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5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度知道:姚家祖先是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886 天

连续签到: 238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24 18:51: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20-7-24 19:05 编辑
/ `# o, _0 I( M9 _4 X2 l' |6 A
; z$ l. e8 I5 Z8 u【转自百度知道】姚家祖先是谁????% q5 {, D0 {! m3 i, M" @. g

& [5 {& }+ ^  L: {6 m
! N; w8 K' ?/ x9 {) \
( H/ E3 t& X9 u5 Q& |+ @
* R& ]9 a& ^; c  M% E: r
% y6 u0 ^# S8 s# ~
爸爸是“干”字辈的,现居广东韶关,客家人来的。其他字辈我不知道。想知道自己祖先是谁。。。跪求& i- Z$ e! X1 E7 L1 l
2 Y7 R3 y9 i% c, W' [- O

7 |6 U: F  x( a% [
 我来答
分享
3 p& m% D7 b2 s. U [url=]举报[/url]# T: n* q3 V' u8 _5 j4 y% J4 y

) ^: U* A+ P$ H* \2 j8 }
) o  E* T7 U4 P) \: q' {

9 m* Q. I4 ]# l5 a3 o5 D. o% r* L+ b3个回答#热议# 新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报告”发布了哪些新趋势?$ P5 d) Y9 {4 Y8 o  i, [) ^. t
. o7 I  u9 ?4 t
136*****855 ( A" p' b% ^4 I& t7 q
2020-03-02
关注

- H# x" O1 g* p' Z6 O) ?4 `
8 i9 h0 l9 L% d% c& a
2 `2 R3 X1 ^% \' U7 Z主要有三:

( N: W- Z4 `* f2113①出自妫姓。据526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4102所载,相传五帝之一1653的舜有生于若水、居于地丘的后代,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又相传舜在当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尧推荐过陶唐氏,舜继承王位后曾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他的大女儿嫁给妫满,并且封他于陈。传至年仲敬氏时因避王莽乱居于吴郡,改姓为妫。传五世后,复改为姚姓。
% n+ R, d" P0 V) Y1 P% [+ S: h6 X7 s
* p' ^# U, @& G5 n: c! F8 p
②出自子姓。据《路史》所载,春秋时姚国乃商族后代,子孙以国为氏。  n% ?: ~, ]. R6 H6 o9 ]
# E* Y. \1 v' `5 |
$ O. |9 B4 O! N
③他族改姓。据《晋书》所载,西晋时有羌族首领姚戈重,本是汉时西羌烧当氏后人,自称是帝舜的后代,改姓姚;明赐元人饶五十姓姚名智;德昂族拉耐氏族,汉姓为姚;今苗、水、羌、拉祜、满、彝、蒙古、土家、壮、白、俄罗斯等民族均有姚姓。始祖:虞舜。 迁徙:早期姚姓因家族势力不足,故繁衍得较为缓慢,在东汉以前,姚姓已有徙居今河南、山西、广西、四川、浙江等地者。王莽篡权后,代睦侯田丰之子田为避王莽之乱迁居吴郡,改为妫姓,再传五世孙敷,复为姚姓,居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子孙沿袭未改。至晋代永嘉年间,南安赤亭羌族一支在其首领姚弋仲率领下,从赤亭迁到榆眉(今陕西千阳),后赵时被徙关中,后姚弋仲被任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居于清河之滠头(今河北枣强东北)。20年后,其五子姚襄率领部众返回关中,在三原被杀,襄弟姚苌降于前秦,不久攻入长安。南北朝时西魏有吴兴武康人姚僧垣及其次子姚最入长安,姚僧垣之长子姚察则仕陈为吏部尚书,陈亡后,姚察及其子姚思廉被安置在雍州万年县(今陕西西安西北),至隋时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当今中国之姚姓大多来自上述两支姚姓,在唐代以前,就已成为今浙江吴兴和甘肃陇西一带望族。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光州固始人、任府兵队正的姚廉洁随之入闽。此期不久,唐姓繁衍的甚为广泛,除遍及大江南北外,还有姚姓前往辽宁,并有陕、甘、豫之姚姓人入迁云南、四川。其中云南的姚安、大姚等县的姚姓最多,故唐武德四年,因此地多姚姓而置姚州。两宋时,姚姓已分布于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地。明初,姚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东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姚姓湖广填四川。此际姚姓已广布大江南北,尤以江苏、浙江为最集中。清初,有姚姓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姚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江苏、浙江、安徽为多。目前姚姓人口列全国第64位。 6 J7 t0 z  S) ^8 y! v, r8 H
  j6 B9 H9 V1 B6 d! j) z

