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2-2-10 15:56 编辑 3 s; d& k* B* ^7 b/ a$ ~9 f2 S4 h3 h! U
- b" b* O% n; z+ x. B
试解中友宗亲所传第二首诗《雪》
# a: s+ O% Q8 c7 l/ h" L伏枕爬沙听未真,开门一望屑霏银。4 W8 c1 `, b5 r8 ^6 Z- H
平将世上三叉路,隔断人间万里尘。
n6 z; N( ^9 q8 o, Q& a! ~旧坠云头迷鹤影,他乡泥爪认鸿因。" Y, [. m* g8 d/ C; x5 @
请看庭树花多少,都作殷勤客邸春。
, ~3 W- b5 I4 k/ \1 A 这应当是一首七律,颔联和颈联都对仗,押韵及平仄都甚合七言格律。1 U- V, F+ s1 f# C6 A
首联是叙事,是说诗人睡在床上听着外面“爬沙”声,“爬沙”应是拟声词,实际是下雪时的沙沙声,“听未真”,表明诗人的疑惑,仅听声音不太真切,诗人睡不踏实,终究爬起来一看究竟,所以有下句的“开门一望”。“屑霏银”,形容大雪漫天飞舞,扣住诗题“雪”字。颔联写雪后地面所见,世上纵横交错的道路在大雪覆盖下变得平坦无迹。“隔断人间万里尘”不仅是实写雪后无路,人们交往被阻隔,也有诗人观雪的感慨:当大雪覆盖大地,天地茫茫,混沌漠然,不辨路径的景象展现眼前时,望家乡,关山万重;思亲人,音信隔断。不知何日雪融冰消,才能寻得归路,与家人团聚。
6 t$ y0 d5 ?% X5 o4 a 颈联作者视线先上后下,先实后虚。看天上,见当时,大雪飘飘洒洒,迷迷蒙蒙,再也看不到“云头”和飞鸟了。“鹤影”借指所有鸟类。看地下,须翌日,诗人用了“雪泥鸿爪”这个成语,原意是雪地上偶然留下的鸿雁爪印。一般用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也指人生际遇不定,踪迹无常。写到这里,联系颔联,渐见诗人的情感与心绪。“鹤影”容易让我们想起《红楼梦》中湘云与黛玉的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不由人顿起哀伤冷寂之情;“他乡泥爪认鸿因”明确表达,诗人羁绊“他乡”,由雪联想到翌日雪上鸿雁留下的爪印,鸿雁本是为身在异乡的人传书捎信的角色,古诗中说到鸿雁总是与思乡相关。而“雪泥鸿爪”本义中就有喻指人生际遇不定,踪迹无常的含义。所以尾联“请看庭树花多少,都作殷勤客邸春”就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而出。多少个旖旎春色,鸟语花香,但诗人大都在他乡异地的旅店里欣赏着那里的庭树繁花,不能与家人分享自家庭院中花开绚丽,领略房前屋后的香气馥郁;也不能与家人共度良宵,同赏春色,只身他乡的羁旅客,只有寂寞相伴,凄怆相随,触目所见皆是陌生之景,生疏之客,虽有礼节,却乏温情,似乎只有他乡异地的花树以它们的殷勤来安慰客人的情感。
5 R t% }2 @; q8 }8 H# U2 ~2 g2 F8 q( s/ y* B
大意如此,不知分析得可对,还请方家指导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