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说古老的灵源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1#
发表于 2019-2-27 00:29:3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9-2-27 00:32 编辑 6 s' C* p# `+ l* X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6 21:453 }* v, G9 z% H1 t# J/ ~
斗门与斗山现在己经连为一体了,中间仅一条公路相隔。两个村庄各自保留了一口水塘,大致相距的直线 ...
/ D* v! z1 ^. n( E
谢谢介绍!斗门姚氏到底是十房还是八房,我也没有搞清楚。还有一件事我搞不清楚。斗门其他几房,比如南大房,北大房,后屋房,中房,这些名称我都懂。可是像门楼房和我们观前房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起这个名字?观前房到底是什么意思?据说在斗门,当年北大房和观前房的地位不一般。具体怎么说,斗门姚家人都知道,特别是老年人。
; n" n4 s- s* }. ]7 Y( B& T9 a4 i   据我们枣庄市陶庄分支的老辈人传说,我们祖辈外出行医的原因,一方面是到山东救灾,康熙年间山东沂州府郯城县大地震,当地缺医少药,所以大批世医北上;另一方面是打官司把偌大的家业卖掉花了银子,所以外出。这都是祖辈传说。据卿字辈老人讲,自卿字辈往上算,迁山东峄县已历九世,这个传说与家谱恰好吻合。* G7 x- U" T) l! p: w7 s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10:22:43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2-27 00:29' S  p. z: r% K; X* w+ T3 O+ @6 M  I& t
谢谢介绍!斗门姚氏到底是十房还是八房,我也没有搞清楚。还有一件事我搞不清楚。斗门其他几房,比如南大 ...
* y! ?& k! J! M# m; |- g
    诚如钟尧老109楼所云,揭氏的起源与史定有关。史定是汉武帝时人,随王恢从豫章征服闽越,与南越国太子“交换人质”而被羁任为揭阳县令。后来,汉武帝发动统一南方的战争,史定“挈地归汉,收平两粤”。武帝旌其忠,封史定为安道侯,世龚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所以,凡揭姓皆以揭阳为圣地。“揭史一家”不虚然哉。4 k6 w) ~2 `9 }2 T5 g7 ?+ u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10:58:0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7 10:22
! R) ~, X& J" b诚如钟尧老109楼所云,揭氏的起源与史定有关。史定是汉武帝时人,随王恢从豫章征服闽越,与南越国太 ...
  I0 a# P$ G; @9 W
        现澄湖东边有一古老的揭姓村庄,有一千余人。号“溪东揭家”。他们是宋元祐六年开基,从丰城入赘邬氏而来。客观地说,他们比澄公入赘佘氏的时间早了几十年。他们的家谱上说,澄湖古称罗湖,又称白水湖。因为皇帝念揭氏有功,赐湖名“朕溪”。所以揭氏以“朕溪世家”自称。. M+ u' m2 g- N8 ^6 o: K& l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斗门姚氏仕龙公字景云,同族兄重修族,凭洪武二十五年姚家人交了官税,当然属于姚氏的祖遗。家谱上易名为“自家溪”,不久,修县志的吴主编也在县志上记载了,朕溪有误,应为“联溪”。从此从法律上确定了澄湖归属于姚氏。并确定湖产一半归斗门,沙窝与斗山共一半。
! x+ w! m0 `$ d$ X# H7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4#
发表于 2019-2-27 11:15:26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7 10:58
4 O! {" f5 r8 B. ?' x5 w现澄湖东边有一古老的揭姓村庄,有一千余人。号“溪东揭家”。他们是宋元祐六年开基,从丰城入赘 ...
3 f& w' h7 n9 P6 N1 O
            谢谢,乡土历史多了一谈资。      原来这么曲折。
; a* j8 e0 B# U: |3 s0 G, T$ M! I* e8 N
  ; p3 z2 m! _; n
      南昌姚斗门各房和观前房族人,为了澄碧湖的归属,与南昌县揭氏打官司。——现在还有南昌县揭氏?7 w1 ?9 i& @- ^- _" p
    揭氏原不姓揭,因祖先([汉]史定)在揭阳当官,后裔以揭为姓。
& f- h& u1 Z- r: i; Y
    诚如钟尧老109楼所云,揭氏的起源与史定有关。史定是汉武帝时人,随王恢从豫章征服闽越,与南越国太子“交换人质”而被羁任为揭阳县令。后来,汉武帝发动统一南方的战争,史定“挈地归汉,收平两粤”。武帝旌其忠,封史定为安道侯,世龚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所以,凡揭姓皆以揭阳为圣地。“揭史一家”不虚然哉。. S$ x7 l$ f1 G# D! i
    现澄湖东边有一古老的揭姓村庄,有一千余人。号“溪东揭家”。他们是宋元祐六年开基,从丰城入赘邬氏而来。客观地说,他们比澄公入赘佘氏的时间早了几十年。他们的家谱上说,澄湖古称罗湖,又称白水湖。因为皇帝念揭氏有功,赐湖名“朕溪”。所以揭氏以“朕溪世家”自称。
& n: G2 a2 `3 [+ L% s! k# l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斗门姚氏仕龙公字景云,同族兄重修族,凭洪武二十五年姚家人交了官税,当然属于姚氏的祖遗。家谱上易名为“自家溪”,不久,修县志的吴主编也在县志上记载了,朕溪有误,应为“联溪”。从此从法律上确定了澄湖归属于姚氏。并确定湖产一半归斗门,沙窝与斗山共一半。
+ g. y: r+ B1 Z$ _5 z# E
. |+ v$ F/ K9 N7 ^) o: J&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7 11:2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早几年,我与卿堂老在他妹夫揭保如公司喝茶。揭保如是知名企业家,精通文史与家谱。他依据揭氏比姚氏早到莲塘几十年反问卿堂,“你说此湖到底属于揭家还是属于姚家?”。卿堂振振有词地说:“姚家入赘的佘氏比揭家入赘的邬氏还要早呀。再说,姚家人先完了税,取得了法律上的依据。第三,只有皇帝才称“朕”,你们怎么可以称“朕溪”?关健是县志上记载属于姚家呵。”妹夫终于说不嬴大舅哥。回答了一句:“还是你们姚家人玩得辣。”我在一旁哈哈大笑。! S- M8 _8 ?- v3 b1 `
     “玩得辣”是一句俚语,说明了姚家人有智慧。

