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73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这本《潮汕百家姓》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30 17:28: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看看这本《潮汕百家姓》书

2012-12-30

这本书叫《潮汕百家姓》,陈泽和吴奎信主编,2005-12出版发行。我们可以按国家标准的规定这样描述它的外部特征: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特区晚报 合编,陈泽,吴奎信 主编,潮汕百家姓,汕头: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512月(ISBN 988-98421-1-4240千字,责任编辑  庄敬忠,陈义平)

其中含有两篇说姚姓的文章:

卢继定,从“禅让之家”说潮汕姚氏:P231233

谢锡全,门泊东吴万里船——潮汕姚姓来源一说,P233234

这两篇说姚的文章,还在互联网上传播,例如,卢继定“说潮汕姚氏”文先在《潮汕风情网(www.csfqw.com)》(2008-8-160)出现,后来转帖到《中华姚氏宗亲网》(简称姚网);谢锡全的“潮汕姚姓来源”文也先在《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网--潮人在线(chaoren.com》(2008-12-05)出现,最近被转帖到姚网。

5 ~  F5 y) v. S% b# C; B
书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特区晚报合编,主编者是研究中心的专家,我不知两姚文著者卢继定和谢锡全是什么人,估计不是平常之辈——应是文史专家、研究者、或爱好者吧。

两篇文章转到姚网后,引起姚网会员和姚氏宗亲强烈不满和批评,因为错误累累和离谱。

姚网总版主姚建中一口气指出卢继定文章10个错误:

错一
% G9 B  h7 }' ^" Z1 W3 \“舜的发祥地是姚墟”;

错二
; i) D! }+ z5 q/ A舜“在位十八年”;

错三
+ m' e' K' @0 F6 n! _2 d4 V4 U“舜的儿子叫‘丹’”;

错四
+ r) e/ ^; f" z, F舜的儿子“是个无才能又很不肖的浪荡子,终日游手好日,所交非类”;

错五5 k( y1 c  |8 b7 Z
“舜原来属于妫氏部落”;

错六
! x, c: O% v, ^( w4 W“到奴隶制后期,舜的部落已处于较弱地位,有的甚至丧失贵族和奴隶主地位,他们怀念祖先舜,就以舜的发禅地“姚”为姓。从此中国就有了姚这个姓氏”;

错七
& d0 o" O% ^5 ?' f7 M“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姚氏南迁较早,所以姚氏的两个郡望‘吴兴’和‘南安’都在南方”;

错八! _9 Q! K- M, g' @+ [
“南安就是现在福建的南安市”;

错九
+ i8 {* k! Q8 M. h“潮汕姚氏皆迁自福建,也就是‘望出南安’的这一世系”

错十/ u2 h+ ?0 `3 V  C  d. j$ |+ `
“这种和平让异姓交接皇权的方式在古时叫做‘禅让’”

以上仅是我这初学水平看出的错误之处,有些我也不懂。

卢继定的这些错误对于初学者很容易产生误导,我们必须予以澄清!

然后,便有潮阳姚氏pszyyao者发表“评论卢继定《从‘禅让之家’说潮汕姚氏》的错误”一文,不单评论上列10个错误,而且指出和讨论卢说潮汕姚氏的其他错误。 (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2-12-30 19:4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2-12-30 19:50 编辑 * I6 j0 h" V2 O2 ]9 O9 b. B
看看这本《潮汕百家姓》书2012-12-30 这本书叫《潮汕百家姓》,陈泽和吴奎信主编,2005-12出版发行。我们可 ...
- X# Z* ^' Q' b3 U% Hpszyyao 发表于 2012-12-30 17:28
+ |7 @- o: g9 T/ U! C5 U/ {* i

* ^) T* [; q2 g) f- `/ @5 L! c, s: w5 W3 k! x
我也想问——“卢继定和谢锡全是什么人 ”?
; f2 }. z* Q. D. N

# G+ C- l  ^2 ~% ]' ~9 ?# }说他们是专家吧?——家而不专,乱拍砖!2 w) k6 o8 ]4 R0 x: s4 d
说他们研究者吧?——研而不究,干研墨!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2-12-30 20:00:5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问——“卢继定和谢锡全是什么人 ”?
1 A$ A: }4 o3 R5 Z# {4 v/ s7 `, ^
% k& U: Q  c2 W+ B" K, ~说他们是专家吧?——家而不专,乱拍砖!
4 a- W3 q. M# b- k/ x8 v" F说他们研究 ...& C* O5 h" P9 L( f7 \/ ~1 ]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2-12-30 19:48

