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卿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灵源二支姚姓的思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2-6-14 09:57:23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7# 姚忠2011
1 ?( X# s; \9 q; P- [7 H- s. S0 _8 ~6 G; ?
* z: J3 e% i  P6 g
    把自己近代的世系查清楚,才有機會研究以前。不應以一面之詞看待姚姓先祖的曆史事件。抱著學習的態度審視。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2#
发表于 2012-6-14 10:40: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作者辛苦了:handshake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3#
发表于 2012-6-14 10:4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6-14 10:42 编辑
6 L, r7 q. b. q: s. Y2 d+ t9 p4 V3 O4 N  c
我先祖良能、良德、良珊三公于大明永乐十四年(1406年)响应朝廷征召,来到湖广辰州(今湖南怀化市境内),现三公之后已遍及湘、黔、鄂、川、瑜、桂、瑱等中、西部数省市区。我们的谱牒记载,姚文龙是我等之直系先祖,但谱牒上记述甚少,寥寥数语而已,仅反映姚文龙武功过人,四处征伐,屡建功勋云云。至于其后以代,仅有“始五郎、小三郎、八郎”之类代称,并无名姓,符合蒙元统治下我中华汉族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或数字为名。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4#
发表于 2012-6-14 10:57:0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历史事件,是非曲直,实属说不清楚。当时蒙古政权统一中国,已成大势,非个人能力所能阻挡。据史载,当时南宋官员特别是武将降元者甚众。元史记载:元世祖平定宋朝以后,召集宋朝诸将问道:“你们为什么这样轻易地就投降了呢?”诸将回答说:“宋朝朝中有权臣贾似道独掌国家大权,总是优待、礼遇文人,唯独轻视武官,臣等内心长期郁积着不满,心已离,体已懈,所以就望风而纳款输诚了。”可见当时南宋小朝廷在内忧外患面前,仍权臣当道,政治腐败,导致为国效命的武将不仅不受重视,反而可能招致权臣打击迫害,以致离心背德。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5#
发表于 2012-6-14 11: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祖军 于 2012-6-14 11:24 编辑 + q+ B' q8 _1 T" d2 v; R* h! {
# O, q$ t8 M2 s! U, n2 R1 J# W
史载: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管辖蒙山的南宋安抚使姚文龙据守瑞州孤城,与元军周旋,于至元十四年才被迫投降。可见,姚文龙是在其时奸臣当道,南宋气数已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困守孤城,弹尽粮绝之后才被迫降元的。并且“其家属为宋人所害”。是否为当地熊姓所杀,已无从考证。大胆推测,是否有这种可能:姚文龙降元后,招降熊襄不成,熊反而在新昌城内尽杀其家属。熊姓为新昌大族当然不把姚文龙放在眼里。于是姚文龙引兵攻打新昌,杀戮抵抗的熊姓人。元朝灭亡后,熊姓夸大姚文龙罪行,指“姚文龙为了贪图一己之富贵,引元兵残杀父母之邦”,给他戴上了一座屠杀父母之邦的帽子。由此,明代官方记载姚文龙肯定没有好话,后世沿用,不可避免。其于姚文龙降元后,是否引元兵在家乡滥杀无辜,实无证据,也不合常理。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6#
发表于 2012-6-14 11:31:01 | 只看该作者
史载:元至元十四年升饶州为饶州路,辖三县三州,户六十八万二百三十五,人口四百三万六千五百七十。饶州路在元代成了管理人口最多的路。姚文龙任饶州路第一任总管兼江西道宣慰使,并在朝廷的重视和支持下,集中了全国的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多种优势,使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可见,抛开历史问题,姚文龙在治理地方上颇有才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6-14 11:31:32 | 只看该作者
應從不同角度了解.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18#
发表于 2012-6-14 11:38:0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需要纠正的是,关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两次发生在改朝换代初期的明清两次大移民中,关于“离娘山”的传说广泛存在于迁移的各个姓氏当中,不只姚姓。将离娘山传说与所谓“姚文龙、熊襄事件”联系起来,甚至将“娘”字与“襄”字进行拆解,穿凿附会,实属文字游戏而已。作者的文章为我们三公后人提供了许多资料、线索,但其中一些立场和叙述,我们存严重保留态度。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6-14 12:25:14 | 只看该作者
姚文龙的确是三公先人,关于他历史自有评判.任何事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而不能光他好,还是不好.2 O. q& j+ F! m: w- U, p

( L$ Q- c2 v) l0 b% v如果姚文龙在元时,再反朝庭,做了皇帝呢.历史就不一样了.5 E3 [4 Q" _5 D1 ~

* M) E, \6 y: l天下无正确标准,只有是非,任何一个组织都会灭亡,共产党也会倒.到了那个时候,后人不是说先辈是共产党人就要蒙耻吗?
0 R0 H  }% g3 z7 G9 J- D+ S* v7 U
& J6 W: U( u0 r0 D8 P/ C0 T, Z" s朱容基,他在当总理时,才知道自已是朱元璋的后代,结果呢?大家都清楚的嘛.
4 r$ }8 o. [4 p
! c  k" Q  y$ n. }8 G8 h7 t! Z% j我再问大家: 当共产党正势的时候,一些资本家跑到香港,和国外.你们认为对不对.我认为肯定是对的.三十年后,不是一样回家投资,当家政府很是欢迎.显著的例子就是西安杨森.* x* ~. u# _2 B! n6 A) Y* k( k

. b3 k  W5 w2 ?/ S6 Y( K0 c一句话:用科学的发展观发展个人,家庭,姚氏是绝对没有错的.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0#
发表于 2012-6-14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姚忠2011 & e# |; c  s% b- }5 g4 e' l* K" x
% ?( {) _" `1 Y! w' s
8 [! I/ z8 ^3 @
    赞同!不能拿姚文龙来说事,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老往自己祖先上贴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6 23: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