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双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舜帝文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29 天

连续签到: 2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发表于 2012-9-13 15:29:5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8# 姚双全
- z, v3 C/ m5 I$ r. R% Y. Z: g: R7 O7 A: M* \; c6 a
! t, v% X* C: L1 \9 f6 A
    现实上做不做得到.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3 20:2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9-13 20:26 编辑 : c6 L; F0 M" c/ C$ M. J! [% \
回复  姚双全
7 T6 e6 f6 ^3 Y" w  T
2 P) I! y& o; B, @9 v1 {. P! U1 X5 M. s) r
    现实上做不做得到.3 Q, h+ V1 C+ q4 n8 h4 @/ X$ l
姚小平 发表于 2012-9-13 15:29
* t! m* L6 @% v( @2 d
9 S  R, q! s* T* J+ X

- C' w# q$ l# R* \, a8 z    现实中做到是有难度,但它可以引导人们去追求。
2 E% P$ u2 ?1 W& i7 i2 M- p 1 }: I* z6 `( e# e7 k; @. ?2 j
! {3 C) y  y4 k2 d; V9 q  Z) T
. S' J1 x; W) n+ T7 m) S- H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4 18:0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9-14 18:16 编辑
# `2 {3 `+ C, o1 ?( }5 @
  w# C$ c0 N# A% D$ R0 H5 S( l. t) H

◆作《南风歌》之地

传说虞舜很懂音乐,能歌善琴。他曾作过音乐九章。虞舜掌权后,人命伯益做虞官,这是一个掌管山林湖海的官职。伯益在位时尽职尽责,做的很好。运城盐池也在伯益掌管之下。由于运城盐湖是个封闭型的内陆盐湖,靠风吹日晒就能成盐,便于人民捞采食用。在当时科技水平、生产力低下的时期,是很重要的食用盐和财富来源。伯益把她管理的很好,为虞舜政权增加了财富。而且,运城盐池又在虞舜建都之地——蒲坂的近处,所以虞舜便来巡视,他并在运城盐池之畔的卧云冈上抚五弦之琴作了一首《南风歌》传唱古今,其词曰: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孔子曾说:“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唯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德如泉流。”

司马迁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有盐书记载说:“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人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人之财兮。盖指盐池而言,今池神庙前有歌薰楼、舜弹琴处。”可见,舜作《南风歌》时是在盐池之畔。可惜的是,前人建筑的歌薰楼和舜弹琴处已毁于战火,不复存在。

(作者系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 运城学院教授)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5 18:0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9-16 15:27 编辑
7 J- P5 l- w  E
' n6 ^' U7 c9 N2 q3 n

◆舜帝建都之地( _( @$ x, o  c8 k

由于尧的禅让,舜登上了帝位,他继尧之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虞舜即帝位后,建都于蒲坂。蒲坂在今永济市西部。

河东郡有蒲坂县。河东,旧曰蒲坂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置河东县。大业初并蒲坂入。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台。

虞舜即帝位后为什么要建都蒲坂?在其前的尧建都平阳(按:在今临汾市),在其后的禹建都安邑(按:在今夏县);他们三“帝”为什么都要在河东建都?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拙著《尧舜禹相继建都河东探因》曾对其原因有过探讨,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看。

(作者系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 运城学院教授)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5:2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双全 于 2012-9-16 15:27 编辑 & L# t, m9 Q" p' B3 n0 n5 G
" v( {, v% i# |5 F6 e' |" b

; A& Z0 R# }  q  U5 [) Z& J

◆舜帝安息之地

孟子说:舜“卒于鸣条”。鸣条位于原安邑县境内,现运城市盐湖区境内。鸣条又称高侯原、仪凤岗,也即鸣条岗。鸣条岗上有舜帝陵。“帝舜陵:在安邑县西。旧《通志》:县西二十里鸣条岗,陵高三丈,秋以甓,方广四十步有奇,内处地百亩有奇,有守陵大云寺。”1934年的《安邑县志》称:“舜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鸣条岗上。”

虞舜陵现位于鸣条岗上之曲马村。传说:虞舜禅让给禹之后,大禹便在此地给他修筑了一座牧宫——也称离宫,供他颐养天年,他便住在这里,直到去世后也就葬于此处。这座牧宫,也被称为皇城、礼乐城。南北长112米,东西宽49米,呈长方形。舜陵在“礼乐城”前不远处,陵前有两通墓碑,上一通为明万历辛亥(1611年)年间刻镌的“有虞帝舜陵”,下一通为“帝舜陵”,没有镌刻年代,据考证可能为元代刻石。

