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虞舜“允执其中”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5 23:4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虞舜“允执其中”论
孔祥龙
“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范畴,由来已久。《论语·尧曰》篇中记载,尧帝在传位于舜帝时,就曾告诫道:“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而在《尚书·大禹谟》中,舜帝同样告诫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种秉持“中”的思想自尧舜禹三代以降,最后到孔子,一脉相承,被宋明理学家尊崇为不传之心法,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允执其中”的思想虽然发端于尧帝,但真正能按照“允执其中”的原则躬行实践,并将其内涵丰富完善的,则是被孔子称赞为“其大知也与”,能“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舜帝。舜帝一生躬行“允执其中”之道,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帝早年命途坎坷,家庭关系并不和睦,但舜帝对此毫无怨言,反而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后来继袭帝位后,又能谨遵尧的告诫,安邦定国,使天下承平。舜帝一生都在恪守、秉持着“允执其中”的理念,舜帝以后,历代思想家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舜帝“允执其中”的“中”观念的内涵,并使之发扬光大。
一、本体之“中”
“中”字早在甲骨文时就已被大量使用。《说文解字》里将“中”解释为“中,而也。从口上下通”。林义光将其解释为“本义当为射中的之中”[1],而商承祚等人则解释为“穿其中,所以示中正之处”。王国维等人认为“中”即“和”也。由此可以看出,在古汉语中,“中”字的基本涵义有三点,其一是指中心、根本的意思;其二是为适度,也就是商承祚所说的“中正之处”的“中正”;其三是平衡,也就是“中”即“和”的意思。
在这三个基本涵义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涵义,也就是中心、根本的意义。正如《中庸》里提到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里的“中”就是中心、本体、根本的涵义,这也正是虞舜“允执其中”的“中”最根本的涵义——“中”首先为本体之中。所谓本体之“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道德和政治实践的心之本体,它是主体德行实践的主宰,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主体反躬自省,允执不懈的状态。本体之“中”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主体反躬自求和允执不懈之所在,也即主体德行实践所遵循的根本原则,显然,这个所依循的根本原则,便是“道”,或可谓“天道”。正如《尧曰》篇尧禅让于舜,并告诫舜“允执其中”时,将其与“天之历数”、“天禄”联系起来一样,“允执其中”便有谨持“天数”、“天命”的含义,而“天数”和“天命”,实际上就是“天道”的一种表现。“道”、“天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地万物周行不已的根本规律,更是本体之“心”的最终本原和最高标准。因此,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中庸》将“中”称之为“天下之大本也”。
“中”的这两层本体上的含义,可以从出土文献清华简《保训》篇中得到佐证。清华简《保训》篇记载:“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救(求)中,自诣(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从语义学上说,后文的“自诣(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当是前文“恐救(求)中”的诠释。“自诣(稽)厥志”就是自考其志,含有自我反省之意;而“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即不违背、辜负庶民百姓的愿望需求,也就是对统治者来讲的所谓“民意”。联系到将“民意”作为“天道”、“天意”的思想古已有之,《尚书·泰誓中》就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记载,而后文中“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更是直接表明了舜帝对于“阴阳之物”的“天之历数”的敬顺。所以,“允执其中”的“中”不仅是指心之主体,更是心之主体所秉持的最高标准,即“道”、“天道”。
二、中和之“中”
既然“允执其中”的“中”兼有认识实践主体和最高的道德标准的涵义,而主体依执这个标准进行实践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和所能达到的结果便是“和”。“中”为体,“和”为“中”体之用。