9 r/ |$ Q# O' @6 x% K1 `% _% Y) q$ O; W% C$ l' I, ~8 w

9 p! O; }  i" s    哈哈,贴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0 22:4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i% {, j# z5 A' a' q/ O. U6 h   

而谢锡全的《门泊东吴万里船——潮汕姚姓来源一说》,其中的错误太离谱,以致姚建中愤愤不平地说:

“潮汕姚人,号称十万,其中不乏侨领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难道就由着“潮汕在线”随意刊登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对我们姚族历史进行歪曲、对世人进行误导吗?十万之众,难道就不能有所作为、有所指正、有所制止吗?”

应该指出不关潮人在线”(不是“潮汕在线”)的事,根源在谢锡全一文。在评论谢文之前,先展示全文(来源: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官网,潮人在线,2008-12-05 16:03

http://culture.chaoren.com/customs/20081205-76745.html,或见  陈泽,吴奎信 主编,潮汕百家姓,汕头: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512月:233234

门泊东吴万里船——潮汕姚姓来源一说

姚姓,是中华民族人数颇多的一个姓氏,也是潮汕主要姓氏之一。宋代出版的姓氏小百科全书《百家姓》中指明姚吴兴,明确指出姚姓起源于三国时期江吴地区。

如许多中国姓氏学家、历史学家所指出:姚姓的得姓,源于秦代以前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瑶族,与众多族属一样,同属南越族,统称百越。公元前395年以后,南越纳入楚国统治。

公元前206年,西汉高祖刘邦称帝,把百越分为南、闽、东部。建元6(135),汉武帝刘彻派海陆士卒进攻闽越。自此,开始有东南百越民族进入江淮地区定居,与当地居民融洽、同化。后汉献帝建安5(200),孙权依靠江淮地区世袭的官僚、地主、军阀,建立吴国。正是在少数民族和汉人的长期融洽、冲突中,产生了一个保持着古老文化渊源的氏族姚姓。

三国时代的吴兴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各地区文化、经济不断融合、发展。手工业有青铜镜、青瓷器等,商业方面依靠长江水道,空前繁荣。姚姓由于长江下游流域的开发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迅速成为当地新兴的地主阶级,以善经商引称。

东晋年间,已有江吴姚姓士族迁居福建。北宋年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其后,潮汕经济、文化更趋繁荣,陶瓷、木雕、石刻、金饰品等行业应运而生,土城、湘子桥、韩祠、文庙、金山、西湖等工程促进商贸发展。自宋代定居闽江流域的姚姓,由闽中、闽南进入粤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促进潮汕地区的产业、贸易,蔚为大族。

潮阳的井都,揭阳的地都、渔湖,地处练江榕江腹地,宜渔宜耕,鱼粮物产丰阜,是潮汕姚姓定居地,至今人文荟萃。明嘉靖42(1563),澄海县治后,少数姚姓迁入澄海。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汕姚姓保持着吴越、江淮文化儒雅、纤细清丽的特点,溶入潮汕文化,在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乃至政治等领域中崭露头角,显露才能,作用日益重要。20世纪5070年代,先后出现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著名超声电子专家姚锦钟等知名人士,在文化、科技事业上各据一绝。至今,背倚桑浦山、面临榕江的揭阳地都,尚有大瑶村,有如潮汕先民迁移历史的化石,诉说沧桑。

编者按:

姚姓全国列为第64位大姓,  占全国人口O35%,约455万人。

潮汕列为第27位大姓,占潮汕人口0.77%,约lO47万人。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17万多人;潮阳区34万多人,聚居棉城、海门、河溪等镇;潮南区32万多人,聚居井都、仙城、两英、成田等镇;澄海区5000多人,分布上华、澄城等镇;南澳80多人;潮州湘桥区900多人;潮安4000多人,分布枫溪、东凤等镇;饶平黄冈、钱东约400人;揭阳市区3000多人;揭东3000多人,分布桂岭、炮台等镇;揭西800多人,分布棉湖、五云等镇;普宁3000多人,分布麒麟、南径、流沙等镇;惠来1500多人,分布惠城、隆江等镇。

