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老兔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四孝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2:55:09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6 y( H2 |0 _& D' ]: a( E; I

卖身葬父


- N2 Q) N, p3 C& g" i9 g% x
5 x/ M. J7 ?; T7 J" J# e原文 * Z/ y0 E1 N* X' F) `, `7 R3 }4 l

& p0 L) k8 D7 m* D; B3 v8 f  H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①钱而葬。及去偿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②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荫会所,遂辞而去。
" o; {5 F4 w! z' V0 [% _, \* w' I8 W, F9 i6 R: [
  葬父将身卖,
5 i+ F6 w+ e% ~6 l5 ]
+ y' {" d3 z  P$ _% |& O  仙姬③陌④上迎。
2 p7 _6 ]8 b8 t% g/ N
8 o. a+ Z1 Z% O; ~' \! y9 Q  织缣偿债主, # G0 H: N% H% R  z: G

. n  [: A) q7 h9 n# T2 A! L  孝感动天庭。* r- Q5 \; Q) ~+ ]& w

, f$ t$ k# O2 v译文  
2 [. f2 L) Z' P, l- L& g- a4 O6 f- q% K6 }8 o- Y
汉代。董永家里很贫穷,父亲死后没有钱入葬,就变卖自身借钱安葬父亲。去财主家做工抵债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动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夫妇一同到了财主家。主人要求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抵债。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会的那株槐树下,女子辞别而去。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2:57:42 | 只看该作者

4 R, p2 {, F% f3 X

刻木事亲


# d( d( A% h1 @3 l( s1 s7 _原文  1 V, C' |! c( I7 F7 J

) A: k4 k8 d1 u1 f9 M《刻木事亲》讲述了孝子丁兰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二则故事。 - C" @* V4 \3 c) O, a3 {
7 Q: x3 Z! L/ t' x- f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
( t/ S3 {3 r3 k: a, @
! m7 e, v: O2 a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
0 |8 R7 J5 K5 q7 D. i# [3 g4 v
: }" B% d& y; r  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 k8 H# `# P3 d# I6 @
评说; K9 ]- E$ R& u, ~# ]% Z8 g3 ^
  丁兰,或说是东汉河内人。丁兰年幼即父母丧亡,想到未能奉养父母,又思念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因此雕刻木头制成肖像,侍奉他们,就如活着一样。文中 劬劳 ,就是辛苦劳累的意思。
" c& t8 a* }& Z& H7 T/ y
7 c) N- O0 q: e  z9 G6 `  丁兰的妻子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敬重了,用针戏谑地刺木像的手指,竟然流出血来。木像见到丁兰来了,眼中还居然掉下了眼泪。丁兰询问得到真情,于是把妻子休了。
$ j6 d3 R$ ^+ h2 k6 q% t9 V8 j' Z" j) u5 g3 o0 l# S+ S. b
  这个故事虽然不符合事实逻辑,但是符合《孝经》的 感应 说,也合乎浪漫主义的创作理路。正因为孝子深情,木像才能 感应 ,不仅成为血肉之躯,且有细腻之情感,因此木像既会流血,也会流泪。 ' h7 h, O" d0 @2 }) q+ W

4 z- j$ z! S) j. U7 Z, x  r& H: J8 Q  至今浙江还有丁兰的文化遗存的踪迹距杭州市中心约十多公里处,有个丁桥镇,据说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后人在此建丁桥、兰桥,遂以此为地名。又因镇旁有丁、兰二桥,所以此镇也以桥命名。《杭州市地名志·丁桥乡》: 丁桥(自然镇),丁桥乡和丁桥居委会驻地。西南距杭州市中心约12公里。此地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丁兰,事母至孝,母死,刻木为像,事之如生。镇旁有丁、兰二桥,镇以桥名。
7 Z: S) i# k" J9 p9 K) b* y: {3 z" h/ B% p
  早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历代古墓》有载: 丁兰母冢,故居在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东。 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八七: 丁兰故居,在今艮山门外三十六里丁桥。 民国年间在此建乡,属杭县。1953年从杭县划入杭州市,仍称丁兰乡,1956年改称丁桥乡至今。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01:49 | 只看该作者

" `) G( c5 T9 [6 \& ?

