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736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维侃宗亲资料中再觅得“汉龙骧将军姚衮”点滴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1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安徽寿县隐贤姚家谱中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但几无资料可寻。今天终于在维侃宗亲家谱史料中觅得较为详细的说明。原来姚思廉为衮公廿一世孙,但寿县谱上明确写明十七世 温(居宁波)、烨(迁庐州六安英山姚家湾,后受公生九子英山姚家湾於元末明初奉调徙居寿春)、燈,看来基本可以确定寿县支系和姚思廉、姚崇是无直系关系的。6 K3 Y  u/ a2 J4 k
/ G, C0 X7 I) E
" A* ^9 r% ~) E7 M% b1 H3 n1 a

0 y% {) P* v) ?8 f( W' [! P以下为引用原文:" j# ]: d4 \# R, y" X  {

' a1 Y3 M7 k6 e" y4 o

9 s- H$ M  P9 ?. x谱志之学宋而后兴,贵池姚姓始修谱志于元至顺庚午即公元一三三0年,即以远古难考,慨自汉而后始能斑斑可考,乃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汉书》载衮为妫人,妫汭今之豫南,衮子定封武列侯,见《史记》。六世孙期为光武中兴云台廿八将之列,至九世值建安世乱,学、彦、晌三支南迁入浙后定居吴兴,是以郡望吴兴此也
' C$ g+ k& K4 `
9 S6 M- W; y! X, q! z$ F6 X
衮公廿一世孙思廉乃唐太宗瀛洲十八学士之一,承其父南齐秘书姚察所撰而成梁陈史,其叔辈廷重因隋末之乱由浙南迁皖南山区之江西新建,来秋浦之三支皆由此。

. i; Y  V" z& R  s8 B2 |  n" G. `: i衮公廿三世孙姚崇为唐玄宗开元名相,与宋璟齐名。崇公之叔即衮公廿二世孙源清公,即为由新建来皖之第一人。谱载源清唐时因宦至新安路,经绩溪见其山水清秀,携家居之,分处不一(于绩溪新居);创一僧院,额目“新建”,以志祖籍之所自来明白确凿。所谓“分处不一”系指其后子孙繁衍,由战、商等因散处绩溪、南陵、歙县等地,其先后来秋浦三支亦其一也。是故秋浦姚氏宗谱中云其发脉于妫汭暨吴兴而历新建派绩溪而分秋浦。其言综而明。8 J0 Q& v( O0 {0 D, N" Q$ }
慨夫史志之功大矣!战而史志修之,又必需即时更勿辍,否则,时愈久而事愈难明,迨夫时久,则求勿详于今而略于古者几希。由于源清之后易详而衮公之后难明,故民国丁丑主编姚冠湖序云,姚氏居贵池二十余世,自元至顺庚午,迄清光绪丁丑,谱凡五修,今以中叶源清公为祖而衮公以下别著于篇,可谓忠于史者,而以首先来贵之衮公之后第卅七世为贵池姚氏第一世。
! A% o, {, ]2 `) T" D- r/ X

/ p% l& r" R& ^( {" h' d; K  U引用文字出处:安徽贵池姚氏源流述2 t  y6 w3 j/ z3 _# g6 e3 @: w1 U% X
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9020&fromuid=1

搜狗地图.jpg (406.16 KB, 下载次数: 223)

搜狗地图.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23:57:32 | 只看该作者
至九世值建安世乱,学、彦、晌三支南迁入浙后定居吴兴,是以郡望吴兴此也。
0 {" m! H: I9 o8 z# z  T

