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克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重修族谱首稿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1#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34:4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克毅 于 2016-3-3 09:40 编辑
, W; l- V" t. B( {5 v3 p+ T# ]
. @5 u3 O& l4 x  M+ b7 c8 F7 k                             圣祖遗迹略辨
9 d( l3 {% f* ~, j- t3 d                                                姚恩健$ M* o: K+ u4 Z  s) w: p
. F6 k, J+ y' ?8 |  {- ^
有虞氏帝舜,是我姚氏肇姓始祖;其孝行、明德、帝业等史事,《甲骨文》、《左传》、《尚书》、《孟子》《史记》、《世本》、《大戴礼》等史册记载详备,确凿清明,为我国信史,亦为我姚氏玉牒,古老而翔实。
; |) \# A8 h" ~) e3 h) k, g9 W7 i- s据台湾学者考证,舜字,在甲骨文中作“    ”。舜之名号,在甲骨文中共出现六十六次。如其中一条卜辞为:“戊午,卜宾贞,酒,求年于岳、河、舜。”可见,在殷商时代已将帝舜与太行山、黄河并列祭记,在殷商臣民中享有与河岳同等崇高地位,尊为“高祖”;甲骨文中称“高祖王亥”、“高祖上甲”、“高祖乙”、“高祖舜”、“飨舜宗”“惠高祖舜,祖用王受佑”;商王尊帝为高祖,故《国语·鲁语》曰:“商人禘舜而祖契”。追远尊先,奉供于祖庙,祭祀帝舜。
7 t/ I: \; o$ D$ x( }2 |$ J# H今我中华姚氏,如福建晋江永和、英林、内坑等姚凤公派裔孙至今每年祭祀帝舜圣诞,焚香礼拜,颂“祖公”。可见,我姚氏尊宗敬祖之心,虔虔奉祭,铮铮可鉴。
' P! d5 W7 \( k1 j% o: u对于圣祖帝业德绩,历来史学家争议不大,我姚氏宗亲亦略知梗概;然对于圣祖帝舜诞生地、活动地、崩葬地,史籍记载不一,志史学家阐释各异,分歧颇大,争论不休;迄今二十一世纪,有关省市各持己说,莫衷一是,至我许多姚氏宗亲莫铭其“妙”,懵懵不知所以然。
5 Y9 c0 Z3 x  |9 C  e南宋状元王十朋在《会籍风俗赋》中写道:“舜生诸冯,《孟子》以为东夷之人,历世逾远,流传失真;太史公以为冀州人,然耶?否耶?”未予肯定。王十朋认为“意者:不生于是,则游于是”。山西人说是运城、蒲坂人,山东人说是诸城人,河南人说是濮阳人,河北人说是涿鹿人,浙江人说是上虞人。各以“遗迹”、志史,引经据典,力排众议,执一为是,各唱各调。( u! J3 Y: ^+ j- ?  n9 d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 y" E- i6 O9 N! \8 W" {& l到底是冀州人,还是东夷人?史迁与孟轲各持一说:孰是?
( b6 g  X* O6 {( h2 e4 W6 I( H2 s古东夷,约今之齐鲁到浙越;古冀州,约今河北、山西及山东部分、河南北部(后分置并州、幽州):地域辽阔,概念太大,加上历史荒远,或附会,或争荣,或争旅游资源,焉不争论不休欤?笔者考量各家、各省意见,倾向如次:
7 h3 ^. l+ V% r+ [一、圣诞地姚墟2 C+ x4 Q1 Y+ K* X! U
圣祖帝舜生于姚墟,《说文》《竹书》《帝王世纪》均记叙明晰。问题是:姚墟地理位置,关系帝舜是冀州人,还是东夷人?
