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闽南姚斌 于 2014-3-14 16:26 编辑 ) _: T+ x0 _" T( i: j9 y- C' D
. B3 j5 m1 x/ a. K$ T& y- |
书 名:福州姓氏志
4 b" c* J, ]8 Y$ ^& }* k作 者: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9 X; H; ~- \! u, p ^
出 版 社: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5 x* q' x( ~- E- ]" q- g
出版时间:2005-082 {$ B+ y- K% a7 x9 Q. m
印刷时间:2005年8月1版1印
- N7 d1 y+ B2 c( q* q' p, t' c) j印 数:1000千册
( v, v( G) D; _+ h装 订:硬精装( R8 f3 F+ [7 k/ {2 d9 G# F8 L$ T
版 次:2005年1版( E4 b8 {( `3 M$ F' V
开 本:大16开
M$ g/ c5 T0 a; n7 a9 |5 i页 数:891页: V8 I9 z) z0 z# _9 \0 R' c
字 数:960千字
& N6 Q# Q1 v- H, z. @8 k责任编辑:柳闽南
# L3 B9 I. E0 D$ R4 Q! q3 y; YISBN:7806919119797 ~ J; X, F, t+ ~7 a Q4 ? ]
/ v' ]' Q" s, N& ?- z
( s' w2 q5 ^; ^# ^' P4 w/ r% U 《福州姓氏志》之姚姓
& A+ c# q! r6 W7 W
7 B7 b' [' A/ X! F) { 第四十五章 姚姓& N+ {4 t( g' Q. T
第一节 源流8 j3 {1 {+ l9 Q# w7 s) U }4 _
5 Y4 a1 \/ a/ C+ h5 R! x1 N3 S
一、溯源( }- z( S# O- ]6 K
姚姓,是上古大姓姜、姬、妫、姒、嬴、姚、姞、妘之一。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姚墟在今河南范县濮城南。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居妫汭,子孙以水命名,改姓妫。西周,舜的后裔妫满,受封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史称陈胡公。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其后裔陈厉公之子陈完(敬仲)出奔齐国,改姓田。西汉末,田敬仲后裔田丰被王莽封为代睦侯,其子田恢为避王莽乱,迁吴郡(今苏州),该姓妫,其五世孙敷复姚姓,迁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千秋镇)。
# o" C! [ O2 q8 n2 N/ d; l* |! l 姚姓来源有二:一支始于舜帝,以地名“姚墟”为姓,源于今河南范县;另一支由田姓所改,形成于东汉时期,源于今江苏苏州、浙江德清。以吴兴、南安为郡望。& y& i# b% Z4 ?
二、入闽
- g7 K- F% v! B& A- I2 }) P+ @* I Z( h 姚姓最早入闽居福州的是姚崇后裔姚棨。唐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居福州,姚棨携其家居温州平阳。五代纷扰,隐而不仕。至闽天显二年(927),姚棨第四子姚廷义授任盐铁副使、紫金光禄大夫,管运东南盐铁课,兼监五海盐场,随职居白鹤盐场(今宁德一带)。姚廷义生2子:长姚坦,官大录。开宝二年(969)易盐场为宁德县,遂居宁德西乡(今宁德洋中乡姚溪尾)。次姚塽,官评事,加文林郎,居泰溪东蜀(今福安一代)。姚塽生3子:长姚仁,次姚宽,三姚信。
) f3 R" k% j- _& t5 N三、繁衍# r1 h, V% L. f& A/ R
(一)晋安琴亭村姚姓: d3 }+ n/ R! j' t6 B
清康熙初年,姚钟琼、姚士龙由长乐迁琴亭。今传15世,居村300户,1500人。7 ]. g( H; H; ]* f- n
(二)台江三保、帮洲姚姓$ i0 f# `, E1 m& ]# I) O3 Y
清道光、光绪至民国初,长乐姚坑姚氏因经商往来福州,定居三保、帮洲一代,现有40户。姚承恩(所增)于光绪年间中武进士,任御前侍卫。其弟姚所湘,在三保林德桥创办“鼎城酒库”,规模宏大,商业有成。
