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人宁波姚志明编写了一本慈东姚氏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09:45:4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5-31 09:48 编辑
; H& `2 Y2 S1 j5 A& |4 D
8 T0 B0 y3 T# J1 h% m' u$ M# k4 @. G0 ]
关于宁波姚氏的杂录
* s. t- G2 A; Z4 @" N
! k- p) f) z, v) [●姚波录出
* U4 Z+ r$ o8 _& I% X2.旧谱里记载金川姚氏迁移分布
7 F) x/ r9 ~5 X+ I民国二十年《慈东姚氏宗谱》内载有宋咸淳进士、始祖姚章第七世、季房后裔姚梦荐编撰《旧谱略原文》《四明姚氏一览记》两文,他以宋末所掌握的部分姚氏迁移情况,分别记述如下。
+ ?1 ^0 C& _+ A& B: E" b& B" s9 F' L# I% {: Z0 p4 K, T
(1)《旧谱略原文》:“孟房(姚安国)子孙分居于鄞西之通远乡。仲房(姚安民)子孙分居于慈东之德门乡。季房(姚安邦)子孙分居于鄞东之老界乡。三派子孙后又以守、贞、志、满分立四房:守房,原孟房子孙分居于慈水德门乡三甲;贞房,原孟房子孙分居于桃源乡;志房,即仲房子孙;满房,原季房子孙分居于剡溪福地。”【姚波点评:原来与剡溪有关联。尧曰:】; b% m- d7 [# V3 N+ F" z; Q7 ?

3 x4 Q0 U6 _1 V: v8 m: [仲房姚安民名下第七世姚毅迁往府城小梁街。  j: `4 X2 i* D9 W; u, ^
欲厘清姚安民第七世(慈水金川始迁祖姚章算起为第八世)姚毅是金川姚氏分派一脉,确是一件难事。因为姚毅之子姚祥从元末明初迁居府城小梁街万寿寺后,几乎与姚氏宗亲失去了联系,而数百年里又无名人的出现和科举的成功,只是一般的略有温饱的普通家族。相传明嘉靖时有后裔作过简谱,不久散失,清初又有族人编谱,在乾隆年间又散失。后来姚氏族人在晚清经商略有成功,就相继在清光绪和民国年间编过两次宗谱,现藏于上海图书馆,为民国敦本堂编印的《鄞县姚氏宗谱》。要不是今横空出世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姚氏外孙女屠呦呦,谁也不会想到这本族谱有多少价值。【尧曰:屠呦呦小时侯是住在姥爷姚家成长的。姥爷姚传法们都是名人,在香港的舅父也是名人。屠呦呦的父母入了此谱,说明外公姚家有培养之恩。】
3 i$ A) \7 k- X, r/ t4 I
- j) W1 E; J$ {; f+ z3 Y5 n# Y●武康姚建国云:
- m! M9 G6 L0 g     定海姚氏始迁祖姚泌,字维秀。状元姚涞,字维东。从时间和字辈看,姚泌与状元姚涞应是同辈兄弟。: ^' t! q! S6 Q( Y6 _" O& f
尧曰:
8 w0 ?2 R; i; A; q, E+ l    有理,从名字看:
2 i9 R; a- a0 P# j3 A姚泌,字维秀。! g  I6 B7 `  M; J5 D
姚涞,字维东。4 h5 S3 _1 o0 E( w
——两人名字,应了“兄弟名字有2个半字相同”的老话。
7 e+ c; x, d. A& z  {
: A& F& k& [6 I●尧曰:- p  P2 j+ G: Y5 J
    钱文华给宁波姚氏作了多年义工,分文不取。向他致敬,那年代的回城老知青!, o5 l; q: P, @; T( ]' {+ I
    慈东姚氏姚志明宗贤好大的面子,联袂钱文华出了本《宁波姚氏寻踪》,钱上辑,姚下辑,成就了好书好事!! m+ |9 Q* F. J3 x! w3 G
0 r8 O* f* j/ S
●姚波又录出
' S! `. p" a3 B  y; d1 x     金川姚氏是两宋间浙东著名的书香门第、科举大家。曾出过姚孳、姚希、姚竦、姚阜、姚僎、姚大任、姚孚、姚持、姚颖、姚师皋、姚师虎、姚元哲、姚梦荐等13位进士,其中姚孳仕至龙图阁学士,姚希仕至资政阁学士,姚阜仕至枢密院,姚颖为宋淳熙五年状元,仕至太常寺少卿,都进人高官行列。% r& \9 h3 B) a6 |' I  p
     附录  民国《慈东姚氏宗谱》抄录姚章七世孙、南宋咸淳元年(1265)进士姚梦荐所撰《旧谱略原图·四明姚氏一览记》     根据家传和文献,慈城姚氏与金川姚氏都认为自己出自吴兴姚氏,而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官宦世家、文化士族,并在隋唐间孕育出万年姚和陕州姚这两支姚氏扛鼎的豪族。笔者参考全国各地许多姚氏文史专家研究成果,再经过梳理和查证,认为慈城姚氏与金川姚氏,皆为吴兴武康晋(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的后人。5 x% h7 F4 d* p& Y

