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闽南姚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崇研究辑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6:15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碑铭祭文新作
8 A7 `4 ^% N. M( E
+ F% ]4 i  c- l- H/ \! D: c重修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姚文献公之碑% O$ M" V" s* J/ x

3 e, b4 _% G* \- W$ w8 _6 P8 x    大唐故嶲州都督姚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人,因官北徙,遂为陕州硖石人也。高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曾祖宣业,陈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父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
  |' A' f/ A  W$ v, @: `. F    公乃都尉季子,少有大志,武杰文英。隋末大乱,公年十八,以先人部曲,更集豪雄,保境安民。授陕州崤县令。大业十三年(617)九月,唐高祖兵起太原,太宗济河,公说服州将,举众应义,以此阖州离患。武德三年(620),太宗东伐王世充,擢公鹰扬郎将、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屡建功勋。迁左卫亲府右郎将。世充平,以谋略见用,朋侪所忌,谮公曾通伪郑,因见疑黜。公不为用,遂拂衣挂冠,散岸林壑,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不交权要,独行其道。后高宗承历念旧,招拜忠武将军、高阳府折冲都尉。公以偃武崇文,抗疏不任。又除常州长史,亦以疾辞。再授峡州刺史,乃出山视职,以政绩卓著,加银青光禄大夫。龙朔初,邛蛮作梗,拜使持节嶲州都督。公不以年高为辞,不畏山河险阻,毅然赴任,正以训吏,严以蓄戎。不战而服,远夷交顺。以龙朔二年(661)十二月初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翌年七月十五日归葬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怀州长史墓侧。公初娶张氏、李氏,俱早殁。后娶刘氏,则隋左常侍降之孙,襄州刺史志逵之女,累封彭城郡夫人。生元崇、元景。二子少孤,一门所恃,徙邹邻而教德,广孟被以宣慈。崇景不负所教,皆闻名当世。崇相武则天、睿宗、玄宗,佐明皇铸开元盛世。景任宗正少卿,亦有建树。神龙三年(707)正月,彭城郡夫人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邸。寿八十四。遵不合葬之遗训,景龙二年九月葬于洛阳万安山之阳。
; ]/ p% T7 G- x  T2 S3 k    景龙年,以子贵,追赠公幽州都督。开元三年(715),又追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十月,其第十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崇于故里为父造义冢,树大唐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碣,且置旌贤寺护墓。公元一九八三年因扩建陇海铁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义冢,移碑于陕县高阳山之刘秀峰。
; U: p( x9 h  k2 n( `+ k观夫文献公一生,少有奇才,保护家邦;继则应顺相成,树勋唐室;不用则道德幽栖,独善其身;专任则以身许国,殉职边疆。其才德功行,岂不令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嗟乎!然岁月替陵,漫漫千载,惟余荒冢,空对寒月!先人业绩,尘封于史。而今欣逢盛世,天开鸿业,值文贞公一千三百五十五年诞辰,贤儁倡之,阖族共议,豫鲁徽闽,万人同志,更蒙政府嘉襄,遂勒石以耸其碑。铭曰:  Q. C! t; ~" H- ?- g. D, P- O  q
        虞之后,派兮吴。惟岳降神,天生文献。尽忠报国,英图烈烈。后世子孙,铭其英节。万汇同源,永承祖德。光辉天下,气壮山河。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6:27 | 只看该作者
建唐光禄少卿姚公碑楼记5 [& W; {$ Z1 r! ~" Z/ M
6 b6 H. _' d! F) p4 _
    大唐光禄少卿姚公讳彝,虞舜后裔,吴兴郡望。一世祖宏,高行邈世,大德有闲;二世祖宣业,仕陈官征东将军、爵吴兴郡公;三世祖安仁,隋青、汾二州刺史;高祖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祖善意,唐峡州刺史、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谥文献;父崇,唐紫微令兼兵部尚书、梁国公、开府仪同三司,赠扬州刺史大都督,谥文贞。文贞光辅五帝,伊傅三朝,为政以公,廉勤慎终,善应变成务,以十事要说首佐明皇成开元盛世。公乃文贞之长子,母沛国夫人刘氏。公幼而韶明,长而英达。不邀浮名,尤慎内行。历官太子通事舍人,迁都水使者,出为延州司马,除陇州刺史未到官,封虢县开国子,拜邓州刺史兼商州运漕、海州刺史,政条简肃,兴利除害,民受其惠,纪德于碑。征拜光禄少卿。开元四年八月二十六日遘疾终于东都慈惠坊里。英年早逝,春秋四十。其年十一月十八日葬于万安山之莹。遗五子:闓、閬、闉、閌、闢,皆以官显于世。开元五年四月二十七日,正议大夫、行太子中舍人同母弟异为其树神道碑,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崔沔撰文,正议大夫、行将作少监徐峤之书丹。
