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小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典故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1:12:0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破镜重圆' y: H; r7 K0 g$ V7 I# D
      这个成语故事是由华阴人、隋越国公杨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话而来的。 3 @* a& }6 @' X4 s; G9 t
     杨素,字处道,在辅佐隋文帝杨坚结束割据,统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足智多谋,才华横溢,而且文武双全,风流倜傥。在朝野上下都声势显赫,颇著声名。 * w9 u: U; v' o) K3 L8 n" o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素与文帝杨坚的两个儿子陈后主叔宝的嫔妃、亲戚,其中有陈叔宝的妹妹枣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陈国的乐昌公主。
! C! X/ h( l, y5 d9 k# w! E     由于杨素破陈有功,加之乐昌公主才色绝代,隋文帝就乱点鸳鸯,将乐昌公主送进杨素中,赐为杨素小妾。杨素既仰慕乐昌公主的才华,又贪图乐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宠爱,还为乐昌公主专门营造了宅院。然而乐昌公主却终日郁郁寡欢,默无一语。
9 f* N, {; H: E' e& W) d' f原来,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备言两心相知,情义深厚。陈国将亡之际,徐德言曾流着泪对妻子说:“国已危如累卵,家安岂能保全,你我分离已成必然。以你这般容貌与才华,国亡后必然会被掠入豪宅之家,我们夫妻长久离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梦中神会。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断我们今世的这段情缘,你我今后定会有相见之日。所以我们应当有个信物,以求日后相认重逢。”说完,徐德言把一枚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徐德言又说:“如果你真的被掠进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将你的半片铜镜拿到街市去卖,假若我也幸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会赶到都市,通过铜镜去打问你的消息。” ) J% C- n6 J, C9 Z' U
     一对恩爱夫妻,在国家山河破碎之时,虽然劫后余生,却受尽了离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经过千辛万苦,颠沛流离,终于赶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见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而且价钱昂贵,令人不敢问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铜镜,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泪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价给了钱,又立即把老者领到自己的住处。吃喝已罢,徐德言向老者讲述一年前破镜的故事,并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铜镜。颤索索两半铜镜还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声……卖镜老人被他们的夫妻深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答应徐德言,一定要在他们之间传递消息,让他们夫妻早日团圆。徐德言就着月光题诗一首,托老人带给乐昌公主。诗这样写道: # k4 O; r! A2 A6 x
镜与人俱去, 镜归人不归。
) W% N) A" o- M1 U9 |% L无复嫦娥影, 空留明月辉。 3 U! ^: y3 Y. e, d/ P3 Y
     乐昌公主看到丈夫题诗,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水米不进。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让他夫妻二人团聚。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在欢庆的感激之情。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2 x; D5 W( P1 m2 Q) ?! i1 a- \  S  @ ) B/ f5 A" p+ a8 t' {: m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09:56:44 | 只看该作者
奇货可居
! P) V- m% n' M      战国时候,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路上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年轻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

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吕不韦回到寓所,问他父亲:“种地能获多少利?” 他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运珠宝呢?” 他父亲又答说“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 他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吕不韦听了他父亲的话,决定做这笔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你意下如何?” 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信,把异人赎回秦国。


8 U& e0 L, T+ W& ]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

      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代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0:4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2-11-10 13:06 编辑
0 |! G- C( ^/ J/ m' N3 B' Y+ ]3 b
' w! z" {% M0 x杞人忧天; g: q/ `) K: U  Y, F1 h/ H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 F. ]4 f$ n: g
9 X2 n: I% \, |1 H) v& K               " @, z+ y& m9 u; Y