$ O" Z: O! `( j  |- P* D9 x9 h- q* @那么,姚墟在何处?有四种说法:其一,姚墟在河南省说法:认为姚墟在濮阳,古称帝丘,帝舜七世祖颛顼曾建都姚墟,《汉书·地理志》:“今之濮阳有颛顼之墟”。其二,姚墟在山西省:认为古冀州,其范围大约为今山西、河北及河南省北部;冀州永济张营乡帝舜村,帝舜村原名姚墟村,村矗一碑上书:“大孝有虞舜帝故里”,落款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立”。其三,山东省济南市,认为姚墟在山东鄄城北,古有帝城,古东夷即在今山东,孟子所称“东夷人”即是也。其四,浙江馀姚,谓《正义》引《会稽旧籍》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周处《风土志》云先姚丘。”《正义》引《括地志》云:“越州有馀姚县,……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 姚丘即姚墟。
6 i: ]" o/ Z  F& E9 _7 @圣诞地姚墟,各省、各志史学家各引征古籍论证其“是”,因而莫衷一是。笔者初步判断:帝舜生于濮阳,理由有三:其一,濮阳乃颛顼帝都,舜为其七世孙,种族诞生于此,一脉相承,顺理成章;其二,濮阳,春秋时卫国地,《路史·有虞氏後》:“《郡国志》云:东郡卫公国,姚姓,本观国也,有河牧城。亦见《水经》。今镇之灵寿西北。”又“濮,帝子散封者,今濮州,有历山、雷泽,故卫有曲濮、城濮、宛濮、水濮。”又“观,后启五庶,俱封于卫,是为五观。”《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今人李索《左传全宗》注云:“观,夏代国名,姚姓,在今山东观城县。”其三,濮阳、范县、鄄城,地处东夷之东界,应孟子之说“舜,东夷之人也”。而史迁谓“冀州人”,则谓其已都蒲坂,属冀州,俗传呼冀州人;帝舜征庸、执政、生活于此,而非诞生于此。
6 j0 Z$ e3 R; l4 Y4 L! n至于有山东学者认为,舜生于东夷之诸冯,诸冯在泗水东,泗水有“桃邑”,古称“陶虚”或“姚墟”,桃、姚二字相通,桃虚亦为姚虚。笔者认为:以“桃、姚二字相通”为条件推导出“桃虚”即“姚虚”,逻辑不通;桃从木,姚从女,风马牛不相及;第三,其所本缘于寒浞以桃杖击杀后羿,后羿子孙以桃为图腾,与舜无干。可见,以“桃”为姚氏图腾,臆造,殊谬。0 o% X' W8 s; b, e" Q
圣祖生日,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圣祖忌日,相传每年九月十三日。
) m0 L1 z( j7 y8 Q' ^, ]- _二、历山、雷泽、河滨、寿丘、负夏五处何在
% g( B# ?1 K# ~4 i& c- j: z# z宋·罗泌《路史》释“历山之耕”下注云:“九域志云,历山有三:济南、濮阳、河中。今秦地池阳、澧阳、潘城、始宁等处皆有立。”至近代,报名谓“历山”者,已有二十多处。自司马贞《索隐》、裴骃《集解》、张守节《正义》之后,诸说纷纭,各持己说。或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一名历山。”“越州馀姚县有历山、舜井……”或引郑玄注,谓历山“在河东”,等等。9 i  \/ O/ S2 `! e3 x5 R4 w
今笔者从韩兆琦说(见《史记》全译全注本“五帝本纪”)。韩氏云:“按,谭其骧《历史地图集》标历山于今山东荷泽东北,雷首泽旁,与下句相合。”所谓“与下句相合”者,谓“雷泽”、“寿丘”、“河滨”、“负夏”,均在“雷首泽旁”。韩氏又引《正义》曰:“《括地志》云:‘雷首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又注云:雷泽县,今山东鄄城东南。
- x0 k7 j* m4 G韩氏注“寿丘”:《索隐》引皇甫谧曰:“在鲁东门之北。”注“鲁”云:今山东曲阜。韩氏引《集解》郑玄语:“负夏,卫地。”卫地,见上述,即濮阳。韩氏摘《索隐》所引《尚书大传》,谓“贩于顿丘”。韩氏注云:“顿丘在今河南淇县附近,正古时之卫地,也与荷泽不远。”             唯注释“陶河滨”引《括志地》所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所谓“河滨”未必是地名,概言帝舜制陶于河边,盖制陶需水耳。其实《括地志》此条之下尚有一段韩氏未引。《括志志》云:“……南去历山不远。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舜陶之陶也,斯或一焉。”可知舜制陶在河滨非固定一处,尤非定陶于一地。
& S0 F) B# ]. x' @三、圣祖崩葬地