$ X) H3 F/ L: Y* u    万安山大莹乃吾姚氏家族之墓地也。唐中宗神龙二年正月初八,文贞公母彭城郡夫人刘氏病逝,遗命不合葬,乃葬于龙门万安山之阳。此则洛阳姚族墓地之始也。后文贞及其沛国夫人刘氏、郑国夫人郑氏,子光禄少卿讳彝、主爵郎中讳异、尚书右丞讳奕,乃至玄孙讳勖等俱葬于此。原墓地重坟灵址,规制宏大。奈千年沧桑,陵墓遭毁,碑铭不存。唯光禄少卿之碑巍然屹立,然风雨剥蚀,文字斑驳,碑体几断。后裔视之无不痛心疾首。值文贞公一千三百五十五年诞辰,族人万众一心,决意修葺墓地,护持丰碑。于是我文贞公后裔,纷纷出资,不数月而碑楼成。乃勒石以纪其事。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6:34 | 只看该作者
重修姚崇墓园碑记
" U  ~' ]6 h2 P0 g$ p0 I( m       & [. B; u6 {$ N' R: i" o: K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少习武功,飞骑逐鹰;长攻儒学,下笔成章;以补荫入仕,中制举为官。历任司仓参军,司刑丞,夏官郎中、侍郎,凤风阁侍郎,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中书令兼兵部尚书,曾出任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扬、同等十州刺史。后封梁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毕生以天下为己任,掌国则为政以公,除弊则舍身忘家,改革善应变成务,治事惟以人为本。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十月,玄宗励精图治,姚崇以“十事要说”出任首相,军国庶务,悉委任之。抑制权要,稳定政局,整顿吏治,任用贤良,无广释道,灭蝗救灾,天下大治。时人谓救时宰相。又荐宋璟代己为相,萧规曹随,为开创开元盛世做出巨大贡献。开元九年(公元七二一年)九月病逝于洛阳慈惠坊里之私邸,享年七十有一。朝廷赠扬州大都督,谥“文贞”。开元十年(公元七二一年)二月葬于万安山南原其母茔之侧。其功业德行,千古颂扬。宋代司马光赞曰: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伟人毛泽东则誉姚崇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墓园原规制宏大,重坟灵祉,碑石林立。姚崇母彭城郡夫人刘氏;妻沛国夫人刘氏、郑国夫人郑氏;长子光禄少卿彝、次子坊州刺史异、三子尚书左丞弈及诸孙、曾孙、玄孙等均葬于此。自姚崇逝世,历经一千二百余年,墓园风雨剥蚀,兵燹人祸,墓冢被毁,碑石散失,今惟存其长子彝之唐碑。后人祭扫,目击心悸,国人凭吊,扼腕长息!今欣逢盛世,为弘扬姚崇文化,继承先贤懿德,修葺墓园,众志攸归。由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首倡,省政府资金支持,伊川县委、县政府决策大计,县政协副主席姚和文主事运筹,县文化旅游局、彭婆镇政府具体实施,许营村鼎力相助,群策群力,历经数月,丰碑巍然,墓园一新,爰叙其颠末,勒石以志。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6:48 | 只看该作者
重修大唐贤相姚崇故里碑记
. j/ f+ M, y0 |* v. L0 T5 z; B
) I: \7 {; X# f1 v# Q        张茅镇属古陕州硖石县,右二陕,左二陵,名山朝拱,涧水环流,山川形胜,地灵人杰,乃大唐贤相姚崇公之故里也。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吴兴公姚仲和定居于硖石,为陕郡姚姓起家之祖。历七世,至唐硖石县令、峡州刺史、嶲州都督、文献公姚懿,乃贤相之父也,武德四年举族卜居于镇西今张茅中学处达卅余年。永徽二年,贤相诞生于斯。公少习武功,长攻儒学,下笔成章,文华著名,中制举为官,先后任武则天、睿宗、玄宗朝中书令兼兵部尚书,居官以人为本,为政以公,百折不回,革除弊政,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以十事要说佐明皇创开元盛世。宋史学家司马光誉其为有唐四大贤相之一,毛泽东赞其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千百年来桑梓以贤相为荣。唐建旌贤寺,千年护持文献墓碑;宋陕州刺史游师雄建姚公祠,四时致祭;清知州沈荣昌立故里碑,民众瞻仰。民国间,兵连祸结,文物受毁,乡人痛心疾首。今逢盛世,有乡贤陈宝禹、崔九龄先生者,年逾七旬,志慕先贤,图谋远功,倡议重修丰碑,其高足与社会贤达,均风动影从,解囊相助,承蒙市、县、乡、村及文物部门襄赞,姚崇故里、姚公祠、旌贤寺遗址等被列为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如学欣然题词。今丰碑重树,人皆欢欣。爰述其颠末,勒石以志。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6:56 | 只看该作者
姚崇故里文物保护碑4 u4 D4 \, U# I1 {