" \& B0 l7 {+ N) e. h2 V6 ?' i据此来看,所有吴兴郡姚氏岂不都应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世祖,但为什么又很少见到各系系家谱中鲜有提及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2-8-22 06:50:1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据此来看,所有吴兴郡姚氏岂不都应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世祖,但为什么又很少见到各系系家谱中鲜有提及呢?”
4 ^4 j" P8 l) _, I& o     问得好。我问自己,也发帖问:汉龙骧将军姚衮是什么人?& F, ]" n3 ^- A, |/ R  i. ~
     类似于1楼的资料多一点,也许大概可推测或明白“汉龙骧将军姚衮是什么人”。. A& M% r8 g) S7 L
     河南姚刊第5期姚大发讲池州荡里姚氏的文章,提及 类似于1楼的姚氏源流的法。池州荡里姚氏族谱值得关注。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2-8-22 12:02:35 | 只看该作者
"《汉书》载衮为妫汭人,妫汭今之豫南,衮子定封武列侯,见《史记》。"
! Y2 l* R6 k+ J* P/ Y) e! C8 G* t. P1 n
这在《汉书》和《史记》中有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8-22 12:3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8-22 12:32 编辑 - c0 v6 j0 M' ~0 K/ @6 O0 i

; j& B% B% t: [7 n# J, u; s5 u9 i* ?引用:"《汉书》载衮为妫汭人,妫汭今之豫南,衮子定封武列侯,见《史记》。"这在《汉书》和《史记》中有吗?# c5 m: M% M6 W: e" u$ J' Z1 \

. Z6 ~3 v; }. W$ ^      以前族谱秘不示人,不要说族外人,族内人有时都不易读到(时至今天,有些地方有些族支尚如此)。老祖宗没想到今天的网络时代,不肖子孙竟然来到网上晒族谱。于是,真假就要收到考问。 . J0 h" \' B4 q
      如果你在《汉书》和《史记》中能证其是否,也便印证了这谱的水平。& C) z7 m2 h% e
      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祖,这是安徽一些姚氏特有的。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6#
发表于 2012-8-22 20:0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8-22 20:31 编辑 ( b% O4 x. @$ m# n1 @

