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szy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南昌姚卿芳:关于尚忠公行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5-8 16:37:2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我与源昌宗亲,昨晚按照姚忠的电话号码通话了,同他交流他确实对勉自言为姚思廉后裔有不同的看法,态度也不甚友好,但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是想将我有的资料与他交流,他坚持以史料说话,我认为是正确的,这是研究问题的根本,我在读完《舍人集》后也不相信,又反复读了《舍》中涉及姚勉家族的诗词文赋以及碑铭,确实勉是这样说的,同时也说了在他那个时期两姚就有混用的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如果大家不信,可找找《舍人集》来读读,再讨论,这样既解决了问题,由不影响宗亲的友谊,昌源宗亲提出的多读读历史是正确的,我同意支持他多读,以史料说话的观点。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2#
发表于 2012-5-8 21:18:19 | 只看该作者
      姚勉籍贯,史载不一。《宋历科状元录•姚勉传》云:“瑞州高安人。”(卷八);雍正《江西通志•瑞州府》则曰:“姚勉,字成一,新昌人。”(卷七十一);考本集(即《雪坡舍人集》)卷四十九《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云:“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卷三十八;《新昌义约序》:“新昌,瑞望邑也。……士出就选必为天下最,竹溪雷文简公以南省魁天下,某不肖癸丑亦滥恩焉。”实则高安为现州治所,高安曾析地置县新昌。《宋史》卷八十八:“新昌,太平兴国六年析高安地置县。”则雪坡实则为新昌县人。又有本集卷三十五《灵源天境记》云:“维新昌灵源乃先君子世居之乡。……未至灵源二里许,实为先夫人墓。”则雪坡故里在新昌灵源。考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山川瑞州府》:“灵源山在新昌县东六十里。……状元姚勉居山下,其地名天德乡。”则其故里则在新昌县天德乡。近代《新昌镇志》进一步云其:“今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其地今属江西省。
. q  J: |5 i. i6 F
  E7 k% B- R1 E- N0 k% {6 ]  u/ Z

                                     摘引自北师大文学院唐元张静论文《南宋状元姚勉年谱》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36144838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6:05:46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宋状元姚勉是彦国公之后(例如,姚卿芳发的湖南平江旧谱页)。
; b/ e8 K/ Z% W    有人说:宋状元姚勉是尚忠公之后(例如,姚建钢发的江西灵源方里族谱)。
4 |# B' u( l' V8 t& K* n& l. H+ f   我则问:彦国公和尚忠公是什么关系?也许弄清楚两公的关系,其下游的关系也便清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2-5-11 21:22:45 | 只看该作者
教授,我把《舍人集》《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全文抄录,以备你参考研究) Y: L; i0 O0 u4 ?0 t! K; o
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盍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族虽异,然得姓自有虞氏则一。凡询新昌姚氏者,咸以为一族。而二氏子孙亦知柯分同根,派别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孙而溯鼻祖,不可以异视,相与讲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非若周秦之刘,宋卫之孔,为碏为尚之石,为宋为燕之乐,其始既异,其终卒不可合者也。运属公讳公烈,字伯武。其先潍州北海人,中散在国初仕至上柱国,传至铜提县令莫者,君之高伯祖也,初以太学上舍生及进士第,后以忠殁王事。庐州教授某者,铜提府君之弟,君之高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转而丞新昌,因家焉,自潍州而为新昌人,盍自此始。,大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5-11 23:3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源盛 于 2012-5-12 08:56 编辑 + {/ p  @1 q3 d2 H# P9 `
+ t) q$ I: x* B% K
现将据本网姚门才女提供的资料(http://www.yaogens.cn/bbs/viewthread.php?tid=832&extra=page%3D3)部分转载如下,供大家研究:
3 c& s7 d6 x% X$ L; N9 N
1 Y% b. H# V  r

: m+ L. @+ T0 y" h/ y% k& M据《姚氏宗谱 濬哲堂藏板》载,姚门才女嫡系祖輩名錄如下:7 [. @4 ~- k, y+ V0 b5 M
世祖! I7 C! {) i" G* A/ y5 f
姚彥國(西元584—667):5 [# o+ T1 j& {/ Z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子二: 長子明 [ 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
南昌斗門。子三:仁義、仁道、仁貫。(仁貫—子姚鉦—孫姚冠儀)], 次子勝。+ w, Y' q+ ^4 Q0 s3 r( e
(注:我祖彥國,居於靈源,有九十名溪。曾囑子孫,凡遇有名溪,卽置立書舍、田莊,號所居“日華溪”,後子孫遷居,皆如其言。故彥國公爲大宗。乃
江西宜豐靈源、江西南昌斗門、湖北紅安、湖北麻城、湖北黃陂、河南羅山、湖南平江姚氏始祖。按舊譜,自黃帝至彥國公,甫傅一百零三世。此後,支分派別,子孫蕃衍,次第甫傅至今。晚愚姚门才女乃姚彥國公第四十四世孫。)
" O# U* B" ?. y. b, n7 m  C# G; a0 Y3 t" b) K' X6 B
十二世祖:! o  X. l: ?0 s& ?- G
姚烱(西元943—1016)3 \! A- I$ \; V& D5 |5 R! S
    旻之子,字元亮,行十二,居灵源。后晋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初八日卯时生,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丙辰九月二十日未时殁。葬均山。配李氏,吉州维中公女。子一:穆公通五經,屢征不起。
1 y) b1 k( y# K, ]
; v5 u$ p3 J: d+ B; b3 v

