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5072|回复: 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良能、良德、良珊到底是谁的后裔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6 11:17: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10-1 22:00 编辑
# k' W5 l3 X* Z( V4 m( p& Z4 Z: x8 f& {- w1 }( ~' y8 q$ y, V" z! k
      良能、良德、良珊三公到底是谁的后裔,在姚网上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在彩云之南发的“为何在我三公谱中会有这样的记载”的帖子中,姚维侃宗亲回帖说:“严格地讲,是思廉之后便不是崇公之后,是崇公之后,便不是思廉之后。既认思廉为始祖,又称是姚崇之后,这是不可能的。”,对于这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认为是对的。/ r/ M8 ]3 d, j0 _) o: g% Q+ o
      这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辈在修谱时造成的混乱,而且有攀附名人之嫌,均在姚思廉、姚崇、姚勉等名人身上做文章。其实我们后辈人都想用前辈留下的谱作为有力的证据,这也是对前辈的一种尊敬,但由于修谱之人的水平和出发点存在差异,造成真实性存在差异,现实是连前辈留下的有些谱也只能用做参考。

9 r! @" w" B  T6 D+ V      当需要求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当有人站出来提出质疑时,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攻击,并要求出具有力的证据给予佐证;这样造成没有有力证据做佐证时,大部分宗亲选择的是沉默、畏缩和附和,不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重修或续修家谱,也无法提升家谱的求真质量,给后辈人造成更大的混乱和困难。% _9 g! W8 z1 J! h5 X
      其实,对家谱求真是对前辈的尊重和后辈的负责。2 o: s; L0 C+ t$ E" f$ I
      针对“良能、良德、良珊是谁的后裔”的问题,假如作如下大胆的猜测:) _9 @! q2 j; G0 m( t4 p- I5 W9 R* [
      1.良能、良德、良珊是姚崇后裔;
+ A, f& l& ^8 `+ Q4 S1 J      2.良能、良德、良珊是姚思廉后裔;
8 B% Z& h3 s, E" E      3.良能、良德、良珊既不是姚崇后裔也不是姚思廉后裔,而是另有其人;, W% K7 s8 [. M( n& W
      希望各位宗亲以求真、求实、包容的态度参与问题的讨论,用可信度高的历史资料给予以上问题的求证,将促进家谱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此平台上应拒绝恶性攻击和起哄者参与问题的讨论,我们的宗旨是研究姚姓姓氏发展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念姚氏先祖、联络姚氏宗亲、促进宗族团结互助,进一步求证家谱的真实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1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14-6-3 16:22:43 | 只看该作者
南宋正奏名状元为四十七位,依次为李易、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郑侨、黄定、詹骙、姚颖、黄由、卫泾、王容、余复、陈亮、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袁甫、刘渭、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元杰、吴叔告、周坦、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方逢辰、姚勉、文天祥、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陈文龙、王龙泽。 " ~) f* v. y1 \! P' U
姚勉,浙江新昌人,一说为瑞州高安人。字成一,一字述之。生于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卒于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癸丑科状元。* \; a$ e5 ]+ X8 A' e7 O6 d
      因母亲出身微贱,出生后被弃于野雪之中,后一日过路者尚能听见儿啼声,父亲才抱回抚养,以“雪坡”为号。中状元后,初授平江节度判官。. R" [( ]+ \$ f( f4 p' ~6 f
      服父亲病逝丧期满,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当时丁大全专权,太学生有因弹劾而被逐出者,姚勉上疏论救,语甚切直,忤怒了丁大全,被迫退隐乡里。
" H$ J: d4 _* h+ r: s; r$ I      吴潜为相,被召为校书郎。时贾贵妃弟贾似道专权跋扈,理宗过东宫,正遇姚勉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遂将其免官。还乡不久,即病逝于家,享年四十七岁。著有《雪坡文集)行于世。  
& _% E5 a$ x/ s% _姚勉聪颖过人,尤擅长诗文,与黄梦炎、胡仲云、刘元高被时人称为“锦江四俊”。& y" X8 k- _1 j
文天祥(略)。
4 S3 A" q1 `6 F& p. D宋真宗时,姚勉九世祖姚尚忠从河南迁入宜丰灵源,姚尚忠曾孙。
- [! O! |" E) ?淳祐十二年(1252), 乐雷发因人品学术名重士林,作为乡贡举荐于朝,从仕太学录。宝祐元年(1253),其门生姚勉进士及第名列榜首,而姚勉效法其同乡唐代的李郃,向皇上上疏要让第于其师乐雷发,说他才学超过管仲、诸葛亮,并极力举荐他,宜以大事委任之。
3 b+ u6 {2 W# D/ m从以上摘抄来看,姚勉与姚尚忠是有关系的。来源如下:
# l; [% o/ U8 @, hhttp://www.xmbaoshu.cn/oldweb/bencandy.php?fid=3&id=371
1 V/ n: Y& `$ H' w6 I