7 L, u# x* {6 h3 h* `* @(三)连江厦宫姚姓 G0 Q5 O2 z0 W# ]! A6 G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姚仁次子宣义,从宁德肇迁连江县厦宫乡厦乙村,今传33世,居存300户、1600多人,厦宫村20多户120多人。居可门村有40多户230多人。居丹阳镇文朱村有30多户170多人;居安凯乡奇达村有50多户240多人。(四)罗源玉姚坂姚姓
0 a% A3 y; g" ^6 f姚仁长子姚宣教,其后裔从宁德洋中迁罗源县后洋、玉姚坂一带。其后裔姚少馨的第三子姚岩,也从连江迁罗源县大获,今传33世,居村100多户,500多人。
9 r6 s* A/ L) K/ U1 U0 k* p' q! c4 X# p(五)闽清下祝乡后岭村姚姓宁德洋中姚溪尾姚坦派下,另一支迁下祝后岭村,今传23世,居村300多户,1400多人。(六)侯官古灵姚姓宋天禧年间(1017-1021年),姚信从宁德迁顺昌,生子姚显,姚显由顺昌迁侯官古灵(今闽侯县南屿镇古城村),生子存城。姚存诚生4子,衍分福、寿、康、宁4房。$ R3 e4 z9 |* h, c* n
福 房:姚囗留居侯官古灵。# a3 F) c% `0 n/ h9 i
寿 房:姚祖虞,字用盛,移迁侯官怀安上街超山村。其后裔一支,于清顺治年间由福州文藻山迁闽清白中乡上溪、继新一带。自姚铎始,今传19世,居村300多户,1500多人。
2 J# `! q" f E: x# S! u康 房:姚合,字用良,迁长乐感恩,所居曰“姚大道”。后入籍福清,由福清学入大学,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任兴化参军。自姚存诚,今传30世,居村100多户500多人。; z: r7 P. i% G; O- q2 N3 ~
宁 房:姚能举,字用进。宋绍圣元年(1094)由闽县古宁迁长乐(今文岭镇姚坑村),筑室山之中,匾其居曰:“姚坑”。“盖以皇祖生于姚墟,缘地赐姓,而今姚坑,亦以姓命居云尔”。今传31世,居村150户,1000多人。(七)闽侯大湖乡东姚村姚姓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姚棨九世孙安隆,开基上洋,营创第宅。长子子财,恢弘祖业,子孙繁衍于洋中。
& F4 I& x D: T% q(八)福清东张南湖顶姚姓" F% I+ ~! }' `
始迁年代与始迁祖名讳失考,只知由王林迁居东张镇南湖顶山区,现居村45户200多人。
& Z% j0 l7 E" Q0 d: c: `; g( b: v: N4 l9 _' y# K3 R
第二节 分布 根据2001年12月福州市公安局统计:福州姚姓人口有2.15万多人,居福州市各姓人口总数第四十九位。其中福清市最多,连江县为次,罗源、闽清县都在2000人以上。9 G; J7 e5 |) o/ I
2001年福州市姚姓人口分布情况' X d1 g2 f3 h+ Y7 @
5 [# C. e- W- @: x8 c$ T鼓楼区:1462人$ Z, ~; m& T6 W
晋安区:686人 琴亭、梅亭' M* M. v1 v$ a0 C+ b1 S
台江区:657人 三保、帮洲
# h! u8 Y( X7 R仓山区:456人
; W4 B' g) M; |8 R+ v( n N" T马尾区:121人6 N$ ~0 q7 q- ^: \% F# `& ^( b D
福清市:5019人 金印、潘厝、玉峰、坂头、南湖顶
6 ], m+ g+ K7 {: D2 S' \连江县:3382人 厦乙、文朱、下宫、奇达7 \: d# I. d4 F: j4 ?5 \
罗源县:2715人 玉姚坂、大获7 B0 ` G3 Q/ l3 s) H( }3 v
闽清县:2269人 继新、梅城、城关、池埔、后岭
( w: a: j1 K# Y8 W* w7 R闽侯县:1387人 东姚、超山2 G3 }* ^0 v: ]- [
平潭县:1131人 大平庄0 ]+ l/ ^# A9 ~" W
长乐市:707人 姚坑3 X& F$ _3 r x
永泰县:161人
3 z: x3 y8 I" O6 l$ d9 g. u5 v+ {
$ ?" h$ I' ~! B9 I: D' O 第三节 谱牒
; n! w; h/ S0 c# i) [ w% p* Z- Z2 _* I
一、长乐《姚坑潮山姚氏族谱》7 m8 c' R. C% L; l, r) g
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又姚能举汇编家谱,分天、地2卷。内有姚能聚撰族谱序、宋开禧元年(1205年)林采撰吴航姚氏家谱序,姚能举和林采撰明教堂序。明永乐九年(1411)姚广孝续修。元末明初,姚谊三修。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姚孔梁四修。嘉庆二十年(1807年)姚义余五修。民国20年(1931年)姚坑祠堂“耕历堂”重抄姚氏族谱一部,福建省图书馆存有复印。+ w8 ~4 s' j, _
