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16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为汉族人最该弄明白的一个字:漢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8 17: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常见有些博友咬文嚼字,对一些汉语俗语、俚语、歇后语的典出及原意加以考证。事实上,确有不少汉语词汇经后人所引申,与原意相去甚远,有的甚至于相反。如“混账”的本意是古时候北方游牧民族的小伙子“混进账篷谈情说爱”,套用时下的俗话就是“泡妞”。而 “老子”的原意是指“儿子”,现在正好弄反了。“老子”源出自道家鼻祖李耳诞生时是“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相传李耳割母左腋降生后,其母见他是个白头老汉,便惊呼:“我的老子呀!”这“老子”是指“老儿子”。5 s( C1 l1 ]5 J( \5 }& A

+ w, p% K. I; \$ }- S: B0 d9 N4 j& l; N; I

4 U; c6 ]( A, n& L    但笔者觉得,中国人最应该弄明白的一个字是:“汉”(漢)!
" v/ B" t3 b& O3 t: P* {4 ]( v4 b9 d! C8 Y3 V
    我们每天说着汉语,写着汉字,称男人为“汉子”或“男子汉”,叫卖国者为“汉奸”。中国最大的民族是汉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源是汉文化。那么,这“汉”字到底源出何处?它的本意究竟是啥?这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弄清楚的。
+ v& S0 u# \3 q' w
' W; w1 M0 ?" `1 Q4 {+ \8 k    中国人有汉人之称,自然来自“汉朝”的“汉”,汉朝的“汉”来自汉高祖刘邦曾做过“汉中王”,“汉中”之名则来自那条“汉水”。那么汉水因何称“汉水”呢?也许有人会说:“汉水”就是一个地名罢了,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含义。其实不然,这“汉”字与中国古老的巫傩文化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0 O( Z3 l3 F2 U& X6 k' X

2 O/ l! C! o1 [4 e) X9 k! E据《中国巫傩史》所载,汉水流域自古便是稻作民族聚居地,稻民崇尚太阳鸟(阳鸟、鸾凤),形成古老的“巫傩文化”。“傩”即“人有难”,巫傩仪式便是祭祀天地山川百神、卜问凶吉、驱疫赶鬼,祈求祛灾难、保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因而古代的稻民也是傩民,古字“傩”通“难”,如《论语》中的“乡人傩”的“傩”字,与《礼记》中“命有司大难”的“难”字,都是指“傩”。于是,聚居于汉水流域的傩民们,便富具想象力地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这条河流命名为“傩”(难)水。因而这“汉”字应该是将“难”字去掉右边的“隹”(短尾巴的鸟),再加个象征水的“氵”旁。这大抵便是“汉”(漢)字的源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900 天

连续签到: 239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5-11-20 17:48:46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5-10-19 22:32
5 d8 m6 z# I4 d  u  {' F小平老说的是这么个理儿,没有汉族就没有汉字。- s! O5 o6 ~7 S! N9 t6 u% a6 X

, }! A1 C. X1 V- t! \  S2 f5 W也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呵呵!“汉 ...
& N4 f" }8 {2 F' G! w3 D) ~
我们每天说着汉语,写着汉字,称男人为“汉子”或“男子汉”,叫卖国者为“汉奸”。中国最大的民族是汉族,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源是汉文化。那么,这“汉”字到底源出何处?它的本意究竟是啥?这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弄清楚的。: n% v7 \1 b" ]9 P* F

签到天数: 3900 天

连续签到: 239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5-10-19 22:3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5-11-20 17:45 编辑 3 ^5 Y2 A, \8 o$ O, B2 J9 K

) _0 Z4 R, V) N( E/ I6 D小平老说的是这么个理儿,没有汉族就没有汉字。
4 [0 V# A4 z0 B8 Q
" d+ Z# l1 n1 m5 V也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呵呵!“汉族”这个称谓不知是何时开始的呢?
! J4 Z. \3 z- q6 I" w; ~- Y* p1 g+ M( b6 r! B) j

# q3 r( z7 w* T) {' L
: u2 x. t  \. a2 {, {0 z5 g& b$ A# G( A* `# {0 |# A: F/ @! M7 n

1 W3 I2 Y! Y2 p7 T(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3-9-2 16:53:45 | 只看该作者
汉族文化,愽大精深。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3-9-2 19:03:50 | 只看该作者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1#
发表于 2011-11-22 19:37:5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
  U# w# Q! Z0 X) \我想应该是没有汉族,就没有汉字。
; z0 }3 R, i! D8 w- d姚小平 发表于 2011-11-22 09:55
0 p& O+ p" d9 m: c) n; M
& N* d6 d1 s! O+ U
! Y$ f4 }& s- S; @! U/ J% J
   

签到天数: 3652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1-11-22 09:55: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
! P- \8 X" s$ P7 h7 ]3 I. a! j7 \$ Y我想应该是没有汉族,就没有汉字。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1-11-20 16:40:11 | 只看该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11-20 16:37:39 | 只看该作者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词条)。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汉字的书写方式分别有正体字和简化字。    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1-11-20 16:36:24 | 只看该作者
转载《汉族》知识( ^( V8 H2 X# d$ o4 H/ @" V, a
汉族概述      
' Y9 L: g; m" h; ]2 D; m/ x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国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Y- Z* _; P7 K- y7 [' m" {
      汉族人口90%以上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0.56%,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 _1 Q, J+ M4 z$ z
  汉族在其他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主要民族,新加坡(77%)、槟城(马来西亚)(56%)。同时在许多国家也是重要的组成民族之一. 2 M' E" B0 G3 L
  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2005年的统计,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汉族占总人口比重91.59%。& Q) m  U1 g7 C# M/ J
文化信仰 * Z9 s+ ^9 ^9 e* V# O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5 M+ J! X. m& D* g9 Q/ g! q
* H# u- p' b: L% ]& b
  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6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