“和”的观念出现较早,《尚书·尧典》篇曾记载尧帝在位功绩:“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里的“睦”、“昭明”、“协和”等词都是表明了尧帝在位时能够执“中”而使天下承平、安定和谐的局面。尧以后的舜帝继承了尧帝的理念,以“允执其中”的观念来践行并达至“和”的境界,同时,在对“和”境界的追求与实践中,“允执其中”的理念也得到彰显。在舜帝那里,以“和”而执“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尧帝在位时“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执政理念一样,舜帝在位时同样也注重对百姓的亲爱。清华简《保训》篇“不违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正是舜帝亲爱百姓,维护人与人之间亲爱和谐关系的真实写照。第二,人与自然、天地间的和谐。“和”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和睦,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间的不相妨害,和谐共处。正如清华简《保训》篇称颂舜帝“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一样,正是指人对于自然、天地“阴阳之物”的敬畏而又“咸顺不扰”的和睦共处的境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和”观念与音乐审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中和”最早也是表示音律和谐优美而不冲突的意思。《尚书·尧典》曾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声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这里,“和”、“谐”皆是用以描述音律,所谓“律和声”、“八声克谐”正是指的声音符合音律而“无相夺伦”的中正和谐之美。借音乐以言说思想是先秦时期诸多学派的共同之处,显然,这种传统正是源于他们注意到了音律和谐与治国之间的共通之道。而作为古代圣君之一的舜帝,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被孔子所称道为“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韶》乐正是舜时代的乐曲,而《韶》乐所体现的也正是舜帝“昭尧之业”,使天下承平的功绩。正如孔子所说“古之帝王功成作乐,其功善者其乐和”,中和的思想不仅是“允执其中”的基本内涵,也是执“中”的理想境界和最高目标。
三、中正之“中”
“和”是“中”之用,也是“允执其中”的目的,而要实现由“中”到“和”的跨越,还有一个环节值得注意,那就是中正。中正也就是公正。有了中正,才会有和谐。
作为执政者来说,能否坚持中正原则,公正地处理政务,是其能否开创和谐局面的前提条件。尧帝执政“平章百姓”,“协和万邦”,靠的是秉持中正原则。舜帝继承尧帝的事业,同样恪守中正原则。孔子称赞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其中于民”,包括了用中正原则处理社会事务,并得到了人民的赞扬与拥护。
舜帝恪守中正原则,“用其中于民”,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正名目。所谓正名目,是指按照名实相符的原则制定事事物物的名称,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用以作为施政的依据。比如,舜帝即位后,积极推动官制和法制建设,设置了司空、司徒、后稷、士等职位,选贤举能,任命夏人的始祖禹担任司空,商人始祖契担任司徒,周人的始祖弃担任后稷(负责农业事务),皋陶担任士(负责刑罚事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政务清晰;又制定了“五刑”、“官刑”、“教刑”、“赎刑”等各种各样的“典刑”,刑罚的名与实相符,谁犯了什么罪,处以什么刑罚,一目了然。舜帝执法中正,做到了赏善罚恶而不失偏颇,所以,舜帝惩罚了共工、兜、三苗、鲧这“四罪”后,非但没有出现动乱,反而使天下咸服。
其二是处理任何事务,既能恪守中正原则,不偏不倚;又能坚持公正原则,无党无偏。中正原则,是指在左与右、过与不及两端之间,不偏不倚,坚持中道立场,这就是孔子所赞扬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公正原则,是指在公与私之间,奉公弃私,不结党,不营私,不偏袒,处理政务,一碗水端平,不偏向任何一方。中正原则和公正原则,也就是后世推崇的“王道”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据《尚书·洪范》记载,箕子向周武王讲的“王道”,有三个特点:一是“无偏无陂,遵王之义”,这是指中正原则而言;二是“无党无偏,王道平平”,这是指公正原则而言;三是“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是指对“王道”原则不违背、不倾斜而言。“王道”发扬光大于夏商周“三王”时期,而“王道”起源于尧舜禹时期,舜无疑为“王道”的奠基与形成做出了贡献。
四、“时中”
