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转陈五父、陈佗、陈厉公粗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3 12: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5-1-13 18:34 编辑
. K+ B  D( x1 U/ W0 m$ D8 z0 q# [! Q/ b2 Q
在世系辨别兄弟父子混杂的春秋,对‘陈佗’与‘陈桓公’‘太子免’利、厉的辨别;
' k, Q' r2 S2 c& |* T  L- y0 \
历史上总有些直接了当的事,是非曲直,千古不易。但也存在颇为争议的人物和事件,朦朦胧胧,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耶非耶。陈五父就是属于这样戴了两千七百多年面具的人。以下简略辨析一下陈五父、陈佗和陈厉公的关系
一、诸史之记述
1、《左传》
鲁隐公七年,陈五父与郑国盟誓时心不在焉,成为不专心的反面教材。而此前一年,当陈侯不答应郑伯请求结好的要求时,五父力谏,讲出了一句彪炳史册的名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就是说,领导人要亲近仁义,友善邻邦,才是治国最重要的方法。
此时的陈五父在研究《左传》专家的注脚里被解释成:“陈国执政大臣,又称陈公子佗(音驼),陈佗,文公子佗,陈五父,五父佗。
接下来的桓公五年,《左传》记载:“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代之。”西晋杜预注释说:“佗,桓公弟五父也。称‘文公子’,明佗非桓公母弟也。”现代专家解释说:“佗,陈文公之子,陈桓公之弟,名五父。
再往后到了鲁庄公二十二年,在介绍陈公子敬仲时再次提及五父:“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
襄公二十五年,郑国子产对晋国士庄伯说:“我先君庄公奉五父而立之,蔡人杀之。我又与蔡人奉厉公,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
由上述《左传》记载可以看出
(1)陈五父是陈桓公时期的重臣,可以代表国君与他国结盟
(2)陈佗在陈桓公死时杀掉了太子而接替政权
(3)五父死于蔡人之手
(4)五父死后,陈厉公继国君位,所以陈五父与陈厉公不是一人
至于陈五父与陈佗(文公子佗)是不是同一人,《左传》正文未明确说明。但自西晋杜预认定陈佗就是五父以后,几乎所有的左传专家都认为二者是一人
另外,五父与厉公的关系也不明确。存疑至此,让我们看一下与《左传》同时的《公羊传》
2、《公羊传》
《公羊传》与《榖粱传》、《左传》合称《春秋》三传。其上在鲁桓公六年中记载
“蔡人杀陈佗
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
从《公羊传》可以看出
陈佗当过国君,未留下名号,他行为放浪,为当世人不齿,但是否五父不得而知
五父与陈佗的关系还是不明朗,继续看一下司马迁的《史记》
3、《史记》原文卷三十六《陈杞世家》中记载
“(陈桓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为厉公。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
“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也。”(原文“佗”写作“他”,实系一字,为阅读方便,以下俱将他改成佗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佗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佗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佗,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于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佗’,罪之也。
从原文中,可以得出
1)陈五父与陈佗是两个人
2)陈佗与陈厉公是一个人
3)陈厉公是陈完的父亲。这和《左传》记载相同
关于三陈,史记的说法与左传的出入较大。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和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均进行了考证。《集解》引用谯周的观点,认可陈佗就是陈五父。《索隐》也同意《左传》,认为司马迁记载有误
既然史记也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还是回头看《春秋》经。因为《左传》是给它作的说明,《史记》也借鉴了它的史料
4、《春秋
节选有关段落如下
鲁桓公五年
春,正月甲戌,已丑,陈侯鲍卒
夏,齐侯、郑伯如纪
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葬陈桓公
城视丘
鲁桓公六年
秋,八月,壬午,大阅
蔡人杀陈佗
九月丁卯,子同生
鲁桓公十有二年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鲁庄公元年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鲁庄公二年
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鲁僖公十有二年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鲁桓公十有三年
夏,四月,葬陈宣公
通过以上引述,《春秋》中明显留下记录的,三陈中只有陈佗。而且显然,陈佗被杀乃其自身不义。另外,自陈桓公至陈庄公,未记下陈国君侯谥号。按照春秋笔法,陈国此段历史有问题。且陈侯跃卒后,没有记载葬的时间,也是一个问题

3 s" r2 l  K& `, G6 \1 e$ o(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7 02: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