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蓬安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夹塘姚氏——虞舜嫡系后裔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30:24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十、捕鱼制陶

上浦境内有一条小江,这里流水舒缓,沿岸芦苇成带,是个天然渔场。到这里来捕鱼的人很多,因为捕鱼人来自四面八方,捕鱼的方法各异,捕鱼工具五花八门,所以一天下来,捕获的鱼有多有少。日长月久,相互之间嫉妒、争执、纠纷也就产生了。有时为了争夺一个好的地盘,竟大打出手,不时有捕鱼人伤亡事件发生。舜也来此捕鱼,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下决心想改变这个局面。舜善于动脑筋,捕鱼手法高明,鱼捕得多。以后,除每次留下少量鱼自食外,舜把捕获的鱼悉数分给那些捕鱼少的人。同时,他常常把自己发现鱼多的渔场让给人家,还手把手传授捕鱼的方法。

由于舜真诚待人,谦恭礼让,好施乐助,感染了在小江的捕鱼人,他们以舜为榜样,涌现出互让渔场,你帮我扶,分享成果的事,比比皆是。

每逢农闲时节,舜开始制陶,上虞是制陶最早的地方,但舜发现工匠们制作出的陶器坯子十分粗糙,烧窑的过程也很不科学,烧出来的陶器既不中看,又不中用。舜便挨个走访工匠,虚心请教,熟悉工艺流程,研究改进方法,反复摸索,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经舜烧制的陶器一改旧观,变得工艺精巧,品种繁多。


" U9 ^$ T- J0 ^9 q2 l
舜历山耕种、小江捕鱼、河滨制陶的所作所为,使人们纷纷迁居到舜住的地方,一年之后形成了村落,两年之后变成了集镇,三年之后建成了一个都市了。

后人为纪念舜的功绩,人们把小江称为“小舜江”,而且这一带古窑林立,成了中国陶器制造中心。到东汉,陶过渡成了瓷,上虞又成了越窑青瓷的发源地。直到现在,上浦境内还保留着大量的古窑址,有的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有的是省级文保单位。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9:54 | 只看该作者
九、舜射天狼

舜的弟弟生来暴戾无道,再加上父母的百般溺爱,所以对舜更是刁蛮无理。

有一次,象叫舜到东山旁的江水之滨去放一群鸭子,同时又派遣凶残的天狼去叼咬鸭子,以便在父母面前诬陷舜。傍晚时分,风雨突然降临,舜赶忙把山坳觅食的鸭子往回赶。这时,天狼飞冲下来,鸭子猛地受惊,狂乱四奔,纷纷钻入指石山石壁,说时迟那时快,有几只鸭子还是被天狼叼走了。舜定睛一看,天狼已无踪迹,他急忙取了弓箭追赶,三脚两步地跳到一块石头上,向西北眺望,发现天狼已逃过了对江。他便弯腰搭箭,而脚下的指石山也助他一臂之力,竟慢慢向江心延伸出去,越伸越长,伸到江心。舜用力拉开弓,“飕”的一箭,天狼应声而倒。据说,《楚辞》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就出于此。舜站过的那块指石,至今奇突江心,蔚为奇观。

后来,那群钻进石壁的鸭子,没有舜亲自“鸭—来”、“鸭—来”的唤叫,是决不会出来的,只有偶尔的除夕晚上,才会有几只鸭子出洞溜达觅食。如今指石山一带的崖岩上,有无数个扁扁的小洞洞,这些密密麻麻的洞洞,就是当年舜的鸭子出来时呷过的。据当地老人说,如果你是个孝顺的子孙,说不定还可在这里拾到金鸭蛋哩!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9:34 | 只看该作者
八、象耕鸟耘

舜在打骂中逐渐长大,虽然过得很艰难,但他仍然孝顺父母,友爱弟弟。尽管这样,后娘还是视他为眼中钉,百般虐待舜,还添油加醋挑拨离间,致使瞽叟大怒,终于将舜赶出了家门。

舜只好来到了小天台山麓搭了个茅棚住下,开始烧荒垦地。他以野果子充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v2 H4 @7 J. U- \) L# S8 x
一天,舜在地头“石床”上休息。石床由四根石柱撑起的一块简单粗糙的大石板,四周略高,中间略低,中央还有一个圆孔。突然,他听见了“扑哧扑哧”的鼻息声,抬头一看,只见一头大象从对面山上一步步走到他开垦的地方,用大鼻子一下一下尽力垦土,还卷起一块尖利的巨石,扔下山去。由于它的气力大,不到一个时辰,就已开垦好大的一块地。