$ E0 g0 h  e8 G( p; I2 z( B# H: v: V.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1:27:56 | 只看该作者
* ^4 i) X. m, W7 Y, ~) D& b0 A% \

* L( q' h9 O3 e) i9 V* b与慈东姚志明家族(今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姚家村)有关的姚氏族谱, ^9 w' C' [, e; Y: T: W. R

2 a1 B7 Y+ G! f  q0 r6 HY浙00*1 [浙江慈溪] 慈东《姚氏家谱》,姚志明1998年编印。分给我祖父一系的族人。
/ z. M% j  d4 F: l      《姚氏家谱》序言一段话:“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来尊重历史。国家有史官作《史记》《通鉴》《史通》……,平民则有修家谱的传统,因为家族史也是正史(地方志)一部分……。修家谱这一盛事,‘文革’时几乎到了‘寿终正寝’的地步。但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东西,一旦条件许可,便会‘春风吹又生’,乃至焕发勃勃生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突发奇想,在20世纪快要结束时,要完成《姚氏家谱》初稿。以感恩祖德,修炼身心,教育后昆;同时明确伦理关系,以使姚氏族人凝聚团结,和衷共济。”* N! m! K) F, X/ t- u

% Q( D0 G" U: ~) d( g9 N# t/ _  qY浙00*2 [浙江慈溪] 慈东《姚氏家谱》,姚志明在1998年编印的族谱基础上, 2013年编著的《姚氏家谱》。凡找得到的本支姚氏族里的人,每户赠送一册,敬请指正。同时,将搜集到的相片,另行编辑了父系《姚家相册》和母系的《袁氏相册》,使族人间,虽未谋面,犹在眼前。6 [/ x, K2 H3 p) m" j& K9 M
' q- v( \1 H1 C8 I" m# ?" Q  Y
      2017年,为了寻找姚氏宗谱,我又去探访天一阁、市图书馆、市档案馆,仍杳无音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7年7月21日上午,宁波文史专家钱文华先生忽然来电,他帮我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慈东姚氏宗谱》!宗谱内的“揆之公一支”下面有我曾祖父姚来淮、祖父姚祥荣的世系图……。
0 x  v- _) T6 E( ~$ W/ J1 A       这就是是下列的260-0064谱:
( a+ H2 e7 r( h# u6 `260-0064[浙江慈谿]慈东姚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王载芳纂修。1931年敦睦堂木活字本,二册。书名据版心、书签、卷端题。目录题姚氏宗支世系图。
' q! V+ V. {: \) C" t/ `4 ]       先祖同上【尧曰:始祖章,字承干,行贰二,北宋中叶自安徽和州(今和县)乌江庙下杏花村宦居浙江慈谿县金川乡。始迁祖冕,字贝瞻,号华岳,行清六,南宋咸淳初再徙本邑湖门堰聚奎里。】。卷首分派记、旧谱略,卷一至二世系图,卷末宗祠缘起、孝女传。
' [$ d, \4 P# A1 m4 f4 W& s     上图2 k' Y$ y5 b: w: L2 X+ u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姚家村(原属慈溪县)姚氏一脉,从始祖姚锐翁(清六公)算起,有650余年的家族历史,时代跨越元末至今,至少繁衍了二十四世。宗谱上明确记载的是 庄桥姚揆之(十二世)以下的。那么,一至十一世先人的情况呢?】, R/ i9 [  Z, U4 c# N2 b( |1 S

( p+ C2 W6 _+ a, b& V8 A& Q5 U260-0064谱有相关的更早的版本260-0063谱:
6 y- H! Q4 a/ h# V# b' I1 h1 z1 p) I2 C$ b1 Y! o. R6 J( G$ Z
260-0063[浙江慈谿]慈谿姚氏宗谱四卷  (清)姚煃,(清)姚来骥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抄本,六册。谱初修于南宋咸淳十年,此为三修本。
始祖章,字承干,行贰二,北宋中叶自安徽和州(今和县)乌江庙下杏花村宦居浙江慈谿县金川乡。始迁祖冕,字贝瞻,号华岳,行清六,南宋咸淳初再徙本邑湖门堰聚奎里。卷一诰命世系,卷二至四世系。
宁波档
【尧曰:260-0063和260-0064谱姚氏,即姚志明之族,被钱文华称为“金川姚氏”或“金川姚”。】

" C0 \0 s: f5 X( z
Y浙00*3 [浙江宁波]《宁波姚氏寻踪——慈东来淮公源流记》上辑(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9年9月)。钱文华关于宁波姚氏的4篇论文:《慈东姚氏家族考略》、《慈东姚氏来淮公世系研究及其他》、《慈城姚、金川姚与慈东姚同源解读及其他》、《宁波姚氏源流考略》。戴松岳先生为本书作序。
钱文华先生毕竟是老朋友,从2017年八月开始,他费心费力,花了两年时间,几易其稿,反复推敲,完成了《宁波姚氏寻踪》书稿的上辑,洋洋十万余言。上辑内容不仅是慈东姚氏的研究成果,更是宁波姚氏研究的集大成者,对宁波地方志,尤其是家谱的研究都很有禆益。老钱还叫儿子钱之骁一起帮忙编辑《慈溪姚氏史迹录》

