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姚琮将军 及其 瑞安祠堂和墓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6 08:5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16 10:40 编辑
1 Q* J- @  X# j' O1 \( K2 o8 I, h) X/ x$ U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姚琮将军! x3 I( w( G0 b" W

, T1 e5 `, ]( i2 s" z       姚琮(1889-1977) 字味辛,陆军中将,1907年考入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习马科,与蒋介石同学。1926年1月去广东,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上校军事教官,6月任校长(校长蒋介石)办公厅主任,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司令蒋介石)副官长,同年任警备师师长,国民政府成立后,兼南京要塞司令。1948年9月15日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中将委员,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去台湾。1952年10月22日退役,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后任温州旅台同乡会会长。1977年10月5日在台北病逝。
' L% @+ O4 p' Z! |; ~& U' R
9 A8 x, [& \% Z% J/ u: E+ N' {" T  o! t5 b0 }
       姚琮,字味辛,1889年生于瑞安县南区来安乡上金村(今马屿镇上京村),早年入附近吴堡村宝莲寺(白莲寺)学馆和江上村养正学堂,受郑石君、虞廷恺先生启蒙教育。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与蒋介石同窗五年。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主任、总教官,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等职。(详见《他是深受蒋介石器重的瑞安同窗,一路追随四十余年》)。
% h' c& x$ T, h6 E- f
' L0 E" ~: n% `! A, E8 Z: n# R
2 Z  E+ `& @$ b+ M' ]% K( X# V2 ^/ ]姚琮将军之族的祠堂
/ m0 S% ?  A  h$ p* i+ N    YC浙Y016瑞安市马屿镇吴堡姚氏宗祠(黄埔军校教官姚琮将军之族)  见:祠堂集P268,供稿人姚永泉。4 K& w) j6 F( Q! f; ^/ b
2 f+ y3 J  e7 t; I9 Q: H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0:3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16 18:18 编辑
- Z; M* K) f% ]1 }! C. M, }. y7 ^' O+ m# L8 ]# I4 D4 x
瑞安马屿石井山下 姚玉鸿-姚琮/姚崇鹤 父子兄弟墓地。
8 a7 v7 w( X& c; C! n  A5 y来源:高振千 瑞安印记  2022-06-17# d: T3 l/ c  }

$ I. H* T+ U+ |; z0 a2 a姚琮将军像
9 A; B% m$ f  r5 |
2 t; ^& ^1 k! q: W4 Q3 z
: A6 I% h) _4 _8 g

& b  P, s% D0 R( h

几年前,在马屿石井山下偶然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墓地,树木和竹子掩映下没有椅子坟的模式,只是四方形的平地上品字形搁置三个小墓座,原来是姚琮同其父姚玉鸿(字雁秋,平生热心公益)、其弟姚崇鹤(字松圃)的墓地。

更令人惊讶的是,坟墓后背矮围墙上,镶嵌着十几块民国时期要员名流为姚玉鸿千古后题词的石碑。蒋中正的“老成殂谢”“皤皤一老其德允臧,渔樵抗志许山之阳……”、林森的“典型足式”、何应钦的“作善降祥”、居正的“福慧兼资人天景仰”,还有于右任、孙科、戴传贤、汪兆铭、唐生智等,更有国学大师章太炎所撰写的洋洋洒洒墓志铭。

显然,这些题词来自姚琮的特殊身份。姚琮,字味辛,1889年生于瑞安县南区来安乡上金村(今马屿镇上京村),早年入附近吴堡村宝莲寺(白莲寺)学馆和江上村养正学堂,受郑石君、虞廷恺先生启蒙教育。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与蒋介石同窗五年。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主任、总教官,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等职。(详见[color=var(--weui-LINK)]《他是深受蒋介石器重的瑞安同窗,一路追随四十余年》

      实际上,这个墓地是姚琮的侄孙们2003年受委托修建的。旁边菜园里76岁的曾老伯说,姚琮父亲的坟墓原来在下京村河边的半岛上,青石块筑的“稻桶坟”,后来被盗墓者炸毁,那些盗贼认为姚琮当了大官里面有金银财宝,可是里面并没有。* u: E. Z$ R$ S4 q. q& V2 v' I
. f% u* V! E2 l

  ^* L3 d: e% u' s8 Y
' k+ [# Y  e" [2 n. |$ y
" H  R8 w7 Q0 e0 n. E. c) s  n- E3 O( V* c
捐资兴学,姚家祠堂书声琅

上京村姚琮的故居早就没有了,不过现在的村办公楼旁边还有他家的老祠堂(家庙),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破落的村办公楼和姚家祠堂,紧靠上京村的主干道,在沿路新建的高楼大厦中显得格格不入。办公楼一楼的办公室大门敞开着,上京村书记李东正在值班,热情地招呼不速之客进去坐坐。他说,这村办公楼原是上京村小学的教学楼,西边的姚家祠堂也是小学的教室,最鼎盛时期还办过初中。