6 k7 u+ O0 r6 _3 j3 l% E" N郡望: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3 N8 S$ z2 Z- d( x; Y
南安郡东汉中平五年分汉阳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肃陇西渭水东岸,相当于今天的甘肃陇西东部以及定西、武山等县。隋初废。
1 j$ U- f2 N9 @2 w* C

7 t* E$ s! |+ j4 v" D' K

4 \3 S" _: G, {6 y堂号:圣仁堂舜帝是至仁圣明的帝王。
2 W0 b' |, I9 k/ d% w5 S/ I其他堂号:①郡望堂号:吴兴、南安。②自立堂号:耕历堂”、存仁、世德、藻镱、谐孝、耕山、承德、重华、上郡、雍睦等。
- ^( e0 Q; `8 T" z* H2 y
- J# V$ J) ^: s- A1 w4 ^1 V. |. s
  j' z9 W* G" F; N/ T2 ~# M
字辈:某支姚氏字辈:宗纯才炳,大孝珍贵。万国安康,祖德广远,孙子荣昌。
' Q" A5 H* J* e, ~# r2 s某支姚氏字辈:文德如玉尚,润希正一宏,绪绳先世远,庆锡万传荣。作善长适吉,崇师必显名,懋修期继美,廷选振家声。
. P2 G4 n5 x' o0 ^' w雍睦堂姚氏字辈:衅承贞福顺,念思永志正。贤能德国学,知喻开绍嘉。声振大启运,敦修万年华。携才光远裔,凯泽映朝霞。续字辈:宗乾元焕,孝义为先,勋猷恒著,教育纯全。- K7 A; M& S( _6 }% o  v
湖南益阳姚氏派语:守道如珍友,敦修自景行,奇才光后裔,盛业继先程,经术儒林重,勋猷著鼎铭。, ?) x* M( |9 Y" P/ ?) I
湖南平江姚氏派语:仕志用伯叔,季廷思自修,英标才胜世,继武定功周,辅佐致文明,允执厥中行,祖德经纶学,佑启步云程,善命敷四海,敬承先谟训,克和协万邦,九歌惟叙韵。
- ^- ]! y3 A: o9 o+ ^7 {; J- ^恩溪姚氏名派:一人垂拱御,万字仰鸿猷,发育齐天峻,昭明如日周。字派:臣心常贞靖,卿士若尹良,吏翰文章重,蕃宣德惠长。4 X5 J: v" k, b# P/ \+ q# Z/ W: L
贵州姚氏字辈:仕文时字子,天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副梁忠,邵祖本元茂,敦伦瑞英长,舟廷龙显见,毓秀定连芳。$ a5 c: C8 _4 l& y
重庆合川姚氏字辈:大正启世,国泰民安,谨守先业,敬为德本,学乃家祯,垂裕后昆。
6 |( v# g, i% D. c/ ]* T广东廉江姚氏字辈:国家兴业,礼乐成章,光华复旦,继世永昌。
+ T8 @# W8 o7 ]0 n

