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南玉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丰姚氏祖籍地现在何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4:04:44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河南姚树江 发表于 2020-4-28 12:239 b! L9 z" z. _! O2 @
是的,好多谱都把京兆万年姚和陕州姚放在一起了

6 I  `* m- J$ S4 ?3 K% s百度百科上说的
3 n6 a: Q1 |: C. A进入明清以后,官方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6]
4 d3 ~! |; u, S流传至今的祖传家谱很多都出自明清时期,但是,明清两代家谱造假现象却是络绎不绝,一些姓氏家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旧时甚至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专门帮人在修谱时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这种族谱造假的行为,自欺欺人,颠倒基本事实,即是对先人的极不尊重,甚至是侮辱,也不利于家风的传承。为了提高家谱的“产量”,“谱匠”创造的家谱都有一定的框架和模式,比如“谱匠”习惯于用华美的诗词歌功颂德,也喜欢把家谱中的先祖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这也是他们认知中最古老的时期。 [5]
6 Q( Y: C5 T* V3 z1 ?现存的古老家谱大多数属于明清时期纂修。如果从科学角度探讨家谱的真实性,结果可能让人很失望。根据专家考证,现存明清时期的家谱中,先祖内容大多都是虚构,谱中第一位先祖往往附会历史名人。在古代战乱频繁情况下,想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族谱是非常困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稳定,近几代的家谱世系真实度还是很高的
- X, _$ S  d4 x# T) r3 J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4:07:56 | 只看该作者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汉代时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族谱文化也流传到全国各地。汉时期社会上出现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继而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与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 [2]
0 v# W: J: o8 k; p' n* s3 J, t宋代的家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自己的父祖兄弟还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自己的祖先就不知道了,对家族中世系稍远一点的亲戚也有些分不清了,不知道相互间是什么关系。宋代修谱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随着家谱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2]
* c" j1 m# Q  \4 x% `* R宗谱
9 ^, a" A1 T: E. {8 p+ k; ~宗谱- t. c' J3 X! T% k/ b
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家谱的规模越修越大,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部统谱往往汇集了十几个省上百个支派的世系,蔚为壮观。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近代,其中1950年纂修的《吴氏大统宗谱》,奉太伯为一世祖,列入者竟达503支,计40册,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统谱,其世系的可靠性往往难以确认。 [2]  这种通谱联宗的风气,与当时修谱过程中喜好依附名人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与宋代家谱基本上都采用“小宗之法”不同,明清家谱大多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 [2] ( F( G6 P- ?- V) U
由于人们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一些贫困的文人竟然专以伪造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入家谱。这种做法的流毒很广,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2] 9 U- h- p6 @7 ~8 E" F
古代的家谱纂修,出于抬高家族地位和声望起见,在追溯先祖时,必然要上溯到一个名人或皇帝方才罢休,哪怕是冒认攀附也行。来自鲜卑的地主豪强李世民为了附会自己是老子的后人,把道教立为唐代国教;出身草莽的朱元璋为了与朱熹结下亲缘关系,抬高了理学的地位。而且,出现了凡是姓范的必是范仲淹的后代,姓王的都是王羲之后代的现象,而历史上的坏人都是既没有祖先父母,也没有子孙后裔的。 [3]  旧时甚至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专门帮人在修家谱时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这种做法被称为“拜谱头”。 [5]

签到天数: 1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3#
发表于 2020-5-28 22: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五世是什么公?太模糊了看不清。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24-1-17 11:37:10 | 只看该作者
南玉姚 发表于 2020-4-30 14:07
( H6 o6 O$ L8 i7 c) u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汉代时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族 ...
3 }3 _2 \2 g# o1 K, I# `! b
8 R8 K5 P* f* w' I
抄书,抄了了一遍又一遍。9 F+ Z; g( S: t6 p7 ]1 @
* _4 o3 [. |1 L1 L
楼主“南玉姚”,上饶市 玉山县
. H9 R( P  \, j9 k' @4 u) o居住地江西省 南昌市 东湖区 豫章街道
: U3 L0 K6 V2 c8 U% U' ^* _始迁祖姚永康,堂号救时堂。
; s) E- F: o, ]% i1 {8 d) p%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24-1-18 18:03:59 | 只看该作者
南玉姚 发表于 2020-4-26 20:109 q$ \5 Y! `: b2 y: k" G" ?) S! ~' ?
族谱上的记载
$ ~. R" I0 b* @

- o0 `' T3 {$ Y0 l4 U" }% v* j2 W5 J1 {: {4 r

# x, O1 D% n0 \! o) J上饶市玉山县樟村镇王家坊姚氏【姚网会员“南玉姚”】. S6 V7 Z# c5 N% M! N
   始迁祖永康公,配吴氏,生四子一女:礼铨,礼钏,礼铭,礼钊。乾隆年间随胞兄永奉公、永昌公和堂兄永金公一起携家眷迁至王家坊(由江西抚州南丰上乡交山迁入。堂号救时堂。0 L9 R1 l0 z# }. Y- t
   族谱中提及南丰上乡交山,不知现在是什么地方?想知道是从南丰具体什么地方迁出的。当地还有姚氏家族吗?楼主“南玉姚”,居住地江西省 南昌市 东湖区 豫章街道。
6 Q! Q1 W. v) A! W6 P   Y赣00*[江西玉山] 玉山县樟村镇王家坊姚氏宗谱    该谱把思廉公系(京兆姚)和崇公系(陕州姚)混淆了。
- Y( {. }$ f$ W# v! m   “察公后裔崇公支下世系”:出现了第九世姚巌傑,是第六世姚彝的曾孙,第五世是姚崇。谱载:姚崇—姚彝—姚品—姚文—姚巌傑。世系多谱页,是典型的南丰(锡公)姚氏族谱的样子。   此谱应是新修谱。   3 V* p& B  A! N-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4 07: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