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孝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氏先贤(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71#
发表于 2012-11-11 08:25:5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146# 姚孝中
' z( z1 N9 I% {+ @6 f1 s+ X+ o3 e- p6 V. e: k) G+ r: T

- {0 m6 X$ `" S* ]* k    隆万是现在什么地方?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2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姚孝中
0 f& [$ o+ Y2 o9 j8 w4 }, k3 l% R% Q! o' L7 ^) ~2 p( o

: U. h. L/ i0 z+ O% L: h    隆万是现在什么地方?
) I5 _" J0 @) E' W+ `6 S9 z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2-11-11 08:25

, y7 q% m) s6 j# D0 R
# [/ \/ @% M& \7 P. m/ C( a
% B" i1 ^7 }, T+ l& U    隆万不是地名,而是明朝隆庆时期和万历年间。
  I+ M! p6 P3 R0 N& S* ^“隆万大改革”起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终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历时十八年。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4:53 | 只看该作者
姚淑(清朝初期)
8 l5 ]/ b& `5 L( `5 j4 {字仲淑, 别号钟山秀才。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女诗人。女画家。0 v4 ]) w% f' @3 U
姚淑美丽聪慧,自幼好学。长大后为明末庶吉士四川达州人李长善继室。李长善去世后,姚淑晚境甚为凄凉。( c. p# |9 }3 q- [, x9 ]8 z
姚淑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词明秀,而且水平不俗。远远超于其丈夫李长善之才学。姚淑亦擅绘事,尤精兰竹花卉,颇具北宋人风致。姚淑有时也画仕女,形像神韵生动。着有《海棠居诗集》一卷。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5:07 | 只看该作者
姚承(明末清初); H0 P5 G1 ]: q4 o  V
福建南安人。
+ {* g8 Q# g% w) m* b5 e& }8 M' q姚承于清朝康熙年间,渡过海峡登上台湾海岛,开始了创新的生活。是有文字记载历史上最先移居台湾的大陆姚氏第一人。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5:22 | 只看该作者
姚子庄(明末清初时期)" k5 \5 |7 K* Y8 `8 h$ k. q  Z( N
字六康,号赡子。广东归善(今惠州)人。清代官员。* f! N7 U( k! m4 J
姚子庄为崇祯六年(1633)举人,官石埭知县。其为官清正严明,整理钱粮,编甲里、均徭役、重学风,设置义学塾十二所,曾解救诛连者三十余人。逢县饥荒,其力行捐赈,救活灾民数万人。姚子庄曾修建普同塔于陵阳山中,葬僧人及无主枯骨。晚年致仕归故里,自耕自食蔬菜,淡泊而过。2 c9 Q( F  \& @+ X9 @
姚子庄着有《姚六康文集》、《西湖草》、《简斋诗》、《金刚经注解》等。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5:37 | 只看该作者
姚文然(1621—1678)5 o1 p2 k& y6 S
字若侯,号龙怀。安徽省桐城人。清代宰相。
' Y* P$ s7 i9 o' D姚文然于明朝崇祯十六(1643)年科举进士及第,选为庶吉士。入清朝后, 姚文然于顺治三(1646)年授国史院庶吉士,后任礼部给事中,转至工部。顺治十(1653)年,姚文然升任兵部给事中。