6 W' s; l0 K  O4 p: J) X+ V" O        姚崇(公元651—721年),字元之,唐朝陕州硖石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世系陕郡姚姓。祖姚祥,隋怀州长史、函谷关都尉。父姚懿(公元590—662年),历任隋硖石县令、唐鹰扬郎将、水陆道总管、峡州刺史、嶲州都督,后殉职于边疆,朝廷追赠其为吏部尚书,谥号文献。唐高祖武德四年至高宗永徽年间,姚懿举族定居于今陕县张茅镇西崖村(今张茅中学处)。姚崇即出生于此。他少习武功,长攻儒学,文华著名,以制举入仕,先后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书。一生以人为本,为政以公,百折不挠,改革弊政,为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与经济基础。宋代司马光誉其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伟人毛泽东赞扬他是“大政治家、唯物论者”。; D% q8 a* C& A/ h1 Q3 r
        姚崇故里有故居遗址、姚懿墓遗址、旌贤寺遗址、姚公祠、唐姚懿神道碑、姚崇手书“藩篱”石刻等。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7:04 | 只看该作者
旌贤寺遗址文物保护碑9 L- O" i* ]2 x6 _2 p, @( t

9 U& X$ K/ O" `: E- `0 X+ Y  旌贤寺,俗称下寺庙,位于张茅古镇西二里处。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为旌表大唐贤相姚崇父唐嶲州都督姚懿及看护姚懿墓冢而建。原千年古寺有庙宇数十间,金碧辉煌;近代尚存砖券窑洞五孔,碑石林立。历代均有僧人住持并维修寺院。抗日战争期间,原国民革命军中将六十四师师长姚北辰等军政官员及姚姓后人曾简易修葺,并树碑于此。一九八三年,因三一零国道拓宽,寺院窑洞被塡,除四块碑石移于陕县西刘秀峰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姚懿碑处外,余碑尽埋于路基之下。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7:32 | 只看该作者

祭   文

维公元二○○五年岁在乙酉仲春之吉日,值先祖姚文贞公诞辰1355年之际,来自河南洛阳、伊川、渑池、义马、孟县、偃师、郏县、泌阳等地之裔孙,谨具鲜花果品、清酒时馐,致祭于先祖文贞公暨列祖列宗之灵曰:

维我皇祖,黄帝世胄。虞舜其名,姚其姓。

造福华夏,海晏河清。子孙藩昌,绵绵裔裔。

西周封陈,东周在鲁。秦居关中,汉徙吴兴。

吾族开祖,名讳宣业,征东将军,吴兴郡公。

二世先祖,青汾刺史,远图膺锡,大名垂休。

三世祥公,怀州长史。函关都尉,居家陕郡。

四世文献,少怀壮志,文武兼备,树勋唐室。

建旟嶲府,藩翰殉职。五世文贞,纨绮而孤,

克广前业,激昂成学,下笔成章,制举高第。

声华濮郑,名显十郡。轩冕三纪,光辅四帝。

三入中枢,兼握戎柄。三贬不渝,守终若始。

十事要说,以佐玄宗。开元之治,开创首功。

军国安定,尽革弊政。不悻边功,中外和平。

抑佛治蝗,富庶百姓。五诫铭文,浩然正风。

为政以公,廉勤慎终。荐贤自代,传力宋璟。

盛唐伟业,史册彪炳。司马通鉴,贤相扬名。

伟人毛公,揄扬称颂。巍哉祖德,伟乎祖功!