李东介绍,1930年姚琮以他父亲的名义,出巨资在姚家祠堂兴办了设施完备的“雁秋小学”(后称沿厚小学),为瑞安、文成两地农家子弟提供免费上学,办学多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社会功绩不胜枚举,周边地方有口皆碑。此后,姚家祠堂就成为村里的办学场所,直至前些年小学撤销,村里打算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将有近百年历史的姚家祠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 M5 a' l, z; O* l

原姚家祠堂(办“雁秋小学”,后称沿厚小学)

; N: R. g1 @2 M+ P. w5 H
: }# ?. T7 p" Q2 U( ^* W* v! j
2 i6 k8 s% G# [  Q1 [  t: Q: S
: k7 t/ Z+ e7 D: ^3 F; ^

8 q( Z& H2 |% x, q/ L( N

     姚家祠堂前面的大路原先是天井,天井前面还有东楼和西楼,祠堂屋后面西侧还有一排轩房延伸至河边,如今都成为一片荒地。由此推测,当年的姚家祠堂占地面积和规模都不小。现存的屋脊、西面墙壁及其窗台,都呈现出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祠堂屋坐北朝南,打开围栏的门进去,里面为五间的两层楼房,木头架构尚且保存完好,四方八面空荡荡的,仿佛在无声地传递着亟待修葺的诉求。

李东说,上京村里姚琮故居原来就在姚家祠堂的东首,曾经是一座气派的两层楼大院,江浦人民公社成立时,把这座故居拆掉,拆下来的建筑材料被运送到江上村建造公社办公大楼,从此姚琮故居便烟消云散、了无踪迹。


$ n/ |8 W' ?. V/ U
誉满乡里,乐善好施广称道

1949年,姚琮携子女离大陆赴台湾,在台北市德高望重。1958年,以“敦睦乡谊、团结报国、互助合作、共谋福利”为宗旨,姚琮发起成立“台北市温州同乡会”,被推选为理事长,连任四届二十来年,直至1977年病逝。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将会址大厅改名为“味辛厅”,以示纪念。1971年姚琮撰写《台北市温州同乡会购屋记》,落款特地注明“瑞安姚琮撰并书”。

“台北市温州同乡会”位于泰安街二巷九号,在一幢七层住宅大楼一楼的一个单元内。姚琮先生所书的“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和“瓯江国剧研究社”勒石镶在院子大门左右两侧,黑底金字,苍劲有力,极为醒目,落款为“瑞安姚琮”;左边走廊的办公室里,有多屏姚琮先生的墨宝,其中一副对联为“东厓久侨居,黄帽青鞋有所思,广厦万间,诸君怀抱;瓯江长在望,回潮带雨遥相接,片帆千里,何日归来”,落款为“辛亥四月,圣井山人姚琮,时年八十有二”,再次强调了自己与故乡割舍不断的牵绊,也都凸显了他寓居台湾时时刻刻情系梓里。

' U& o; O" g. n. H

台北市温州同乡会

" j4 @: @$ \+ Y1 V! N

姚琮在台湾退役后,潜心研究诗文和书法,颇有建树和造诣,编著有《史迻》《飞云杂记》《味笋斋诗抄》《诗话》等。其诗词常透露出深厚、浓郁的思乡之情,如《秀峰寺》:“西风皂帽虎溪边,来结三生未了缘。双剑云深樵路细,万松月冷客心悬。秋残岭上泉声咽,春老江南鸟语圆。仿佛吾乡白莲寺,青毡重理定何年。”《汉口送松圃之宜昌》:“白首相依日,遥怜旧钓蓑。秋风归思动,楚水别愁多。丧乱家安在,分携意若何。送君当此际,未免泪滂沱。”《忆飞云江时瑞安又陷敌》:“飞云今复断,江水入城来。浪急鱼龙立,风狂鸟雀回。干戈荒野血,文字暴秦灰。申祸凭谁问?空教暗自哀。”等。姚琮将军文武双全,令人钦佩。

姚琮娶陈氏、洪氏两位夫人,生育有七子五女,可谓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而且个个学业有成、事业发达,这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最大慰藉。长子姚宁生,民国时期中央军校毕业,曾任校级军官;次子姚菊生,工学博士;三字姚沛生,医学博士;四子姚建生,会计师;五子姚远生,工学硕士;六子姚炳生,企业管理硕士,受聘联合国高级主管官员;七子姚学潜,文学学士。长女姚瑾春,文学学士;次女姚筱兰,农学学士;三女姚幼兰,化学博士;四女姚丽君,教育硕士。

然而,姚琮六十岁告别故园,余生三十年无法踏上故土,“孤舟一系故园心”,对故乡所有的眷念只能深埋在心底,这算不算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又岂止“乡愁”两字能载得动的终生抱憾?这不禁令人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 Q  n1 U0 y( p