从此之后,大象天天帮舜耕地,日久天长,舜与大象建立了感情,舜就正式训练大象耕地。

舜有了大象的帮助,耕地多了,种上庄稼之后,地里的杂草丛生,一个人忙不过来。正当舜又为此发愁的时刻,一群小鸟飞来,蹦蹦跳跳帮助舜啄去了地里的杂草与害虫,仿佛代为耘田。

从此,“象耕鸟耘”成了上虞的一个千古美谈。人们把“小天台”改称象田山。

明朝开国宰相刘基善于观察风水宝地,曾在象山察看,称此山形为狮子座,山有紫气祥光,断定为风水宝地。后人便在山下专门建了一座象田寺,以祭舜王。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9:09 | 只看该作者
、兄弟种豆

一天,后娘把舜和象叫到跟前,每人给了一袋豆子,并对他们说:“春天到了,你们俩去种豆子。到秋天时,看谁收的豆子多,多的有奖励。丑话讲在前头,如果谁收获不到豆子,别怪我不客气,谁就不用回家了。”

两兄弟按照母亲的要求,离家到地里种豆。在路上,一股诱人的香味从舜的豆袋里扑鼻而来,象好奇地上前夺过舜的那袋豆子,打开一尝,原来是一袋炒熟的豆子,他吃了几粒发觉又香又脆,便把自己的一袋豆子扔给舜后,拎起熟豆袋,头也不回地跑开享受去了。

其实舜在家里,拎起他的那袋豆子时什么都明白了,只是他不说,现在见弟弟象嘴馋,坏了后娘的“好”事,竟和自己换了袋子,心里暗暗幸运,他连忙跑到自家的地里,松土整地,把一颗颗饱满的豆子埋在土中。

一场春雨过后,舜种下的豆子一颗颗破土,墨绿的豆苗,茎儿粗,叶儿肥,一天一天地往上成长,舜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秋天到了,舜收割豆干,一担又一担挑回家,晒干敲豆竟收了三石三斗豆子。而象却是荒地一片,颗粒无收。这一下,后娘没话可说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六、被竹获笋

有一年秋天,后娘要舜上山去掘竹笋。谁都知道笋,是在春天出土的。但现在是秋天,哪来的竹笋呢?

秋天和春天的气温差不多,但具体变化上却是不同的。舜想着:春天是一天一天热起来,秋天是一天一天凉下去,这凉热的变化,正好颠倒了,怎么办呢?舜突然看见自家母鸡正在孵蛋,茅塞顿开,何不像母鸡那样,给屋后山湾里的那片竹林铺一层“棉被”加温呢!


! X) J5 S+ k* S
+ {1 b2 Z9 _& z, ?) s
但拿什么做棉被呢?舜躺在路边的青草上想着。秋天的青草长得很茂盛,一会儿,舜的背板热乎乎起来。有了,舜当即割草,一担一担青草往竹林里送,铺在山湾竹林的泥土上。正当舜割草起劲时,一个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人走到他身旁,问:“小青年,你割青草作啥用?”舜回答:“老公公,父母要吃笋,我给竹林铺‘棉被’,让竹林暖和暖和,长出笋来。”老人一听,就夸奖说:“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办法也不错。不过,你还得拾些动物的粪便去,什么牛粪呀、马粪呀、大象粪呀,还有山洞里的鸟粪,铺在青草上,洒上水,发热更快,热量更多。”听了这么个好办法,舜高兴地向老公公道谢。

舜照着老公公的话,给山湾的竹林盖了厚厚一层“棉被”,不几天,整个山湾里热气腾腾的,有了一派春意。

常言道“十月小阳春”,这一年的秋天,分外的暖和。不知怎的,在滋润的秋雨时节,天上的乌云堆里,还迸发出电闪雷鸣呢!

几声闷雷过后,竹笋被唤醒了。说也奇怪,山湾里果真抽出了许多竹笋来,舜就扒开“棉被”,掘出竹笋,担着回家交差。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8:31 | 只看该作者
五、卧冰得鱼

自从母亲握登去世后,父亲和后娘及异母弟弟都看他不顺眼,千方百计给他出难题,甚至想谋害他。

一年冬天,弟弟象哭闹着要吃鱼。寒冬腊月,河面上都结了厚冰,哪里还能捉到鱼呢?象是年幼无知不懂,后娘明明知道却心中高兴,当即与舜的父亲瞽叟说,要他叫舜去捉鱼。瞽叟遇事不明,又对后妻言听计从,就吩咐舜下河去。