9 f( v1 ?# s$ e$ c- y: ~回复 3# pszyyao 3 Q# x) N* h/ J% x0 e1 B0 i

  W; r4 w+ m9 j1 y4 b* v
5 X1 n6 l: e/ y* d    荡里姚是我贵池“十三姚”之一支,荡里姚的宗谱即我贵池姚之宗谱。“十三姚”者,有南边姚、楼华姚、毛(亦作“茅”)坦姚、殷村姚、西华姚、荡里姚、姚村姚、宋村姚、山里姚、山外姚等,这是过去存在过的,现在受行政区划影响,已难以历数出十三了。但十三姚其实共一始迁祖(迁皖、迁贵池),宗谱七修,各支共承。而且,在贵池鼎鼎大名的“傩戏”原有我姚氏一份,即使“文革”扫荡文化波诡云谲,也没有湮灭其火种。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7#
发表于 2012-8-22 20:2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8-22 20:34 编辑
0 J) K# f; R) o- d
( m7 t/ X$ G3 j4 l0 d! e9 ?! e      始祖姚衮,必有其人,有两处足可证之,一是我贵池老谱载有姚思廉的《世传仕唐姚思廉谱表》可以证之: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9021&extra=&page=1除非有资料能证明此《谱表》为伪。二是有宋大文学家苏轼所题《姚衮公赞》可证之:“貌修气勇  西汉驰名  有虞之后  龙骧将军”。若欲否定姚衮的存在,除非上述两资料均被证伪。
5 F- Y4 h% l$ g% Y4 u       至于其它宗谱未有提及,必有种种原因,我历来不认可哪家的宗谱是最有权威,从而别家宗谱均要以之为准的观点。中国自古以来,兵燹不绝,战争频仍,族人迁徙流荡;外忧内患,文明遭劫,尤以史无前例之“文革”焚书坑儒,毁弃文明为最彻底。至于大族修谱,往往数十年一行,老谱不存,老者故去,后继乏力,加之交通衰微,通讯落后,以致史料阙如,事迹匮乏,人事湮灭,多凭记忆,难免挂一漏万,故只好宥于所在支派,局限于一定时空,不能兼及全面,这是可以理解的。
6 L8 A3 T% z7 S5 j! C9 ~( E) X      浅陋之见,欢迎批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8-24 10:3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士平 于 2012-8-30 15:30 编辑 / G/ Z- T3 u* v, l7 T
4 I/ R* V2 J: k, _
不必去否定姚衮的存在,不必去假定那家宗谱为权威。
- M! U2 ^  c# J; j/ D5 ~自汉代以降,姚氏子孙繁衍,世系流派众多,不可能只有某一支系的。去否定某家祖源,是很荒谬,很可笑的。% R# [4 m5 \1 Q
不过有几点愚见:4 F/ V8 {# B5 S, i1 k; x
    (1)姚氏以吴兴为郡望,决不是所谓的“至九世值建安世乱,学、彦、晌三支南迁入浙后定居吴兴,是以郡望吴兴此也。”这一点,我想,你大概会认可。建安乱世时,应为东汉未年。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我姚氏在吴兴开族,是西汉宣帝时期,姚平公恢复姚姓,也应该是西汉时期,不应该到东汉未年,才南迁入浙江吧。三国时姚信公是当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外甥,陆姓是江南世族大姓,与陆家联姻,没有一定的门户相对,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娶陆家女儿,这比嫁入陆家更难。所以可见当时姚姓也是江南大姓之一,人丁兴旺,也可想见一斑。如你谱上所说东汉未年才迁入吴兴,能被当地士族大姓认可?其概率应该很小吧。孙家割据江南,是依靠当地士族大姓来统治的,可是当时还有许多士族大姓不服,结果孙策都被人刺杀了,这就是外来大姓与当地士族大姓之间的矛盾的表现。2 i2 y2 ?# `) C2 _
    (2)你的那个世系,我和钟尧老也曾经讨论过。我有一个观点,但是没有说出来。东汉初年的云台二十八将的铫期,不是姚期,你可以从史书上找到,是姓铫而不姓姚,除非你有证据证明铫即为姚。因此,你们的世系中列入姚期,我觉得是缺乏依据的。! L1 t! S$ O" w# s9 V
    (3)根据你们的资料,姚衮是孝武时间的将军,也就是说是汉武帝时期。此时姚氏的祖先刚由王姓复田姓,田延年是汉宣帝时期的人,他的儿子也是此时迁到江南吴兴的。由此看来,姚衮公与延年公之后不是同一世系,两支世系谱系相交,不排除是后人修谱时移花接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8-24 11:27:04 | 只看该作者
是铫期,不是姚期。铫,姚的衍姓,或说是舜裔诸姓之一。大概是这个原因,有的人就不写“铫期”而写成“姚期”。
. M  @+ t/ \! I3 n2 _$ |   赞同姚士平在8楼帖的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8-24 12:10:28 | 只看该作者
姚网站长姚尚明是姚衮之后,他也在找姚衮的资料,他也在问汉姚衮是什么人。他发帖说:+ ?0 N* F( Y$ \
     目前只查到安徽繁昌“春谷姚氏宗谱:十八卷[安徽繁昌]出版于民国29年(1940),鼻祖衮”这样的记载,找不到详细的有关衮公的资料,各位宗亲如有请回复补充。
( G# w0 c& z& ]     ——我回复:' S& v- n1 A, X4 u( R6 B
     安徽一些姚氏,包括寿县隐贤姚氏,以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这是安徽姚氏特有的,又以贵池十三姚这一支最明显和突出。6 ]2 {% e9 j/ z4 {# x! D1 x: b5 E
    现在你又找到安徽繁昌春谷姚氏也是如此。不知安徽繁昌“春谷姚氏是哪一支,如果与繁昌三山姚氏是同宗,则三山姚氏自称是姚崇之后,则繁昌春谷姚氏也便是姚崇之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2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