(责任编辑:潮人在线)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12-31 09:5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pszyyao " D  H: i# y6 F9 C* i& W

( H# e. m* T7 z" w  e* o4 }1 z: X9 A: ^. R" Y
    据我所知他们并不是专家,卢是写潮州小说的,作家与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是有区别的,可能二十四史都没有完整的读完过,有这样的错误可理解,教授指出他们的错误,在此网或影响力更大的媒体澄清,这是值得学习的一种学术精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12-31 10:0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闻闻 于 2012-12-31 10:12 编辑 1 Q0 v: E, Q2 Z% G2 E; ]
1 C7 F) e2 P9 n
回复 4# pszyyao 1 h, m; ]" V+ v' l8 ]6 q# }( v
$ Z6 p5 O. L6 w. |' B' f3 P
" M0 x# j* w4 S6 G4 r* `
    对于出版单位,偶也微有言辞,文化体制改革都成企业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其方向,只有有人写就不管书的质量了,编辑的学术修养,专业知识也存在很多问题,认真做学问的少,一知半解的多也能理解。所以现在读书自己是要经脑入心分析去读的,能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告知读者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值得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12-31 10:3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pszyyao
- {" k$ f, G- X
3 m. d. [8 a) A8 A4 p7 X- x) p( B- P2 o5 O; h" h) ^3 K$ k
    网站的责任编辑就更不容说了,所说的责任而是责而不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7:5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pszyyao & c) h5 N+ u: D4 V5 W

' Q0 F3 z& ^8 J$ Y
/ t! H% U9 i  m$ T8 x1 K" g% J% h             潮阳姚氏pszyyao发表“评论卢继定《从‘禅让之家’说潮汕姚氏》的错误”一文,不单评论上列10个错误,而且指出和讨论卢“说潮汕姚氏”的错误。下面要评论谢锡全先生《门泊东吴万里船——潮汕姚姓来源一说》的错误。通读《门泊东吴万里船》全文,可知谢锡全先生关于中国姚姓以及潮汕姚姓来源的观点是:

“姚姓起源于三国时期江吴地区”,依据是宋代出版的姓氏小百科全书《百家姓》中指明“姚吴兴”;

“姚姓的得姓,源于秦代以前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瑶族”,依据是 “如许多中国姓氏学家、历史学家所指出”;

在三国时期的孙权吴国,属于“闽越族”或“百越族”的瑶族,在与汉人的长期融洽、冲突中,产生了一个姚姓。

潮汕姚姓来“自宋代定居闽江流域的姚姓”,揭阳地都今尚有的大瑶村就是潮汕先民迁移历史的化石。

8 X3 Z  J! l+ H+ S& h1 N: R/ ]
这些观点违背事实和姚氏历史常识常识,当然引起姚姓人不满和愤慨。
9 }( z4 S0 r( X9 P
5 U! }9 m+ _* f7 a4 Z
6 A# P, I. p* j. Z& A 7 Z7 f/ R7 e0 B) X$ a9 v' `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57:36 | 只看该作者
有历史知识或姓氏知识者都知道,姚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上古时代的五帝之一——虞舜,正是中国姚氏的得姓太始祖。
4 r6 Q8 C6 d$ n: |    《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丘。” 《史记索隐》云:“舜母曰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 因此,虞舜姓姚名重华,姚重华。今时《汉字大字典》在说“姚”时也肯定虞舜与姚姓的关系:“姓。相传为虞舜之后。见《说文 女部》。”8 d' P# n( T5 P2 r" C
    姚重华,史称虞舜(或称帝舜,又作舜帝,简称舜)。“虞舜”是帝号,是对姚重华的尊称。“舜”非本人所取,《尚书正义》说“舜为生号”,《史记集解》说舜为仁圣盛明之意。“虞”,地名,可理解为舜的封地,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 《尧典》云“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 z+ @; V; W: N$ x+ t& u6 F) S2 I' n) n
    这就是中国姚姓的起源或来源,与千百年来我姚氏族谱记载的——无论是官修的还是民修的——是一致的。为什么谢先生却说“姚姓起源于三国时期江吴地区”呢?
& q4 u; R! Z1 O/ O, d    谢先生“姚姓东吴起源”论的一个依据,是宋代佚名氏《百家姓》中的“姚吴兴”。 “姚吴兴”是指什么?是指吴兴是姚姓“望出之郡”,不是“姓出之郡”。姚姓只有两个“望出之郡”(吴兴郡和南安郡)而没有“姓出之郡”。因为姚姓历史太悠久,在有姓姚的虞舜诞生二千年后,中国(秦始皇)才开始有“郡县制”。
9 L( c% v; G6 f, Y6 `1 H    不弄清楚“望出之郡”与“姓出之郡”的分别,那么多姓氏郡望的书籍都不看一看,你说悲哀不悲哀?
) T0 t  y4 h3 E, g4 S1 o8 e2 O! Z( z7 F) u