签到天数: 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发表于 2014-7-17 17:26:07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5月8日,高东及其教授陈杰共同签名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姚勉励研读》( u( L9 S5 {: U
叙述了% m% j+ c7 R) g% E9 j8 a- ]3 x8 B2 _
一.姚勉其人& B4 Z8 D; p, V2 n* c: Y
1.家世及平生/ h! q' [& \. E. X+ _; l8 v" R  `
2.交游
6 G4 ?) x5 m( o& f: |4 o( q/ F3.思想
( F4 a: g5 R& W. _( H7 O4.人格魅力) J% \5 _+ g, G% g
二.文章研究4 r- t9 q) v; a, [
1.议论文8 H' j5 ^( }2 t
2.记述文
1 r5 f  V& G  B0 I3.抒情文% E0 Y" O  y% |
三.诗歌研究
% A9 O9 }5 h& {* P1.思想内容+ S7 g3 c* }) w5 P/ T- g6 o" j/ D, R
2.艺术特色
- e) }0 a/ s! Y5 z
摘取部分文字:
  b  ~( k+ H4 O; c4 B姚勉的家世,《宜丰县文史资料第四辑状元姚勉》,灵源姚氏始祖尚忠,宋真宗时由河南陕郡迁入。尚忠曾孙姚振特奏状元。
+ \/ M1 G& n! n) W4 p8 P, P
来源:http://max.book118.com/html/2014/0226/6148207.shtm
" s7 p. a& H  I& k. u- M
6 `7 V% n8 m+ {) q5 U( B+ d关于兆大公的资料,三子异公(20世)生一子:华(21世)后裔去向不明
. I$ x2 q& h" b* W6 `2 \# v* n8 A) T次子弈公(20世)生二子:蓬公.荻公(21世)后裔去向不明.
- ~( k8 k; R" t7 X7 A1 n20世长子彝公生一子:芹公(21世).芹公生二子:长子公敏,次子公教 + `0 {' N+ d8 R/ q" ^$ S  a$ T
22世次子公教后裔去向不明 7 W" C& N4 \" M% n* s0 I
22世长子公敏生二子:长子必聪,次子必明(23世).
9 `# V/ y# ]9 Y# J+ ]次子必明(23世)后裔去向不明. + G0 Z$ W5 h. A# Z8 K( x3 n
23世长子必聪生一子:馨芝(24世).馨芝公生二子:长子尚忠,次子尚质.
7 z8 i+ x! z4 l9 r25世次子尚质后裔去向不明 8 s+ E6 u3 C+ z  h, u
25世长子尚忠(江西灵源始祖).字秦原,宋真宗六年癸卯岁(1003年), * I# |  _% E9 i# u$ F+ ~
由河南中洲游江西之瑞阳,覧灵源之胜景,后卜居于新昌,为新昌笫 5 q  i, {; W  O
一世祖.尚忠生二子:长子:和公.次子:穆公(26世). 7 H# b: `$ a- C
次子穆公(26世)后裔去向不明.
$ C7 V5 N2 L2 z! M26世长子和公生二子:长子:小三郎,次子:八郎(27世). ! F# n: V# Q; K: W+ h
来源:http://www.pyyaojiacun.com/typenews.asp?id=26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3-12-25 17:44:47 | 只看该作者
果毅5 u% T9 p7 E( R4 X6 i" S
5 t9 }! Y' E" M1 W
果毅确实是个官名。资料记载,果毅为唐时都尉,唐宋军事职官名称。果毅都尉是唐折冲都尉的副职,每折冲府二人,分左、右,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下,上府正六品下。1、唐代府兵军事职官名称。2、宋代环卫官名称。
$ X$ G3 Q* o7 F, ]) w第二个资料记载为:唐代府兵军事职官名称。隋炀帝时,于左右备身府设折冲郎将和果毅郎将各三入,果毅为折冲之副,从四品,协助折冲郎将统领骁果兵。唐武德元年(公元617年)将隋朝的鹰扬郎将、鹰击郎将改称军头与府副,不久改称骠骑、车骑将军。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为统军和别将,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改称折冲都尉和左右果毅都尉。果毅都尉为军府的副长官,与折冲都尉共掌本府府兵。上府果毅都尉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新唐书》作正六品上)。
9 l; J/ ?$ Q& N0 ^1 Y2、宋代环卫官名称。在环卫宫十六卫上将军、大将军和将军属下,有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由唐代的府兵军官演变而来。[
& m, B, V9 a, e9 Y* Z' C! M+ z7 ]可以查查姚崇的父辈当过个人官职没有。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推荐
发表于 2014-5-4 23:38:32 | 只看该作者
姚双全 发表于 2012-7-24 19:11
( o0 \  j, P" N, I( N8 Q! w/ A回复 38# 姚中友