, v! q# M0 r- t7 ]
9 Y- d' p8 l6 i
舜那时还是十来岁孩子,但父命难违,不得不去,便冒着凛冽的寒风,抖抖索索地出了门。他知道,河水冰冻,要捉到鱼是十分困难的,怎么办呢?舜只好祷告上苍,请上苍帮忙。他一边求天,一边走路,路上看见倒伏在地上的枯草,就把枯草收集起来,编织成一个粗劣的草垫子。舜把草垫子铺在冰冻的河面上,脱下衣服,卧在草垫子上,想靠自己的体温,慢慢地融化冰层,再设法捕鱼。

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一股焦灼的阳光集中照射到草垫子上,不一会儿,草垫子点燃了。草垫子一烧,冰层就加速融化,马上出现一个冰窟窿,许多像筷子一样长的鲤鱼接二连三地从冰窟窿跳了出来。舜就用枯草穿上这些上天赐给他的鲤鱼,背在肩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8:12 | 只看该作者
四、割棉生杈

舜有个亲娘舅住在大江北面沙地。舜小时候,亲娘死后,就常到娘舅家里去。一次,娘舅交给舜一把小茅刀,叫他到棉花地里去割草。舜来到地头,碰到三四个小朋友,大家就一起玩,一直玩到太阳落山。这时,舜记起棉花地里的草还没割呢,就拿起茅刀跑到娘舅的棉地里,“沙沙”把草和棉花秧一起都割掉了。

第二天一早,娘舅到地里一看,吓了一跳,地里只剩稀稀拉拉几株棉花了。娘舅气得胡须翘起,眼睛乌珠突出,赶回家问外甥:“重华,叫你割草,为何将棉花都割了,还有啥收成?”舜见娘舅生气了,忙陪笑脸说:“娘舅,这几株秧够了,株株棉花十八档,档档棉花十八杈,杈杈十八丫,丫丫十八颗,颗颗十八瓣,瓣瓣重四两,棉花收成就够了。”舜还对娘舅解释:“在家里,我上山去摘野棉花,被我过去割掉的棉枝,它产的花比正常生长还多呢!”娘舅听了外甥胡说八道的话,只得自认晦气。

想不到,这一年秋,棉花果真有十八档、十八杈、十八丫、十八颗、十八瓣,瓣瓣都蛮大,棉花收成高于往年,娘舅心里欢喜得不得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7:55 | 只看该作者
三、五岁丧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舜的母亲握登自从生下舜之后,身体显得十分虚弱,后来又患了风寒症,一直未愈。等舜四岁时,母亲的病日趋严重。懂事的舜终日守在母亲的床边,帮助父亲悉心照料母亲,端水喂食,熬汤煮药。但好景不长,待舜五岁那年,握登病逝,父子俩抱头痛哭不已。


* ]4 z; ?1 G: a) b" J3 J
9 Y4 O, E. Y! Y* k& N% T
他们把握登葬在村旁的小山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握登山”,也称“舜母山”,又在山顶建了“握登舜母庙”,以纪念舜母握登。

握登的病故给瞽叟和舜打击很大,家庭也因而遭到不幸。开始瞽叟带着舜每天在田里辛勤劳动,回到家里再做饭洗衣,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后来邻居们同情这对父子,就张罗着为瞽叟续弦。瞽叟娶了一个叫仇的女人,做了舜的后娘。她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怪异、心狠手毒、刁钻古怪的泼妇。一年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叫象,溺爱有加,而象又是一位奢侈傲慢的坏小子。后娘发现舜相貌非凡、资质聪明,比自己的儿子象要好得多,十分嫉恨,于是把舜视为眼中钉、肉中剌,还经常在瞽叟面前挑拨是非陷害舜。

瞽叟因眼疾没有医治好,双目完全失明了,疾病的折磨,使他脾气变得十分暴躁;他又一味听从后妻的话,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不讲是非的糊涂虫,经常对舜进行打骂。这样,舜开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父母的种种虐待,舜采取了“大杖避,小杖受”、逆来顺受的办法;他往往站立不动,任父母打骂,不喊痛,不流泪,直到父母打累了,他才含泪离去。有时父母走绝端要把他致于死地时,他则采取回避的办法,不使父母担当“杀子”的罪名。有一天,父亲为了一点小事又挥鞭打舜,这回舜放声哭了起来,还越哭越凄凉。父亲觉得奇怪,问他为啥哭?舜抹了一把泪水,说:“爹时常打我,一打就痛,今朝爹打我,一点都不痛。我哭爹年纪大了,打不动了,都是儿子不孝之故啊!”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7:32 | 只看该作者
二、四岁学琴