% v9 C  f' @* E
Y浙00*4[浙江宁波] 《宁波姚氏寻踪——慈东来淮公源流记》下辑(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9年9月)。收录了姚志明的9篇家族文章:《姚来淮传略》、《姚祥荣传略》、《姚纯金传略》、《姚春荣家族简介》等姚氏家族研究的相关文章。戴松岳先生为本书作序。

7 A6 P0 J' E3 `
3 E  b% r5 D) r) W
戴松岳  序(部分摘录)
过去,慈东地方曾经有条谚语:“童姚马泾张,银子好打墙。”说的是童家、姚家和马泾村张家,家财丰厚,人才辈出。历史上慈城的第一个状元是宋代的姚颖,明朝嘉靖二年又有姚涞状元及第。有时,姚志明会饶有兴致地说起著名画家姚有信、姚有多,表演艺术家姚慕双、姚振民,著名宁波帮人士、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祥丰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祥兴,以及毛泽东胞弟毛泽民夫人姚秀霞(朱丹华)等等的轶事。耐心搜求,爬剔梳理,姚志明一直奔走在寻根路上,既是籍此感恩祖德、修炼身心、教育后昆、和衷共济,也体现了对家族命途的执着守望、对人文传统的勉力维系、对文化根脉的尊崇呵护;既是在梳理一个家族的脉络、深切地期望能够延续祖上的懿德和力量,也是对宁波优秀文化传统充满自信的个案呈现。
" k7 C- d2 ~8 S9 @) \! E4 T5 [(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每一个生命,何尝不都是始终行走在这条寻根之路上。日出江已潮,津鼓隐相催。这么些年里,姚志明一直在探寻姚氏家族的绵延根由。后来,他又约请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名家钱文华对慈东姚氏进行整体研究。正如欧阳修老先生所言:“君子之学,或施之事业,或见于文章。”终于,2019年9月,钱文华与姚志明合著、洋洋34万字的《宁波姚氏寻踪——慈东来淮公源流记》一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 u# L1 A8 p% }0 A, @$ N
《宁波姚氏寻踪》一书,即姚志明与钱文华先生的心血之作,收录了钱文华《慈东姚氏家族考略》、《慈东姚氏来淮公世系研究及其他》、《慈城姚、金川姚与慈东姚同源解读及其他》、《宁波姚氏源流考略》四篇学术论文,也收录了姚志明《姚来淮传略》、《姚祥荣传略》、《姚纯金传略》、《姚春荣家族简介》等姚氏家族研究的相关文章。本书田野调查与文献检索结合,历史素养与新闻素养并重,解答了宁波姚氏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宁波众多姚姓者提供了索引和参考,也成为了宁波地域文化和家族研究的一个成功事例。

0 X1 H1 i( n' z, N( F  I. n      
% u2 \) H0 S2 x4 J* H! P- c& ]
7 F/ r' z5 n4 A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18:2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5-31 21:00 编辑
5 {+ H' t3 i+ m; C5 ~/ I
8 {0 U7 A9 |1 Y! P2 D/ k8 k5 }0 x* ?1 V2 g( b6 H0 N
姚波今天录书上辑P85~P147—— 钱文华《慈城姚、金川姚与慈东姚同源解读及其他》) Q' C7 z$ X$ _. L# i
9 j$ j$ H  @( u( _" b7 _
⒉据新出土墓志排列吴兴姚氏六十九至八十七世世系
" d/ @( @! N2 I; C- H慈城姚与金川姚分别自认是吴兴姚的子孙,又是万年姚与陕州姚两支的后裔,皆自谓有较为显赫的血统。下面先介绍一下吴兴姚氏分派万年与陕州之前的世系。5 V  M$ i8 w$ W5 e4 R0 _8 Z

- }4 q/ T  s3 t关于吴兴姚氏南朝宋以后的世系,姚氏新出土隋唐墓志(以下简称墓志)与历代家谱记载(以下简称家谱)内容有些出入,特别是两支相交的源头祖先分别说是南朝宋吴兴郡渤海太守姚禋之和南朝梁吴兴郡儒士姚汾。而年代亦有前后,渤海太守姚禋之比儒士姚汾早二世,时间亦相差五六十年。
( _8 _( v# Z% J( D5 {& u  `) A" @9 Y' h; s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陕西、河南等省相继出土了姚懿、姚南仲、姚无陂、姚异、姚彝、姚合等多方隋唐姚姓墓志,经过文物专家和姚氏研究人员的考证,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姚氏新史料,特别是那些姚氏重量级人物的祖上世系(南朝宋至唐初)的“露面”,改写了已在姚氏旧谱中广泛流传千年的版缺陷,特别是所述世系往往断断续续不完整,中间(主要是两晋间)疑有几代世系遗漏,故期待以后有新的墓志出土,能够把今天所存在的“遗漏”补上本。虽然一般来说新出土隋唐墓志比流传家谱资料相对可信,这主要指墓主五代之内世系,五代以上所记载世系可信度略微降低;但姚氏墓志也存在许多。. [* A4 y5 _4 j1 f: X& ^