7 C% I/ [, H" y& |) S姚文然于康熙五(1666)年补任户部给事中,历任副都御史、刑部侍郎等职。后调兵部任职。姚文然于康熙十年(1671)任左副都御史,后升任左都御史。康熙十五(1676)年,姚文然官至刑部尚书、宰相。姚文然在任职其间去世,朝廷诏命厚葬姚文然,谥端恪。
7 ?7 b# ?2 t7 i) c5 }% O5 k! e姚文然为人刚直,为官清正廉明,其以敢言称着。姚文然不以文名,而议论足观,皆有根底。其诗不为纟派所拘,尽所欲言,颇具标格。世人称其“雅令典则,正始之音”。3 o$ S  i. M! |+ `" d6 [( J
姚文然着有《端恪公文集》一十八卷、《诗集》一十二卷、《外集》一十八卷、末卷一卷。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5:53 | 只看该作者
姚缔虞(?—1688)
8 i6 g6 I# o% M, R, Y字历升。湖广黄陂(今湖北黄陂)人。清代官员。- g9 ~6 N2 _$ X/ J. A& b* m0 O% x
姚缔虞为顺治十五(1658)年进士,后授四川成都府推官。姚缔虞一上任此职,立即细察民情,清冤雪狱,安抚民心,发展农业生产。姚缔虞获得上司赏识和推荐,改任陕西安化知县。康熙十五(1676)年,任礼部给事中。姚缔虞曾上疏提议严格科举选士,考核斡林等措施,都被采纳。康熙十七(1678)年,任江西省主考官,姚缔虞上奏轻赋税,减民灾,振科举等措施,均被采纳。姚缔虞还多次上疏,奏请康熙皇帝实行公正严明的章奏制度,终获准。后来康熙皇帝黜孙绪极,傅廷俊和盐鼎三人,嘉奬姚缔虞,王日温与李迥等臣。
& g6 Q* K; q) G康熙二十一(1682)年,姚缔虞任四川巡抚。由于其早前曾在四川任职,较有政绩而闻名,所以四川的百姓都非常欢迎。姚缔虞一到任,便四处张榜布告,严厉约束,禁止私征乱收,杜絶贿赂。因此官吏多惧怕他而不敢违犯。姚缔虞又数上疏奏,抚招四川乡宦富商回川,欢迎他们带资返家,引百姓归川,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科举复业,减赋税,免贡白蜡,停征铁税等建议,都获得康熙皇帝准许,得以施行。% s2 T( u1 n, T# g/ I* G% _
康熙二十七(1688)年,姚缔虞在上任期间去世。朝廷赐厚礼葬。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6:09 | 只看该作者
姚文燮(1623—1692)
7 M4 j0 f- ?% `6 q字经三,号羹湖,晚号听翁,又号黄蘖山樵。安徽桐城人。清代画家、官员。& G6 z5 E% T$ K$ ^
姚文燮于顺治辛丑年(1661)科举进士及第,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直隶雄县知县、云南开化府同知、阿迷州(今云南省开远市)知州。
: ]) }5 W" Z5 m# q姚文燮工诗琢句,擅绘事,尤善画山水,作品景致清新雅丽。作品有《山水册》等。其曾经为张学士绘赐《金园图》,朱竹坨为之作题,载于《曝书亭集》内。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6:27 | 只看该作者
姚启圣(1624—1688)
# A# X0 o3 @5 D9 s6 Y  C2 }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官员。$ P+ u" z% }: j* u7 q1 u" W
姚启圣年少好武功,学识过人。姚启圣生性倜傥,以豪爽闻名。姚启圣少年时期,曾客居松江府赵太守家, 中午睡的时候鼻鼾声如雷响,赵太守的童仆偷偷观看,不由大吃一惊,以为姚启圣是一只睡熟了的老虎。, ~: [5 q0 }; G  Q/ C
顺治年初,姚启圣以诸生游玩至通州,后加入蒙满旗籍,举八旗乡试第一名。夫人何氏,做姑娘时亦力大过人,举起石臼如无物之轻。 姚启圣觉得她很奇特,便娶了何氏。
5 B0 S  m( z1 Y8 X$ Y! t姚启圣初知广东香山县。清降将耿精忠反叛作乱,姚启圣进军征讨,屡立战功。历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福建总督等职。世袭轻车都尉。
3 J! G) w- w1 @儿子姚仪,生得魁梧伟岸,亦有神功,曾经将四匹马拉的车硬生生拉住,马不能前进。姚仪在军中多立战功后授知县、部郎、云南鹤庆总兵官等职。% t: K2 ]; M; _1 Z2 O; I
施琅将军攻打台湾,姚启圣亲驻夏门,与施琅共谋策略,督响馈运,以大量金帛瓦解了台湾郑军。