$ f* }! m8 l7 Z2 y到底攀附了谁?是姚崇或姚思廉?至今在我心中仍然还是一个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5-4 19:09:59 | 只看该作者
姚双全 发表于 2012-7-24 19:11
# i2 ~+ X' }' P# L回复 38# 姚中友
' k1 J3 B$ N0 B; Z7 p# F; l
很有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2-7-16 21:09:13 | 只看该作者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4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姚勇523833
0 d( {: x! n0 a; x% H6 I( D* }! s* P; D, m1 ?

, Y- I& D0 S, z" \- z    支持就是宽容和理解。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发表于 2012-7-17 22:09:39 | 只看该作者
良能、良德、良珊三公到底是谁的后裔,在姚网上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在彩云之南发 ...
* g6 T3 p  W* I: I, N6 c4 k姚双全 发表于 2012-7-16 11:17
( B: [0 w' {& z: j8 |8 E
双全及“三公”后裔宗亲们:
  W' U& O- K$ e" c; E2 N1 ~1 v    你们先把自己的始祖及迁出地弄清楚.由近到远去理顺。我看了一些“三公”后裔的报导,大多是江西灵源方里姚文龙的子孙,谱系乱在灵原的族谱.南昌姚氏族谱也记载了二十世是姚勉,二十三世姚文龙及一个儿子。由于我们是北宋时从灵源迁出的到这代离我们就远了。我们不是思廉的后裔更不是姚崇后裔、是思廉同时代同一辈的不太出名的彦国公的后裔。请你们关心我后续的报导。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2:3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姚卿芳 * a* I3 b1 v4 r) K

) j9 f- f0 M9 t' W8 S8 l5 ]
7 ?) P8 ~  p% E$ `$ {7 T   

从姚穆(-姚侃-姚振-姚旦-姚锡-姚守文-姚居敬-)至姚勉,在1946年重修的《灵源姚氏族谱》上与1947年续修的《姚氏宗谱 濬哲堂藏板》上记载中几乎相同。《灵源姚氏族谱》记载一世祖为姚尚忠,《姚氏宗谱 濬哲堂藏板》记载一世祖为姚彦国。姚尚忠与姚彦国难道是嫡系?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2: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姚卿芳 * V. J( f: `( k6 g. \) B/ v
5 O* e1 Y( w9 l! [7 y2 _# i" V
, }& B7 e# a6 F* U+ N5 J# V' J1 o( ~
    期望卿芳宗亲的后续报导。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7#
发表于 2012-7-17 23:1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7-17 23:25 编辑
2 q; V. F6 m) W% ^4 \5 c+ \/ W- r( J+ p0 X) B

双全宗亲:

问题就在尚忠与炯是否同一人、如果是.则两部族谱基本一至。若不是.又无法解释.

