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三、姚崇的谥号. p3 W0 P2 R0 p3 T2 @+ k
《唐会要》卷七十九《谥法上》:“旧制,诸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史录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下太常寺拟谥讫,复申考功,于都堂内集省官议谥,然后奏闻。”可见,唐时,职事官三品以上,身亡故后,才有资格被朝廷赐以谥号。2 Y: ^3 w+ C6 T X! p
《旧唐书·姚崇传》载:, P; g% p( B& G3 G, m
姚崇“后又除太子少保,以疾不拜。(开元)九年薨,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8 S ]7 }- H2 d# Q* j9 f D 《新唐书·姚崇传》亦载:8 l) h0 j# Y; N" @: n1 w
姚崇“(开元)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十七年,追赠太子太保。”
2 l& B3 F* V& B 两《唐书》皆载姚崇逝世后,被朝廷谥为“文献”。
6 M& V7 r% N( n' u 《唐会要》卷八十《朝臣复谥》亦载,被朝廷赠以“文献”谥号的有“赠太子太保梁国公姚崇。”
) P2 \: H& r6 V0 D+ a! i# O 但据史料和近年出土的唐代墓志证明,两《唐书》和《唐会要》所载姚崇谥号均有误。9 a' j: d" m i* ?& A4 r
史料之一,唐张说所撰《姚崇神道碑》载:
! x: U2 \7 A' J! f3 }: Q( q 姚崇“享年七十一岁。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
) ]* d; b/ k0 C' y 《姚崇神道碑》所载“谥曰文贞”,而不是“谥曰文献”。此当是最有力之证据。“文献”本是姚崇父嶲州都督姚懿卒后谥号,疑后人将其父谥号与姚崇谥号混淆,故误记之。& z0 y, e: {1 H( I' j; v/ y& }
史料之二,千唐志斋所藏《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载:
4 h2 i; p$ S4 B “公讳侑,字百华。其先帝妫之后,今为吴兴人也。曾祖元崇,皇朝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文贞公。祖彝,正议大夫、邓州刺史、光禄卿。父闉,魏州贵乡县令。文贞以伊傅之业致君,与三五同德盛烈,馀裕诏于简书。光禄实克大名,家声不坠,居千乘以设教,践九列之荣班。贵乡仰世德悠长,懿莅官绩用。韫椟无闷,鸣琴宴如。”
# T" W- T; n, e 逝世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的姚崇四代孙姚侑的墓志所载其曾祖姚元崇即姚崇,谥号“文贞”,同《姚崇神道碑》所载一致,当为不虚。9 X* ^& T% \: r( \( [3 w
史料之三,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三二○《大唐故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上柱国陶府君墓志铭并序》载:7 x# V( Y3 w! ]2 q( p
“公讳禹,字玄成,家本丹阳,迁为河南人也。粤若稽古,出之帝尧,在殷则七族见推,居晋而八州为贵。历现图史,代有才贤。公则介州司马赠沧州刺史瓒之孙,银青光禄大夫怀州刺史大举之子,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姚崇之婿。……以开元十九年二月十二日,终于许州之旅馆,临葬于河南北邙之原,礼也。”# q6 ~8 ^; w' K/ y) ^9 @1 Z
从姚崇婿陶禹墓志来看,陶禹在姚崇逝世后十年病故,其墓志记载姚崇生前所任官职、爵位及卒后名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当十分可靠。' d6 K- l" s2 \! Z7 D
史料之四,据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本文》卷四《定谥》载:“太宗朝郑公魏徵,玄宗朝梁公姚崇、燕公张说、广平公宋璟、郇公韦安石,皆谥为文贞二字。人臣美谥,无以加也,非德望尤重,不受此谥。有唐以来。五人同谥,亦无嫌也。”
+ a- M& \/ c" E: q4 H. N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本文》以所见所闻记载本朝大臣谥号,记录姚崇谥号文贞应真实可信。
" {' G* A' I7 P; B- V( K$ ^ 综上所述,可知,两《唐书·姚崇传》所载姚崇逝世后被朝廷谥号“文献”确误,谥号当为“文贞”。
# B1 P# @% o# G) ?: l* ?% Q& E& P 四、姚合与姚崇的关系
7 l+ T( k3 r8 f 姚合,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中举,被授武功尉;后历任监察御史,户部郎中,荆、杭二州刺史,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终于秘书监。他和姚崇是什么关系呢?
