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名人属哪支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62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9 23: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内斌、姚坦等. @' g( t2 B- w3 M
  姚内斌(911—974)
7 v0 M6 c) U$ E' r7 h7 v
% R1 q" h: }1 m1 m7 z  r# [& z  宋朝平州卢龙人。宋代将领。 ' K# d+ u* v! p3 x' N8 d4 l

$ U% A; P+ N( P7 m% z3 y8 A6 `% ]  初时,姚内斌于契丹国任职,为关西巡检,瓦桥关使。 ) e6 p2 }3 m% p, x, F: ~

# {! Y9 k# c" w9 P) T  周显德六年(959),太祖赵匡胤从世宗北征,军队攻到瓦桥关,姚内斌便率领官兵五百人开城门归降。世宗就任命姚内斌为汝州刺史。姚内斌治政有方,口碑甚佳,汝州的官吏和百姓都提议其留任,因此姚内斌获得恭帝颁诏嘉奬。
8 i+ p3 v5 [4 m0 _( i* m
" q7 W: F, \/ k/ R+ C$ a- Y, ~- ]  姚内斌原本的名字犯宣祖讳忌的一字,便改名字。平定李筠之后,姚内斌任虢州刺史,当时西夏国常侵犯西部,姚内斌改任庆州刺史,兼青、白两池榷盐制置使。姚内斌任职在郡的数十年间,西夏国都惧怕而臣伏他,从不敢再侵犯边境,西夏人都号称姚内斌为“大虫(老虎)”,意思说姚内斌足智多谋,勇猛威武无比。 4 f  f! \- n! M8 _( d( x4 t
8 \: F5 A1 L+ J( E2 B9 q
  当初姚内斌率兵献城归降世宗时,其妻子儿女都留在契丹国内。干德四年(966)大儿子姚承赞秘密从幽州归来。干德五年(967)幽州平民田光嗣等又同姚内斌的儿女六人从小路秘密归来。太祖赵匡胤都召见了他们,幷且赏赐衣物钱财和鞍马,令中使亲自护送还姚内斌处。 ! e6 C1 w2 ?; B2 U
/ f; x0 [" |* _
  开宝四年(971),姚内斌奉召回京,皇上待其重礼,赐赏丰厚。谴返庆州郡治政。开宝五年春季(974),姚内斌突发重病,不治身亡,年六十四岁。皇上令遣中使护丧,归葬于洛阳,朝廷常赐钱物给其家里,并赐赏三十顷田地给其儿子。
& y$ ?/ D4 q/ v! R2 D4 H! K5 f; H$ k
0 Z0 W1 r6 d3 A6 c, N  长子姚承赞,为供奉官,合门只一候,战死在阵地上。 9 x  ^3 v/ P! q; M: ]+ z

5 o$ R* A8 `; w2 [$ Y* H  次子姚承鉴官至殿中丞相一职。
) E( Z" a$ n! y
% f! z1 g7 }$ l0 Q# @: E  姚坦(1034—1109) % }2 N" m& q- S* ^& K7 l& B$ ]

' `/ }( N$ I2 H% J2 r; r  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宋代官员。
) U; x* L/ H5 O, k" V. A1 W& ^; d+ b/ b6 Y8 ?
  开宝年中,姚坦以尚书擢第,调补将陵尉。历任隰州推官、将作监丞,知浔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奉召还京,任著作郎,通判唐州。
- k5 o/ _& y9 ?4 k9 y+ ?
' [2 g1 Z: ]7 E+ d. @- D  太平兴国八年(983),各王出闾,诏给,谏皇上,在朝廷班中五十岁以上,有通经行文的人,都准备任职。姚坦与户部员外郎玉滴,监察御史赵齐为卫府谘议,左赞大夫戴玄为本府翊善,水部元外郎赵图为广平郡王府谘议,国子博士阎象为本府翊善;又以起居舍人杨可法、国子博士杨幼英、左赞善大夫杜新及姚坦一起为王子翊善,国子博士邢贵为各王府侍讲,姚坦仍赐绯鱼。
) d% E- K+ d! r$ @! U/ x5 Q& M, E
, b6 L2 M' U7 T  i. j! u/ T  太宗召玉谪、姚坦等臣,对他们说:“诸儿子生长于深宫,未知世务,所以必定要良师教育辅导,使他们常接触和学习忠孝之道。你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希望各位勉力为之。”诏命姚坦任殿中丞,仓部员外郎,赐紫金。后任本曹郎中,转任考功,仍兼益王府翊善。
* D, D5 V$ L. s& @! P( ~9 X
. x, {7 z/ w2 y4 X  }- y9 @  姚坦性格强直固执。宋王子曾经在府院内造作假山,花费资金过百万。落成之日,召其宾客幕僚庆贺,宴酒共观赏。唯独姚坦俯首不看,王子强迫他看,姚坦说:“见到的是血肉山啊!那里是假山!”王子大惊问其中缘故,姚坦说:“我在田舍的时侯,看见州县催科,逮捕平民父子兄弟,送至县衙鞭笞,遍体流血,这座假山都是农民的租税所建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处也在建筑假山,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停止建造,把假山毁掉。
9 ~( Q& h3 x; b$ B4 b3 \
1 B- G# L0 b( U6 F  m1 U) u  王子稍有差错,姚坦即诋言丑语,故王子很鄙视其。太宗曾经告诫姚坦:“元杰知书达礼,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耶?”王子身边的人也教他装病而不上朝廷议事。太宗派人去探病,可是都说病未愈,算来王子的病情已超过一个多月,还未见好,太宗很是担忧。于是,召见王子的乳母询问详情,乳母回答:“王子本身无病,皆因为姚坦的管教严励,王子总不可以自由活动,闷闷不乐,所以称病。”太宗听了之后很生气,说:“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便命人将王子拉至后苑,罚打数十杖。太宗为此事亲召姚坦,对其安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 O! H  C5 e7 p# @. g1 C1 Y7 X1 ?5 ~7 f  Z6 S9 b9 o
  王子死后,姚坦改任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一天,姚坦被诏上殿,论及旧人往事,其讲多是诸王子不对,称自己斗胆敢言,尽忠正直。待其退殿,皇上却对众臣说:“姚坦在宫诋时,不是以正理诲谕,稍有一丝过失,其即时张扬诋讦,这样做无非是为名利卖直吧了!” 5 h1 S8 \% H& E! E
; b- _: M- _' {
  景德年初(1104),姚坦上书请功补郡,被俾知邓州。颇具政绩。转运使上书朝廷,表扬了其治政功劳。皇上诏令嘉奬姚坦。大中祥符年初(1108),复知光州。 : Z$ m% X( @1 d0 E- r/ I4 a
- M  N1 I3 f' @9 O+ E6 I9 W7 b+ t
  姚坦于大中祥符二年(1109)去世,年七十五岁。
6 P, I% L; p8 s7 N) h* @( r$ b$ _* Y6 J4 P& ?# M3 O. o' _
  姚晔(958— )
7 H4 s5 R1 x; R$ q8 Y6 \: X+ k- Q1 r" _' X
  商水(今河南省)人。状元。 + ^0 x" _0 Z2 [+ N- f
- }% T5 J: L! \9 g7 ^
  姚晔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108),姚晔于戊申科举中及第进士第一名。世称为文状元。 8 ~0 z; i* W; O/ X
- ?, N4 T! }! x% W/ r0 |$ |( a
  姚晔金榜题名之后,真宗皇帝特殊赏赐袍笏,淡黄巾一领,淡黄绢带一条,加白斓,并立即任命其担任官职。这种情形在以前的科举中,是从来未曾有过的荣誉。自此之后成为新的规定制度。 : i! x! g3 S0 d5 L
& T/ `9 T! V( Q7 t& i, ]
  姚晔渐入仕途,后官任著作郎等职。子姚仲孙,官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
3 W/ Z7 n, h) x7 u6 c9 r9 n& ]; ?5 f* R8 }
  姚仲孙(宋朝时期)
1 V# N( K* q& T- K) k3 u- a$ ?" Q! e9 }( A
  字茂宗。商水(今河南省)人。宋代官员。
' O4 j# t: ~$ f' P0 V& F+ G- j
' a' E8 E# Z# H6 J0 x8 }* H$ O; S% Z  姚仲孙为曹南著名家族,曾祖姚仁嗣,为陈代商水令。其父亲姚晔,科举进士头名,高中状元后,官至著作郎。姚仲孙年幼时孝顺长辈,知书识礼,后科举及第进士,补任许州司理参军。 4 u8 s) ?. o( q; d! ~
7 H* i0 w! D& q: g$ a
  民妇马氏的丈夫被杀,指控里胥曾经有事求马氏的丈夫,但马氏的丈夫不答应,因此认为是里胥杀死了马氏的丈夫,令差逮捕里胥治罪。但姚仲孙认为此案疑点很多,证据不足,极可能是冤案。知州王嗣宗发怒说:“你敢以自己的名誉担保吗?”姚仲孙回答:“请不要执行处死,待我再详细调查。”复案两个月之后,果然抓获了真正的杀人凶手,除了冤案。 & j& Y! @; N; {