涌泉跃鲤


) j* b% D6 _  `/ w. M) ]原文7 u' U- h3 o+ [: }6 s& k6 \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汲而奉之。母更嗜鱼脍,夫妇作而进之,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取以供母。 9 k& \$ H! S4 ~5 |" J

$ @, p! C" w7 m: i5 P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 U6 |4 _0 w# e4 o' t; `: R' F1 X4 V7 y3 L/ k
  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 r' w: o2 y1 p/ V( ?2 k# t3 H( P
成语简介  
2 @- e2 A$ J: l& u( e, Q0 t! \# f" A+ }( {3 Y8 Y# [6 Q* _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H- P: P6 [  Q+ R& ~
  & C0 r* V) P1 ^2 B$ B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05:46 | 只看该作者

% T* l$ _, y4 C6 Q3 Z

怀橘遗亲

2 a# B* k+ e- M  b9 l6 F
典故
' g2 n( f$ i$ N" ^  [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三枚。及归拜辞,橘堕地。术曰: 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 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m5 A% W4 O* z3 U, E

+ f- H1 W* b* Y  Y: J, z2 S1 q故事
+ }4 D! z6 {2 k% R/ p$ W) `( L8 l* H- I, z* F6 ?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08:07 | 只看该作者

1 q+ s( Y  X2 u2 r9 Q$ r

扇枕温衾


  ?" e7 E4 B: a8 c) F 9 B6 w' J  {4 M9 O2 u1 {2 a
原文  
0 E: O' U* J2 _7 h) d
1 W0 q' t' g# p2 H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2 q$ Z/ s+ A) {$ t% ?/ y: n* F+ \* |6 ~2 ^
译文
* n3 ]* h& j, D  P# |. Q7 M# Q6 J  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他当魏郡太守时当地遭遇洪灾,他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救济灾民。人们称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12:36 | 只看该作者


) v- o4 N- g2 O

行佣供母


5 N! ^3 k% C% {- v, m5 D【原文】“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y! F4 ]$ F  |0 M5 G5 b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5 g) l1 _4 N; I: a0 f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1 ?" w8 `" q* k3 t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 ^" M) B% l+ G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16:03 | 只看该作者


5 Q' c: p5 ?9 O! t: [

闻雷泣墓

3 S! a. Z; C6 X
" Y4 {: Y7 C( C+ R: Q0 d$ H# Y. z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19:42 | 只看该作者


; N  k) I7 N( ?( W; a- h9 R: t* K0 Q

哭竹生笋


, \5 R' A& V2 n2 A原文  
. h6 X5 d0 V' I) i[吴]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哭竹生笋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8 a0 s2 z; j' ?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2 J& N  M. ?- |9 M0 [7 ~4 _$ E" ?! p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 O+ e: P5 ^) j' z译文  3 C8 y( ?8 F) l+ U

) p  u( y7 `( x3 A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 o' w; ~) c5 H) F' {+ Q* O) U
+ J$ r; W2 i/ l  孟宗,三国时期江夏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去世,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1 ~8 `- H! r: w: T4 [, O" }- E" g7 h5 W) y( K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自己。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担心忧愁中 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起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孟宗后来大有作为,官至司空。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22:45 | 只看该作者

! M4 T* O0 t/ F1 V

卧冰求鲤

搜神记2 D8 c8 a2 z" @0 R
  搜神记》卷十一 0 X0 E3 ~# [9 Y$ f, p0 E2 }- q

4 E8 H! \" |3 j( v1 T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 G' a7 e: k- o. v! I* q0 K
/ d* _' y0 B: w( r0 I+ x典故释义  
* O4 H- `0 o# t/ z  卧冰求鲤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1 Y8 r# @8 i( q' l7 \9 h/ O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7 L' F3 W' ]* M7 l9 ^0 \- a4 S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7 X8 B$ E7 o) z& J  E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3:25:45 | 只看该作者

2 e) V& o5 H5 S( a- G  G3 r

扼虎救父

3 z  F5 e' d' z6 y, X5 Z) B# b  f
原文  4 c" Q1 s1 `* R5 X' u2 V8 }
《虎救亲》也作《扼虎救父》,讲述一个孝女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九则故事。
, G  R( q- n. v% X" X1 p: p1 h1 V$ W% m  V( z
  [晋]杨香,年十四,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R( ]3 O7 X8 e' J* [6 `7 q2 c: X8 o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 P( E! D  `( O& c+ y' a: }0 k! ^: F  d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3 t  Y* F3 n  X( W% \9 _

. c9 p3 ]) M) e* R7 O% O$ f5 ]评说  
  O; P. s$ O& _# j3 b/ ~; k5 Q4 ~杨香,是晋代的山东人,杨丰的女儿。杨香还是十四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杨丰去田间收获粟子。其父被老虎拖咬了去。杨香手无寸铁,但心里只想着父亲,她奋不顾身,死死地卡着老虎的脖子。 ,就是扼的意思。老虎最后也只能磨着牙而离去。其父因此得免于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4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