# U* k$ g1 @- a5 n% L, }
+ q6 P- o9 ?: n( h% g" O0 v/ ?! |6 Y1 [5 z% M;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1:4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6-16 11:58 编辑
1 R4 S. v  B1 l; g/ G0 s, d+ F" b4 B) d: J$ d) ]) f7 ~

5 W  l5 r1 u0 h姚琮将军之族的祠堂
# y% d+ i" E, I  j, j& T8 {    YC浙Y016瑞安市马屿镇吴堡姚氏宗祠(黄埔军校教官姚琮将军之族)  见:祠堂集P268,供稿人姚永泉。# W- c' L; o6 u5 ~& L, R$ a$ U

! g: n5 A- T; }: E$ @+ T温州市瑞安市马屿镇吴堡姚氏宗祠
7 {' @0 [' n2 r5 [: e! `) ]+ [) s  R: u  ^' S# s% {3 I
0 q8 Y8 R7 U% n7 t- }, f6 A# K5 G: m: i
      本宗祠坐落在浙江温州瑞安市马屿镇吴堡村,占地面积约 500 平米,于民国初年姚氏宗祠建在吴堡村后,前后左右共 8 间厢房,安置着姚氏太公的灵位及香炉等,供后裔清明节祭拜,新中国成立后,因破四旧,宗祠被吴堡村公用多年,损坏宅基成坦。# |! ^8 ~7 C) B: [0 J' z
     2002 年初吴堡村由姚永木发起重建姚氏宗祠,发动上京村、下京村等,姚氏宗亲在原来的宗祠地基上重建姚氏宗祠,前后两幢、左右共 10 间宗祠,大殿上安坐始祖姚虞舜,及先祖公子林、子杰、子昌、子俊的大幅画像。
6 ~8 }1 @/ O( y% ~9 x" I' E* X本派姚姓自明朝年间由温州鹿城内棣华里姚姓大房,安义公后裔五世孙移居陶山镇矢石地方共二房,安义的后裔五世孙,子林、子杰、子昌、子俊移居姜山青石桥洞桥村等至今已有 3000 多人口。$ c% W7 V, m6 O$ j
       本族人才辈出著名的民国中将姚琮先生、字(味辛)民国年代在保定陆军大学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军校办公厅主任。民国 23 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管理处处长兼温州警备司令等职。姚连生民国年代担任过浙江省玉环县县长,等等。! P( ^$ k7 s  w( q, @
                供稿联系人:姚永泉
6 Y4 N) V  e" ^( r( S% l$ m, S  q; z$ W% X( h& J8 q7 o+ e

9 G: E. k$ u3 o% g# y( @8 r% l% E) ~& p. t! I
. O: X9 S- p" o# n8 _3 H8 b
尧曰:瑞安市马屿镇吴堡村姚氏(姚琮将军之族)属温州哪里哪支姚?+ |# B) {, d! l
; \% G, W. _" ?' u-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3-6-16 17:51:31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3-6-16 10:30, S2 P+ `% u$ ~8 q8 c* W1 Z8 H
瑞安马屿石井山下 姚玉鸿-姚琮/姚崇鹤 父子兄弟墓地。
' ]0 r7 P" J6 T2 R8 t" O8 t来源:高振千 , 瑞安印记  2022-06-17
, _- ?* t/ P2 D: R' L8 C5 X( Z

& l* h, \! U( k8 W) z! T* ], Y7 V
2 ^( B6 ?, _9 a8 e

" N1 ]4 {$ S  h0 F; h; W* M瑞安马屿石井山下 姚玉鸿-姚琮/姚崇鹤 父子兄弟墓地
. H+ |! _2 f' M8 j( Q) n, r  |4 M+ B# S& z6 s) p  C* ^
/ @: x7 G; @: b) q( r
& u! d4 a0 ]  j
/ R( W3 R3 i3 `1 Y8 u/ f5 h" t

  ]7 R: ^+ O/ L' J" q* a蒋介石等国民党名人题词
- O7 i2 f1 n$ X9 U
1 b0 t) C" ~$ t* i( L  y# o/ ^9 r

3 V7 ~1 N# u; G) Z
8 O) E( ~, J) H
8 L6 S" h, Q4 I8 V% e6 e

0 e4 w8 W" Z. }. @ $ ?2 [" ~8 B) c% @& q3 n! y6 H& r; {

  P; d; M$ R* d8 v9 x

; ^% k7 k$ X3 x% j7 n" T3 \. Y8 e
$ |# r: X/ O# S4 i& y
8 ^; _' I$ T9 J7 S* }' g
1 f7 n7 x- b9 b( o$ K

) H9 B; Z' N8 J, L+ _
7 F/ \) B# J& T# U0 j/ a9 ])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9 16: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