# S6 o8 H; B% h, r              
$ v2 e/ N& B# T# v! ^/ e) Y* ?3 ?. M+ A$ ^6 X$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u0 T- ^/ a( r
    商鞅帮助治理秦国十年了,皇族与外戚有很多人怨恨他。隐士赵良托人介绍,商君接见了他。商君说:“我能见到您,是由于孟兰皋的介绍在,请让我与你交友,行吗?”赵良说:“我可不敢。孔子曾么说:‘推举贤才,受人民爱戴的人就会纷纷前来;聚集一些不肖之徒,主张王道的人就会纷纷退去。’我是不怎么样的人,所以不能接受您的旨意。我听过这样的说法,‘不是自己的职位而占有它,叫做贪图职位;不是自己应享有的名望而硬要享有,叫做贪图名望。’我要是接受了您的厚谊,恐怕就是我贪图名位了,所以不敢接受您的旨意。”商君说:“你不为我治秦的功绩而高兴吗?”赵良说:“能从别人那里听到意见,才叫耳聪;能自我省察(自己的不足),才叫目明;能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才叫做意志坚强。虞舜说过这样的话,‘自我谦虚是高尚的。’您不如遵循虞舜的王道,用不着问我。” 商鞅说:“当初秦国是戎狄一般的教化,父子不分,同室居住。现在我改变了他们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修筑宫延外的大门(把一些教化规定写在门上),把秦营建得如鲁卫一般的先进。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  大夫相比,谁更贤能?”赵良说:“一千只羊的皮,比不上一根狐狸的腋下毛珍贵;一百人的一片赞杨之声,比不上一位贤能之士的正色直言有价值。武王就因为能让人正色直言,而国家昌盛。殷纣王因为上上下下都嘿嘿地点头称是,而国家灭亡。假如您不否定武王的做法,那么就请让我终日正色直言,您看可以吗?”商君说:“俗语说得好,‘外表上好听的说,那是花;至理之言,那是果实;听起来不是滋味的话,那是药;听起来心里甜丝丝的话,那是病。’您真的能终日正色直言,那是我商鞅的药啊。我将恭恭敬敬地待您,您又为什么非要离开我呢?”
% T1 _, S3 G9 c1 a  b; h+ s, U
) s# H2 ?- c$ ~4 f. J: ^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3:35:38 | 只看该作者
倾国倾城) \8 W$ ^, J# m8 E- L
语出自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z7 F; G5 s9 d4 g) {# B- S: v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9 i' E. f$ V1 a. J- K) m- t% ]. F0 w0 T2 R3 Y' k, k
汉武帝,+ |4 v3 z5 M4 a8 Q% V& X  L" Y
初丧李夫人。
$ \6 F) R- M& z8 _夫人病时不肯别,
0 @) f  n6 Z* _死后留得生前恩。
9 A# ^/ V( r2 @& h8 a: y君恩不尽念不已,; {- P2 d, d8 a, T8 [# Z4 v
甘泉殿里令写真。1 Y# K' l' O: q( T$ S; x  p
丹青画出竟何益?; B6 k& f- b6 Y- o& i+ p( q; Y
不言不笑愁杀人。
' R: N$ n7 P/ Q2 \2 ~  \, L5 X又令方士合灵药,( h. L5 h4 C( M& D+ y: j4 T# R
玉釜煎链金炉焚。
  S: g3 B+ i" ]; F- m* W* v8 u1 x! q8 {九华帐深夜悄悄,1 V& {: X$ B6 c7 f. z! R
反魂香降夫人魂。
2 o6 N; S# A+ M+ R4 c8 l5 A4 ]3 q夫人之魂在何许?% n# J. C% y3 V4 o& Y3 e. H( `, |9 n
香烟引到焚香处。
) Y: x. Z" I. _* p) x7 u% J既来何苦不须臾?
# Z& Y& ^- @( T, o6 t" G3 P缥缈悠扬还灭去。3 t9 Z4 ?/ I2 v
去何速兮来何迟?
# l4 E0 N* b; j1 _是耶非耶两不知。
% }! Y$ p: n1 N1 a翠蛾仿佛平生貌,  O; d$ Y! \( I) k# a
不似昭阳寝疾时。
: t! G  ]" l' R& s- E1 |( X+ {( N魂之不来君心苦,
- O# G* Q* k5 G1 m1 t魂之来兮君亦悲。
1 Z, x6 q& X- }) t/ T" j/ B背灯隔帐不得语,
" S$ k1 I5 I9 p- i安用暂来还见违。
4 ?  [$ o0 O2 o- X% \伤心不独汉武帝,              
3 K' v3 \% V( E  O自古及今皆若斯。
, E' l- k2 \: _  l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D+ v+ v" G; F- X: Y
重璧台前伤盛姬。
# ?6 {9 L! s( N4 b* w( D8 _又不见泰陵一掬泪,5 ~, S- h1 J8 G, E5 _
马嵬坡下念贵妃。
1 v. q7 r9 ~8 v) I0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9 B& e- p9 D$ }
此恨长在无销期。
. Y, D; W5 M5 s: T( |生亦惑,
% b$ f) U" q) Z+ h0 q& M死亦惑,
( \( C8 \# W; O8 j9 ^, a: f1 g尤物惑人忘不得。
  z/ x5 Y: c" n$ S0 `0 [人非木石皆有情,5 Y  Y, V3 ]5 B% ]7 `
不如不遇倾城色。
4 ]9 A; l2 m) d4 [3 C: U! o& L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0:35:58 | 只看该作者
青睐  W1 ?8 o0 u6 A. W
   “青睐”和“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青睐”意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或重视;“白眼”则是表示轻视,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关于这两个词,还有一段典故呢!9 K& q3 N4 f( m% H: j2 `; z
  魏晋时期有一位着名诗人,叫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种会使“青白眼”的本事,对志同道合的人,用青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相看;对其不欢迎的人,就拿白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相待。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母亲死的时候,嵇康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嵇康十分难堪,不快而退;随后嵇康带着酒和琴前往,他便换了“青眼”,表示欢迎。6 k" F" \2 B) e9 f2 Q) S
' y+ C7 J% |"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6#
发表于 2012-9-30 11:55:22 | 只看该作者
爱读你的帖,也挑毛病。毋怪。
5 l, w# ?- o; @# U" Y151#破镜重圆: A; ]( W6 @. W, J! E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素与文帝杨坚的两个儿子陈后主叔宝的嫔妃、亲戚,其中有陈叔宝的妹妹枣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陈国的乐昌公主。 ”——此话有不通之处。, w/ ~" o/ k. S: i( i# E& b+ {: q
     “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在欢庆的感激之情。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此话也有不通之处。
' E+ y+ a3 s1 r) |+ n! F3 z( X4 y& l6 w1 V: ]) J
154#倾国倾城0 H' C2 R  v% C. f) Q1 O7 N( N! G  {
        翠蛾仿佛平生貌——翠娥仿佛平生貌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6# pszyyao
9 d0 u+ N' q4 j2 x+ X6 e$ ]% C4 ?2 b2 F+ G: s4 t