$ L: x0 \2 B; W, }5 ^6 a以姚平为舜帝六十九世后裔,而他又是吴兴姚氏始祖,被全国姚氏公认为姚氏中兴人物,故从姚平开始至迁往万年始l。姚察,家谱记载计有十九世,即六十九至八十七世。而按出土墓志排列,只有十六世,即六十九至八十四世,在世系年代上总是觉得墓志世系记载有点不靠谱,墓志比家谱少了三世。笔者发现墓志七十一世王莽(9一23)时姚恢至八十四世姚察(533—606),有五百多年的时间,世系年差率达到四十多年为一世,而世系年差率,以平均三十年为一世,因此笔者认为这种世系年差率不符合规律,中间疑有世系遗漏,前后不太可能只有十六世,家谱所记载十九世比墓志记载十六世更可信。经过查证与多位姚氏研究专家想法一致,最有可能遗漏的世系在七十八世佚名与七十九世姚禋之之间,故下面笔者把七十九世姚禋之延后至八十二世,在七十八世佚名后面插入三世,即七十九世、八十世、八十一世。这样就不至于使世系年差率过大,引起疑惑和诟病,同时与家谱所载的世系可拉平,都为六十九世至八十七世。下面列举据新出土隋唐墓志整理而成的世系:) _1 k: Q1 }* b9 e7 F1 c  d
( F+ F& j/ t6 h" }% g
(3)万年姚是名门望族2 X! r  K( t/ C7 e: b2 X* b7 }
自姚察迁万年后,其家族成为远近闻名的豪门,五世封公爵,出宰相1人,持续显贵11代,为官者25人。如姚察其弟姚最,隋代杰出的画家、学者,任太子门大夫,袭封北绛郡公,著有《续画品》和《后梁略》十卷。姚最八世孙姚南伸,仕唐代宗、德宗,官至右仆射。姚察子姚思廉,著名历史学家,所著《陈》《梁》二书,是中国正史“二十五史”中的两部。唐太宗时,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为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死后追赠太常卿,陪葬昭陵。姚察曾孙姚璹,任中书舍人,封吴兴县男。武则天长寿二年,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了宰相。姚璹的弟弟姚珽,唐中宗时封为宣城郡公,任太子詹事兼左庶子,睿宗即位后,官至户部尚书。姚珽子姚昌润,官至宣州刺史。“万年姚”因始迁祖姚察四世孙姚璹曾任武则天时宰相,故被列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表内记载其族姚姓人物37人。因居址京兆万年,门庭显赫,姚察、姚思廉、姚思才及其后裔一支,遂被称为“万年姚”,或“京兆姚”。9 u. m# }( Z8 @4 V( T/ g( W1 ]* v
& C: W  ?) g$ S  n) X* g
(4)万年姚察家族八十六至九十一世系
# t0 X/ q; g# N0 R; C0 B以下万年姚察家族八十六至九十一世系按清光绪《慈谿姚氏宗谱·发祥世系图》整理而成,与其他姚察家族后裔所编族谱可能略微有出入。+ F; O3 V) C8 N! g# U% L- G" ]

: c2 G2 m  O/ j; ~* Z1 r第八十六世,僧垣,菩提子。官随开府仪同三司,封北隆公,晋爵北绛郡公。
3 @6 O+ m. t; h3 l; {/ s- G- M! I9 B/ l/ k$ Z$ [
第八十七世:察,僧垣之长子。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554)甲戌岁。陈(557——589)选曹吏部尚书,隋进爵北绛郡公。梁、陈的史官,尝撰《汉书训纂》。陈亡,由吴兴迁京兆。生子思廉、思才。2 q) v. l" C$ n# M9 r/ s
! V4 L; X  z, X) F5 x. }
第八十八世:思廉,察生丰城公思廉,陕西万年人,官著作郎,5 C+ {* b6 ]" o8 G: R7 c
弘文馆学士,撰《陈》《梁》二书。思才,察次子。本讳簠,与兄同修国史,拜太子掌书记而卒。生子畅。: @: l/ U% ?* r7 v