据说:鸣条岗上的舜帝陵始于大禹之时,后人在此修筑了舜帝庙。舜帝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末毁于战火,在明清时期又多次重建,所以,今日之舜帝庙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旧时还建有守陵的大云寺,为守陵的僧侣居住之地。就说:从北魏到明清时期的一千四百多年间,历代帝王祭帝尧于平阳,祭帝舜于河东,祭大禹于安邑,其祭祀帝舜于河东,其实就是在鸣条岗上的虞舜陵所在地。

公元2000年,运城市盐湖区委、区政府开发了舜帝陵庙旅游景区工程,分景区和陵区两大部分,占地约为1700亩;使鸣条岗上的舜帝陵成为河东地域的一大旅游圣地,文化景观。

(作者系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 运城学院教授)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5:47:55 | 只看该作者

舜帝文化的特征:
7 S, g1 a: ]" E% A

1、重德治,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道德的根本。舜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鼻祖,重德治是虞舜文化最核心的所在。舜毕生推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而由此生发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等儒家伦理思想,渗透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意识之中。在中国,道德的威力始终比法律更为重要和有效,重道德修养也直接造就了许多气节崇高的民族英雄。

; l) u3 X( h! p4 E' k5 T, F: T3 ^- Z) \2 |4 R. Y

2、重入世,主张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无论是耕历山、渔雷泽,迁三苗、扩疆域,还是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都是舜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道德理想的体现。重入世,重以舍利取义的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是虞舜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与《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具有异曲同工之义。

& [/ X2 t" W5 u8 u  x# |5 n0 g+ X" B- t3 _& A

3、重和谐,提倡“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舜一定程度上是行教化,以德化人的化身。行教化、以德化人,目的是为了造就人们协同的道德精神并将其外化为具体的协同性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和”不等于“同”,舜纳言从谏、惩治奸佞等,就是和而不同思想的体现。那么如何达到“和”呢?继承和发扬虞舜思想的儒家思想提倡“执两用中”,即中庸。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反对偏激,主张以理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中庸不等于没有原则,模棱两可,而是在某些问题上应注重权变。崇尚“和”、“中”,养成了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宽容的民族精神。

- ^, x, F: Y' n: f: y( I8 o  g7 Q  ]& }# r8 b

4、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虞舜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包容并蓄其内涵、形态十分丰富复杂,但概而言之有三个特点是较为明显的,一是大陆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二是农业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三是家国同构的封建宗法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9-16 15:57:29 | 只看该作者
9,10,13,14,15#帖是同一作者吗?
7 ~, V2 g+ c' i9 W8 V( T6 U8 ^$ |  E, [& _
“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 运城学院教授”何许人?

签到天数: 5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6:4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pszyyao ) P: R+ c+ W! ], R* w( k
6 o/ h+ J9 E, u$ B
( K2 p3 s  b) j/ m8 |" f
   

柴继光教授,193110月出生于山西平陆县,柴继光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勤于笔耕。早在五十年代初,他在文学领域就绽露才华,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通讯、小说、散文、诗歌数十篇。曾用笔名白矾、东方亮、洪波、南风。撰写的电影评论《无情未必真豪杰》、《人民呼唤焦裕禄》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获得全国群众影评征文三等奖。1988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理论编辑。多年来从事河东地域文化研究,现任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员、盐湖区虞舜文化研究会顾问、闻喜县郭璞研究会顾问。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9-16 18:5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7 09:06 编辑 * |; u9 L' C4 H, t" t6 e! ^9 _

1 o/ }1 s$ x5 d$ }“帝舜陵:在安邑县西。旧《通志》:县西二十里鸣条岗,陵高三丈,秋以甓,方广四十步有奇,内处地百亩有奇,有守陵大云寺。”1934年的《安邑县志》称:“舜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鸣条岗上。”) [2 F7 d- x9 @4 C& t
# h: W: ?+ Q8 S6 J8 l7 W9 o' D
    看起来,古人也在争名人故居、陵庙地。这位教授不写明什么“旧《通志》”,用材料只用本地资料(《安邑县志》)而不顾其他史料和公论,实在是运城的“教授”!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9-16 18:5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9-16 19:11 编辑 4 i1 d$ y8 N! Q* P( n; G: n7 P! J
; |0 I: Q/ C- b
“帝舜陵:在安邑县西。旧《通志》:县西二十里鸣条岗,陵高三丈,秋以甓,方广四十步有奇,内处地百亩有奇,有守陵大云寺。”1934年的《安邑县志》称:“舜陵,在县西北三十里鸣条岗上。”0 G) O( x& [. T1 ?- Y1 Q7 p& H

) I& }8 J# \4 H1 z9 R1 n/ v7 n. M! Q    看起来,古人也在争名人故居、陵庙地。这位教授不写明什么“旧《通志》”,用材料只用本地资料(《安邑县志》)而不顾其他史料和公论,柴继光实在是运城的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3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