9 Q4 j/ [; u" a- Y8 O  后来,姚仲孙调任邢州推官,转资州。转运使揭露富顺监狱疑案多冤,姚仲孙亲审此案,其廉明公正,纠正了不少假案冤案,上奏朝廷,结果挽救了数十人的性命。资州的州官换了两届,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凡大事总不能作主,都依赖姚仲孙解决。
/ }4 i2 \- X$ C6 L8 }7 i9 g7 f3 S  |$ ~7 i: D
  后姚仲孙升任大理寺丞,治建昌县。当初,从建昌县运茶叶到南康,常把茶叶露天堆积于路旁,很多茶叶都被雨露淋湿潮侵而霉烂,官员的腐败导致商家大损破产,甚至无法赔偿损失。姚仲孙瞭解到这个情况,其立即发动当地百姓,修樯砍树,建筑仓库,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商人和百姓都有利益。不久调往彭州任通判。姚仲孙积极练兵备战,不因和平时期就松懈战事, 姚仲孙还上奏就守卫国家边疆的措施。后又调往通判睦州,往徐州。当年因旱灾闹饥荒,政府诏令发官栗赈灾民,而当地主管官吏却没有按时把粮食发到平民手中。姚仲孙一到徐州,即时将有关主管负责的官吏免职,当夜按灾民户籍核实后,及时将粮食发送到灾民家里。后姚仲孙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 J; F3 |* b, |9 m0 Q/ v" d( Y
' x/ ]. x$ Z+ x* ?% T
  王融守治益州,辟通州判事。姚仲孙为右司谏。入内都知阎文应要求出任都知,姚仲孙历数阎文应的罪过,对皇上奏明:“方帝戒斋住在太庙,而闺文应大声喝骂医官,声闻行为不端。结果皇后暴薨,朝廷里里外外无不怀疑是阁文应投毒。”皇上调阎文应外出,任泰州兵马钤辖,而阎文应称身体有病而留在京城。姚仲孙再次论奏,才将阎文应调出京都。 ( [2 Z: u, O' F
' l: s  V' F7 W) ?) @" L
  姚仲孙以起居舍人知谏院,管勾国子监,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知杂事。当时谏议大夫共有二十名,姚仲孙说:“谏议大夫是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今诸位寺卿至前行郎中三十五名,贴近职者犹不在数,若以年劳授则数年之外,谏议大夫员益多。请艰其选,以处材望之臣,余悉次补卿监。”于是诏令当选者奏听旨。当初,各路复提点刑狱,不朝多任为省府官。姚仲孙建议考其才能分为三等,优良者升职,合格者调任,不合格者免职降黜,朝廷就诏令姚仲孙负责考试的一切事务。
4 G. ]1 Z9 y# D; k( p
* X7 E+ C' b7 L" H  姚仲孙历任三司户、度支、盐选铁副使,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姚仲孙在职其间,还备战而修城垒、积粮练兵。受到了仁宗皇帝的嘉奬,在任治澶州时,暴雨成灾,洪水冲坏的明公河堤,毁坏了桥梁。姚仲孙亲自上堤指挥抢险,军民奋战了一夜,终下于堵住了洪水,修复好酒厂堤。姚仲孙守治大明府时,半夜率领官兵堵塞金河堤的决口,做得很坚固,当年,澶州、魏州虽然暴雨洪水,但没有对百姓造成危害损失,受到了当地官民的高度赞扬。 ) b7 m  O4 l! v* u# i3 z