& k5 @3 g  v. X* T第八十九世:憕,字处平,思廉公长子。授司户参军。恽,字处恭,思廉公次子,以侍宝郎袭丰城郡公,留守山东。畅,思才子,越州刺史,生子二:长曰璹,次曰珽。
& s2 B5 m1 b! s
; Q. O- {; ]; q0 }7 }2 h9 b$ g第九十世:璹,字令璋,思才公之孙,畅长子,珽之兄。武后时初拜检校天官侍郎,擢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升为相。珽,畅公次子。由明经历六州刺史,迁太子詹事兼左庶子,户部尚书。生子仲。
6 D% S$ c9 d! G) O% h4 s6 }1 {' N$ K. p+ s4 q7 j+ `* A3 U
第九十一世:仲,珽子,太常博士。避安禄山之乱,始家于会稽山阴草藐桥。生子二:长曰昂,次曰朂。
( t, X& s# y8 v  g; b
# k4 j* b8 `9 P2 i) Y: m+ C(5)慈城姚氏来自万年姚之说% N# v- |+ N# Z8 S+ }/ r
       光绪二十年慈城植本堂刻本慈谿《姚氏宗谱》首卷,有《姚氏大宗谱庆系图后序》一文,作者是明初植本堂姚氏修谱族人。文中记述了唐初弘文馆学士姚思廉,撰有《姚氏大宗谱庆系图》,对唐之前的吴兴姚氏世系,及其父姚察因官从吴兴迁京兆万年的事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梳理,使后人明实有据。慈城姚氏代表人物姚榛为姚察的十四世孙。姚察自吴兴徙京兆,有个四世孙姚仲,又从京兆迁至越之山阴。居越者有个五世孙叫姚承太,迁往剡之永富。姚承太四世孙为姚嗣宗,人称关中诗豪,因他父辈为官或经商,曾在唐都城长安周围一带生活。姚嗣宗在晚年又迁移至越之云楼,他在北宋庆历间,或他的孙子姚榛在北宋熙宁、元祐间,再迁往明州慈溪县城。
8 i9 Y0 Z; ~! c- x       慈城姚氏或来自余姚云楼,或曾经在云楼短期羁旅。总之,慈城姚氏与云楼姚氏、夹塘姚氏都有一定瓜葛。首先始迁祖名字相似,慈城姚氏始祖姚嗣宗父亲是姚德嵩,与余姚云楼姚氏始祖姚世德(字德荣)、上虞夹塘姚氏始祖姚世荣,疑是同胞兄弟。始迁时间相近,都是宋初。从何迁来?都相传是从吴兴(祖籍)迁来。根据夹塘姚氏记述:“宋初明州(宁波)观察使姚世荣从老家吴兴赴甬上任,途经夹塘,迷恋于这里的山光水色和如画风景,竟把家眷迁来定居,从此撩开了夹塘姚氏的帷幕。世荣公共有兄弟6人,分别迁往鄞县、余姚、慈谿、嵊县、海宁和上虞六地。这是姚世荣之父雅公的精心安排,从地区上进行拓展分布。”由此可知,云楼姚氏始迁祖姚世德,极可能是夹塘姚氏始迁祖姚世荣的兄弟。2 w6 {" J# t, Y1 s1 c
. Z9 Z$ d) h7 G. ]: G
0 `5 a( t$ Y" Z3 }$ [

' ^) r+ D! W% r" `7 G/ @. v/ B6 L% v' m% F2 Q4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1 16:11 编辑
2 Z% ]% T4 A& z  b
pszyyao 发表于 2023-5-30 11:29  I4 x  @4 e1 f" R( L
川蓬安姚波说) [1 {4 c1 K" T7 v

% P/ ]; o3 J& r- ^5 |8 a. R# ~    《宁波姚氏寻踪》已不是简单的一寻宗录了 ,涉及这支后裔继迁, 解决了好多支系上溯 ...
. _+ P9 o9 ?, p3 D

% X7 h9 H! f8 J$ ^+ z: z+ u4 q/ W5 Z  x* N# V! F/ r& x
     重视楼上8#这一条文(查得P048)
; i4 p3 }6 q* R- K' S     明嘉靖状元姚涞后裔,清初迁往东北辽宁法库县大狼洞。  i' p4 ]: u$ F8 T$ U: D1 I
      明嘉靖二年(1523年)状元姚涞后裔,在清顺治年间从京师(或慈谿老家)迁往辽河北岸(今辽宁省)法库县大狼洞(今改大粮洞)。据其清康熙四十八年谱册抄本记载: “姓姚,祖居浙江省宁波府慈谿县,民人。清国初立,奉旨迁民关东沈阳城北辽河北岸。原占大狼洞沟,刨荒垦地,三园坐落,均无课赋。地差归奉天内务府会计师封纳,皇粮官差,恩赏先人等台民人旗人。同人等拔统一人总理差徭,名曰庄头。同姓外姓统为壮丁同册,当差毫无区别。先人恐有别叙,更姓张,入厢黄旗,汉军旗人。浙江省嘉靖年册,先祖姚涞,大明癸未科状元支派。”3 b9 y' }3 I6 v- O2 \; {6 K
       为不忘先祖恩泽,姚涞后裔特地在清雍正元年(1723年)谱册上,为迁奉天府支订了字辈20字:金文国天功,怀铎廷德山,春新景清秀,田太民庆宣。据原沈阳公安厅工作的姚氏后裔  年高八十六岁的张春田先生介绍:他是迁辽河北岸姚氏第十一代孙,而族人辈分最小已经为第十四代,全族计有一千余人,散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 n- k- g3 Y& z; y( N
" F( {  M- A6 d查得来自P048
# q0 O- v& x5 [' f# h0 f. q辽宁省法库县大粮洞张氏【张春田】" t* {$ U: w8 V
       这张氏实是姚氏,明嘉靖二年(1523年)状元姚涞的后裔。祖上在清顺治年间从京师(或浙江慈谿老家)迁往辽河北岸法库县大狼洞(今大粮洞)。后来改姓张,入厢黄旗,汉军旗人。全族计有一千余人,散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6 r& y* `, L' j- C
      在奉天府订了字辈20字:金文国天功,怀铎廷德山,春新景清秀,田太民庆宣。
4 J6 D$ R9 v2 f# e      原沈阳公安厅工作的  年高八十六岁的张春田先生(姚氏后裔),是迁辽河北岸姚氏第十一代孙,而族人最低辈分是第十四代。2 e/ J6 {, \0 a
  ?4 q  c- @& I- i* I( v0 l; U& b  F