9 L- L8 }. s5 A6 D. K. X
0 t" n8 Z& D, \! C3 W2 b3 H
名人: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世为羌族首领。西晋末,率部东徙榆眉(今陕西千阳东),有众数万,先后投靠前赵、后赵。石虎时,率部属迁居清河,被任为冠军大将军。太宁元年(公元349年),镇梁犊起义。后赵亡,降晋,为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l2 X2 a6 I4 q! A- ?1 d( s8 _
姚苌(330-393),十六国时后秦建立者。字景茂,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公元384-393年在位。姚襄死,他率诸弟降于前奉苻生。苻坚时拜为扬武将军,累有大功。淝水之战第二年(384),他率羌人进据北地(治今陕西耀县东南),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擒杀苻坚于五将山。白雀三年(386)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改年号建初。在位时,与前秦苻登相攻,子兴继位,灭前秦。谥武昭帝。庙号太祖。9 P: Z! D3 r! ?* C) T1 M
姚襄(331-357),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甘肃陇西西)人。姚弋仲子。公元352年,弋仲死,他率部众进入关中,为苻生所败,又归东晋,驻谯城(河南夏邑北)。次年叛晋,袭破晋殷浩军,屯盱眙,招纳流民,聚众七万,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后移屯许昌(河南许昌西南),从洛阳西入关中。357年在三原(陕西三原东北)为前秦苻坚所败,被杀。
% a7 s% G. m: b3 A6 Y姚兴(366-416),十六国时后秦国君。字子略,姚苌子。初仕苻秦为太子舍人,父姚苌称帝,立为太子,留镇长安。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继父为帝。注意吏治,平理刑狱;提倡儒学,崇尚佛教;出兵灭苻秦,使苻秦的军队全部转归农业,又放免大批奴婢从事生产,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后秦的势力一度包括西起河西、东至徐兖的广大地区。后连年征伐,赋役加重,民不堪命,国力下降,所部各族又不断叛离,姚秦的统治逐渐衰落。晋安帝义熙十二年死,谥文桓皇帝,庙号高祖。; ]& i) K7 j: D' u" q1 I) f: ^
姚察(533-606),陈隋间史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伯审。父僧垣精医术,为梁太医正。他六岁诵书万余言。侯景乱时,随父归乡里。入陈,历秘书监,领著作郎,度支、吏部尚书。陈亡入隋,为秘书丞、晋王侍读。专志著书,撰梁、陈史,未就而死,子思廉续成之,即传世《梁书》、《陈书》。
' D& Y1 N! o( b2 `) o; Z( u姚思廉(557-637),唐臣、史学家。本名简,吴兴(属浙江)人。炀帝时,与起居舍人崔祖濬共修《区宇图志》。归唐后,先为太子洗马,后为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为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奉诏和魏征共撰《梁书》、《陈书》。《旧唐书》称其“笃学寡欲”,“果执明义,临大节而不可夺”。; J/ p0 ^" M1 p% @$ n
姚崇(650-721),唐臣。字元之,名元崇。为避开元年号,改名崇。陕州硖石(河南三门峡)人。《新唐书》称其“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朝宰相。参与杀张易之兄弟、迎中宗复位诸事。开元初,复相后,秦请禁止宦官、贵戚干政,禁绝建造佛寺道观,奖励进谏,不幸边功等十事。时有不敢捕杀蝗虫陋俗,纠正之,并推行焚埋之法。后荐宋璟自代。“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佐唐中兴,史称“姚宋”。
( r. K) L+ f' T# b6 y' m% M姚合(约775-约846),唐诗人。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入为刑、户二部郎中,给事中。开成四年(839)为陕虢观察使。位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约卒于大中八年(854)以后。所作诗篇颇类贾岛,故“姚贾”并称。其诗为宋江湖派诗人所师法。有《姚少监诗集》。又选王维、钱起等二十一人诗为《极玄集》。7 D3 N) N& c" Y) c! G! @
姚訔(?-1275),南宋抗元义军首领。潼川(四川三台)人,寄籍宜兴。1275年3月,元军陷常州,他筹划组织民兵反攻。未几,宋军收复州城,遂被任为知州。元帅伯颜来攻,他和通判陈炤、都统刘师勇,王安节等坚守半年。城破后不屈死。
" P$ a0 F3 H( X) s9 ?6 w姚枢(1201-1278),元臣、理学家。字公茂,号雪斋、敬斋,柳城(河南西华)人。后迁居洛阳。从攻宋,奉太宗诏与杨惟中访求儒、道、释、医、卜者,得名儒赵复及程颐、朱熹之书,遂为理学的信奉者。后奉忽必烈之命教授世子经书,并充顾问。宪宗时请置屯田经略司、都运司。世祖时,任中书左丞、拜太子太师、昭文馆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元史》称其“天质含弘而仁恕,恭敏而俭勤,未尝疑人欺己”。7 \1 L, Q' G$ q0 e' o( z
姚燧(1238-1313),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洛阳(属河南)人。求学于许衡。《元史》称其为学“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为世名儒”。以才为秦王府文学。未几,授奉议大夫,兼提举陕西、四川等学校。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大司农丞。元贞元年(1295),以翰林学士主修《世祖实录》。大德九年(1305)拜江西行省参政。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著有《牧庵集》。