, a3 q3 y; B( }) p% _8 s(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2:29:25 | 只看该作者
谢先生还有“姚姓源于古瑶族”论,还说是“许多中国姓氏学家、历史学家所指出”的。怎么会是瑶族呢?怎么会是在“后汉献帝建安5年(200年)的孙权吴国”呢?请问:是哪些姓氏学家和历史学家在什么地方或书(典)籍说的?!- h  _' c0 _2 {' }- c4 S
    虞舜是哪里人?虞舜是什么人?. F3 |$ }6 b# N) b  K7 x  t. k
    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司马迁则说舜是“冀州之人”。有人考证,孟子和司马迁所指是同一地区——今之山东荷泽、河南濮阳、河北邯郸一带,这地带既属东夷,也属冀州;可说孟子和司马迁的观点实际是一致的。
2 ~+ E- @% N* b2 K0 D    “舜是东夷人”,曾是“少数民族”。在五帝活动的上古时代中国,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活动的有有几种部落:炎黄(衍变或演变为后来的华夏族或汉族)、东夷、西戎、北狄、南蛮(苗蛮)等部落,夷、戎、狄、蛮可看成“少数民族”。这是最流行的说法。或者,除了以上部落之外,还算上东南沿海地带的百越,西南地区的百濮。东夷是百越吗?东夷是瑶族吗?那时距离东吴有多久?多少千年?
* M; o& w+ F2 W: z* m( v9 d& t; O     然而,必须着重指出:“夷”、“东夷”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地理概念,炎黄(华夏族或汉族)部落也是不断在衍变的(部落联盟,民族融合)。在虞舜姚重华得到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为妻,被重用或受禅让时,他的有虞部落已是唐尧-虞舜部落联盟,已成黄河流域中心的炎黄部落,已“主宰”中原地区。因此,司马迁将舜帝列为黄帝的第九代孙。- S5 E+ C0 I" E& e, l3 ?5 U
    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讲了这些话,而姚姓旧族谱往往云“姚之受姓自虞舜始,三代以前远矣,勿论隋唐六朝以后。江南有姚,谱其世系,皆自吴兴始也。”(明宣德二年潮阳名人陈季芳为潮阳姚氏族谱序),记太始祖舜帝是黄帝裔孙而不记什么“舜是东夷人”。
$ ?  m- f$ O9 [- j3 I' {2 W/ ~    谢先生讲姚姓来源,只是含糊地说“如许多中国姓氏学家、历史学家所指出”,无稽之谈。我只引用一姓氏学家郑夹漈先生的话: “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汭之居而姓妫。”(见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虞是指虞舜,是讲姚姓和妫姓的起源。7 G, g8 h; I, Q# \% y
    由于虞舜姚重华,便衍生了102个姓,例如姚、妫、陈、胡、田(以上5姓,史称“妫汭五姓”)、袁、虞、王、孙、车、陆,等等,分散在世界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达2亿多人。因此,世上便有有菲律宾华侨和华人的媯汭五姓(指姚、虞、陈、胡、田)宗亲会和修《媯汭五姓大族譜》;有陈立夫等倡议成立的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世界第二大华人社团),轮流在世界各国开会,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山西永济,河南濮阳)都开过。
" X( M$ R+ B% o5 T- K* L4 [    顺便指出,由于虞舜姚重华至孝至德,《史记》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虞舜,不单是姚氏的太始祖,也是舜裔诸姓的太始祖,也是中华道德文化鼻祖和人文始祖。
# I; F! @$ j5 Y% P% F3 y   
  }) N" H- h5 n) ?; Q7 s4 W
" @5 v9 N: c) f9 I( y1 ]8 ^% u(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7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