3 x% j  g" M4 A  不久,姚仲孙被诏入京,任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后出任陕西都转运使,未赴任。后任三司使事。任职期间,着重西北边境防务,招兵买马屯粮备战事。军用经费繁多杂乱,姚仲孙严格审计,细心合理调用,严令属下挪用贪污。有时候身患疾病,但从未放松军政财务管理,这样得罪了那些贪官污吏,被他们联名上奏,诬陷其贪污枉法,结果姚仲孙被贬任蔡州知府。   R& z4 R) H0 u) l& }" O- J& e
* Y1 Y8 v1 C6 O$ X  M6 l5 A7 \
  姚仲孙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一只眼睛为此失明,不久身亡。
* w6 ^  r* b/ A
- c% ~% {5 F1 ?; L) G  姚铉(968—1020)
+ {- g$ u. X) @8 ^8 [$ q
% t: ?) S7 [/ M7 b4 w  字宝之。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
' H# W& C; n/ H# g+ [5 Q; `# ?  I/ W" C& O* R
  太平兴国八年(983),姚铉科举登进士第。解褐大理评事,知潭州湘乡县。三次任殿中丞职,通判简州、宣州、升州三州。淳化五年994),姚铉于直使馆,侍宴内苑,应制赋赏花钓鱼诗,特备嘉赏。第二天,皇上命使者赴其家赐白金之赏。
: [; n4 q9 \& C; n- [. M' p3 {' @- N; U& ]
  至道年初,姚铉迁任太常丞,充京西转运使,历任右正言,右司谏,河东转运使。后上奏:“我曾见到各处官员,如果廉明公正,尽忠职守为百姓带来好处的,就应该奬励,表彰,宣传。但那些狡诈的贪官猾吏,应该革除官职,严惩重罚,记録档案。礼云‘其人孝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又语云‘旧令尹之政必告新令尹,’这是圣人的格言,也是国家当务之急……”。朝廷颁诏准许姚铉的疏奏。 ' I0 Q& o9 w9 [: @. b

4 M' z2 x$ v- e  咸平三年(1000),暴雨成灾,洪水冲决了郓州王陵河堤,漫向东南巨野,流入淮河,四水,城内积水淹毁了房屋。姚铉知治州政,将州府暂时迁移至文阳的高处平地,临时办公事,以便组织抗洪救灾等民政工作。姚铉及时处理政务,认真务实的作风受到当地百姓称颂。后升任起居舍人,东京转运使,徒两浙路。 / R5 l) C, k; u0 U& F9 I
8 J1 X7 n5 r9 Z+ @
  姚铉为人隽雅豪爽,颇有气度。杭州知州薜映与姚铉同政,但两人不协调,事多矛盾。薜映奏姚铉罪状数条,秘密上奏。结果朝廷颁诏弹劾姚铉,削其官职,特除其功名,贬至岭南连州文学。自吉州至万安,江有乱石,舟行其中,湍险万状,姚铉乘船经过后,感慨良多而赋诗词自怡。大中祥符五年(1012),朝廷会赦其罪,姚铉调任岳州,后又调往舒州, 不久任本州团练副使。
7 L6 E3 @7 d2 U# W' Z/ f( Y% N7 f0 Z3 L5 k" k$ d
  姚铉于天禧四年(1020)去世,年五十三岁。
% ?5 \3 l; H2 D. z. J3 S8 X* b' F9 I: D4 v8 |0 E
  姚铉文词敏丽,善笔札,藏书至多,颇有异本,两浙课吏写书,亦薜所倚之一事。虽被窜诉,犹佣夫荷担以自随。姚铉着有文集二十卷。又采唐文章纂为百卷,曰《文粹》。《文粹》。(今称《唐文粹》)。姚铉尤崇尚韩愈、柳宗元之文风,其去取谨严,为萧统《文选》以后又一总集。姚铉与柳开、穆修等人开创了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姚铉去世后,其儿子姚嗣将书籍上献,诏藏内府,并授姚嗣复为永城主簿。姚铉幼子姚称,俊颖美秀,颇善属辞,于十岁殀折,姚铉纪其事为聪悟録,人多传之。
7 t" h4 J( c& A
6 l9 C, c1 b- Y8 j+ U  姚揆(宋朝时期)
; D  q7 e+ A2 R9 n8 H9 v+ m0 z9 f0 X) X7 m
  探花。 4 `) u2 E; B" R1 C3 L4 H1 e
  P, g) r5 |* U* _
  北宋年间,宋太宗端拱二年(989), 姚揆于己丑科举,登陈尧叟榜中进士第一甲第三名。人称为探花。该科进士及第共一百八十六人。
" y/ g* O4 ~$ ~: Y; R1 r$ r# f: c1 r9 y: l6 m1 R/ E1 h
  后来,姚揆曾任颖州团练推官。
; H4 H) u6 F: A$ s( d' Z8 D' [8 z* B  P/ R6 ~7 r5 S
  姚亨(南宋时期)
: r8 A) J! o# ^8 X7 |" e& L# B  T+ K2 N! O; `  r5 N* O+ c- a% m
  吴郡(今浙江省湖州)人。宋代画家。
- v- p9 B1 e' _% Z3 y* b
0 n# _- M1 c4 A& ?: X! c  姚亨善画,以画花鸟为主。因姚亨为当时画牡丹名手毕生的女婿,故得岳父亲传。姚亨学艺益精,仍然不断修练,终于以善画牡丹成为名家。 $ o, t9 A2 ^2 `5 g0 `9 @
5 S9 f6 _) B/ }
  姚宗明(宋朝时期)
# a8 k3 l1 m: I9 u
7 ^0 _  W; k* T+ u: y  河中永乐人。孝子。 9 R: D* `# o; k

2 W% i8 T0 |& C$ S1 l  `6 h  T  姚宗明的第十世祖叫姚栖云。唐朝贞元年间,朝廷调兵防守边关,姚栖云的父亲对其兄(栖云的伯父)说:“兄你没有儿子续后,可以不去戊边,弟己有子续后,请让我代兄去吧。”后来,姚栖云的父亲战死于边塞。当时姚栖云才三岁,母亲改嫁后,由伯母抚养他。
( l* v6 ?) J0 |8 w! @+ h( z8 k: G. V1 `) I1 A" |' |  S1 K" K
  姚栖云长大之后,对伯母非常孝敬。伯母去世后,姚栖云厚葬了伯母,并给父亲招魂埋葬。最悲痛父亲死于边塞。为了纪念父亲, 姚栖云就将庐舍建于父亲的墓地旁,终其一生孝守在此。县令苏辙深受感动,给其出资购地,开阡刻石赞扬姚栖云。河中尹瑊向朝廷上奏此事,皇上诏厚赐,表彰了姚栖云的家门。将其家乡命名为孝悌,命名其社叫节义,命名其里为敬爱。
' u2 F  a: ?- n
% \5 N! S! Z% j3 H% J. ^% F  姚栖云生儿子姚岳、姚岳生儿子姚君儒、姚君儒生儿子姚师正。从姚岳到姚师正四代都是居住在墓旁的庐舍里。笫五世孙叫姚厚、第六世孙叫姚雅、第七世孙叫姚文、第八世孙叫姚敬真、第九世孙叫姚直、第十世孙叫姚宗明。 + ]5 L+ O, k" `8 r( F2 d0 R6 ~