二、连江《厦乙村姚氏族谱》) O) i* h K; ] W. Q! D) n0 p6 N
始修失考。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姚杰重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三次重修。谱中绘有始祖、先贤画像30余阜,厦乙村华峰境览图一幅。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元年(1862)、光绪二十二年(1915)七次重修。兵乱后,厦宫姚氏族人仅存12户,仍不忘修谱建祠。民国4年(1915)由姚廷钧主持再修。( q: H5 i9 ]- C
三、罗源《玉姚坂姚氏族谱》/ A. @1 a& @5 j v) E% c
明洪武元年(1368)姚仁夫始修。清道光、光绪年间两次续修。谱中绘有肇基祖姚泗夫妇彩色画像两幅。复印件村福建省图书馆。) j) G) u( u" |6 I7 v
四、闽侯《东姚中山姚氏族谱》# Z' C" o: R3 t, e
明正统六年(1441)姚侍始修。明景泰、清乾隆、道光年间三次修谱。复印件存福建图书馆。
9 e, g7 f+ s. _2 p: O五、闽清《白中继新姚氏宗谱》( U* X$ j* Y# c: X0 v2 c! s
清道光三十年(1850)姚道昭、姚道成始修。1997年重修,铅印本,复印件存福建图书馆。
4 X) ?- Q9 R6 ?* R2 P* P, `. s& T1 w& Z0 d. n
第四节 文物: `* `% ^5 I& R9 F# ~% m9 L
, q4 y& C( d# e: e% t" H. x3 _. g+ R
一、宗祠) @+ o; z6 }) v. n+ V% H
(一)连江厦宫姚氏宗祠8 E/ }4 ~0 p9 C9 }2 N/ E
坐落在厦宫乡厦乙村。清乾隆二十六你爱你(1761)始建,后造火灾,道光十五年(1836)增建前座。1988年重修。2000年续建后座。木石结构,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前后两进,厅中挂有“宋以东床”、“进士”等牌匾。9 f8 O$ n6 N, b$ {! {" v
(二)连江厦宫姚氏宗祠(支祠)
( J! Q# {0 O( u& _坐落在厦宫厦乙村。清嘉庆十三年(1808)始建,后遭火灾。1988年再建。为木石建构,前后二进,建筑面积440平方。+ h* h* v- l" u' H
(三)长乐潮山姚氏宗祠
& k+ ~- O$ [7 v- X' _( Y坐落在文岭镇姚坑村。宋绍兴三年(1132)始建。明永乐年间修;嘉靖年间被毁,民国33年(1944)重修。祠为六扇五开间,木建构。两边围墙,雀尾式墙脊,祠内建有神主龛。民国35年,祠改作姚坑初级小学。1992年重建,面积344平方。大厅内悬“耕历堂”、“状元”、“荣国公”、“进士”、等14块牌匾。. \9 M" o4 Y7 v% E: q3 l/ O1 w9 A6 O
(四)闽清上溪姚氏宗祠
: j c% u+ v$ _- U2 e% X9 _/ X 坐落在白中镇上溪村,清光绪四年(1878)修建,1984年重修。祠木梁平瓦,六扇五开间,四周砖土墙,前后二进,中有天井。边有回廊。2 Y* T3 P% n. x( G
(五)闽侯东姚姚氏宗祠 坐落在大湖乡东姚村。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始建。宗祠四扇三结建构,四边围墙,长16.35米,深74.44米,战地600多平方。祠堂内挂有“列望太学生”、“文魁”及林森书题“义勇可风”、蒋介石书“洗家救国”等牌匾,褒奖姚孝潮在抗日战争中的爱国精神。
! J* `$ }( S: x n" _(六)罗源玉姚坂姚氏宗祠 e k) j% g2 n ]4 {& W: Z
坐落在飞竹镇玉姚坂村。1979年修建。2001年重修。祠四扇三结构,四面围墙,面积180平方,前后两座。
9 M1 X6 ~1 M/ M: ]) _/ z; @* Z R
( x3 n. n" m0 \6 z6 W5 g) n) f二、明代姚珏、姚玒墓. G, n5 @) ?: }( H' q# V
位于长乐潭头镇边兰村大畬山口、金峰镇华源太常山下。三道式明代大墓。称姚丞相墓。墓用糯米、沙、乌叶汁三合封面。墓制宏大,墓基、石人、石马今存。
: u, F2 i' H2 ~- e 第五节 人物
