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員興宗撰)《九華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9 01: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宋·員興宗撰)《九華集》( k& f9 ]# H( Y7 A* l0 t# G4 ^/ s
% _$ d( ~1 U( A6 u, e3 g
卷九) t- x0 O4 `+ i: F4 ~* e& n' G
忠質文之治策
7 W: X1 p% G! L- \! a  R( s+ S聖人為萬世慮,後世為一時慮,萬世之慮何慮也?慮治體也。昔者,愚出入有虞之《書》,愚悦之,退而求舜之心,稽舜之道而得舜之政。彼其起深山而坐致無為,何慮深也?意者以道寓政,以政厚下天下,後世至治之體,雖欲不師舜,吾恐無如舜之可師也。當時稷、契、臯、夔之徒與我共理者,其政所可為都為俞,其政所否為吁為咈,聲嗟氣嘆充滿天下者,忠厚氣也。五典從則百姓有以親我,四門賔則諸侯有以順我,讒說殄行既堲之則舉世無以惑我,傳稱其無為恭己正南面而已,此至質之體也。是以忠質之意,已黙寓於舜,非獨善其身,其善天下蓋不少也。然則舜之治體,止於忠質而已乎?恐不止於忠質已也。觀其雍容廟堂,造次顛沛之間,則有盡於文而不自已者。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時則有欽天之文;類帝、格祖、柴望、巡狩,時則有祭五祀之文;五瑞、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侯射車服,時則有尚賢之文;六律、五聲、八音、繪服、章十有二,時則有禮樂之文。其政綢繆委曲節文如此,又何文之美也?嗚呼!求舜之政,已黙具忠、質、文之體,然後世諸儒不以三者名之,天下亦不以三者名之,何也?蓋元氣兼隂陽,而元氣未可指以隂陽名也;舜政兼忠、質、文,而舜政未可指以忠、質、文名也。猗與此,舜之所以高視天下而獨冠也哉?舜之後,降帝而王,其出於政也曉然,宜天下顯然而名之也。禹之為天下也,不矜不伐,不侈大於宫室飲食之間,此何為也哉?忠之體也,天下於是名之以忠;湯之為天下也,不邇聲色,不殖貨利,敦厚謹重見於政者,囂囂其未已也,此何為也哉?質之義也,天下於是名之以質;若夫文、武、周公之為周,微而著,詳而盡,錯出而不亂,宗國五十三吾封之,建官三百六十吾用之,《禮經》三百、《曲禮》三千吾制之,其意若曰經緯在我者也,一不備則後世其鄙野我乎?此文之義也,天下於是名之以文。夫以三王之異世,忠、質、文之異,尚仰觀唐、虞則不足,俯視後世則有餘,故一體明一代治,後世何可不講也?奈何戰國之後,天下之政體,如狂瀾之一奔,未易東也。人皆為一時慮,何暇慮後世哉?西京之主尚寛易,其弊則諛;東京之世尚苦節,其弊則訐。高帝大度豁逹,文帝寛大長者,至於天下末流之弊,白黑不分,公孫子、張禹、孔光之徒,低囘以苟延嵗月,漢緩急不可望也,俗諛日甚,漢日危,尚寛易之弊,可不悲哉?光武登庸卓行,明帝察慧自高,遂使末習之過三君,八顧之徒鼓動朝野,力為驚世絶俗之行,矯異甚矣!俗訐日甚,東京日衰,尚苦節之弊,一至此哉!然兩漢所尚之過,值明主則猶可以振起,若夫三國尚詐,晉尚浮虚,元魏尚夷,齊尚兵,梁尚空寂,陳陋而隋奢,無足疏舉者,彼其擬兩漢猶且抱愧,若稱之三代之時,吾知其包羞也哉!恭惟國家,祖功宗德,接千載之統紀,固足以配舜而軼三代,創業於開寳,繼志於雍熈,休息於咸平、景德,隆盛於嘉祐、治平,既以忠厚惠民愛物,復以制度澤天下,此盛德世也。肆我主上,振中興之運,體優裕之政,躬禮樂之事,亦既薰民耳目矣。邇者,省賦以息民,力農以厚下,鄉飲以勵俗,賞罰以别淑慝,皆執事所謂典章明煥風俗醇厚之際也。夫風俗醇厚則忠質陶民心,典章明煥則文物格民心,即黙具忠、質、文之意,諸儒未可輕名之也。異時致無為之治,比德上古,何如哉?曰宜莫如舜。