9 l5 y- a5 {% ~1 m! r9 C0 j* {1 [
' n. E6 q4 D3 h$ M%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5-31 22:32:0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5-30 11:29, [1 h) {, y1 }' q& {: g3 ?3 j* R
川蓬安姚波说
. L* b6 N4 R- F6 u, k0 m6 n
; d) G) I% D  l" E7 x1 Y. B    《宁波姚氏寻踪》已不是简单的一寻宗录了 ,涉及这支后裔继迁, 解决了好多支系上溯 ...
& g3 s. _7 o% E$ \5 j. ?2 s

/ r2 C; q2 f9 n* l5 v$ q  L
0 e/ L8 S2 ^8 d: N4 o- w" V' i6 O重视楼上8#这一条文:; h6 p0 [* A, D2 T$ x3 M2 k+ {
       舟山定海姚氏
% m7 I. B/ @, f+ L6 t& M& |  w       定海姚氏,明嘉靖年间从慈城植本堂迁去,始迁祖姚沎,字维秀,行敬百七十。生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生二子:姚文荣、姚文华。
9 g0 _, \" D7 E, z; r       姚文荣天启四年(1624年)生子姚孟庆,为贤行三百九。其后与慈城植本堂宗支失联。( B" Z% ~0 l4 v: J8 Q& U7 Y! L/ U
注意到武康姚建国的话:
0 ~" r4 Z$ K0 M8 X- J4 c' Q1 Z     定海姚氏始迁祖姚泌,字维秀。状元姚涞,字维东。从时间和字辈看,姚泌与状元姚涞应是同辈兄弟。1 J0 r2 ~+ B. Y& {3 ?/ z4 p/ Q, x
     尧曰:有理,从名字看:0 l: W  ^( f" B9 w: X
               姚泌,字维秀。(始迁祖姚沎)) c9 V. Q4 J* s. L% a8 T4 Z
               姚涞,字维东。
4 ~% ^- U# e! \. M- D——两人名字,应了“兄弟名字有2个半字相同”的老话。0 U4 S! W2 s$ ]

1 t/ n' r" G. i9 ?1 [5 G
" R. A8 B- D& M) B又查得260-0059定海姚氏宗谱,与上述舟山定海姚氏有关联?6 X( ^6 `# N4 t: L: t4 c$ @
260-0059[浙江定海] 姚氏宗谱不分卷  姚更荣修,姚武绶、李巷淑纂1919年敦叙堂木活字本,一册。书名据书签题。版心题高塘桥姚氏宗谱。谱初修于清咸丰间,此为二修本。
始祖道益,明成化间移居鄞县高塘桥村。始迁祖良济良清,明末析居定海县邑城及星明村(今鄞属北蝉乡)。载谱序、修谱名单排行字世系图世系年表。
舟山市定海区北蝉乡星明村姚乐意  舟山市史志办(复印本)
7 Z+ }& q1 Z4 g; A- U5 a7 f# p
7 J+ T0 w% H& n

1 a6 ^5 Y# ^8 J7 B# t/ Y) k" Q) n% \, {7 H0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09:02:1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5-31 18:25
4 c) n7 A1 |# i: w* z3 O. A1 y# p姚波今天录书上辑P85~P147—— 钱文华《慈城姚、金川姚与慈东姚同源解读及其他》
+ i. T6 j3 }6 T6 v. _) D4 B: g) s: C$ U6 O& P" D
⒉据新出土墓志排列 ...
+ n% d! X, l9 h
* _7 n) }! T+ c" c7 H( e
0 `* e( f7 R$ c
川姚波 今天录书【待查书页码】# D3 \. S1 j" g8 i

6 d, \2 s& w7 M) T9 q慈溪姚守仁说的慈西原来就是金川姚氏而已。" ~" ^* i; q2 v$ q9 h
3 }+ d/ x5 U3 L* @8 O' }% R" F
据上面的简历,姚章是金川姚迁慈始祖毫无疑问,他所迁金川乡(金川乡因地处慈城西北,从金沙岙流向南面慈江的金沙溪两岸而命名金川)就是当今慈城西北云湖姚家,旋而迁向县城慈城。
5 }5 R: u( F- V1 T+ b
7 N8 z7 m& |: u$ {: d  d# n7 d太中大夫,官名。秦官,掌论议,汉以后各代多沿置。唐、宋为文散官第八阶,从四品上。宋元丰属制用以换左右谏议大夫。后定为文官第十一阶,金称大中大夫,从四品。元升为从三品。明亦称大中大夫,为从三品加授之阶。
3 E- F/ n- S, \  y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曰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议郎,正六品下曰承议郎,从六品上曰奉议郎,从六品下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请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从七品上曰朝散郎,从七品下曰宣义郎,正八品上曰给事郎,正八品下曰徵事郎,从八品上曰承奉郎,从八品下曰承务郎,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 B6 W/ r  H7 ^3 z" h' n1 M

