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孝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现代姚氏人物(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2:46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海珊(1858—1942)# a+ C8 M0 _' `# O+ X
别名淮清。广东平远人。国民政府官员。5 A7 C& P; e( _! D3 d1 O# a
姚海珊早年到南洋经商,受西方影响,思想进步。其坚决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并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后,姚海珊即时回国,不久出任广东北伐军军需部部长。历任国民政府广东省平远县县长、广东印花烟酒税罗定征稽所所长等职。姚海珊于任职期间逝世。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3:01 | 只看该作者
姚丙然(1859—? )+ a2 `: O' M# q3 _2 }+ U$ S0 [7 s
字菊仙。号淡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学者,画家。
5 W, E- e! Q0 _  Q' z3 W9 p( q姚丙然于清光绪十二(1886)年科举进士及第,授编修。光绪十八(1892)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官任侍读学士。光绪二十三(1897)年,姚丙然出任山东学政,后被革职。归故里后为美人李佳白所设的尚贤堂当主讲。
* J7 d( @+ f. h+ F6 |% _; o6 F; F姚丙然擅画花卉,其曾仿蒋廷锡水仙天竹,饶有天趣。其学识渊博,且多才多艺。但其为人颇为自负,一度力扶翼孔教。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3:12 | 只看该作者
姚昌颐,为姚丙然儿子。亦为画家。善画,尤擅花卉、山水。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3:29 | 只看该作者
姚德胜(1860—1915)7 `# J8 X/ J" }* }' X: f( l
名克明,号峻修。广东平远人。教育实业家。
% ^$ s! C# ?* P7 Z& h7 R: W; Z* v清末民初华侨巨富,当时人们雅称其为“姚百万”。3 ?* B" V1 D1 }% f1 E' C# r
姚德胜早年赴新加坡,后赴马来西亚,经商成巨富。后姚德胜转向矿产实业,遂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经营矿业的第一人,不久成为超级大财主。姚德胜为人豁达大度,性情豪爽,乐善好施。其先后在新加坡创设霹雳嘉应会馆,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
" z( v; f9 g! |) Z为使当地华侨子女接受教育,姚德胜创办了霹雳小学、中学,资助应新、明德两校的发展; 姚德胜十分重视中华古老文化的传授,重视汉文,汉语的教学。
7 J* [. j6 n; G& y! T1892年,黄遵宪任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时,曾慕名拜访姚德胜,两人一见如故。. D  S- ?3 Y& l$ b; n7 X# {
姚德目胜十分关注祖国家乡,1900年故乡大旱,其捐巨资赈济灾民。黄河水灾,其一次就捐白银六万两赈灾。辛亥革命兴军,又慷慨解囊七万银元作军饷。后来姚德胜接受黄遵宪的建议,捐巨资在故乡创办芝兰小学,购置学田,广备图书。又捐资扩建平远县立中学学堂。还对梅县东山中学、焦岭县立中学学堂及大柘乡景清、回民两小学也多有资助。* M: {6 C: M# H3 i! w6 M; q
姚德胜深知道教育是自强之本,故其从不惜捐巨资助学。后因济灾兴学之功,姚德胜被清政府授予资政大夫衔,光绪皇帝赐给其“乐善好施”。姚德胜还被英皇颁赐”和平爵士”称号。中华民国成立后,姚德胜继续资助家乡发展教育。被国民政府授一级“嘉禾勋章”。 姚德胜于民国四年(1915)逝世,终年五十五岁。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3:48 | 只看该作者
姚虞琴(1861—1961). {+ F% m  v' H0 Q: t/ J5 W! y$ |- |
名景赢、字渔吟。原籍浙江杭县,寓居上海。近代画家。4 _2 t+ `# r- S- z% s" w5 L
姚虞琴曾任上海中国书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9 c+ m4 }' o$ d
姚虞琴擅长中国画,兼及书法、诗文、鉴赏。尤擅画兰及梅竹,阴法明人,上追元人赵孟俯、郑所南,尤以写兰蜚声江南。姚虞琴曾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于民国时期在《北平晨报》发表了著名论文《中国人物画的表现与背景》(摘自《百年中国美术经典》)。
: h, {( [" Z) O姚虞琴于1961年逝世,年终一百岁。着有《珍帚斋诗稿》。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4:07 | 只看该作者