                                    -和            -铸

南昌姚氏族谱:彦国......从烱-(穆-侃-振-旦-锡-守文-居敬)-至勉....文龙

                                   -和             -铸

灵源方里族谱:......从尚忠-(穆-侃-振-旦-锡-守文-居敬)-至勉....文龙

& |7 H% x1 C1 D& @


/ N& _) p; C5 }    请问你有<姚氏宗谱濬哲堂藏板>吗?他是哪个地区的姚氏?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2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姚卿芳 9 M1 R' `5 S+ v! I4 G7 r. g

" ]0 T5 Z# F, q; u  g" g+ m, k; {7 x% {
    我没有《姚氏宗谱 濬哲堂藏板》,在姚网论坛里找到姚门才女的帖子。现摘抄如下:6 M& F) D% z# |

一世祖:
* c0 Q2 W0 [% d$ k●姚彥國(西元584—667):9 A7 p7 ^- B) x7 P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 子二: 長子明 [ 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子三:仁義、仁道、仁貫。(仁貫—子姚鉦—孫姚冠儀)], 次子勝。- t- t5 ~& E* k' G
(注:我祖彥國,居於靈源,有九十名溪。曾囑子孫,凡遇有名溪,卽置立書舍、田莊,號所居“日華溪”,後子孫遷居,皆如其言。故彥國公爲大宗。乃江西宜豐靈源、江西南昌斗門、湖北紅安、湖北麻城、湖北黃陂、河南羅山、湖南平江姚氏始祖。按舊譜,自黃帝至彥國公,甫傅一百零三世。此後,支分派別,子孫蕃衍,次第甫傅至今。晚愚姚门才女乃姚彥國公第四十四世孫。)
6 r. [+ {! ]8 q. V
) D/ p7 P5 b( O6 N/ J+ n  J4 |6 H* r二世祖:' {5 f0 v9 b) b) `6 O2 Q
●姚子勝(西元604—705):& o7 |3 o% Q8 Y/ }* U
    彥國公次子,字正誼,行二相郎。居靈源。隨文帝仁壽四年甲子六月初六日辰時生,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二月十六日辰時歿。葬鳳山。配祝氏,撫州城敷仁公女。子三: 長仁安 [仁安子姚鏜:任宛邱宰(遂居其地)。姚镗子:姚冠道:即唐相梁國公姚崇],次仁豪,三仁傑。 公讀書,好禮治,家嚴肅。1 Y1 t* Q! `! E/ k% Y
, [- r6 l' g! O* l
三世祖:7 [+ T8 v  }, A: W/ P& M4 f
●姚仁傑(西元651—715):
  N. C! G7 }+ f5 u6 s    子勝公三子,行三元,公以明經中進士,任河南陳州刺史。唐高宗永徵二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子時生,唐玄宗開元三年乙卯十月初一日午時歿。葬靈源厚山。配熊氏,鳳山伯川先生女。 子一:鑑
: Z" X3 u; n& ^( q1 Z* ^7 @: W/ @8 W+ A* ]; ^( C8 y) m* [
四世祖:% [4 \; w+ _" q- y% h' @
●姚鑑(西元682—756):
3 d( V- N/ V; m, |& B8 ?* z5 _: o    仁傑之子,字果決,行真山。居靈源。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五月初五日卯時生,唐肅宗至德元年丙申九月十二日辰时卒。葬靈源厚山。配蕭氏,樟樹鎮文煥女。 子一:冠義。 公著一經遺子,治家有法。6 ~" x1 l+ [. x0 z$ o
3 ]" w# m5 a3 O- s" n
五世祖:
4 ^: _+ ~' _9 q●姚冠義(西元723—780):4 k9 i/ h1 y# i& }" o
    鑑公之子,又名嵩,字敬之,行十二,居靈源。唐玄宗開元十一年癸亥十月初十日已時生,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二月初五日辰時卒。葬鳳山。配劉氏,天寶文道公女。 子一:世忠。 公上遵庭訓,下課兒孫,家庭振肅。5 r5 p! F& I  O% f" p4 B
+ d0 X8 ^$ P( l1 C& |+ a0 r  n% l
六世祖:5 W2 ^3 _& y) t$ e0 c% L
●姚世忠(西元755—821):
3 e7 w& t6 o* }, ^/ r    冠義之子,字良臣,行二,居靈源。拜官內史(內史即中書令,唐開元爲中书省首官。《新唐書·百官志》雲:“中書令: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唐朝官制稱之爲右相,統稱宰相。姚世忠乃前朝宰相姚崇之堂侄)。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乙未二月二十一日申時生,唐穆宗長慶元年辛醜十二月二十日亥時歿,葬祝山。配萬氏,筠城汝成公女。 子二:長公美,次公習。0 k" M' w6 r) K/ w9 i
' h$ M0 L; h  o' S& \9 `
七世祖:8 y2 L4 K& v$ {8 b
●姚公美(西元779—844):
* a6 v( @; ^* B) k2 d2 g    世忠長子,又名休,行十,居靈源。進士及第拜翰林,承旨奉議大夫。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己未十月初三日已時生,唐武宗會昌四年甲子六月初八日寅時歿。葬祝莊山。配劉氏,天寶文代公女。 子二:長源傑,次嚴傑(遷居鄱陽縣象山)。(注:七世祖公美,是否中晚唐著名诗人姚合?待考。)4 s( P3 d- ?  C

