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0-12 19:10 编辑 3 q; y6 I: v u( {2 v
* E5 y% w( p; l回复 1# 卧龙姚建中 & S$ @1 \1 C( }7 R
1 J* `* o K" ?) Q# @
( E' Q+ x+ o: E5 p1 i, ^
+ w( N+ n! f8 _8 V3 a+ u3 X西汉廷尉张释之祠
" X- k( J! b* r( {* y+ g: ~) e9 v6 [1 I
$ y4 l& A1 ~4 n
5 p5 G7 ? A) k# i& P8 S/ M 9月6日下午,安排好宾馆房间后,我和小张开车到火车站,晚七时许,火车晚点十分钟到站,接上学谋老,我们就赶往梦松宗亲在南阳的住家,然后一起到独山大道的一家酒店。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阳的姚河予宗亲,早已在这家酒店定下了晚宴,他和另几位宗亲已经恭候多时了。亲人相聚,分外高兴,饮酒用餐之间,漫谈到海阔天空。其间外边下起了大雨,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不觉中,已是深夜快十二点了。 按照约定,7日上午我们到方城,先要参观西汉时期的廷尉张释之祠,下午再去会议上报到。我让县纪委把我们的房间也安排在会议所在的宾馆,这样方便些。方城县纪委的陆局长、杨主任和小徐他们,在高速路口足足等了我们一个小时,而方城县博物馆的张馆长几位,更是星期六没休息,早上六点就做着准备,迎接我们这些客人的到来。这真让人感动。 西汉文帝时期的廷尉张释之,字季,南阳方城县人。他向文帝认真陈述过秦灭、汉兴的原因以及秦朝时期的弊政所在,得到文帝的赞赏。他在廷尉任内,严守法纪,秉公断案,刚正不阿,违法必究,依法量刑,不以地位不同而随意量刑,不搞株连,不因人废法,不因尊者之言改法。他敢于直言,曾多次同文帝辩论量刑轻重,说服文帝依法办事。时称“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古代的张释之,正是我们纪检监察人员学习的榜样;我主编《南阳纪检监察》的封底栏目“南阳风光”,正是为展示南阳古今廉政文化和自然风光而专设的平台。这次来方城,即是为此而行。
$ c' ]# ~& Z" z* k2 t# y' v. ?0 F" H. Z
, k R6 A+ D0 r2 o$ e8 X
学谋宗亲和梦松宗亲参观张释之祠 (右一女士是方城县博物馆副馆长,亲自为我们解说;右二是学谋宗亲;右三是梦松宗亲;右四是方城县文广新局纪委书记;右五是张小伟司机;右六是方城县监察局陆局长;左一是县纪委法规调研室小徐)
, \9 R- B( t& Y.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