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起交流长知识:姓氏相同是否我们就是同一祖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7 15: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p% |: s. d$ w5 G. z: ]/ q# u2 R“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遇到姓氏相同的人,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2 @" Y' W/ ]8 W5 N: d! _5 y6 M

1 a! v! }- _% k: Z. E1 O真的是这样吗?那可不一定,就算有家谱为证,也未必可靠。
8 ^) ~- q7 \4 X8 N# f
. F) o" A2 r! r: S) o+ c( R$ i% x“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现在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但是纸谱的真实性值得推敲,而血谱却是科学的方式,用这种新方式,可以精确地甄别出家谱的真假,厘清更多的家族传承的谜团。”4 x- E' d/ w/ ^; L7 `0 ^
1 b. B) D% e8 ^3 G
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6 G6 [1 }0 L5 k+ T7 \
6 t4 }0 [, g; e; ~
然而,自古以来,族谱、家谱的编修就不可能是一件百分之百准确的事。或因对历史的不明,或缘于重要人物的散失,或也有修谱之人素养的问题,各类家谱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缺陷。, V0 @4 v5 M: j4 U/ C& b8 T

  c3 K. f9 v2 ~8 q广西贺州家谱研究会董全吉介绍,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线失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各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间”。
+ N* L& e( D9 T! @) R& n* z) o% c6 Y: o
流传至今的祖传家谱很多都出自明清时期,但是,明清两代家谱造假现象却是络绎不绝。一些姓氏家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做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先祖。
8 Q, \. v2 J3 f3 Q/ H# f: h1 I4 b
1998年,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论文《杰斐逊是其女奴最小儿子的父亲》,引起史定华的注意,文中提到通过用Y染色体检测血缘、再比较在世后裔的遗传标记,为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疑案画上了句号。
. A6 e1 ~: \  \- y8 `& o6 r; O2 _/ o; }1 Q) }. u* M( |/ s) A
国内随后也出现了突破性的研究,2012年和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发布关于曹操家族Y染色体研究的最新成果,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Y染色体的单倍群为O2*-M268。从而认定曹操不是曹参后代,也非夏侯家抱养,而是族内过继。- w* u( m3 ~% C3 T1 M$ L
  _- O" N: v" N6 ~7 g- O
史定华据此研究发现,祖宗鉴定并不一定需要把祖宗与后代做亲子鉴定,通过判断两个在世男性共祖的年代、血缘距离,完全可以得出准确结论。
8 J1 W5 M% L; ?" ^% t
; B/ X! Q7 F- Z0 T. g5 z% ?: k他具体解释,分子生物学显示,Y染色体只有男性独有,由父传子、子传孙,世代延续。父系Y染色体的遗传标志显示,如果单倍群不同,则5000年内不共祖;如果17-STR有一个不同,可推算为约300年前共祖。+ x7 B" K  K$ V% W: Q7 ^
: h, F. [" u' g
史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当代百家姓》里排名第85位,有人口300余万。早在2012年,中华史姓就与复旦大学合作,着手构建中华史姓家族的DNA族谱。/ `# D  b* [: N
2 v. U' c/ Q0 g% G$ B* ]" a5 w) u9 V
在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帮助下,中华史姓已有150多位族人进行了Y染色体检测,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史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多源头、多来源的姓氏。7 S9 s8 j' M4 E$ g0 ]4 y+ y1 T% p

0 b" P( l% g* E: h9 ^目前的检测结果证实,中华史姓有多种起源,确定了四明史氏Y染色体的单倍群为O1a1-P203,推翻了史姓多数源于汉侯的传说。. |+ D2 g: _% V' o- z; M4 z
/ ?$ c" Q& C) q& n7 C' t/ O( T. j
史定华1996年进入生物信息学研究新领域,撰写了《中华史姓——历史人类学视觉》一书的初稿,尝试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去探索家族历史。% z/ U9 N; Y; b

9 ^: _& m$ A) r3 S! o认祖归宗更加“科学”
8 d6 i7 z" {, l& h
9 f% V2 J0 @6 C$ p3 v著名生命科学家、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教授表示:“基因虽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但它可以告诉我们人群间或者人物间的关系。”9 E! o) Y0 s" \+ B( ^: u5 c5 Z7 n
, S, B, x) w+ K2 Y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表示,通过检测DNA中的Y染色体遗传标记,可以推断是否来自于同一父系。这为姓氏、家谱的关联研究提供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采用“DNA族谱”和纸质族谱并行、相互印证的办法,来确定族亲关系是可行的。* _: c3 Q2 d4 a5 L

5 W6 ~7 N7 u7 \% w" r* v, s. t1 j史定华表示,在修订宗谱中,如何科学地认祖归宗,应该遵循纸谱、血谱相互结合的方法。其中,血谱保存在每个人血液里的DNA中,忠实记录了世代相传的轨迹。7 L' E$ K2 b* Q& m. K  z0 s' y' b
: p! Q, @6 f  ]9 s
他认为,对史姓家族的多年探索,或许能对其他姓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5-3-17 15:56:50 | 只看该作者
继传统的道路外又一条科学的寻跟问祖的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22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