* _6 J1 ]# [0 n4 @$ u姚广孝(1335-1418),明学者。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十四岁出家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中,从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为心腹谋士。惠帝(朱允炆)削藩,他劝燕王起兵,并为筹措军事。成祖(朱棣)即位后,复姓,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曾参与纂修《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等工作。
% v" t% Q" Q% w- ^: `1 O: a/ P姚绶(1423-1495),明画家。嘉善(今属浙江)人。字公绶,号谷庵、云东逸史,又称丹丘先生。官至监察御史、江西永宁(今宁冈)知府。擅画山水,师法吴镇,又取法赵孟頫和王蒙,善作沙坳水曲、扁舟垂钓之景。墨色苍润,亦写竹石,并工行、草书。初学宋克,后法魏晋诸家,风格近似张雨,兼能诗,著有《谷庵集》。
$ h2 v" Z  k# [! O姚长子(?-1555),明民间抗倭英雄。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县境,迫他作向导。他引敌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坛,并于事前密嘱乡人撤桥,断其归路,倭寇遂为明军所歼,他亦遇害。事后,乡人立祠祭祀。
( y( I% D/ E2 \* G# p8 s姚际恒(1647-约1715),清学者、经学家。字立方,号首源,浙江仁和(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诸生。博古究经,苦耕十四年,著《九经通论》。辨证梅赜(颐)所献给皇帝的《古文尚书》为伪书,非汉代孔安国所作。为毛奇龄等叹服。另有《庸言录》、《好古堂书目》等。
! |3 _4 l: V, {姚范(1702-1771),清文学家。字南青,号姜坞,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官。乞归卒。与刘大槐友善。文理承方苞,持论对其侄姚鼐颇有影响。史评其沈究遗经,综合精神。有《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等。
7 X) F/ B, X' C& p, @* a9 I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号惜抱。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刑部郎中、四库全书馆纂修官等职。后因病辞归。治经学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刘大櫆,为桐城派重要作家。先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凡四十余年。著《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文集》、《法帖题跋》等,另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 ^: s# u# l) D- F( U5 m
姚莹(1785-1853),清文学家。字石甫,号明叔。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姚鼐侄孙。任台湾道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积极抵御,曾击败英国侵略军。后曾奉命入藏处理两呼图克图之间的争端。咸丰初,任广西按察使,参加在永安围攻太平军之役。做官清廉自守,注意时务,有政声。在文学上,他承袭家学,亲聆姚鼐教诲,崇尚程朱理学。是当时姚门四弟子之一,为桐城派古文家。其诗多写自身感受,咏性情、山水,抒发仕途受挫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心境。他还写过不少议论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其文笔峻利,行文起伏跌宕,富有感情。诗文中颇多关于西藏、台湾的资料。诗风宗盛唐,亦有汉魏古诗的影响。著有《中复堂全集》,其中诗文著作包括《东溟文集》、《东溟文后集》、《后湘诗集》等。% w/ R# V) a7 w# d2 [
姚之富(1737-1798),清湖北白莲教起义军首领。湖北襄阳人。白莲教首领齐林弟子。齐为清廷杀后,协王聪儿、王廷诏统领义军。骁悍善战,屡败清军。嘉庆二年(1797)入川东汇四川义军,统编后与王聪儿统领襄阳黄号义军,转战湖北、陕西等省。兵败与王聪儿跳崖殉节。, o3 g: x  f& r: C" x
姚文田(1758-1827),清学者。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字秋农。学宗宋儒,兼精考据。著有《易原》、《春秋日月表》、《说文声系》、《说文考异》、《邃雅堂文集》。卒谥文僖。3 M% E* v' c" X2 m8 B' {) {: w0 N5 z
姚燮(1805-1864),清文学家。浙江镇海人。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道光举人。善诗、词、曲、骈文,并擅绘画,尤工于墨梅。著有《今乐考证》,汇载宋、元至清代咸丰以前的杂剧,传奇作家和作品,以及道光、咸丰时流行的地方剧目,为研究戏曲史的重要资料。所著还有《复庄诗问》、《疏影楼词》等。
- M( ~) o9 P% h4 `% ~- G+ h其他姚姓名人有十六国后秦皇帝姚泓,大臣姚晃、姚旻、姚绪、姚弼;南朝齐画家姚昙度;北朝北周医学家姚僧垣,周隋间学者姚最;唐诗人姚系;宋将领姚兕、姚雄、姚麟;明大臣姚文然;元大臣姚天福;清文学家姚椿等。近当代姚姓名人有政治家姚依 林,军事家姚喆,“四人帮”成员姚文元,历史学家姚从吾,小说家姚雪垠,越剧演员姚水娟,潮剧演员姚璇秋,篮球运动员姚明等。