- E' h4 H% U& G1 P4 w  庆历年初(1041),有关部门就姚氏十世同居一事上奏朝廷,宋仁宗帝下诏答复其家。第十一世孙姚用和、第十二世孙姚士明、第十三世孙姚德。自姚宗明至姚德又经三代,从庆历以后又五十多年,其家庭始终团结友爱,孝顺和睦。   V1 Y- v& u4 N& u) L

# Z* D+ N& \7 q  姚氏一家世代皆为农家,既无官仕,也不出文人。其家境不富裕,有田地数十顷,聚居家族百多人。子孙务农事,养桑蚕,仅是衣食自给自足,经历了三百多年都无一个离异叛家的人。经历唐,五代,宋朝等战争兵乱,动荡不安的年代,子子孙孙孝守墓舍而骨肉不相离散。放之天下,唯此一家。 8 n- J9 k' g. \

3 e3 F/ U( T' Q3 `; |5 L  姚景行(?—1076) ! u* ?) e1 w; V3 o
- _( k8 J; P$ s) b3 P( [- w) e6 r5 J
  始名景禧。兴中县人。辽国宰相。
: P, Y( D$ f+ P
5 m4 X2 N9 B" {/ Y  姚景行先祖姚汉英,本为周将,后降至辽国。姚景行学识渊博,重熙五年(1036)乙科举,登进士第。先为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数年后,姚景行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 u+ x% \! m+ x- o0 L

: @6 F- a! `* `: L, o# M  姚景行敦厚廉直,人望归之。道宗即位,其多被聘为顾问,任北府宰相。重熙九年秋(1040),姚景行告归家乡,在半路上得知耶律重元起兵叛乱,其立即收集附近兵马三百多速赴京勤王,当其到达京城时,叛乱已被平定。其忠诚之行受到了道宗帝的嘉奬,将逆贼耶律重元的全部家产赐给了姚景行。 / Z) t2 H/ l" r% o1 q0 B

( w; D! x8 ?# L' J  咸雍元年(1065),姚景行出任武定军节度使。第二年,驿召拜任南院枢密使。皇上从容问治政之道,引入内殿,出御书及太子书示之,赐其什器车仪仗。   @! e0 T& p0 F0 w
( H0 m. W4 _  ?9 Q$ C1 Z
  一天,道宗帝有意伐宋,就召姚景行问:“宋人好生边事,如何?”姚景行回答:“自圣宗皇帝以威德怀远,宋修职贡,迄今六十几年,若以细故用兵,恐违先帝成约。”道宗帝听了姚景行的分析,便取消了伐宋的打算。 4 X, m; a; X7 F; g) q
9 p4 o& C% H- h) r
  姚景行致仕,不逾月恢复旧职,兼中书令。道宗帝问古今雅士优劣,姚景行占对称旨,受命知治兴中府。后改任朔方军节度使。太康年初(1075), 姚景行赴镇辽兴,滞狱多为冤者, 姚景行奉命为守留,不出数月,几乎释放了受冤的人,以监狱空闻名一时。
8 \3 U  C$ L3 D1 C/ c( C2 o1 |& a$ z
  后来姚景行累乞致政,不从。复请,许之,加守太师。 ; u# l0 u! Z& h( n

; E0 n% T. }& t' s1 Y9 B- r  太康二(1076)年,姚景行因病去世,朝廷派特使为其吊祭,追封其为柳城郡王,谥文宪。寿昌五年(1099),诏为其立祠。
! }/ D9 @  p6 E4 ~& v. y9 d* E- P, K! U: O, b
  姚兕(宋朝时期) 3 D( x9 a" f3 B# m- U  _4 }
) X+ `5 ~+ g& f; }4 ~% k
   字武之。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 W+ }' C/ Y+ e. S- O' ~. @1 E

' {7 N' v- O0 T* A  j  o2 m6 I) [  姚兕的父亲姚宝,为宋朝的一名将军,在定川战斗中身亡。姚兕自幼时失去了父亲,非常孝顺母亲长辈。姚兕从小就有尽忠报国的思想,凡是家中的器具和图画,都被其刻上“仇雠未报”四个字。
7 E' D% l8 w: r; m" |; W  g, a0 N* l' w2 r+ F) c
  姚兕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有一次,宋军与夏人激战,姚兕发一箭射死了敌方的首领,敌军即时大乱,溃败而逃。姚兕率兵乘胜追击,终于攻破了兰浪城。 ( K; C6 b/ @: Q- P3 O9 p# P
/ p9 W" U3 X5 T. m3 K0 b+ Q
  又有寇贼作乱侵犯边境,敌人围困多个村寨。当时,姚兕驻守荔原堡,趁敌军先锋未至,抢在险要之处布防兵力,随时准备出击。敌军到来,即摆开阵式准备进攻。在敌阵中有一员猛将,非常威武,率敌兵打先锋,勇敢开路,姚兕上前发一箭,射中了敌将的眼睛,并将其首级斩落而归,众军欢呼胜利。 ; P) m( N- S3 p! k! t( Z+ K

! Y3 H4 R/ F, }* d) R& @  第二天,敌人又来攻城,更加凶狠。姚兕布置防守,指挥部队作战,其亲临前阵,引箭杀敌,射中了数百名敌人。姚兕拉弓弦的手指受伤流血不止,仍然英勇奋战,鼓舞了士兵。姚兕命令自己儿子姚雄立刻率领一支精壮的骑兵绕至敌军侧后,袭击敌人,敌军顿时大乱,姚兕率兵乘机反击,所向之处,无不攻克。
9 Q* U* M1 G8 p- X" L0 }' X1 r4 f8 q6 P
  敌军屡攻不下,认为此城无法攻破。于是退兵,转而进攻大顺城,姚兕率军迅速前往救城。与凶猛的敌人激战了三天,杀死了数千名敌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保全两座城池。 6 N: `4 k. d% t) S" Q