( L0 o& |  U+ O: s$ R八世祖:4 a. `7 }8 {8 P4 k) U6 o9 C  }/ t
●姚源傑(西元810—883):
. g! I# C1 P* M$ n1 D% c5 O! Q# E1 h    公美長子,行都二,號曜庵,居靈源。鄉貢進士。唐憲宗元和五年庚寅六月二十日午時生,唐僖宗中和三年癸卯九月十六日已時歿。葬厚山,子午向。配崔氏,湖南觀察使、清河崔群女。 子二:長朗,次期。 公簡慎恬,夷淡於進。! ^' L0 |# l2 g

1 t4 W( @* }" R( Q3 @4 V九世祖:
: b+ Q3 N8 g6 o& L- b0 j& b; M●姚朗(西元847—911):7 L/ ]! h9 @, k) P! L
    源傑長子,行二,字之奇,居靈源。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八月初五日未時生,後梁太祖乾化元年辛未八月初九日辰時卒。葬祝莊。配李氏,新昌李植公女。 子二:長鳳,次凰(迁南昌瑶方)。7 k5 }. B2 P& ~4 Z  y1 V+ E4 ]

7 ?9 R; g, H0 ~* z十世祖:! \1 f& J# @  Q1 l8 @% e3 x
●姚鳳(西元879—943):3 Q9 U0 F# [0 H: }* L
    朗公長子,字金聲,行二,號樂國,居靈源。年十七中進士(被當世喻爲神童)。曆官揚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生,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葬厚山。配柳氏,瀘州刺史河東柳玭公女。 子一:旻
+ c  `( b2 U  L& F) i. M(注:十世祖鳳,是否爲宋太祖趙匡胤俘獲之後唐副將姚鳳?待考。)& J( P8 L; @1 E9 W1 ~- _1 `3 n
3 T* B7 h# p% s, p
十一世祖:' d9 z" T3 c2 S  l, L5 ^
●姚旻(西元910—964):
% M8 k7 w1 @& A9 @9 P: ^5 T* A    鳳之子,字元明,號竹軒,行八,居靈源。中進士。任汀州判官。母喪盧墓,遂隱不仕。後梁太祖開平四年庚午四月十五日辰時生,宋太祖乾德二年甲子十一月初六日子時歿。葬後山。配李氏,翰林知刺誥筠州朝楠公女。 子一:烱2 x  u, }& j- o) b  p
& D# a( V- P2 T; n9 z3 U3 L; _
十二世祖:1 P/ i$ @1 G4 u. Q* u
●姚烱(西元943—1016)( G" g  y) f$ l/ Q/ W& t
    旻之子,字元亮,行十二,居灵源。后晋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初八日卯时生,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丙辰九月二十日未时殁。葬均山。配李氏,吉州维中公女。 子一:穆  公通五經,屢征不起。& F: b: k. }- J7 ?) u
7 {  o; K- D& a4 p/ k9 ]; K$ p
十三世祖:( C0 p: S9 A' X; c: t
●姚穆(西元980—1044)
+ n7 H4 N  ^9 X; V. Y/ A. l( I    炯之子,又名修,字遵彥。行大三郎,居靈源均山。宋太祖太平興國五年庚辰七月二十八日亥時生,宋仁宗慶曆四年甲申六月初六日午時卒。葬均山。配汪氏,子一:侃 公美田宅,廣園池,隱居不仕。
2 p+ t& M; m; m# Y" o0 E' a" P4 h* g  c% w
十四世祖:' p6 ~% z5 q  s$ E/ [
●姚侃(西元1014—1065)
" R9 {7 C" [1 k! B4 e! B    穆之子,字士业,行小三郎,号菊怡,居灵源均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甲寅正月初九日申时生,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巳四月初二日丑时卒,葬新昌大姑嶺。配蔡氏,凤山蔡元公女。子一:振
6 v4 @+ H( h9 A5 Q5 A8 B) K2 m( {- y3 r6 N: w/ W
十五世祖:
$ {6 t. N1 F5 ]% K+ t●姚振(西元1049—1119)
  v# r* n5 H3 D4 ]( B4 B    侃之子,字子玉,行十八郎,居均山。特秦狀元。晉賢縣丞,終承事郎。宋仁宗皇祜元年己丑十一月十二子時生,宋徽宗宣和元年戊戍五月二十二日酉時歿。葬均山之西坳崗。配蔡氏,鳳山士偉公女。子二:長旦,次燝$ K; U7 j, q9 w% j