“中”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时中”。“时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尚书·益稷》记载舜帝作歌:“敕天之命,惟时惟幾。”按照孔颖达的解释,这体现了舜帝对于天命,对于顺时的敬畏和慎微[2]。与舜帝同列五帝之一的帝喾也非常重视“时中”的观念,《大戴礼记·五帝德》篇记载:“帝喾……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蔽身,执中而获天下。”这里明确将“时”的观念与“执中而获天下”联系起来,指明了“时”乃是“执中而获天下”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所谓“时中”,一个重要含义是“使民以时”,也就是遵守天时,能够按时间、时令做事。遵守天时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守农时。《尚书·尧典》称颂尧帝时说:“食哉惟时!”孔颖达解释说:“人君最所重者,在于民之食哉!惟当敬授民之天时,无失其农要。”古代社会以农业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甚至国家的稳定。因此,遵守农时,使百姓能按时令耕种成为人君治国的重要任务。正如尧帝告诫舜帝“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样,“允执其中”必要使人民富足安康而不至“四海困穷”,而使人民富足安康,则必先谨守“时中”,使民以时。
“时中”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在动态中坚守中正,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包括顺境、逆境,都能够时时、处处秉持中正,不会像孔子所说的“小人穷则斯滥矣”,小人遇到逆境,就会违反中正原则,无所不为。“时中”要求合乎时宜。“时中”并不意味着不知变通,遇到特殊情况,必须予以特殊处理。孟子说过:“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里的“执一”,就是指不知变通。“执中”与“权变”结合起来,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处理特殊事宜。孟子曾经举例说明前“执中”与“权变”的关系,男女授受不亲是一般原则,可是,嫂子溺水危险,援之以手将其救上来,是男女授受不亲原则的“权变”,这是允许的,而且是值得赞赏的;如果拘泥于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而坐视不救,孟子斥其为禽兽。孟子对于“时中”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所谓“允执其中”,是指道德和政治实践的主体之心依循天道,通过时时处处不懈地秉持中正之道,以达至中和之境的过程。“中”不仅是“天地之大本”,是哲学范畴,而且是处理社会和政治事务的中正原则,是政治范畴,还是追求人人和谐、天人和谐的中和目标,是道德范畴。正因为如此,“中”成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共同发明的“道统”的一以贯之的核心范畴。
注释:
[1]林义光:《文源》。引自《古文字诂林》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6页。
[2]孔颖达将“敕天之命,惟时惟幾”解为:“奉正天命以临民,惟在顺时,惟在慎微。”“人君奉正天命,以临下民,惟当在于顺时,惟当在于顺微。”
(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编:《第三届中国大舜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 k; z5 o1 w, X1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4-5-26 08:04:01 | 只看该作者
               虞舜“允执其中”论
6 s! f! {: }8 R( o  v
+ o+ h$ o. M2 d4 @1 K
      《尚书·大禹谟》。舜帝告诫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种秉持“中”的思想自尧舜禹三代以降,最后到孔子,一脉相承,被宋明理学家尊崇为不传之心法,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 c) i; U$ x; }% _2 J      “允执其中”的思想虽然发端于尧帝,但真正能按照“允执其中”的原则躬行实践,并将其内涵丰富完善的,则是被孔子称赞为“其大知也与”,能“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舜帝。舜帝一生躬行“允执其中”之道,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q9 v0 f9 h& \3 s' ?
     “中”字早在甲骨文时就已被大量使用。《说文解字》里将“中”解释为“中,而也。从口上下通”。林义光将其解释为“本义当为射中的之中”[1],而商承祚等人则解释为“穿其中,所以示中正之处”。王国维等人认为“中”即“和”也。
" _. z( N3 {* ?! _0 [       在古汉语中,“中”字的基本涵义有三点,其一是指中心、根本的意思;其二是为适度,也就是商承祚所说的“中正之处”的“中正”;其三是平衡,也就是“中”即“和”的意思。
9 s% v0 g! y) S- J

& I: }' s2 v% W) }, F3 [/ @+ }4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8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