文贞后人,代有俊英:或佐圣主,礼部侍郎;

或赴国难,捐躯睢阳;或著诗篇,千古传唱;

或扬祖德,济困扶危;报效国家,奉献人民。

嵩岳巍巍,伊洛清清。文贞后裔,追远至诚。

一瓣心香,祭奠先祖,文贞遗训,永志心中。

弘我祖德,扬我祖风。建功立业,光我列宗。

                      伏维 尚飨

           公元二○○五年三月十九日(乙酉年二月初十)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8:06 | 只看该作者

祭大唐贤相姚崇公文

  维公元二○○九年岁在己丑孟夏之吉日,出席2009′洛阳•河南省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的全体同仁,谨具鲜花果品、清酒时馐,致祭于大唐贤相姚崇公之陵园曰:

孟夏之月,万安之阳,仰慕先贤,齐聚庙堂。

姚公元崇,千古景仰。通鉴秉笔,贤相名当。

伟人毛公,点评揄扬。源渊虞舜,郡望吴堂。

陕郡七世,为官北方。公少而孤,发愤年长。

文华著名,举笔成章。初官濮郑,又历司刑。

再任兵部,则天识赏。超擢侍郎,强虏仓惶。

正气秉言,刑狱空荡。大周栋臣,六春辅相。

平生忠直,拒托遭殃。一贬灵武,萧关茫茫。

临行荐贤,五王复唐。哭武动情,不避祸殃。

二贬江南,六载悠长。神州景云,姚相重光。

除旧布新,整顿朝纲。太平一怒,三贬申扬。

为政简肃,百姓讴扬。百折不挠,志匡朝堂。

明皇登基,再思良相。公献十策,治世良方。

玄宗大喜,奉为政纲。委公大任,首席宰相。

野无遗才,朝尽贤良。撰写五诫,百官榜样。

君臣禁奢,清风月朗。山东蝗起,震惊朝纲。

独挡群儒,舌剑唇枪。雷厉风行,柔中有刚。

令出治蝗,四海頌扬。力推宋璟,荐贤安良。

前赴后继,国富民强。万邦来朝,巅峰盛唐。

千古佳话,三朝贤相。伊洛清清,嵩岳茫茫。

缅怀祖德,山高水长。镌公功业,道德文章。

树公丰碑,万安之阳!继祖伟业,奋发向上。

自强不息,矢志不忘。报效国家,万古流芳!

& _0 k  Z+ L( l6 k+ H
 公元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农历己丑年四月廿二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8:23 | 只看该作者
活动记实. O9 Z' n1 T* g+ d; v  J& m1 q! T

% b6 M- X6 p( Z, G姚族纪念先祖唐文贞公姚崇诞辰1355年暨祭族典礼纪实$ ~. v  g8 Y% b1 k

& ^( W+ Z9 N* [2005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十),姚族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万安山祖墓,隆重举行纪念先祖唐文贞公姚崇诞辰1355年暨祭祖大会。来自河南洛阳、伊川、渑池、义马、孟州、平顶山、郏县、泌阳、偃师等地后裔共三百余人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0 @; W+ D0 O" Q7 m8 c
是日,春风拂面,杨柳吐绿。来自各地的文贞公后裔,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分乘三十多辆汽车浩浩荡荡前往伊川县文贞公墓地。/ `3 ]9 L3 b* B: y/ v9 A3 P0 t
伊川县万安山崇祖陵墓前,悬挂着“纪念文贞公诞辰1355年暨祭祖典礼”的红色横幅,一副“一身忠智三朝辅臣铸盛唐,十卷文章千年遗教惠国人”的对联悬挂在两边,大幅彩色崇祖画像竖立在祭祀中央。供桌上放满了鲜花、果品、馔食。裔孙们纷纷烧香、焚纸钱,在香烟缭绕中自觉、虔诚地向先祖行礼。
& t: J1 ~* s; G' o2 z* ]0 A& B上午十时半,纪念大会主持人渑池文贞公裔孙姚学谋宣布纪念大会开始。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震耳欲聋。6 D+ k  h8 _' `) i8 b/ @7 U
文贞公裔孙洛阳电台原资深记者姚友爱首先宣读了福建省八闽姚氏宗亲会姚恩健(原福建省粮食局处长)、姚诗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处长)向纪念会发来的电文。6 m1 Z$ l+ ?) L, ?
文贞公裔孙姚文刚拜读了祭文。与会裔孙代表恭敬虔诚地向先祖举行了叩拜大礼。
# X! v' k6 i  W: W' C文贞公裔孙渑池县政府办主任姚俊宣读了倡议书。大会一致通过倡议书。会议认为追念先祖姚崇公的历史功绩,继承其懿德及思想之精神财富,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步伐之需要;不仅是全体国民之心愿,更是姚姓后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会议要求一是收集、挖掘姚崇公的历史史料,撰写各种题材的文章,宣传文贞公功绩,弘扬文贞公精神。二是对上争取,对下发动,广泛筹措资金,保护、修葺伊川万安山姚崇公墓地、陕县文献公姚懿公墓地及文物古迹,使之成为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三是继续纂修好姚氏族谱。, g; E! \1 g0 N% A, h
会上发布了渑池姚学谋撰写的《大唐贤相姚崇》将在今年五月出版发行的信息。# p/ p2 j. c3 Z! C& c
祭祖代表十分欢欣鼓舞。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发扬姚崇精神,以天下为己任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政以公”而“耸廉勤之节”的吏治思想、以人为本而实事求是的唯物思想,与时俱进而“善应变成务”改革思路,为振兴中华、报效社会作出贡献;要积极响应倡议书的号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保护、修葺好先祖的陵墓及文物古迹;共同努力编纂好总谱。
# \. D3 a5 J& b6 k2 O% b0 X3 v1 Y0 r渑池谷水村和伊川姚沟村的锣鼓队到会进行了表演。洛阳电视台对这次纪念活动进行了拍摄和报道。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8:08:35 | 只看该作者
大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碑落成典礼盛况) M( K0 [" a8 t  v$ T3 M