& ]$ e8 H) [6 j. X# i: c5 o(待续)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28:48 | 只看该作者

十六世祖:
% O+ c7 B( X7 t" Y3 K; v●姚旦(西元1083—1164)9 d% ~8 Z+ l2 X7 p7 J
    振長子,字明叔,行四十三郎,居均山。以行舉太學,釋褐狀元。任黃州教授。宋哲宗元祜二年丁卯二月初十日巳時生,宋孝宗隆興二年甲申三月十三日辰時歿。葬黃嶺橋胡崗。配李氏,白洲處士李公女。子二:長鑄,次錫。
, ^0 o1 t, e2 g- |$ K% r- Y+ h3 k% b8 q# V3 t3 @
十七世祖:
6 j2 X5 o2 L2 Y" m( N0 @6 V' A●姚錫(西元1126—1210)
9 X, r; Q. {; P) L    旦公次子,字樂易,行七十郎,號一元。居靈源。以明經仕汀州僉判。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九月十二日已時生,宋寧宗嘉定三年庚午十月十一日戍時卒。葬鳳山。配甘氏,劍江甘遂東女。子五:長守克,次念二郎,三念三郎,四念四郎,五念五郎。妣內助賢聲不讓侃母。
3 R/ L3 H9 Z6 B) D7 R" `5 k4 P* ?3 H$ N- V
十八世祖:0 ]3 o, B3 t$ m0 s: I, f
●姚守文(西元1153—1227)( N2 s- P+ }% q$ g  n
    錫長子,初名守克,字元獻,行一,念一郎,號志尹。居靈源。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癸酉九月十六日未時生,宋理宗寶慶三年丁亥十一月十一日辰時卒。葬柳城東。原配鳳山蔡氏。 子三:長居仁,次居敬,三居易。* B5 U6 K! n* F. f
* S- G* y) _8 E5 K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上萬言策。四十餘事授柳州承事郎,同夫人蔡氏携居仁之子尤赴任。時有蘇門大商張洪有女求婚,公以之妻尤。故尤遂居其地蘇門,而生元世宗翰林拜太師,即公之曾孫姚樞也。[ 注:居仁子:姚尤(遷居蘇門)。姚尤子:姚樞(即元太师姚樞)。居易子:姚勉,即宋理宗癸丑狀元姚勉,號“雪坡”。]
' g" P; i7 V: c- n9 s
' q5 a- X/ |1 g# j9 o十九世祖:
. \! O" g& e! Y6 }7 a5 M●姚居敬(西元1170—1254)
% I/ F. [7 f- ^" b    守文公次子,字聖銘,行五,念五郎,號一齊。居靈源。宋孝宗乾道六年庚寅五月十二日辰時生,宋理宗寶佑二年甲寅正月初十日巳時歿。葬鳳山。配張氏,豐安次厚公女。 子一:仁  公慷慨有大節,所交皆一時名士矣。長於默略。文天祥薦之共襄王室,屢徵不起。
+ v2 ]$ u! [* W6 r" I1 |9 s% I: z& ^- r0 N0 T
二十世祖:
* ^  b/ r# X1 H3 Q. e" z/ O! F●姚仁(西元1212—1280)
. s# V$ u# F9 g9 y+ |  t+ ]    居敬之子,字勤道,行宣九郎,號雪峰。由靈源遷南昌葡竹壪。宋甯宗嘉定五年壬申六月十三日辰時生,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四月初五日寅時卒。葬新昌大姑嶺。配新建厚田譚氏。子三:長泌(姚壪始祖),次渶,三澄(贅斗門)。 公博通今古,爲世名儒。因世亂,朝庭稅間架,而出豫章,理田租。譚妻賢明,頗通書史。儉以持身,助公致家豐裕。事姑最孝,偶有盜室劫財,譚立姑前,冒刃不去。時咸比之唐鄭義宗妻廬氏雲。0 w/ `3 n* S; k8 |9 v% M