1 {0 w0 I( ?# z( h# _4 b
5 g3 H$ E9 E- \! y* f0 {. A2 c1 }, R5 a+ Q# A; ]. ?9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01:10:42 | 只看该作者
卷十# R  j" S$ F4 b. m/ y
舜九官與孔子門人其道異同策! X; U8 |7 I& t( P  {
東方朔何人也,似儒非儒,大言無當者也。武帝嘗謂今時何如?而朔之指意以為天下已安已治矣,誠得周召為宰相,孔子為御史大夫,太公為將軍,益為右扶風,伯夷為京兆,稷為大司農,則無愈於今世矣。嗚呼陋矣!朔之為言也。堯、舜之君未嘗借才異世,然臯、夔、稷、契未嘗不用;孔子高弟,蓋世未嘗無材,而顔、閔、游、夏未嘗或用,因其出之時,占其道之用不用,此難為淺見寡聞者道也,何必借才異世,言大而夸哉?故愚謂武帝非善問,朔非善對。今執事舉禹、稷之徒所以用,由求之所以不用,疑於夫子舜、禹答問之間,借此可以議聖賢之同道也。蓋人才嘗起於用,伏於不用,夫子賢於堯、舜,則門人必不愧於臯、夔,堯、舜即夫子之得志者,門人即臯、夔之不用者。然由也,求也,赤也,夫子多抑之;益也,契也,禹也,堯、舜多信之。蓋舜之所以信二三臣者,信其政之所可至;夫子所抑二三子者,抑其道之所未至。蓋德政易行,故彼有顯政,至道難一,此未必盡道,其是之謂乎?昔者孟子,曰禹、稷、顔囘同道,則囘之得志亦一禹也。唐沈雲卿曰:齊畏衞不過蒲,以子路故也。沈謂仲由有格苗民之德,然則仲由之得志,亦猶益也。若夫龍之出納朕命,亦赤之可以與賔客言也,是則顔淵不媿於禹,仲由庶幾於益,公西華亦可以為龍也。其比二三子得志以充其用者,豈媿虞廷哉?執事其必有以明之矣。嗚呼!宫之奇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伯,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耳。彼二三臣智於虞廷,此二三子愚於孔門,亦獨奈何哉?故《傳》曰:仲尼之門,五尺之徒,羞稱五伯。惜其仕非堯、舜也。噫!夜光之璧暗投則懼,中流失舵一壺千金,嘗試以是思之,則得矣。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01:11:35 | 只看该作者
卷十七
! x/ h+ f. J* o9 {6 H, \舜道形於夔樂論* N# L* g$ k1 \* [3 O! o6 r) t( C
大道不隠則大和不散,天下無所不盡道則無所不盡和,蓋道日用則和日著,盡其和者固託乎樂,盡其道者,吾見不出乎君臣之間也。昔者上世之君,孰能之?舜能之也;上世之臣,孰為之?夔為之也。方舜之盛,命九官,命四嶽,海隅蒼生無不順帝之命,至道之和,豈特尊爼殿陛之間哉?吾見天下無一物可以憂舜,而舜亦無遺憂也。昔也,民望道而道著;今也,道既著而樂不施。則舜何以自見於後世哉?故舜之道,形於夔之音而察夔之命,即知舜之心相與以道,而相寓以和,是或擊或拊,或合或止,或庸作歌,《韶》盡美矣而又盡善也。嗚呼!虞君臣無幽憂慘戚之意,故樂如此。彼既足以儀鳳凰,豈不足以儀百辟;彼既足以舞百獸,豈不足以鼓舞天下也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4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