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
7#

楼主 |
发表于 2011-5-31 09:03:18
|
只看该作者
五、根据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思想准则起名; y* D& n# I$ P7 r; ~4 n4 S$ K
早在春秋时期,申儒就根据当时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取名的方法和规定。! U$ Z* H2 ], g- J$ E/ q
申儒“取名五法”按今天的白话解释为:根据出生的时辰取名就是“以名生为信”;根据子女们期许而取名,就是“以德命为义”;根据其出生时的相貌、性情为 取名,就是“以类命为象”;以自然现象、山川河流、动植物名称、剑戟笔砚等物为根据,托寓其理想,就是“取于物为假”;以父辈的名字、长相、情趣取名,就是“取于父为类”。: t6 a3 w `" Z, n# X+ g, T8 J; }
接着,申儒又提出有关取名的六项忌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帛”。 并进一步阐释道:“疾,以隐疾则废样;不以畜牲,以畜牲则废祀;不以器帛,以器帛为废礼。”如果说申儒取名“五法”道出了周时取名方法的话,其“六讳”则是典型的专制宗法。
/ q% d2 t" j/ y4 N9 j' ]好在法束于周,其它诸侯各国无须避讳。春秋时代鲁僖公名叫“申”,郑庄公名叫“甲午”,与“不以日月”相抵触;晋成公名叫“黑臀”,楚公子名叫“黑肱”等,与“不以隐疾”相抵触;战国时期道家庄子名叫“周”,又与“不以国”相抵触。2 B5 z1 F% S) W. |8 T( _
命名的取义,不能与众所公认的观念相低触,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好的女性应当“娴静柔雅”,若非要反其道而行,名“暴”、“鲁”,则世人实在不敢恭维。
" d9 X) z; y, t; y在中国古代,男子多以“五德” 、“四维”、“五福”、“三多”等观念取名。
9 ^* ?2 A1 z2 Z* C. _0 }9 [历代均以儒家“五德”为正人君子的准则,所以依据“五德”观念起名者甚多。' N( H4 M: g& y1 i
五德亦称作“五行”、“五常”,共分三类:" `- a- S" v) v- f9 F# b
儒尚五德:仁、义、礼、智、信;& N7 D8 X2 P9 z( N
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0 b! W6 z) i2 H
(柔、刚、仁、信、勇)" a$ t9 k" @. @
至孝五德:庄、忠、敬、笃、勇。
5 p& T1 \. v+ F n) b% ~儒尚五德的名字有:仁惠、仁杰、叔礼、守礼、守义、崇义等等。: L, `2 ]5 Q# |: k9 Q8 I |0 l
将帅五德的名字有:汉朝大将韩信;东汉大将马武、班勇;三国时战将黄忠、于禁、庞德、孙坚;西晋武将刘毅;东晋大将王镇恶;隋文帝杨坚、隋大将薜世雄;唐大将尉迟恭、苏定方、李希烈;宋大将石守信等等。& r) f1 X, K3 |* U8 n+ J4 x6 ]
至孝五德的名字有:守敬、世忠等等。
7 j3 W+ i, S7 F/ O9 z7 M以“四维”观念起名
( a- z. i( ~1 h; W* I“四维”观念即礼、义、廉、耻,始于春秋时代。四维本是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政令而制定的四项准则,后人以其为道德依据,多以四维观念取名。8 f. O/ e" @" M
以“三宝”、“三多”、“五福”等道家观念起名. i$ B/ V4 E6 p) p& x
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6 w2 b/ o2 ~0 c; d% J9 F
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
: b, B( F) R/ s2 A5 }0 z' j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 `/ Y2 `" E5 M用道教思想命名,是一种很流行的取名方法。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逍遥派”,多具有很浓厚的超世观念。
1 C7 W; H4 @1 r8 N2 U; p以墨家思想起名: k$ M: i: }0 s9 f
虽然战国以后,历朝历代多崇儒教,然而墨家思想仍深入人心,以墨家思想取名者亦不在少数,如:“尚贤”、“尚同”等等。
) _. w& z& I1 _5 E. X' V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焕然一新,名字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出了许多叫“新华”的名字。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跃”、“跃进”命名枚不胜数;一九六六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向东”、“卫东”、“卫旗”、“小兵”、“立新”的名字多如牛毛。
" C! }3 Z8 A" J( l- B( Q" A8 Y另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支配数千年,宗族观念很重,在命名中屡有体现,如清朝的袁枚之孙名叫祖志,便是以此而取名的。唐邺国公张昌宗、安禄山的部将田承嗣、北宋名将杨继业、明末兵部尚书杨嗣昌、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尹继善等人,都以宗族观念而取名。
7 ~$ b' B1 N: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的名字。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妇女数千年来,起名字也往往依据“三从四德”,“三贞九烈”。四德为:好德、好言、好容、好功。历代女子名为“贞”、“淑”、“贤”、“顺”的俯拾即是,直到今天,有些人仍给女儿这样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