- y: \% I" O  j! O0 U帝舜,名重华,字都君,东夷之人,生于七世祖颛顼帝定都圣地濮阳;青壮时,生活、生产于以濮阳为中心之濮阳四周。以孝闻,年三十尧帝征庸佐政,命居妫汭;年六十一受尧让践帝位,都蒲坂,国号有虞。《史记》纪云:“践帝位三十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谥号:舜。(《索隐》:“虞,国名,在河东大阳县。舜,谥也。”按,大阳,在今山西平陆西南,即晋献公“假虞灭虢”之“虞”)
: q+ o$ h# W* I, q自古而今,称“虞舜”者,乃国名加谥号;并非指舜生于虞,为虞人、名舜。* |- S/ N" ?  `/ `
至于谓“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古籍有两种记载:一是《大戴礼·五帝德》:“舜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山。”《礼记·檀弓》:“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山海经》,“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二是《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四十九年帝居鸣条,五十年帝陟。”(帝崩,升天,曰陟)。
/ Q4 V) p1 F" h两个崩葬地,《大戴礼》《礼记》《山海经》与《孟子》《竹书》说法不一。若说崩葬于鸣条,则在山西省运城市鸣条岗;若说崩于九嶷山,则在湖南省宁远县零陵。零陵,汉时为桂阳郡,地广,有湖南宝庆、永州及广西桂林之属地。《山海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Y" b, I$ n% h/ }( a1 S" |$ N* g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中有一幅“地形图”,于九疑山旁标“虞舜”二字。“地形图”下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可见公元前西汉初,九疑山已建有舜陵庙于此。2000年,湖南省考古工作者于九疑山玉琯岩发掘发现宋代舜帝陵庙遗址,有正殿、寝殿、厢房等;在宋代基址下又发现唐代舜帝陵庙建筑基址;在唐代基址下又发现汉代建筑遗址,出土多件汉唐文物。这一遗址发现,恰与马王堆三号墓“地形图”相互印证。帝舜陵墓前有“陵碑”,为东汉蔡邕所书,书文是:“帝舜有虞氏之陵”,另有《九疑山铭》。
' b1 m9 v5 a* V" L* |! t秦汉时,九疑山玉琯岩前所建帝舜陵庙,为历代皇朝,祭祀不断。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武汉帝元封五年,均“望祀虞舜于九疑山”。魏晋南北朝诸帝王祭祀帝舜陵未懈。唐初陵庙荒废。唐代宗承泰二年(756年)下“诏:道州舜庙蠲近庙佃户充扫除”,唐玄宗派宰相张九龄赴九疑山祭舜。唐僖宗乾符年间(877年)修复舜帝庙。宋隆建太祖(961年)诏:“设守视,禁樵苏”;乾德二年(964年)祭舜;六年(968年)下旨修葺九疑舜庙。南宗淳佑六年(1246年),修葺舜庙并重刻蔡邕“九疑山铭”。元至治四年(1324年),命有司祭舜庙。明洪武三年(1370年)遣使访先代陵寝,在酃祭神农,在宁远祭虞舜,并撰祭文。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遣使致祭,并将舜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0#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15:35 | 只看该作者
向小平老,庆礼兄问好!- M% q7 r! @! L2 e' j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9#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12:18 | 只看该作者
钟尧老,我打了几次电话您都没接,我会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后发给您!5 ], f- V/ z) H9 f4 y8 N' |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10:17 | 只看该作者
请姚毅宗亲给我邮箱,我把原文发给你。
) I- ~% C3 W4 _- w  `$ t7 G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3-3 09:08:1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宗亲好!由于有段时间无法登入姚网发帖,延误了发帖内容,很抱歉!
