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6 16:00 编辑
卿芳忆当年
民国二十八年我们南昌姚湾村逃难到吉安,我那时还是童年时代。绍清已是一位英俊的青年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心灵手巧的银匠师.他家住在吉安市内.一晃就七十年过去了. 我们村几乎全部逃到吉安.在南昌市内的先逃到吉安市内经营商业和办厂.农村的没有钱只有粮食(粮食无人买)所以无法逃难,就在为难之际.我华美(公礼)伯父由南昌包了一只大民船停靠在西河大堤姚湾村边.将我村宗亲全部接送到吉安.住在吉安杨家坊.这里有个感人肺腑,终身难忘的故事.以后再和宗亲交流.
回复 24# 姚卿芳
值得回忆的旧事!感人。
“民国二十八年我们南昌姚湾村逃难到吉安”是因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而逃难到吉安吗?
宗尧老:
是啊!那是民族危亡的苦难岁月.
为宗亲不做亡国奴,华美(公礼)也就是十四届出资主修族谱的公礼大伯,在南昌包了一艘民船到姚湾,并说我有吃大家就有吃、你们不要顾虑。将那些无钱逃难的宗亲接送到吉安杨家坊居住.(由于国内革命战争当地百姓伤亡很大及当红军去了,杨家坊房屋很空). 宗亲一到目的地:每户就开始分临时住房,领锅碗瓢勺、每人一套棉衣棉裤,二套单衣、和棉被等必需品.每户发一个折子.就是以前记帐用的打开拉得很长的小折子.折子开头登记着这户的人口数.并记有每人弍块现大洋及共计多少现大洋的生活费、并写着结余下月继续可用.为了方便.在杨家坊办了一个合作社,卖米油盐酱醋和日用百货及零食等.价格比市上便宜许多.宗亲要买物品只要带折子记帐即可.相当现在刷卡购物。当地村民也纷纷在合作社购买物品. 以上的事情都是公礼大伯出资及操办的。(大概有三百人左右)半年之后相继分流按排,公礼大伯在吉安古岗是租是买不楚要了二三百亩田安置了我族农民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子。现在吉安市教育局长姚华玉和林业局的姚智勇的祖父就是在吉安古岗种田的。
还有许多事迹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