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32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此贴献给闯关东的姚氏祖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5 23:19: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及河北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2 B% q. u* {" Y+ ?( v7 z       山东人闯关东分三个时期    一是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二是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 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 策。三是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 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     三、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    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 K, T" E3 o2 Y" {% t+ Y+ x        几百年间闯关东路线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姓姚,他们有坚韧的性格,他们有善良的品性,他们勇于果断,开拓创新。他们背井离乡,他们不畏生死。他们只为了后代的延续。我们如今已经不清楚先辈们闯关东的那些故事,一路艰辛,生离死别,多少先辈把生命留在了路上。又有多少亲兄弟走着走着就散了。但先辈们留给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我们的姓氏“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寻根问祖。才有了姚氏族群,在东北大地欣欣向荣的样子。无法用语言表达,先辈们当时的壮举。只能在这祈求姚氏在东北万年长存。
2 T% S. }5 G! A# E3 ~* @                                       此贴献给闯关东的姚氏祖先以表示后代子孙对先辈的敬重0 \# i) T# _: |0 {7 ]  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2-30 06:10:22 | 只看该作者
姚凤阁 发表于 2013-12-29 20:50+ p3 U9 d0 K$ }+ F( e
我也是闯关东姚家后代,听父亲生前说起,苦啊!我是海阳祖根.读文很受感动.发扬先辈闯关东精神!

( b4 _& a# b5 Y/ E& H当年的条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就是背上破行李包,挑着担子,赶上有方便马车就坐一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步行!风餐露宿,那种条件现在无法想象!找到地理条件好的地方就安营扎寨!条件好的盖个泥土房,条件不好的搭个窝棚就过日子了!' H; k, a+ K1 ]" H# t: G& ^# ~) I
看看下面的图片,东北70后以上的人都有感触;
7 b' j$ S1 x/ L( d$ ?8 t' Y5 m ; L5 q2 `* K( |1 ~( r% P, s. ^

! ?  K, _2 D# {* K1 K + R, w! ~: `3 E1 c* P
3 b6 X& x1 M0 v# c7 j% e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3-12-26 11:00:34 | 只看该作者
姚述晨 发表于 2013-12-26 09:32
* Z# r6 J) z4 o6 ?9 k5 Q5 ]我也是昨天看到姚网的活动有感而发。
% W: y6 v. i4 {! |
想过去看今朝!你此起彼伏,于是呼你就有感而发!{:soso__13165319925079696742_3:}一发不可收拾!希望你能多联系周围宗亲一同来建设姚网这个东北家园!!没事多发发感想,好!! " S: U0 Z3 E5 N
/ C: t8 ]& S/ h% l" z; |3 n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23:28:48 | 只看该作者
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0 t8 s6 h4 {6 F
7 R1 `, p( u. B( i/ R
我的祖先“姚凤起”就是这个时期来到东北襄平府的,时至今日繁衍13代。目前家族人丁兴旺,爷爷已经高寿94岁。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6-3-4 09:00:37 | 只看该作者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3-3 13:12
  W+ {4 P0 O3 d& S" C7 Z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 c- G% Z4 {& r- ^: [/ n小平老说的非常对!!就是这么个状况,当年的人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解决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推荐
发表于 2013-12-26 09:00:24 | 只看该作者
在北京经常可以遇到东北的姚家人,祖籍多为山东。应该都是属于“闯关东”姚家先人之后。
% p# O0 L5 v$ J% c- W" ]. Z, B  S, c3 n* H$ M: A5 y
述晨的帖子,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先辈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回顾了历史,也了解了源流。好帖呀!4 s9 `4 f/ q( ~1 v' Y5 [( @' ~( s$ o& N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3-12-26 06:45:3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有工夫多发点儿!学习了!{: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 Y1 {" s2 G8 c0 C( E# u7 d.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32: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昨天看到姚网的活动有感而发。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5:3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庆财大哥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1 16: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