签到天数: 4418 天

连续签到: 29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1 10:46:48 | 只看该作者
姚廷遴(1628—?)
) j3 n6 g6 Y: |! M+ Z2 Y; K5 S字纯如。江苏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清代学者。" D3 Q) g" s" T) X& E% u5 h7 B; _: D2 ^
姚廷遴先世为浙江慈奚,后徒上海,早年痛失亲祖、生父,依托做过两任浙江布政使的叔祖庇荫,一度不知穷愁。但姚廷遴读书顽劣,没有拿过功名,而后家道中落。姚廷遴涉足吏胥、务过农、教过书。备尝兵火灾荒之苦,逐渐体验到生计的窘迫。少作县吏,老为乡民。到41岁那年,有感于“世事之更易,人情之冷暖,涉历之风波”,动了念头把自己一生经历写下来。
% H* a" j5 G4 Q姚廷遴从出生之年追溯起,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搁笔,按年叙事,有事则记,愈后愈详,前后连贯70年。《历年记》作者早年虽有官宦家族背景,而后逐渐沦落为一介平民,屡屡叹穷叫苦,历年实録所及,既有政治风波、社会动乱等时事实态报导,也有油盐柴米贵贱、邻里家庭纠纷类琐碎的家常诉说,能够直接倾听到一个识字的普通人对当时官民状况的感受,平常得像家人聊天,实话实说,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 e2 ^; A8 ?" O5 z/ E# q
姚廷遴记述他14岁那年(崇祯十四年),三月至九月无雨,江南大旱,草木皆枯死。发生大饥荒,他亲见其东乡佃农一家,将榆树皮做饼食,掘草根茅根大把食之,四周乡民所在皆然。饥饿者沿路乞讨,走不多步即仆地而死。民死道路,填沟壑者无算。他夜深归家,从(上海县衙门前)馆驿桥经过,死尸横卧于道,或脚踢着,或身上走过,知已肢体僵硬。更有甚者,桥头巷口,遗孩满路,时常有被人抱走者。后来在火神庙发现,有人将小儿煮烂用瓦缶冻结盛之,肉内有指头残存。荷花池附近,有人在灶上烧煮小儿肉。西关外一老妪,常抱小儿回去,亦杀而净洗焉。南门外夫妇两人亦常抱去,邻人疑之,闻其家有香味,怪而问之,则遭詈骂,强而视之,烹小儿在锅也。姚廷遴哀痛地写道:“其惨又如此”。“人吃人”的三男两妇,都经当地民众扭送至县府,在县场上被章知县当众活活杖死。他继而记道:“又有村中杀人放火者,章知县亦将其立在木桶内,活活烧死,抢劫者立时枷死,幸而不致大乱。” “无名文人”有时确实会比有名文人更多一点说真话的勇气。2 q5 j, y0 ?: Z- D
有一事值得在此说明。康熙三十三年,范文程之子范承勋出任两江总督。此人,无论是康熙帝或是现代史家,都极赞他为“好官”。然而姚廷遴的印象却迥异,可补史料之缺。范总督南下视察上海,场面豪华奢侈不必说,犒赏、礼仪却件件照收不误,县中费银5000两。海关官特备豪华游船从苏州赶到上海,摆酒于船内,演戏饮酒而去,礼金亦费500两。姚氏忍不住愤慨写道:“作用如此,做到两省总督,下僚送礼,一概全收,贪婪极矣。自称文正公之后,岂料文正公之子孙,有如是不肖哉。”
) e0 E1 ?) P4 Q9 s; d姚廷遴曾居家教馆,着有《历年记》三卷,续记一卷,拾遗一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5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