5 I2 n' J" M( @1 [2 ` u1 P 《旧唐书·姚崇传》载:
7 P0 B5 b4 P$ Q! n, I' e 姚崇“玄孙合,登进士第,授武功尉,迁监察御史,位终给事中。”
3 @' E. ^6 T3 A5 w5 Z7 d" }- Y《新唐书·姚崇传》载:
2 a4 i: O, s Y( e U. T! n 姚崇“曾孙合、勖。合,元和中进士及第,调武功尉,善诗,世号姚武功者。迁监察御史,累转给事中。奉先、冯翊二县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美原主簿朱俦复按,猥以田临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历陕虢观察使,终秘书监。”( }2 m& N( L3 I
《旧唐书·姚崇传》载,姚合为姚崇玄孙;《新唐书·姚崇传》载,姚合为姚崇曾孙。然笔者以为,二者所载皆误。: R- i- s. [, V! B2 r7 z4 F
史料之一,《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四》载:
4 Q# s5 i+ I, d) i- b8 M$ [ “陕郡姚姓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生祥。0 u: H: \. g m+ H, J
祥 —— 姚懿—— 元景(略)
V. p M) H7 `- `5 X 隋怀州长史 字善意 潭州刺史
9 \: d& w n9 l% J. K, c 检校函谷都尉 嶲州都督 文献公 : O% b8 h2 N2 Y
元之(略)
4 J5 ~* ^* Y& {+ y. Q8 z6 P" i5 q, S* }! k 名崇,相武后、中、睿、玄。
7 j" V$ y, r9 q- O7 X+ @ 元素 —— 弇—— 闲
B4 W6 v. r3 u3 N 宗正少卿 楚州刺史 润州司户参军
4 Y4 Y0 \8 _/ ?/ k 訚% S: F! b2 ?' ?4 g# L- B3 X
睢阳太守 右金吾将军
\+ |. U* g1 N6 p* ]( {! L9 H 冯—— 闇 4 u/ d# p. X! [4 q4 \
通事舍人 馀干丞 5 \$ [+ X+ m: h' h; ~( `
论9 h, I6 s$ j( v- E3 a* m N ^
豫州司户 " o0 T* a! P- S
算—— 闬—— 合
4 n# m. `5 b, T& u+ ^1 K: {- e. T 鄢陵令 临河令 秘书监
0 ]2 D* h& [+ l; E- Q7 O6 O0 a 由《宰相世系表四》可知,姚合当为姚崇之曾侄孙,姚元素之曾孙,与同书《姚崇传》相左,不足为训。笔者认为是姚元景、姚元之(姚崇)、姚元素等兄弟三人排列顺序有误所致。
! ~" I% V& R& a7 y Z6 n8 w 史料之二,《全唐文补遗》第六辑《唐故濮州临濮县令赵郡李公夫人吴兴姚氏墓志并序》载:
/ m$ q4 H) B* L4 } “夫人讳品,为吴兴族。有唐中书令文贞公曾侄孙,宗正少卿府君讳元景之曾孙,汝州司马府君讳算之孙,相州临河县令赠太子右庶子府君之季女也。起居舍人郭公润之外孙女也。秘书监、赠礼部尚书我府君之女弟也。”" ?& H2 u; p1 ?0 R' n' v
“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即指姚合。据《姚品墓志》载,墓志主人姚品为姚合之妹。因此,姚合的世系当为:# i1 f. H- g2 S2 i/ g5 k' @7 F
宗正少卿 姚元景——汝州司马 姚算—— 相州临河令 姚闬—— 秘书监赠礼部尚书 姚合
( T* }- ]7 ~2 ~; Q) c! B 再根据藏于千唐志斋的《姚懿墓志》记载:姚懿第三位夫人姚崇母刘氏“景龙二年正月八日薨于洛阳慈惠之里舍,春秋八十四。其年九月庚寅十七日丙午安祔于兹堂也。长子银青光禄大夫、守越州都督元之,次子朝散大夫行洛州汜水县令元景,恐山飞海变,盛烈靡形,遂镂金铭石,垂之来裔。”
& j8 E! R( n% Q# b# i; w) {4 z9 s 可知,姚元之(即姚崇)当为姚元景之兄无疑。因此,姚合当为姚崇之弟姚元景的曾孙。5 m# h' t- r9 l, i6 y7 Q6 |! {% n
综上所述,两《唐书》所载姚合和姚崇的从属关系记载有误。姚合当为姚崇的曾侄孙,姚崇弟姚元景的曾孙。+ M0 n# ]/ D1 @$ [- a% M
$ @( T5 M9 t5 M. a$ B
(载于2007年《河洛春秋》第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