: N$ [: D2 d# F中书舍人,官名。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元丰改制后,始仍掌其事。辽属中书舍人院。起草有关诏令。
7 w! X+ H& a9 F+ T9 A& t1 y明清时于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非前代可比。 明代时,中书舍人已为从七品,清沿置。
) Q+ R* Z' ^  E1 h3 y龙图阁直学士,官名。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置,位在枢密直学士下,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多以特恩加赐内外官,带此职者皆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
! }2 [7 [6 ^4 ~( _  ^; k3 S0 X) X卫国公是中国古代公爵之一,为公爵第一等,历朝封卫国公者凡33人,如元朝的槊直腯鲁华、撒吉思卜华、明安答儿。
% G/ j& b0 D( E5 j' t6 M
6 A' c  u: b! Z: y! a: x" }: S姚孳    明州慈溪人,字舜徒,以字行。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祐中补武陵令,讯民疾苦而振雪之,捐资修孔子庙,督课诸士,奏课为天下第一。以荐除提举成都府路常平等事。后由江东副曹除知夔州,兴学劝农,有古循吏风。有《桃花源集》。明弘治年间吏部尚书苏州人王敖所撰《四明姚氏宗谱序》:“吴越行军司马,居越七世孙舜迎、舜明、舜察显于宋。舜迎从叔,讳榛者自云楼徙慈溪。”此文也证明了舜字辈(疑是迁绍兴后所立的第七世字辈)的姚舜徒(姚孳),也是姚承太七世孙,抑或是姚承太从兄弟的七世孙。  f/ @* @" C1 E5 Z

% h# _7 X* I: M! x6 P! Y. R2 k上虞夹塘姚氏来源,与金川接近。据夹塘姚氏谱载:宋初明州(宁波)观察使姚世荣从老家吴兴赴甬上任,途经夹塘,迷恋于这里的山光水色和如画风景,竟把家眷迁来定居,从此撩开了夹塘姚氏的帷幕。姚世荣共有兄弟6人,分别迁往鄞县、余姚、慈溪、嵊县、海宁和上虞等六地。夹塘姚氏人丁兴旺,逐步分迁。上虞县湖云头、铺前、姚村、润滋湖、老通明、董家岙、丁宅,余姚小岭、东岗、中姚、杏山庄、后俞、楼下、汪蔡、马渚云楼姚,嵊县嵊西葑田等都属夹塘姚氏的分支。重要人物有兵部尚书姚允评、户部尚书姚华、监察御史姚世庚、龙图阁学士姚孽、工部尚书姚逗等,都是与上虞夹塘姚氏相关的后裔。- V* Q, t8 f1 w7 E
% J" s- P* z, `" h9 m
9 B" g% ~1 l9 f3 v7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6:28:0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6-1 09:02. ~  s2 ~' p; ?) l6 Y( p  }+ p! g
川姚波 今天录书【待查书页码】3 M4 b5 x( t1 F# C

# `* p# }4 U9 o% K2 |慈溪姚守仁说的慈西原来就是金川姚氏而已。
! {9 J- A( g2 S( W6 F8 p- L: _
* P/ {% z0 v% ~

/ F) f. T7 w+ C) }' E今天群中又谈及宁波姚氏书
3 Y! I" N% R" I8 m1 `# {0 T  q* B% L
) x* c- O0 r5 l* u0 Q  Q@武康 -建国   姚氏百世世系表,肯定存在某些问题。而这个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并且流行了几百年。要说清楚这个表的来龙去脉不容易。有意思的是,姚志明宗贤采用了这个表,并将曾祖姚来淮以下6代人包括他本人及其子孙都编上了!
, C; h8 ^! _) B$ U8 L9 Z1 Q8 x, T! K, A) u* y# o
@老头子,
6 {5 Q+ e: B% m( d《姚珽墓志铭》及新旧《唐书》载:姚璹、姚珽为姚处平之子,姚思廉孙。
9 d8 d6 j+ ^( U8 B姚处平能追赠博州刺史,也是因为其长子姚璹督造明堂有功,请求转赠其先父,获武则天恩准。/ r2 G3 T( k# ~" K0 R1 w- B
其实晋至南北朝时期,武康还有很多姚姓人物,《嘉泰吴兴志》均有记载。! N7 P# ^9 D. b6 l* Y
目前的《姚姓舜裔百世流源表》肯定存在某些问题。
: G4 p/ I2 C' C0 u7 g只是我们不知其中辈分,无法确认《嘉泰吴兴志》中的姚姓人物而已。, h& r' b. @  p: Z9 a* p  ^! x