, T6 L8 j: s# S        2006年3 月26日,姚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菜园乡南阳村东姚文献公墓地,举行了隆重的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碑落成典礼。来之洛阳、伊川、宜阳、渑池、义马、陕县、孟州、巩义、郏县、泌阳等地后裔共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了这次庆典活动。
1 _1 G, s7 H7 v' e7 X8 P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三门峡市文物局、陕县人大教工委、陕县文管会、陕县菜园乡政府领导及陕县菜园乡南阳村党支部、村委干部出席了庆典。7 L/ O1 G: b  Y8 o+ z- J
        大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讳懿,字善意;陕州硖石人。他十八岁时做硖石县令;又任硖州刺史;后为边境安定,殉职于嶲州都督府。逝世后,归葬于硖石安阳公之原,即今陕县南阳村东姚懿墓地。经千余年沧桑,幕碑被毁,只剩下荒冢一座。2005年3月文献公后裔倡议重树丰碑,各地后裔积极响应,纷纷出资、出力,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6年三月,经过半年努力,文献公丰碑又巍然屹立。经协商姚族决定于2006年3月26日举行落成庆典。0 E# B5 Y' l5 |
        这一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莘野原上,柳丝吐绿,杏桃盛开。文献公墓前,悬挂着“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碑落成典礼”大幅横额,一副“代有人才修物育,世依天爵绍家声”的对联悬挂在两边。来自河南各地的后裔分乘二十多辆汽车,带着鲜花,赶到墓地参加典礼。来到墓地后,他们有的挂纸扫墓,有的虔诚地进行祭拜,有的瞻仰碑文。3 ]% W# n% X) b2 R7 |8 `$ m
        庆典由文献公后裔、河南渑池县人大干部姚学谋主持。上午十时半,“唐嶲州都督姚文献公碑落成典礼”宣布开始。顿时,爆竹震天,鼓乐齐鸣。
+ q4 ?- @7 N8 S+ ^$ }    在热烈的掌声中,文献公后裔、全国劳模、巩义市县原税务局长姚德茂和三门峡市环保局副局长姚清泉给文献公碑揭幕。/ o5 |  G6 w. f+ [
    来自洛阳、渑池、义马、孟州、巩义、郏县的代表向文献公碑敬献了花蓝。3 t5 Y) Y6 p8 t8 O
    三门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四十二世裔孙姚梦松代表姚族拜读祭文。各地后裔代表恭恭敬敬地向先祖行了鞠躬礼。, ?- c) {; `. y6 Z7 Y& {
        文献公后裔河南省渑池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姚鸿印致辞。他在回顾了文献公光辉的一生后,号召族人要学习和继承文献公的懿德和思想。第一,学习他胸怀壮志,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第二,发扬他善于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永远前进。第三,学习他勤政廉政为民的精神,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认认真真做事。第五,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为祖国的强盛和统一而努力奋斗!
+ B' n; G0 f  k9 D        姚族向保护文献公墓地的功臣南杨村水国乐先生赠送了匾。各地文献公代表纷纷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文献公后裔、洛阳电台编辑、记者、作家姚友爱宣读“姚族重修文献公、光禄少卿碑及碑楼捐资榜”。+ C$ i7 H3 C/ l
        参加文献公碑落成典礼的后裔,无比自豪,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崇祖报本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续搞好先祖墓地文物的保护和修葺工作;学习先祖精神,为振兴祖国而作出自己的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3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