# w) {3 k& x3 _7 }# f
$ ^# g* A. x! B, n& W& [, h' z 2   * j1 V$ u# V. i
评论 分享) `4 {; S. c  z! @1 S
[url=]举报[/url]收起
5 h, \( `3 K2 L' H. Z6 E7 q$ k
4 E2 f2 t) a: q) W) h

" q: t* ~) r9 O  j, P/ U4 V. g* I6 E/ I- ~& Z6 A
3 B- v! t1 U* V4 m/ Q0 d

+ T, V% a9 v6 ^5 t+ |/ Y葛自勇68 $ s! F. j) V  Y% x7 o- o
2012-04-10
关注
2 Q8 t1 U2 y8 f/ w7 P* Q5 T

! ^( X1 }0 M. Y4 F4 a4 s展开全部  o9 E0 f, i) h- L4 m

$ K. o4 m; A/ e3 Y; r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2113全球华人公祭5261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4102衍生出的姓氏达1653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内,姚氏族人的杰出人物就数也数不清了,是百家姓中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表面上姚姓人数排名在几十位,实际上再包括把姚姓后裔改姓以后的姚氏族人包括在内,就大大超过了王、李、张、刘等中华特大姓。2 n& u/ a; k% T  B
3 t7 ^- L5 c; G/ p; w. |6 z/ `
图腾解说
2 {& ~* `  M/ @. \( K  姚姓因其桃图腾而得姓。“兆”者为“桃”,相传夸父以桃木为权杖,以阳平为桃都(即姚墟,今河南省范县南),以大桃木为日晷(rì gu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天竿,在桃林塞(今河南西部灵宝)追赶太阳,这就是“夸父逐日”的故事。
3 J: G+ J/ s8 A, n
1 K2 T$ S6 W; ~* Q2 O4 y4 c! ^  古时,日晷的日影运行作“S”形,即“兆”的“儿”,四季各有天地交午,记作“X”符,与“儿”合文作“兆”,“女”旁则表示源自夸父氏女系祖先。“兆”与“女”合而为“姚”。$ z( W# E3 D* ~$ y8 p9 p
$ q! T! W9 t- }1 v! ~
  因此,汉语言文字“姚”拆开来讲,“兆”应为其本意,女旁则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古时占卜时以火灼龟甲,观察龟甲产生裂痕的形态以占吉凶,成为卜兆或占兆,引申为预兆,有未卜先知之意。# C$ D9 O* d4 a; L4 _' ^7 V

3 c3 g+ s) x5 K* R  据说虞舜就出生在姚墟(今河南省范县南),即夸父追赶太阳的那一带,而且十分擅长占卜,于是就以姚为姓,其族称姚人。《说文解字》解释“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妖娆也。”舜部落姚人在迁移中,留在平原和山地的多称带桃字的地名,近水的地方就带洮字。这就是古时姚字往往与桃、洮相通的原因。
) O( r6 z# x# {0 P# [) e; J, M/ \9 y- W  y3 H# K
  据说,因为虞舜的居住地姚墟盛产桃,因而桃树成为姚人的神树和社树。姚人在门户上插桃树枝、举桃树枝扫帚引路,以辟鬼驱邪。后来,用桃树木制作的物品演变成为巫师、道士等职业的工具。) Q- t0 M! A* \! o" x4 E