IMG_20190227_100419.jpg (55.83 KB, 下载次数: 703)

IMG_20190227_100419.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6#
发表于 2019-2-27 12:06:45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7 10:58
6 k. i+ B' Y6 V3 a! M" m' }现澄湖东边有一古老的揭姓村庄,有一千余人。号“溪东揭家”。他们是宋元祐六年开基,从丰城入赘 ...

# `2 N  u7 y" C0 L) W& o从上面的介绍说,澄湖是洪武年间因为姚家人先交了官税,才从法律上确定为姚家产业。那么有个疑问,无论从人口还是从势力,据说小兰罗家,溪东揭家等家族都不输于斗门姚家,难道他们拿不出钱来,而让姚家先交了官税?难道谁先交钱这个湖就是谁的?显然不可能,而应该是先确定澄碧湖的归属,才能交官税,确权。3 S6 X# a% J) l* x% }' s
  所以,可以想象,姚家人仅仅是交钱交的早,就把澄碧湖争过来,这是不可能的。7 |6 ~3 b5 r" r5 [, ]* G* D) F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17#
发表于 2019-2-27 12:11:37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7 10:58" E' b2 O" e' n* V" F) R
现澄湖东边有一古老的揭姓村庄,有一千余人。号“溪东揭家”。他们是宋元祐六年开基,从丰城入赘 ...

# p) x8 J3 n, U- t5 |此湖以斗门姚氏祖澄公命名,南昌县各姓没有异议,或许说明至少在明代以前,澄湖就是姚家的产业,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改朝换代。6 m" t% i+ m- t/ _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2:0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9-2-28 12:16 编辑 $ U, _& Q' }! t+ k: F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9-2-27 12:110 u9 C0 ~6 l( h0 y5 @
此湖以斗门姚氏祖澄公命名,南昌县各姓没有异议,或许说明至少在明代以前,澄湖就是姚家的产业,之所以有 ...

% }4 y/ @& V( M* h4 d         绍峰对斗门分房有疑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俗称斗门由南四房和北四房组成,为什么家谱上会计算成十房?前面几届修谱以斗门中间门房为主,他们又派生了孔用、孔臻两房,命名为中大房与中房。后来修谱表示了对斗门中间房的尊重,一直沿袭了下来。所以,看上去斗门就有十房人。实际上斗门中间门房的三房统称“斗门中房”。
$ b# [! _9 i  a3 A      门楼房是德月的后裔,其祖父是澄公的哥哥,与修水姚同宗。他们在斗门肯定是最早分家的,反映在家谱上就是最早建立了自已的门楼,故称“门楼房”。* g' ^2 T2 k  l3 w
      斗门的另外七大房以长幼为序,昭穆分明。德明为兄,派生了南大房、新楼房、中间门房、前房;德先为弟,派生了北大房、观前房、后屋房。
+ b/ b% e4 o  L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12:26:50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8 12:03
. {7 a2 H  n! C; H绍峰对斗门分房有疑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俗称斗门由南四房和北四房组成,为什么家谱上会计算成 ...

9 F& Y; l, T% n+ `/ f3 ~   绍峰还提出为什么他们这一房命名为“观前房”?从上面的分房名可以看出,斗门分房主要是依据地理位置命名。斗门的历史上除了建立了祭祀祖先的祠堂外,还单独建立了一个祭拜菩萨的道观,叫“崇仙观”。我猜想“观前房”由此而来。现在“崇仙观”依然还在,只是不在原来的地方。$ u1 h- i5 N% O3 O% J7 M- l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20#
发表于 2019-2-28 16:28:39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9-2-28 12:26
$ n$ n$ V8 k3 T1 L0 M( |3 C绍峰还提出为什么他们这一房命名为“观前房”?从上面的分房名可以看出,斗门分房主要是依据地理位置命 ...

3 @* q, s0 x/ M! w绍弦大哥确实认真看了家谱,把斗门十房的分房情况介绍的清清楚楚。至于观前房名字的由来,以前我问过斗门的宗亲,他们说可能与崇仙观有关。去南昌老家的时候,在斗门我路过崇仙观,由于时间短,我没有进去。只是感觉这个崇仙观小巧玲珑,庄严肃穆。( V5 d4 Q4 `; [, O) S. Q. x1 h
另外,还想请教绍弦大哥,你说的斗山姚,与北大房的房份近,是怎么回事?因为目前只要牵扯北大房,必然牵扯观前房。请介绍一下,谢谢!3 f+ z3 U, s;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7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