2 H) r1 X1 w1 _2 B' v! e: H/ ?  庆军叛乱,姚兕领兵亲自镇守西关。庆军失败逃亡,众叛军不得入城,便急急逃亡,姚兕策马直追,赶到之后,并没有杀死叛军,而是劝告他们。那些叛乱的官兵都被姚兕的诚意感动,纷纷泣跪,发誓改正,保证以后决不再叛乱。
! ]+ z6 Q/ J" D- T3 Y) o) `3 W+ G6 H8 J- y9 f* F& H8 a
  神宗帝早闻姚兕的名字,下诏见其。幷亲试姚兕的骑射术。姚兕果然了得,箭箭中的,神宗帝大为高兴,特赐银枪,袍带等荣誉奬赏。 6 O$ N0 u- R# {( g: l+ V
2 g/ F5 M0 c+ T+ @$ P, u( E/ I
  后来,姚兕升任路都监,往驻鹿延、泾原。在进攻河州的激战中,姚兕被飞箭射穿耳部,其受伤不退,而是勇猛战斗。因此士气大振,一举攻克了河州城。
* \6 q! H2 [5 A  j( S, F( _" l/ H: c; Q4 b! q1 M& ?
  刚刚获取的河州城,又被敌人鬼章围困。姚兕分析局势,想出一计:“解围之法,当攻其必所救。” 姚兕随即另派一支部队前往攻击敌军鬼章的后院——陇宗。结果正如姚兕所料:鬼章急退兵救陇宗,河州城即解围。随后,姚兕任皇城使,进钤辖。
7 G8 h- e9 T- p% E$ y2 R
3 R! u! n# w$ _6 S1 I! U* F  姚兕又奉命南下,指挥岭南攻占交址的战斗,因立功被任命为雅州刺史。再战又攻破乞弟,姚兕任忠州团练使,升任副总管,后任东上合门使,往驻熙河。
- ]3 b+ u, X, l- J. v( u6 M) w, A
3 J* Z6 X- h  X  姚兕奉命与种宜联军讨伐鬼章。在洮州,姚兕攻破逋宗城,半夜切断浮桥,使鬼章援军无法度河,终于擒获了敌军首领鬼章。
# n  G' A# _- R' a' C% m; q$ @! r$ ~" n
  姚兕一直刻苦学习,认真研读兵法。直到年老也十分喜爱书法,尤其崇尚颜真卿的翰墨,他说:“吾慕其人耳。” 后改任通州团练使,升任鹿延总管。姚兕在任职期间去世,朝廷赠其忠州防御使。
* t+ U- x% E* P0 l# |2 S( w8 C0 Z$ Y" i- g4 L! i7 D
  姚兕的弟弟姚麟,也很有威名。当时关中称其兄弟二人雅号“二姚”。姚兕有两个儿子,长子姚雄、次子姚古。
7 h5 b+ j* L2 a% p2 a9 [- b$ m7 A7 G9 E! t4 G5 Q* c! g' I7 ?
  姚麟(宋朝时期)
/ w  X& j, ~9 R; C, G8 ~* A
& D! e3 H$ d. V( A% d+ |" ^  字君瑞。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2 R$ }, m0 W6 V0 a( I0 S& H" r( s" O3 I
  姚麟为姚兕的胞弟。当姚兕攻打河州时,弟姚麟亦在军中作战,其被敌军乱箭射穿骨头,箭镞仍留在里面,姚麟就用强弩将箭镞取出来,其时,脸色不变,笑言自若,这种精神令人骇然。
9 O4 U/ B4 K" R& ?% M2 \, z2 K% O6 P) T' {, W
  姚麟累积战功,任皇城使,为秦凤副总管。后跟随将军李宪征讨生羌,擒获了敌将冷鸡朴。转任东上合门使、英州刺史。 2 L- {3 B) ~' r- |* H! r
& v, q- b( |4 l$ ?5 ~3 H0 F3 l1 {
  在元丰西讨作战时,姚麟以泾原副总管的身份随刘昌祚出战,于磨隘一带取得胜利。转战向鸣沙,前往灵州。在高遵裕作战中失败,后降职任皇城使,永兴军路钤辖,复任泾原副总管。
6 _) G; D( ~  [' z! n: E( p
' m  f: [; h/ S. r  西域国夏人议和进贡宋朝,乞兰国愿意割地以表示诚心。姚麟说:“夏人押囚其国主,如今仍然执行,是诚心的。为了两国的利益,可以停战撤军。惟独乞兰不可以,我愿戒将帅赴边疆准备,以示进军讨伐的意思,以断絶其愿望。” 朝廷听从了姚麟的建议。姚麟督领诸将征服了堪哥,经略使卢秉向朝廷奏上姚麟谋略兼备,英勇无畏的战功,朝廷嘉奬了姚麟,赏赐金帛六百。
- D$ t2 L+ K0 f; B5 O/ a2 w- X, E% t2 Q; z' o  x3 e& h
  元佑年初(1086),姚麟任威州团练使、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历任步军殿前都虞侯、步军马军副都指珲使。绍圣三年(1096),姚麟以建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出知谓州。安焘为朝廷大臣,请求留住姚麟,另一位大臣曾布说:“微臣曾访行视察姚麟防御边境的措施及略策,全都合理有效。愿提高警戒,使之尽力尽为”。 名臣薛索韩忠彦说:“奏对的语言,并不是姚将军这辈之人。”此后哲宗帝就不再派遣姚麟出任,而是留在京城任职。
1 G% \3 i- ?" D8 F* H: N" J+ D$ c" n# ~4 b( _/ G/ u4 p
  姚麟任武康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及徽宗即位,任姚麟为都指挥使、节度建雄、武定军、检校司徒。 4 R% c; P$ A% A( d7 z

