居住的小村。相传宋朝时姚家从河南开封南迁至浙江富阳。不久,有姚姓两兄弟亨德、亨利迁往诸暨,亨利被柴家招女婿,改姓柴,而姚亨德也在这小村住下成家。此后,柴亨利家族衰落,姚亨德家族兴旺。人云:“这是以柴烧窑(姚),窑(姚)越烧越旺,柴越烧越少”  于是,小村遂成为姚姓天下。
) t. {$ b; J2 ?& L: o4 Z * V% c" X( ^6 u
    姚宇平回复:根据家谱排行,汝翼公为“亨4”,另有汝赞公为“亨5”,同为浣西姚氏始迁祖,但无亨德、亨利两人,且汝翼、汝赞两公并无人被招为女婿。 姚公埠村的前身为俞何塔,原有俞、何两姓居住,但未有记载柴姓家族。/ Y& D! D, ^3 A( f( t/ x

签到天数: 3886 天

连续签到: 238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6#
发表于 2021-5-3 16:38:08 | 只看该作者
绍弦老弟肚子里的每一个故事,俺都愿意听……
! a0 v( _, A1 K3 A$ P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7#
发表于 2021-5-5 22:44: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篇图文并茂的好文章。一直以来我也是告诉别人我姓姚——姚文元的姚,只是后来姚文元的名气没有姚明大了,再一个就是读书人多了,也就不再介绍是“姚文元的姚”了。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8#
发表于 2021-5-5 22:50: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寒松 于 2021-5-5 22:51 编辑 8 k. C/ {: p! |" L3 S+ V0 \
: d3 m. Q  k5 a6 V4 E8 p
记得我刚进姚网时也转载过一篇文章,刚才翻了半天没找到,题目应该是《漫步在姚文元墓前》,写的比较客观。

签到天数: 3871 天

连续签到: 238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9#
发表于 2021-5-6 08:50:4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学习了,绍弦宗亲辛苦了,写的太棒了,必须点赞!!!
# e/ Q; ^/ a! j' s$ m4 B6 b9 C  j) p

签到天数: 3647 天

连续签到: 2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0#
发表于 2021-5-6 15:39:46 | 只看该作者
听姚家人的故事,期待一个完美的结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