& P6 o/ X0 J& S9 M7 d十八世祖:
* d" ^' U3 r- R$ L3 N' e姚守文(西元1153—1227)
2 \* Y0 O/ D6 F7 ?  v# }; b! G    錫長子,初名守克,字元獻,行一,念一郎,號志尹。居靈源。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癸酉九月十六日未時生,宋理宗寶慶三年丁亥十一月十一日辰時卒。葬柳城東。原配鳳山蔡氏。子三:長居仁,次居敬,三居易。- z% s7 N5 N  S1 Y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上萬言策。四十餘事授柳州承事郎,同夫人蔡氏携居仁之子尤赴任。時有蘇門大商張洪有女求婚,公以之妻尤。故尤遂居其地蘇門,而生元世宗翰林拜太師,即公之曾孫姚樞也。[ 注:居仁子:姚尤(遷居蘇門)。姚尤子:姚樞(即元太师姚樞)。居易子:姚勉,即宋理宗癸丑狀元姚勉,號“雪坡”。]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5-11 23:5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源盛 于 2012-5-12 08:15 编辑 ; [+ H$ f' @% t0 O) E+ z
  q( z  c/ b8 @
另据《浦市江东姚氏源流》记载:江西世系第一世祖尚忠公,系汉侍郎云公第二十五世,“25  姚尚忠  馨芝公长子,字泰源,先世居河南陕州,梁国公长子粉派也,高旷闲雅,不染时趋,宋真宗七年,游瑞阳之灵源,见其山明水秀,遂迁家新昌,为江西新昌一世,祖卒灵源之西霞,妻赵氏生子二:和、穆,时为公元1004年,1006年起江西世系”,尚忠公第七世(以尚忠公为第一世)为姚守文(锡公长子,其李氏生子三:居士、居易、居敬),按上述姚门才女的世系(姚守文为彦国公第十八世)来推算的话,尚忠公=彦国公第十二世( 即
& B& d% o5 f' v- z& E5 L5 a. f( |十二世祖:姚烱(西元943—1016)/ w; o& p2 Z. ~* ^, w
    旻之子,字元亮,行十二,居灵源。后晋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初八日卯时生,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丙辰九月二十日未时殁。葬均山。配李氏,吉州维中公女。子一:穆
8 i2 a2 B, Q% D6 k6 D公通五經,屢征不起。)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7#
发表于 2012-7-7 23:5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7-8 00:23 编辑 1 l+ [: E3 U4 ]5 y! ?
5 n2 b  @: V5 j4 \+ M5 N+ \1 G
《舍人集》《运属姚公伯武墓志铭》( [8 S9 E) c0 i1 Q- p
姚之宗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潍州,盍中散大夫恕之后也,家灵源者,出自丰城,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族虽异,然得姓自有虞氏则一。凡询新昌姚氏者,咸以为一族。而二氏子孙亦知柯分同根,派别共源,等百世而上,由耳孙而溯鼻祖,不可以异视,相与讲同姓之好甚密,真若出一族者,非若周秦之刘,宋卫之孔,为碏为尚之石,为宋为燕之乐,其始既异,其终卒不可合者也。运属公讳公烈,字伯武。其先潍州北海人,中散在国初仕至上柱国,传至铜提县令莫者,君之高伯祖也,初以太学上舍生及进士第,后以忠殁王事。庐州教授某者,铜提府君之弟,君之高祖也,曾大父某以伯父任得仕,再转而丞新昌,因家焉,自潍州而为新昌人,盍自此始。,大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1 p) R% A( U, G$ o5 ~
-----------------------------------------------------------------------------------* f. b8 f8 D1 `1 i  I/ j
, |* w' _1 h; p
盍弘文馆学士思廉之后也7 A! S' P! @% z# H, K+ ]
注意这句话,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 a4 U* e' T, ^3 o1 t或者原文应该是繁体字“蓋”,即简体字“盖”,表示推测,大概。由于电脑输入法原因,只能输出盍字,请查证。
: t" n& W" p# \. s+ j2 U姚勉的意思是,他本身也搞不清楚,可能是弘文馆学士姚思廉之后,存在疑问。
% C. A" z- ?! v$ \; _根据这段话,当时新昌县已存在二姚的是否为同宗的争论;他这是探讨性的议论而已。4 W# P: [7 l3 f: W
但是姚勉的二姚,并非今天灵源的芳里姚和南垣姚。当时应当不存在芳里姚和南垣姚之争.
& V1 [) j; O2 n2 l肯定地据这段文字下结论姚勉是思廉之后,我只能说是曲解了姚勉的意思。很明显,他的本意是他也只是存疑,他也认为只是可能,推测。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8#
发表于 2012-7-8 18:4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2-7-8 18:43 编辑 5 t, Y3 u4 x8 ~& W
* n4 [1 ~! ~: I0 |
大父某,父某,皆韬英含章,不愿仕进。...... 原文中是“蓋”字。
3 l+ o2 W+ v6 w. `/ i/ K5 }* S     我完全意同意姚祖军宗亲的分析。但姚思廉是普提后裔,姚崇是纲的后裔,是两大支系非此即彼。纲是兄而普提是弟。 有机会我们再交流。
2 U: Z* d6 `& |0 _$ ~; x. F& z
     钟尧教授对族谱很有研究、望教授谈谈見解。
7 P2 C6 v1 T; V5 T  v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9#
发表于 2012-7-8 19: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姚卿芳
9 ]! d& x$ \& m' S1 }& P2 I
5 w+ t9 p. L+ \1 d" L0 f8 K1 I- x7 H6 x1 L7 G
   
菩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9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