重华自小绝顶聪明,他生下来半岁能走路,八个月会说话,二岁就能按大人的吩咐传东递西,三岁时,学着父亲的样子,用树叶或者草片学鸡鸣鸟叫,而且活灵活现。

瞽叟祖先世世代代是音乐世家,瞽叟的爸爸就是一名十分出色的乐官,他仿效山川溪谷“天籁之声”作出的一个乐曲,使人听了心平气和;即使有人正在相互杀伐格斗,只要一听到他的音乐,人们便会自动停止争斗。瞽叟的爸爸还有一个绝技,他用石片敲打出“拍拍”的节奏声,能使各种飞禽走兽自动应和着他的节奏跳起舞来。

瞽叟本人双目虽然失明,但由于遗传基因,对音乐也很有天赋,特别擅长弹拨五弦琴。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来了一只凤凰,嘴里衔米粒来喂他,并告知他:你儿子就是它来投胎的。瞽叟醒来,从刚才梦境中联想到另一个故事:据说秪支国曾经向尧献来过一只重明鸟,又叫双晴鸟,鸟的一只眼睛里面生有两个瞳子,鸣叫像凤凰,形状像山鸡,还时常把羽毛解落下来,光身在天空中飞翔,驱妖除怪,赶逐豺狼虎豹。后来瞽叟果然生下了虞舜,想起那个奇怪的梦,看看自己儿子舜目有双瞳,感到非常奇怪,莫非儿子真的是那只凤凰转世?

小重华四岁那年,瞽叟把儿子叫到面前,就耐心地开始教他弹拨五弦琴。他发现舜对音乐很敏感,自己只要把乐曲讲解一遍,弹上一遍,儿子不但都能记住,而且试弹三四遍之后,便能在五弦琴上弹得有板有眼,得心应手了。一次,小重华在开荒地上玩耍,见二十几个人正在砍伐一株高大的梧桐树,随后,他们又分别用五根麻绳拉梧桐。但由于力量分散,梧桐树纹丝不动,怎么办?小重华半开玩笑地说:“嗨,这么容易的事都不会吗?听我的。”

大家以为他是故意在吹牛,就当场开销:“去,去!你小孩子懂什么?”

可小重华这个人也怪,你越要他走,他越不走;你越不让他讲,他偏要讲。但见他立即收起笑容,胸一挺,像下命令一般,说道:“不拔倒树不散,你们只要熟记‘宫、商、角、徵、羽’五个口音,大家如按这个节奏边哼音边用力拉,树自然就会拉倒。”

大家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小重华的办法去试试,谁知第一个音刚过,五根绳子就绷得紧紧的;第二个音哼过,梧桐树开始颤抖起来;哼过第三声,梧桐发出一阵轰鸣,随即轰然倒地。这一来,大家服服帖帖,连连夸奖小重华。

后来,这株树篰里又长出一支小梧桐树来,重华便把它制作了一把五弦琴。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27:01 | 只看该作者
一、重华降世

曹娥江中游的上浦虹 虫养 村边,有一座小山,它微昂的头颈,高耸的脊背,短短的尾巴,四周草木丛生,像一条巨大的活龙静卧着。人们一向叫它握登山。


/ {1 j) n: a9 @# z" J: Q/ f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远古时代的贤帝舜就诞生在这里。那时虹 虫养  村叫姚丘,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主人姓姚,因患眼疾,人称瞽叟;他的老婆叫握登,十分贤淑善良。一天晚上,握登梦见一道七色彩虹缠身,醒来发觉自己怀了身孕,心里感到很奇怪。十月过去了,不见分娩,她开始着急起来,心越急胎儿就是不肯出世,一直怀到14个月。一天,姚丘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劈头盖脸而来。可霎那间雨停风歇,灿烂的阳光透出云层,天际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时,凤凰飞来了,麒麟也走来了,祥云落在握登家的屋顶。

正在此时,姚家屋里传出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原来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从握登腹中降生了。人们一齐拥向握登家,只见这个刚出世的婴儿面色黝黑,眉骨高耸,双耳肥厚,鼻高嘴大,天庭饱满,地额方圆。特别令大家惊奇的是他的眼珠子乌黑滚圆,而且目有双瞳。两夫妻一商量,因有重瞳,故取名重华。

此事一时成了百姓的美谈。从此以后,姚丘这一自然村就改名为虹 虫养  村,而旁边那座小山也改名叫“握登山”。据当地老人讲,握登山虽不高但风景迷人,原来上头还有一座舜母庙,分前后两进,主殿供祀舜母娘娘,左右偏殿供奉着其它菩萨。可惜1956年一场特大台风,把这座神庙吹倒了。现在,老百姓在虹 虫养, h+ C# L4 r9 \
6 x8 I( O/ R0 G/ S7 R$ C( Z, W
村又修建了一座小庙,里面供着“舜母娘娘,以示对虞舜母亲的尊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9 00: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