  n/ F& H7 v) r3 i' [& F: c二十一世祖:
' M1 ~0 j" d& }2 F1 C/ T8 |●姚澄(西元1230—1307)8 e; ~# {7 j1 A/ ~
    仁公三子,字本源,行月六十二,號鑑溪。居南昌斗門。宋理宗紹定三年庚寅六月初一日午時生,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十月七日亥時歿。配餘氏,斗門有道公女。余氏宋理宗紹定四年辛卯五月十一日未時生,元成宗元貞二年丙申二月十七日辰時歿。公妣合葬餘家山。( ~( t9 ~$ ?. f; L- Q7 E9 ^
子二:長德明,次德先。
7 T# [. [. ^/ c4 u8 Y# g! V- _( \3 w) ]
    公祖諱居敬,公慷慨有大節,文天祥薦之共助王室,屢徵不起。于理宗淳祜四年甲辰七月,自瑞陽靈源遷居姚壪(原名竹壪)葡竹莊書舍時,公年十五。後四年,是爲厚祜之八年戊申二月,公乃就贅鬥門。余氏刑子有方,夫婦相敬如賓。且事餘公甚謹。故與餘氏相得益彰。置有朕溪,即今自家溪也。公博通經史,力倡堅賢道學,以世不靖不仕。惟幅巾絲衣,逍遙朕溪之上,別號“一竿風月”。元成宗大德年間,水旱成災。詔修堤閘。公以朕溪上陳准行,且毅然捐貲修築灌溉甚溥。至今永賴,公之力也。& I1 n/ t% R7 I& I1 o3 d

; N' u7 d9 A. U/ C% ^! `二十二世祖:
1 Q- L# @. P# N, ]3 i" X% t+ I/ k●姚德明(西元1249—1330)
' Z% P# t; N9 g    澄公長子,字峻公,行六鄉郎,居斗門。宋理宗淳祜九年己酉十月初七日巳時生,元文宗至順元年庚午十月十九日辰時歿。葬西坳墳頭山癸山,丁向。配熊氏,新建鳥陂熊公女。子二:長文振,次文仲。公雅工詩文,與吳草盧友,萌盧重之。(注:吳草盧,即吳澄,拜翰林學士,同修國史,善攻詩詞,時稱“北有許衡,南有吳澄”。我祖姚德明,乃名儒姚仁孙、當朝宿儒姚樞侄,是否元文學家姚燧其人?待考。)( Z8 w! b7 K( v) K9 g

5 h$ C1 v0 S* {# N/ w+ q# Q  i5 Z二十三世祖:
- K* Z" R+ M0 h+ j/ u●姚文振(西元1267—1345)
6 Y: L% R. V0 J+ h    德明長子,字學詩,行志七郎。居斗門。宋度宗鹹淳三年丁卯二月初二日亥時生,元順帝至正五年乙酉十月初一日辰時卒。葬斗門東巷口黃家山庚山,甲向。配曆山王氏。 子三:長達仲,次亨仲,三晉仲(子:子善,甲午科举人)。
, `' h5 c2 \! h/ R$ R
6 K, y8 R* n% V+ c二十四世祖:
" E1 V2 z7 w. q6 h6 \/ ]●姚達仲(西元1284—1344)
4 p4 w# H- Q; X- J) Y    文振公長子,字必通,行勝五,號鐵梅。居斗門南房。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甲申九月初十日午時生,元順帝至正四年甲申九月二十一日巳時卒。葬萬家山。配章氏,坑土前處士章公女。 子四:長子泰(名鈞寶,遷居湖广黃州),次子英,三子实(名仕遠,遷居湖广黃陂),四子璜。
2 u! j: C( e2 M; K1 q
" E$ Z# c9 ^5 i4 P    公博通五經,尤精易理。未遇之先,曾授經于黃州。後於元仁宗延祜四年,與弟晉仲同以明經中進士。晉仲任武昌二尹。公則不願出仕,讀書老焉。: s% \. e6 e3 @$ `* `
, d5 A$ S" B$ w% t# O
二十五世祖:- q* I% N8 j7 t+ A. x2 Y2 ?! m* E5 B
●姚子泰(西元1308——)
/ l% G$ A8 \9 A. Y& Z4 R4 _     達仲公長子,亦名鈞寶,字元良。元武宗至大元年正月初一日午時生。配舒老。明初由團練禦賊\有功,誥封中憲大夫,妣誥封夫人。 奉旨自江西南昌府南昌縣東門外瓦屑墩,遷于湖廣黃州府黃岡縣之中和裏,卜居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至嘉靖四十二年壬戍,割地建邑爲黃安籍。公葬對面河東墨石山太公嘴乙山,辛兼戍向,分金,有碑。妣葬姚八斗河北姚家嘴屋後龜山,壬丙兼亥己向,有碑。
# x5 F$ U, f' v9 R* j) V+ F+ T  A, ?子三:長思聪,次思繩,三思俊。2 V. B' p7 q# T) z$ C9 f

