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1楼所指出的错误,已于今年3月给予评说。没想到这种错谬又公开出现在姚姓刊物上,不知10月萍乡会议的参与者有没有发现。! Q' E2 {) P$ x: Z$ Z9 }) ]( d
现录当时评说的两段话于下:
3 ?) E! @5 G+ h% q9 i% @, Y# v! G( O
《说文》曰:虞尧(pszyyao曰:不是“虞尧”,是“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史篇以为姚易也。”②由此则知,姚氏乃纪元前虞尧之嫡裔,姚为尧之变体(pszyyao曰:姚××将姚氏太始祖虞舜与唐尧混为一谈,应纠正)。6 v. ]; i/ r" H* W* _ f
发现姚××错将虞尧当为姚氏太始祖,应纠正;不是虞尧,不是唐尧,而是虞舜为姚氏太始祖。. @; F; E; J( _( _
姚××引用《说文》道:《说文》曰:“虞尧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史篇以为姚易也。”②(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3年8月影印本,第258页)由此则知,姚氏乃纪元前虞尧之嫡裔,姚为尧之变体。
' L- h' C- U e( l, w 我所见的许慎著《说文解字》这样解说“姚”字:“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史篇以为姚易也,余招切。”(见 许慎著,中国书店影印《说文解字》弟十二下 二,中国书店,1989年1月,ISBN 7-80568-039-6/H.2 原著无断句和标点。这里的断句和标点是pszyyao所加)" S4 R Z: b8 v ]
对照两者的引文,只有“尧”与“舜”之不同,可能是姚××的笔误。虽然是一字之差,造成的错误和影响可能大矣,特指出和纠正。2 e" h# }( X Y) Q4 q
2 j4 G: ?8 K3 W9 k 当时将错误者之错归于“一字的笔误”,可能太简单,逻辑上也讲不通,不赘述。- k& l- ?% S0 b5 R7 l% Z! z
但愿他的错谬不要扩散或不要扩散得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