9 }! e( p, S# H  V  姚麟去世后,宋徽宗诣其宅第临奠,赠开府仪同三司。 2 N/ S' O% g2 Z' L7 \2 X( k5 N
/ H  G0 }+ }4 O
  姚氏(?—1136)
8 {) J& q4 ~& X
% b" Q/ v) d  `6 x, G6 ?) O  岳母姚氏为宋人岳和之妻。 ; O. Y5 R# T* k5 |0 I9 X' w
2 w1 g  l* G' J
  一场突发的洪水令其家破人亡,姚氏失去了丈夫和家园,但其没有悲观,而是坚强地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因为在劫难中还幸存着她唯一的儿子,让她充满希望。
  @5 J5 E( Z: B7 X% r2 |' \/ O, x
) m) u# `6 R4 X  虽然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她仍然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不但送儿子到私塾去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儿子学艺习武。让儿子拜周侗为师。习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姚氏言传身教,对儿子的要求极其严格和认真,还自幼灌施了爱国救国的思想教育。
# g: D, Y  k% Y; l, c
3 q* i$ `" T& {! N7 c2 y  姚氏为了让儿子紧记亡国的耻辱,她亲手在儿子的背脊上刺刻了“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她的儿子便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
" Q! p' i7 g& R; Y; P1 N
/ t/ x2 i! Z1 |$ {1 j- T  姚氏是一位真正的伟大的母亲。她被国人尊敬为贤母,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贤母之一。“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母教的经典。
6 q4 t& L! A$ E- X. d
" N+ ^4 u# C" t  Q, N  姚氏晚年还随岳飞军中奉养。姚氏于绍兴六年(1136)春在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病逝,宋高宗皇帝赐地封号,厚葬于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2 h- k* [, s& T" Q7 M/ D' F
. |! X4 z* [; e( [# ?
  姚雄(宋朝时期)
+ V4 h( U, T% l
1 \& ^! w, F( x3 w9 F7 Q3 Y$ V+ U8 R  字毅夫。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4 g3 j7 |7 ^5 p0 J7 b+ U6 M8 [8 ?9 ~1 G: B  J0 \
  姚雄为宋代将军姚兕的长子。年少的时候勇敢且有谋略,姚雄十八岁时就随军征战,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在征讨金沙作战中,姚雄率领百名骑兵先锋出击,第一个登城夺关。姚雄于荔原战役中再立战功。将军韩绛惜其英才,推荐给朝廷。姚雄参加了延和殿阅试。 ) o- Q" G' d$ \5 j
2 A, w) \* F- w9 a$ E+ Y
  姚雄还参加了安南、泸川战役。历泾原、秦风战斗,驻守甘谷城,任远镇戎军、岷州,再任左骐骥使。 " |* `3 _9 Y& B  |$ F' T" \
- N; k! d; s. C5 I+ q
  绍圣年中(1095),渭州将章楶城平夏国,姚雄在熙河率兵前往支援,夏国全军出战,姚雄军队与夏人进行了非常惨烈的战斗,姚雄肩部中箭受伤,但其作战更英勇。士兵们勇气大振,敌人顶不住便撤退,姚雄率军乘胜追击,杀敌三千,俘虏无数。
# g2 u8 ^  f1 H. G  |9 z
5 E/ J% Z& ]' g1 y2 [: I! {$ T" X  而当初五曰之前,折可(通)在作战失利,士气沮丧,姚雄与折可(通)会师,幷且身先士卒,大大地舞动了军中的士气,各路军都奋力拼战,取得了战斗胜利。姚雄被任为东上(阎)使、秦州刺史。
4 c/ X  z' o* f. O3 j
. A+ E: F2 [4 Q8 [5 l  第二年,虏寇攻打平夏,敌人的攻势一时十分鋭利,眼看城将失守。姚雄与弟弟姚古快速联军急援,力战后得以解围。后姚雄任知会州,领熙河钤辖。王赡驻地青唐,羌人攻打湟、鄯,朝廷急诏姚雄与苗履率军援助。邈川地方军情危急,姚雄奉令解围, 姚雄刚刚赶到,羌人军队看到空中尘烟滚滚,听说是姚雄的军队,大惊而溃退。围困已解,姚雄立即军行鄯州,苗履后期到达。王赡告诉姚雄苗履他们,兰豀还有一部份余敌,应该趁机立即去消灭。姚雄分析了情况,认为不可出征,但苗履不听姚雄的劝告,独率兵前往作战,姚雄即布防军队,充分准备迎敌战斗。不出姚雄所料,不久苗履的军队就战败而退,敌军追击而来。姚雄亲率军队迎战,敌人万万没有料姚雄的这一招,一时大惊大乱,结果被杀二千多人,大败而逃。胜利的消息大振军民,哲宗帝特派使者到军营中慰问犒劳官兵们。部队随后转移至河州。
, K" k/ X" x/ d% p5 B
3 X$ }7 H3 E; u* p8 \4 _+ @8 t% k  当时另一将军种朴战败,王赡也陷敌中,姚雄从鄯州战至湟州的四战,每一次都取得胜利。后在驻军地修筑安乡水关,于河两岸立堡垒,以保卫桥梁,开通了水道运输,平民商贩旅人,都来往于湟城之道。一派繁荣稳定的生机现象。后姚雄兼任夏州防御使。
% ^4 o# X5 s9 t6 g# z" k% l9 d( b3 d0 C/ v' x- i
  建中靖国初,朝廷议论弃守湟州,便诏姚雄讨论其中的利害。姚雄认为可以放弃湟州,就将湟州赐赵怀德,调姚雄任治熙州,再任华州观察使。 / H- [8 G. Q! J2 c

9 Z, N; m  P# C2 ?, \  后来蔡京任用王厚复治河湟,停姚雄官职,治其弃地之罪,姚雄闲居光州。三年之后才恢复自由。之后定其责任较轻,复职金州。第二年朝廷复召回京。高永年死后,西域边防阻絶。当初姚雄守治河熙、安楫时,复新边使,后知治沧州,加奉天、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姚雄复为熙州,转任安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任康武军节度使。再奉诏进京,任中太宫使。转任左金吾卫上将军,以武康节度使治熙州。 ; r4 [9 K: ]; M5 e7 v1 R% w$ g- z

! e8 }5 r2 D: |1 X( A  在熙河州驻兵防守的十八年间,换任了十六位将军镇守,唯有姚雄三次再任此职,共历六年。
  ^' q; E+ L) I" X  \' U5 x" B4 [1 _5 U! v9 H8 z
  姚雄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致仕。姚雄去世后,朝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 # Z, q1 \1 k* }! i  J

2 W7 ?9 o2 m+ ?/ m  姚古(宋朝时期)
& D0 i/ n  @2 q
; S# }5 v  r/ U' f  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领。 ; n; k7 _, o! y7 S( J: s