7 r4 v0 K, {- D2 q% A二十六世祖(无详情,待考):
& g% i+ ^6 y! E●姚思俊(子大中、大德、大用、大成)3 X: `/ \& a) q( k* `3 o
& o3 w: c5 x0 p/ Y9 S8 D
二十七世祖(无详情,待考):
! \, P( |3 N; K) ^! ?●姚大中(子廣)4 v3 b  \6 u$ n5 x" v
●姚大德(子准). Y0 ^+ \9 N/ E
●姚大用(子權)6 |# V, F# f" f& D! }! n1 d
●姚大成(子全福、全壽)
& |  X: p/ p# Q9 _/ u" P8 Q6 ?5 Y1 H1 m/ ?2 ~
二十八世祖(无详情,待考):
& A5 c6 t* F" G  s●姚廣(子文滿、文深、文海、文聖)# n* I2 ]( j4 K- K3 d4 u$ d; y# s! r
●姚准(子本靖)0 I; n0 L0 q7 f, r
●姚權(子本健、本合)6 A/ g  G+ z' T0 ?6 S
●姚全福(失考)5 Y1 V  K% ?2 ~' Z- D
●姚全壽(子德興)" c( y. I1 h+ Y7 u- G: {

$ a, T/ z) D% Y! J二十九世祖(无详情,待考):5 ^6 n# z4 u* ?* V
●姚本涵,字文聖(子大廈、大學、大金、大銀)& P7 V2 b7 Y9 `6 ]4 ]" S
●姚文滿、姚文深、姚文海三公後裔未祥。
4 B. Q( D" p6 j●姚本靖(子永慶)$ E2 ~) S* `1 A/ \! M- w
●姚本健(子尚鴻)8 v' d9 i& B- F0 `: O  ^
●姚本合(無子)
3 z0 j* J# f; ]9 o●姚德興(子宗有、宗材、宗一)
) _6 Q# m  A, \! s5 `6 G; j# @6 ?1 S# M- m5 M' L6 `6 ~$ t

+ u! g0 N* C9 I' z5 h% T(注:本女家藏祖谱均为竖排铅印板、古文体,且无任何标点符号。凡通篇断章、断句及加注西元年号者,均系本女所为。)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0#
发表于 2012-7-18 11:3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7-18 11:59 编辑
, R  h0 E& B, R% a( J1 {& }6 u; G$ Q
双全宗亲:
7 {9 K: m! I6 C% R' d+ ~2 Y$ r   你辛苦了!谢谢!
9 q, {- e! R9 G' i4 s    方里始祖尚忠的行传表述是姚崇的后裔.
5 R6 ^0 g' r9 R( A2 l2 [: K( c7 E5 g    然而姚勉又说鼻祖姚思廉.而姚思廉与姚崇确实又是不同的两支古老的派系.' C" K7 Z" N8 i/ o( d
    而方里的谱系与南昌姚的谱系又基本一至.南昌姚与灵源南垣姚是同宗的.灵源方里姚与灵源南垣姚又不承认同宗.这就是乱因.+ T. {' b5 D9 d% _( ]+ t

3 d* l. C4 J$ F9 ~2 U, q5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5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