  O5 r" _) ~7 m5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发表于 2016-2-22 17:36:54 | 只看该作者
武康姚 发表于 2015-6-30 01:01/ @$ I  s3 C$ F. r
70: H$ R+ m8 T" H
田丰
) W( p2 \; [6 M! _+ J! T代睦侯(公元9-24)
6 ~" A- E, W* j- n4 x
       读了你的14#,15#跟帖。. y7 Q; v) N1 k: ]
& }, x( v  l6 F; m$ o$ N) c
       恩健老花了大力气修改旧版或增加新内容,可敬可贺。也赞你务实的知无不言6 |/ {% f  C( C: @+ \! [" h

8 N7 k# n6 |4 z9 [" @% L3 E) v( p! z# ^2 L) o4 m: f/ f
(妫)渊' H* D卜居武康霅溪之崖。(外地的宗亲,包括历史上的,老是把”霅溪“错写成”灵溪“)——其实,韶溪派的族谱都是卜居“霅溪”之崖。恩健老依据的莆田谱也是“霅溪”。
6 l" J% a1 E) {  s4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6-2-22 17:22: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猴年元宵节,浏览了你代恩健老发的帖以及其他读者的跟帖(6页54楼)。3 F- Z+ ]- D( g1 ^0 Y8 F+ [
       恩健老花了大力气修改旧版或增加新内容,可敬可贺。) J3 f1 b1 Z! P8 }
       需要好好学习 理解和领会恩健老的新作。但是,甚至还未读懂楼上(形式上)究竟有多少篇。能否将恩健老的原稿发送给我。
; E6 y. {3 l4 H* A/ b;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54#
发表于 2016-2-20 23:02:09 | 只看该作者
姚毅yy 发表于 2016-2-19 19:31
9 g: ]+ [; O% ]$ h1 W8 D( n0 c想问问英玉嫂,这遍文章,能不能用 doc;txt;、、、、或用其它形式转入网页?
2 X1 W; v9 b5 l' x5 a6 }我看到很多宗亲,都想复印 ...
: T' H6 m* ~; ]% e0 W/ t8 j. O

; c/ R# h- b! D; W! s% `5 Z
. Y" d3 ~, Z$ f6 O
英玉嫂 你好!
- i5 C7 t) G% L5 k

* [5 C: q7 N6 |; B5 _
你在网上,转贴的恩健老巨著【福建重修族谱首稿】深深地吸引我。
我想完整复印一份,苦在网上资料是分别转贴的,尤其是图片资料,要完整转复印,
挻化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对起。
: Y9 p2 i) [, s3 I
我斗胆想问问,如果可以,能否传一份整版给我呢,跪谢。

7 F. g6 }  F# O0 F8 A
7 q0 |! b- G0 A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53#
发表于 2016-2-20 20:28:5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2-20 17:24
, \- g* x- e6 N' u你家族谱纂修得怎么样?
$ c" D6 b$ g; z8 B( h  u9 E2 Y" V* ?  v3 Q
请恩健老或张英玉将稿子传送给你最省亊。
$ C* z( v1 }8 C' Q6 U
回复钟尧教授:
& d: m) }( o1 {7 @, v/ r) L
( v- |1 J& H) [8 U△ 你家族谱纂修得怎么样?   
2 C* T/ ^; ]- L6 `' i     在晋溪宗亲们努力下,正一步一步向高处攀岩,初期目标今年10月完工。+ ?) O( z5 w2 w. B/ g4 E5 h: n: L

# g! F/ U* l" X: a8 z0 [△ 请恩健老或张英玉将稿子传送给你最省亊。
) N; Q* u* F$ a    我,那敢如此斗胆,但我会试试。( o; V- E& P$ ?
/ N/ u0 p! d) j: u: w" S
△  钟尧教授一直以来关心,关怀我们修谱,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感激不尽,只有努力。
0 L: Z& j9 w. V
8 e, h2 f3 Y# H1 B: ~  f4 n$ _1 `/ p- i' W, f! K+ a) Q/ J/ Z* Y' a9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6-2-20 17:24:45 | 只看该作者
姚毅yy 发表于 2016-2-19 19:31" M8 n8 i( C- X" Q: n/ h+ B
想问问英玉嫂,这遍文章,能不能用 doc;txt;、、、、或用其它形式转入网页?) a2 K/ ^# E# A2 v
我看到很多宗亲,都想复印 ...
2 `+ \/ [2 F% h; L
你家族谱纂修得怎么样?0 c) j8 J0 o+ v: ~

5 p  g& M0 s; D( x; J: J. b3 E请恩健老或张英玉将稿子传送给你最省亊。% p% _7 M) L5 D4 q. o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8 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