. A* D8 k8 K. ^- i7 k  姚古为姚兕次子,姚雄胞弟。以战功升任熙河经略使。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城,姚古和秦凤经略使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率兵勤王。当时朝廷命令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置制使,种师道与姚古的儿子姚平仲已经先率兵入京卫戍。宋钦宗任命任命姚平仲为都统制。 ( C6 T; J- u! E
: D* F! |( O  ?; p' L0 R0 m. L' V
  朝廷寄望种师道、姚平仲等将帅保卫国家,击退敌人。但种氏,姚氏两家向来都是山西最大的名门望族,两家弟子争强好胜,各不甘服下。姚平仲怕战功被种氏家族独占,有所顾忌,藉口说士兵不宜速战为由,打算连夜奔袭敌营,但情报被泄露,结果导致失败。
# E) S4 v+ Y7 O. h) Y0 f+ a6 p( z$ l5 n2 T% A. Z
  及宋朝与金国和议,金兵撤退。朝廷诏令姚古、种师道、折彦质、范琼等将领兵十万护送金兵撤走。 9 [# R! B! e' Z  h5 X1 c! J: W

$ F6 Q0 B. B' {( n  不久,金兵侵犯边境,金将粘罕攻陷隆德府,朝廷任姚古为河东制置,种师中为副制置。姚古率总兵支援太原,副将种师中领兵增援中山、河涧等郡城。粘罕围攻太原,全部切断了通往城内的交通。姚古率军首先攻打隆德府,一举收复,一时军威大振。其紧厄守南北要关,与金兵恶战数番,双方互有胜负。
0 A6 V9 c# S2 y# K3 a8 V1 K7 R
: a0 f) w7 b& F/ a$ ?/ O, o# l* S  一时太原还未解围,朝廷令姚古与种师中两军形成掎角两翼,进军太原。种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收复寿阳、榆次等县。朝廷数次遣使者令两军速战,种师中约定姚古及张灏两军齐出击,但姚古和张灏逾期不至,错失良机。种师中只有退回榆次,兵败战死。
7 b7 b! @* B0 z# F! O
1 j7 S6 @. ]! X. a  金兵继续进攻姚古的军队,双方在盘陀相遇,数日激战后,姚古兵败,退守隆德。朝廷诏令降姚古军职,以另一将领解潜替代其。本来,姚古屯兵威胜之军,但其手下的统制官焦安节没有摸清敌情,就假传敌人大军压境的消息,弄得军心动摇,焦安节又力劝姚古撤退,结果导致两郡失守,宋军大败。
  n/ m! w7 D) B9 H' {8 s* C; e6 p: F
1 z% W' g  C0 R0 B  李纲召焦安节回京,在琼林苑斩其首级。中丞陈过庭上奏姚古战败罪不可恕,朝廷诏令将姚古贬置岭南广州。
4 Y/ A0 \' H  a  R5 [$ j, ]/ B0 F0 O: t. V
  姚佑(南宋时期)
3 r* P# Q) @5 [8 z# {# p
) w4 h) d0 M2 w  字伯受。宋朝时代湖州长兴人。
. t1 l3 t- U( B& a; N# w% G& u" ~
  元丰末年(1085),姚佑科举进士及第。徽宗年初(1101),姚佑任职夔州路转运判官。行至京都,巧遇徽宗帝于禁苑引弓射骑,姚佑奏圣武临射赋。徽宗大为高兴,就留姚佑任右正言一职,改任左司谏。姚佑建议朝廷设置辅郡,以扩大京畿,后进职殿中监。 & E& r) M: S7 }% o$ V+ L! W/ _( f! ]
# H# ?. S8 f9 ?7 G& m$ c: c3 w
  六尚局官制成之后,所有有关检举违规等各方面的法规,都是由姚佑所裁定。后来姚佑以双亲年老请郡,被授显谟阁待制一职,知治江宁府。当时,朝廷下诏通辑张怀素,姚佑奉命追捕而抓获了张怀素,随后复任殿中监。 ; a: q$ r, {2 b

3 z% C9 u' f7 C* _9 s& ]) u" ~  第二年,姚佑以直学士知治郑州,调任知政秦州。姚佑请议调熙河的弓箭射手巡逻边境,以简便更换戍卫之事。他认为人情怀土重迁,可以两年为期更换,满期而愿留之乐业者,就听任选择。又请议选择熙州、秦州富民分了授地,征役借粮,劝百姓耕种,发进农业生产。以加强秦州之东、西川的稳定。加紧建筑城堡,备战工事,确有保障,以加强控制熙河、泾原。朝廷都接纳了姚佑提出的建议。
2 T2 o3 S0 b: V1 b/ ]% p/ }' E: u! e
  姚佑再度任职殿中监,改任吏部侍郎。在奉命镇守四川时,姚佑以母亲年老请辞。之后升任工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因老母去世,除去太原府等职。
4 _; L* x" t, D! x1 [
+ H/ F; y, y% m% q9 Z; i/ O  姚佑的故乡县有小胥在其祖先墓旁造坟侵近,姚佑认为小胥对自己有隙怨,就请政府官员解决此事。开始官府诏许姚佑全部买下墓旁之地,再迁移其它坟墓,但小胥不同意,所以姚佑以此为说,他人议论其挟仇要君,最后不了了之。 5 a7 @/ X2 S& k
- B. e, q3 t6 `/ j  j  T, K3 Q/ }: W; a
  姚佑以提举上清宝箫官在任上去世,朝廷赐特进,谥曰文禧。 ; i& L% ^/ M- Y3 \8 G# ?% ~3 T
$ R2 p4 o7 i+ S% i. ^9 I
  姚易(北宋时期) ; `; j1 o- ^0 X9 k1 x6 ~