5 x' T( ~4 R5 {' U3 i" F    谢谢指教!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55:34 | 只看该作者
请君入瓮
8 _& A+ J; V: |) I6 ^  _+ Q% M0 |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O4 E5 I$ l; Z" |' h% y% B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2 ]2 p" C6 f$ e$ v6 D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 ~6 \0 N' I! x; \ 0 d% a" q5 J$ G1 o7 P

签到天数: 4048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7 16:18:37 | 只看该作者
请缨! ]$ ?0 j; P; ^, V
    终军(?—前112)字子云,今历城仲宫人,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终军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参与朝政,后擢升谏大夫。 3 L. E: T2 E8 l
    终军在维护中央集权,制止诸侯割据,抵御外族侵扰等方面,都有成就,他又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当时的南越指居住在广东、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秦末,南越郡龙川令赵佗乘农民战争之机,起兵攻占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南越同汉朝的关系时好时
6 R% M8 x! Y  r; ]0 a坏。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年仅20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 P+ ]6 i) C2 W
' D& m5 t4 z1 t; z* `/ d( i
' e7 i: J  c3 j&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0#
发表于 2012-10-7 17: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10-7 17:11 编辑 , g/ z- d+ O; s0 m( A# G$ x

) F( B/ N  s; E9 J回复 159# 姚小平
$ a2 J/ E- k5 A8 I. @/ ^0 C  p7 U   
6 g1 W* S! K, a6 D. b   . h( U8 M( \6 ~5 x
    你的《中国典故故事 》是原创、改编,还是转录?; I9 f( p& r4 I  ^7 u' g# s+ [

) \  E; V: W6 H5 v# f9 b9 `    请缨这个故事讲“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似乎与史实不符。2 A! u  s# \: W4 U
  南越王赵佗都城在番禺,今广州最古老最中心城区是也。说赵佗归汉的是陆□(汉时名人,待查),广州陈家祠广场有赵佗归汉塑像群。终军是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3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