, `1 R- X$ `: f9 Y, X
5 b  u" c/ w. p( Q' @4 w" f6 C& }7 G) ]$ u,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6:3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2 07:04 编辑
. z: M( D) e- N  {: D2 }, G- I
pszyyao 发表于 2023-6-1 16:28. i2 t) l4 ?* s$ r$ B" l7 E) z* o
今天群中又谈及宁波姚氏书
! s  ?: }/ ?' x; g5 k5 |
- S$ \, {' w  ~3 r@武康 -建国   姚氏百世世系表,肯定存在某些问题。而这个表是一个时代 ...
, P! G( Z% B( A$ ~6 P& m( _: K
今天群中又谈及宁波姚氏书——2楹联(“共建有一座宗祠”,见:P099—102)
% I) g, V/ r, \$ a- D
$ U8 r+ J9 `" {# ?1 l武康姚建国 提供楹联9 e9 b% v  e( V0 q" o$ O; ~& k. y. h+ \
' B: J$ e) ?- f" X/ B- g
溯吾身、吾家、吾族所由来,瞻古鄮宗祊三大支,孰非蒙郡守余庆帅幹遗泽;4 Q* g! b) m7 a! F
惟立德、立功、立言斯不朽,读前明史传百世下,时不仰宫保经济殿撰文章。! i! u5 V! R$ F) y

- h# U# x; Z' N" O% j% ]- ~+ T/ B0 V/ ?) i' ?8 A  B  S3 c
古鄮,指明州以前的3古县名之一鄮县。明州别称四明,境内有四明山,后改称宁波府。; G5 F% Z) i; E( U  f. h. `8 U1 B
郡守、帅幹,宫保、殿撰都是职官,代表当时的名人。宫保为太保、少保统称。殿撰是宋代集英殿修撰﹑集贤殿修撰,后是右文殿修撰的省称。
1 s4 b4 s! R/ O/ }  x+ H对联中的郡守指浔州郡守姚嗣宗,帅幹指两淮帅幹姚叔玠。宫保指明太子少保姚镆,殿撰应指文状元、翰林修撰、侍读学士姚涞。0 }- ?. V8 f7 V  l/ x
姚镆是明一代吾姚氏杰出的人物,与王阳明同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二人可比肩。
+ t% K# m1 w! K1 I' R
& O. [& \6 O( S姚波提供又一联
$ ?1 l5 R" ]2 Z' \5 X% Y) C5 u自云楼胥字不基 增式廓余龙图 以忠孝为传家 文献三朝不让集贤邻姓里;
. L0 A3 R) O( f( t- Q" p迄慈水奠居奕世 仰贻谋之燕翼 惟诗书能裕后 元魁八代足光联桂古人坊。: b# o' j% W9 N$ M6 c$ e$ \
1 S; Z( f9 q$ F1 g9 B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家族,没有长时间内拥有财富,没有具有居高临下穿透亲疏间的目光,没有几代忍辱负重超越使命感的文人,没有无私献身的儿孙,那么这个家族是不可能有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历史记载的,难免后代编谱时多有张冠李戴和华而不实的弊病。所以说,一个家族在始祖五服之内有条件建造祠堂和编写族谱,这个家族的发展史应该是言之可信的;如果超过五服之外再去编写家族史,除了有先决条件外,相对来说,越往后编纂族谱,狗尾续貂的成分就越多,越不可信。: Y0 l* y: \2 B  h
——姚波云“这句很实在”。这也是我看重有字辈有族谱有祠堂的“三有家族”或宗族的缘故。
9 i2 P1 o! M0 k4 B  K0 T
2 B) A  l6 B, U% q6 C( f$ g两楹联都是挂一个祠堂中的。鄞县姚二支系 合一宗祠。
3 O7 Z8 o5 ^, M- i) d! O
$ p. e2 w4 P3 @) G- \/ C1 v6 w. V& R0 V) W) K* A8 l3 A

: _8 a0 e* _  a5 C3 @/ D4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6-2 09:59:10 | 只看该作者
3 w) S6 B* u( H0 d% s: o

7 }  ]- o, ~7 r3 a& `, `, y   宁波姚氏书是指下列的书——钱文华 姚志明 著《宁波姚氏寻踪  慈东来淮公源流记》,中国文化出版社,2019年9月——可参见:姚网,pszyyao,当代人宁波姚志明编写了一本慈东姚氏书,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3447&page=2#lastpost, s# u0 e  f! t1 X% |
   而川蓬安姚波已开始连载这本书,即全书“誊抄录出” 以微信方式分期发布:
# w2 v. k3 K' T8 O/ ]# V   ①姚志明 《寻宗觅谱二十年(代后记)》& i( J4 L0 z! U8 i
   ②钱文华 《宁波姚氏源流考略》
" }! q% ~/ T. N6 a$ k% b# q1 o   ③钱文华《慈城姚、金川姚与慈东姚同源解读及其他》(昨天发布): T: I, _& u' G- w5 m8 `. h
特提醒有兴趣者关注。
' o3 j$ q: R8 p

签到天数: 841 天

连续签到: 13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0#
发表于 2023-6-4 10:31:37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1 19: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