8 R$ e3 G# c4 A, c( _: f5 v) t  字梦锡。浦城人。宋代诗人。
( b! j- \2 V' c! q( q" \
  X4 n  i  _# e  姚易为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进士,曾官任开封府推官一职。有墨集,传于世。 + U2 o: R$ g* k& u
7 c" I( o  Z* `# U2 J
  姚舜辅(宋朝时期)
) }8 w" ]# ]4 g- B% p6 |7 J! l2 D% ^) f3 |3 x
  天文学家,历法家。 # u; U6 w0 n  d* [# B
3 j4 S5 R+ o. X7 }" _6 e
  姚舜辅精通天象,尤长历法学。姚舜辅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编造了法历《占天历》。但因众多官家认为此法历成于私人家之手,不经考验,不可施行。姚舜辅便再次重新编造新的法历,于崇宁五年(1106)编造完成,赐名《纪元历》。并于大观元年(1107)颁用,此法历先后通行了二十一年。 ! T6 F) r' X0 K; g4 v% S6 Q" E
" ]; I0 }6 W5 n# a) y- i, D# l
  姚舜辅曾经在崇宁年间进行了大规模恒星观测的活动,其所观测获得的结果记载于《纪元历》。此次观测活动是宋朝年间最为精确的一次天文测量。其中二十八宿距度误差絶对值平均只有015度,唐一行的观测数据因此被其取代。
( R5 H& h: ?3 z/ o% `; q' T1 s' @9 f* g* b
  姚舜辅首创利用观测金星来定位太阳位置的方法,并首次明确提出恒星的距度始终在变化,说明各个时代的“天道”并不相同。
0 p/ H% p1 l, S& q+ D+ r% f
4 K+ U+ E# M/ ~: |  姚平仲(宋朝时期)
+ E' w! u& ^& B: k4 H2 S, d5 m/ M5 ]( u
   字希晏。五原(今山西省)人。宋代将军。 $ G$ c; i9 g* G; L
" a3 f. g; V' W
  姚平仲祖先世代都是西陲名将。姚平仲自幼成了孤儿,伯父姚古将其当亲儿子抚养成人。 / T- k/ u. t3 k) ]! q; p

4 L# q# H% o- Z1 `2 q$ Y3 X# p  在姚平仲十八岁的那年,其与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 姚平仲英勇拼博,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敌军扺抗不住,怆惶败退。 7 p1 d. Z" J3 o8 {

8 v# R) U) ?" ?8 \7 C. H; n  宣抚使童贯召见了姚平仲,并与其谈话,但姚平仲没有奴颜媚骨,一点也不屈服于童贯。因此令童贯很不高兴,故意压制姚平仲,也没有给其赏赐。然而,关中的英雄好汉都推崇姚平仲,称其为“小太尉”。
7 i( o3 G9 r+ r5 E  h& `0 C. |+ ^% ~
% Z# j3 h0 r& O9 T5 l  睦州(今浙江省淳安)发生盗乱,徽宗皇帝令童贯征讨盗贼。尽管童贯很讨厌姚平仲,但是他不得不钦佩姚平仲的沉稳勇猛。特定调遣姚平仲与他一齐出征。乱贼终于被平息,姚平仲的功劳最大,于是他对童贯说:“平仲不想获得奬赏,只愿见一面皇上。”童贯听了反而更加忌恨姚平仲,别的将领王渊、刘光世都获得皇上召见,而惟独他没有被召见。
7 s6 U$ x8 z. z; ?& {
6 ^0 A6 D3 r4 d  宋钦宗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常听到姚平仲的名声。待钦宗登位,不久,金国军队入侵宋朝,京都己被围困,正巧姚平仲也在京城,获得在宁福殿被钦宗皇帝召见, 钦宗询问姚平仲如何退敌的策略,并给予丰厚的赏赐。钦宗还许诺待击退敌人之后重赏给姚平仲。于是,姚平仲立即成立敢死队,决定攻入敌营,擒住敌军首领献给皇上。姚平仲连夜出击,很快攻破了两座营寨,可惜敌军首领己经在夜间逃脱。   y6 R/ {/ G1 u

% C. W, E5 f3 J8 v+ D" A( y5 B  姚平仲眼见立功的愿望落空,就选择骑着一匹黑骡逃亡,一天的时间就奔跑了七百五十里路程,到达邓州,才敢吃饭,立即进入武关。到了长安,其打算在华山隐居,却担心华山距离京城太近不安全,于是又跑到四川去。到了青城山的上清宫,那里的人都不认识其。姚平仲住了一夜,又进入大面山,行了二百七十余里路,估计此处地方就连采药人也来不了。便放走了所骑的黑骡,找了一个山洞居住下来。
: X- T. k8 X; I" |' S2 o3 X" Q
2 K- N9 I- j) b  朝廷曾多次下诏寻找姚平仲,但都没有找到。一直到了干道、淳熙年间,姚平仲才开始出山,到丈人道观院,向人讲述了自己以前的经历。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紫色的胡子又浓又密,有好几尺长。姚平仲神彩奕奕,满面红光,其行走的道路不躲荆棘,不避悬崖,行走的速度却似奔马那么快。姚平仲也常给别人写草书,字迹非常奇特和雄伟,但从不对人说出其得道的原因。 : t- u  V9 _5 B  j' T; P% S

3 v# U$ w6 f! |! y- S/ x9 I  姚月花(南宋时期)
' q% ]! l: n& o7 m) J5 W& ?& _: |4 \7 v% R6 X9 o) a
  女画家。
* O& T1 C: _: q. ]7 q* `; q
! o5 p9 c" ]2 _  姚月花为南宋人杨达妻。其工笔札,善花卉翎毛。
: E9 p' V0 ~) p/ ~+ m2 r, u) c+ i6 L) ~6 s  P
  姚月花曾经为其夫画《芙蓉丕鸟图》,约略浓淡,生态逼真。
% _. E) ~- }3 g+ y  M: z0 I  |3 p5 ?3 N( q: O
  有传世作品《胆瓶花卉图》散页,为《四朝选藻册》之一,藏于故宫博物馆。 ( {/ j$ a& j5 {* c4 M

. g6 J, H1 k) i6 F3 t7 U  姚思之(宋朝时期)
/ j( E  O) A: J+ L3 y5 [! S
( \6 I5 Q- z+ c) ~  宋代画家。 % S: D4 T9 h$ r4 ~
8 ?5 r2 s0 d# K
  姚思之善画,以画花卉翎毛为主。其尤擅画花鸟,留有传世作品《紫薇二十四花》。
4 ^! u$ B3 C" A8 s
4 r2 v  i# P, b( y  姚孝之(宋朝时期)
7 o5 p* Z6 b3 S) H. [/ I7 b# u# a' U; T) p
  宋代官员。 3 l% {. _* J  K) ^, j6 \: c
今天先转载这些,待续!7 u* P9 h& C6 }  S. A- o

7 W$ f7 S$ i; V0 V7 S% 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6-10 22:17:44 | 只看该作者
我父亲就是“承”字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