3 L0 d5 g6 I) P: w) d$ S  由于姚人将桃树视为神灵,久而久之,桃树就成为了姚部落的原始图腾。姚姓的姓氏图腾“”,即是由桃树形状演变而来。
- l' O# y$ p8 D: o& U9 ?( L8 m4 R# F0 U' Y1 L
  可见,姚姓的姓氏图腾源自桃树,与占卜有关。在古代,占卜之术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和特殊的智慧。这似乎预示着,姚人将成为一个睿智聪明的族群。
( ~* w5 r: z; z: q9 P
22   & V4 v: s7 T( J! s& t7 O
评论 分享
6 x7 O, g4 w6 U6 i ) M4 P9 o" l* F* `& x$ N
; ^" E" m) t% j+ A4 k

0 w. r! c5 m$ D' c5 D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5 收起 理由
宝贝姚卿 + 20 非常有参考价值~
姚先达 + 20 很有用,感谢分享~
姚玉杰 + 15 很有用,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8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20-7-25 23:2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玉杰 于 2020-7-25 23:29 编辑
4 [. E8 Y- T3 a# d( s
: `1 \* C% y! g  J& X  |0 f②出自子姓。据《路史》所载,春秋时姚国乃商族后代,子孙以国为氏。/  交代不够清楚。; P& P: }& g5 j* a  O& g$ a7 ~

签到天数: 3801 天

连续签到: 43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20-7-26 17:06:36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咱们姚家的信息,都有兴趣。
* U, z- |+ G) F/ {/ F; J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20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871 天

连续签到: 238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20-7-27 12:46:16 | 只看该作者
对咱们老姚家的事必须关心,给二哥点赞!!!
* @  F3 l% y# y  I; {- L$ z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宝贝姚卿 + 20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发表于 2020-7-27 17:4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先登教授您好!心怀祖先恩德,胸含谆谆教诲,以虔诚之镜回眸,持责任之尺展望。对于一个历史悠久而又饱经风霜的家族、对于无数心怀梦想而又历尽艰险的家族历史来说,如一座灯塔,引领航向,无不昭示着家族的繁荣

mmexport1588559485930.jpg (109.5 KB, 下载次数: 127)

mmexport158855948593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20 很有用,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5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20-7-28 21:13:3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咱们姚家的事,都重要,都值得关心。- U7 D: X1 h$ y, N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20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8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发表于 2020-7-29 14:22:36 | 只看该作者
做好姚家事,做好姚家人4 t! l6 q$ d( E5 V, }  x

签到天数: 6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8#
发表于 2020-7-29 15:25:23 | 只看该作者
炎黄子孙

签到天数: 145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9#
发表于 2020-7-30 01:01:41 | 只看该作者
中华姚氏,伟大的姓氏!我们姓姚,我们很骄傲!
" u% f6 v/ q; z+ O% O

签到天数: 145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10#
发表于 2020-8-2 11:59:33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因为虞舜的居住地姚墟盛产桃,因而桃树成为姚人的神树和社树。姚人在门户上插桃树枝、举桃树枝扫帚引路,以辟鬼驱邪。后来,用桃树木制作的物品演变成为巫师、道士等职业的工具。
- I+ m5 r% |; ~1 E) ~# K' k* H+ c+ Z
  由于姚人将桃树视为神灵,久而久之,桃树就成为了姚部落的原始图腾。姚姓的姓氏图腾“”,即是由桃树形状演变而来。% v, h/ H7 I& S9 M# u/ F# L9 ]
" M2 M' n$ X1 L+ R* j; Y# ~
  可见,姚姓的姓氏图腾源自桃树,与占卜有关。在古代,占卜之术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和特殊的智慧。这似乎预示着,姚人将成为一个睿智聪明的族群。, Z; F/ q* T0 R3 X: n0 m.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