1 X0 u# m7 ^) b) \( A 姚祖虞(1062-1136)5 \" o; V$ {) A
字用盛,侯官上街人。宋元祐六年(1091)进士,授衡阳莱阳县令、文林郎。
8 C/ N4 x0 X# j& C0 e 姚颖(1150-卒年不详)
, c+ Z2 A& Z. s7 c6 ]字国聪,号印石,姚能举长孙。宋淳熙五年(1178)进士,集英殿试,孝宗帝亲擢为状元。6 A. k! c6 ]% m4 D: m( j
: k3 n6 W5 P6 [ 姚勉(1290-1294)$ j/ P; z! d* P8 w; J& n" P
字汝勖,号雪坡。淳祐十二年(1252)请举,宝祐元年癸丑(1253)从龙虎榜正奏第一名。卒于元贞元(1295)年七月初九辰时,享年65岁,合葬福州大乘寺山。有《雪坡祠》《姚舍人集》行世。
: l [# v4 M. O( g5 j
% m- I, P8 s3 y; J 姚广孝(1327-1418)1 E' ^( G% W5 F" D( o X5 t5 R
名道衍,字师道。永乐元年(1403)八月以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擢为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永乐五年(1407)皇长孙朱瞻出阁就学,时年十岁,广孝合同翰林侍诏鲁瑄、郑礼等侍讲读,遂合同刑部左侍郎刘季、友翰林学士解缙等于文渊阁重修《永乐大典》,永乐九年,撰成《太祖实录》。永乐九年(1411),同三保太监郑和驾巨舰自福建长乐五虎门航大海,下两洋诸国。
( Y+ M3 q, H' i9 `6 E* O4 K% J
+ z. U1 u1 [- A+ W$ |, O( ^$ y D9 C 姚铣(1377-1449)
# ]1 o- Q6 ^4 n7 C, U字孟生,闽侯上街人。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任南京兵部给事中,宣德二年(1427)改工科给事中。正统十四年(1449)迁兵部都给事中。同年秋随驾亲征,为国捐躯。景泰皇帝降旨褒奖,祀于乡贤祠,忠烈祠。
$ A; j" `- N7 Q1 A7 ^/ ?( d
/ G/ t1 @( \# V$ x5 J 姚怀祥(1783-1840)
) Q" @7 Q: O$ S9 k6 Q$ U2 g7 F7 U字斯征,号履堂。福建闽侯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起,历任象山、龙游、嵊县知县。二十年五月调任定海知县。 鸦片战争爆发,六月初四,英6舰闯入五奎山,怀祥同邮寄罗建功前往交涉。回城后,众议不一,至初七,总兵张朝发率水师与英舰作战,大败;守城游击罗建功等皆弃城而逃。唯怀祥亲率兵勇登城拒守。初八凌晨四时,英军攻入东城,怀祥负伤,从容赴北门万公潭投水殉国。清廷交礼部加等议恤,灵柩回闽赐葬,入祀昭忠祠。著有《群经诸解》诗文20卷。
4 C& ]1 O' X, k9 C" g3 C/ a
& p R' ^1 Z0 t) {0 p$ H2 E
+ k4 ?0 C0 V6 ^
+ ` ^" y2 h6 a5 O0 i- D/ v* o0 \* K! A
已完结. D0 k( b- P5 q$ q0 f
2 s0 {) }' L) Y. o8 g
0 J% T4 _' ^+ h$ R, C: g
+ `4 T" {1 w3 f' R1 a7 g0 W/ i) ^0 k5 T" Y, n
4 |" U7 b; F- \& q4 X
+ o* M ]4 ^( ?/ C0 T. ?4 v( V3 _! x1 H' h, C9 {+ j. c
* C% b( G3 p: N: z" M' {0 B
% v3 n& o2 x9 O& e. h
, Q A- f4 H- F8 s# k7 j+ s
, E: `9 G) G8 v3 I, |* k W- \ X1 V4 m
+ F" X9 _6 U. J0 O' @/ v, L! M1 G: x- _2 @0 t6 p
1 r# r/ ~* |& J: ~% y* Z; |5 h1 G' s! }; O8 }. A0 o+ G" U5 c
@- C7 E1 k. q3 O& R( v5 x5 J. v8 V# S1 S
+ v) N; q1 ]* F6 ], |/ o1 x0 m
; P( X+ {9 i0 [6 ~ b M
( C! C3 O" F. n: J1 {7 E( d- \- }- ^/ G3 C
1 I; t3 a4 w8 r5 ?5 T" [ I( g0 O+ j, e. g5 P3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