姚事敬(1862—1944)
( ~) `3 h/ q9 V$ }2 x6 j福建晋江人。爱国华侨。教育实业家。
/ P' l/ h9 @9 J3 Y$ S4 V姚事敬年幼时家贫,仅读了四个月的书。长及青年, 姚事敬颇有胆识,涉远洋去菲律宾开拓。5 b' Z) d6 p- D, t$ _) d& X
从唐山到小吕宋,要过三道关:气候差异关、语言关、谋职技艺关。他睦族以礼,交友以诚,处事平和、忠信、笃敬,获得菲邦人的敬重。姚事敬在希腊禄万社开设米行,生意兴隆,事业蒸蒸日上。即回到故乡建新居。见乡邻仍为贫穷所困,即慷慨解囊,买大字(出国护照)提携堂亲和亲戚往菲律宾。/ g% c4 ?7 k6 [% o1 o$ v3 E- W7 F, \
在异国谋生的经历中,姚事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素质在谋生中的作用。于是他竭力主张在家乡兴学,培育青年人成才。8 E7 E7 o* _) H2 b+ V
1918年,他与乡侨姚宗荣归国,会同伍堡五社贤达等商议,倡议合办新校。创办毓麟(后称嘉排)小学。达成协议后,乡众公推事敬任董事长,聘请蔡建安任校长。在晋江,开了由私塾转办学堂的先河。姚事敬受解放妇女新潮的影响,兼办女学部,名曰毓秀,动员学龄女童入学,为伍堡培育了许多受新文化影响而成长的妇女。
) N, K  [& @/ X办学难,巩固办学更难。姚事敬在聘请师资上下功夫,继蔡建安之后,黄时珍、王珍驾、姚章胜先后继任校长。毓麟小学能坚持办学,长盛不衰,既得力于董事长,也得力于董事会的鼎力支持。办学经费,除乡亲捐助外,主要靠旅菲澄江同乡会汇寄。旅菲华侨,经商者慷慨解囊,打工者也热心捐献。邻近村庄的学子来毓麟就读的与日俱增。
: ^( p' V& c" _6 R2 Y- ^! B% P1941年,应届毕业生参加晋江县会考。毓麟小学与泉州新隅、西隅、金井毓英小学并列获奬,在全县数百所小学中名列前茅,声誉播及泉南。, s( L5 u1 e5 z
姚事敬矢志兴学,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乡邻有纠纷,都请他去调解。居古盈的宗亲患贼偷,处境不好,他发动族亲帮助其搬来伍堡,为其安排好住宿。亲戚遇时疫四人卧床不起,他于每天晚饭后,提一盏小灯前往关照,深夜方回。对待孤寡,他时加接济,鼎力扶持。乡众赞他有鲁仲连之高风,声名远播,连安海、内坑都请他去做“老大”,调解民事纠纷。5 b( I8 }& Z0 m
姚事敬晚年,值太平洋战争爆发,其在饥寒中度日,亲友对其有所接济,一一记在小册子上,嘱咐后辈报恩。最令人敬佩的是:姚事敬在一生最困难的时期,仍不忘教育事业。侨汇断了,毓麟小学经费成问题,他凭着自己的威望,发动乡贤筹资办学,以免众学子辍学。
8 E5 F: g, w" o- P! a4 F1944年姚事敬去世,年82岁。此时家中经济拮据,从简落土。抗战胜利后,其子姚淇清及家族成员数十人归国,为父设道场做功德进行追悼,仪礼非常隆重。治丧时,姚淇清找到其父遗留的小册,即按“济一答十”对曾资助父亲晚年生活的乡邻进行酬谢,完了乃父有恩必报之夙愿。此事在晋南传为佳话。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4:24 | 只看该作者
姚振铎(清朝时期光绪年间)
/ }* U* d" E, e% _3 O5 s" k3 I字省群。安徽黟县人。清代画家。) f4 q. ^  }. O2 {& }* D- J
姚振铎能诗尤精于绘画。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4:37 | 只看该作者
姚倚云(1864—1944). A; i! M$ e8 {! Q+ Y
室名藴素轩。安徽省桐城人。学者。, s% ?8 A4 {4 O2 Y! u  j7 x. {+ v) ?
姚倚云工诗词。着有《藴素轩诗稿》载于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又有《青玉案》、《好事近》等词。亦载于《妇女杂志》。  E3 q5 \/ Q1 K& ~! t
姚倚云在民国之初年任南通县女子师范校长,曾在《妇女杂志》发表论文《论为继母之义》。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4:54 | 只看该作者
姚承祖(1866—1938)3 A; i# {8 l8 g" a, h6 [
字汉亭,别字补云、又号 性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建筑大师。/ X0 n# k, R8 {" T1 z% M4 \6 C
姚承祖出身于营造世家。自幼受家风影响,对建筑设计颇有兴趣和天分。姚承祖于十六岁时缀学从梓并精熟其父祖姚璨庭所着《梓业遗书》五卷。1912年创建了苏州鲁班协会,并当选会长。姚承祖曾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讲授建筑学。
2 U: n0 ]$ i6 |& E& S# c姚承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凡邑中所大营造,均出自其手笔。经其设计、建造的建筑,许多已经佚失,仅现今所知的有四处: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吴县光福乡香雪海的梅花亭、灵岩山的大雄宝殿及木渎镇的严家花园。
0 R5 f! r8 u1 |' V1 L( D( y姚承祖以数年经营建筑的经验和心得,谦诸家之长,绘成《补云小筑图》长卷,由其师郁友勤主笔绘成。; |9 X% M% R8 e  e2 b9 Z1 O
姚承祖所着的代表作《营造法原》,对江南传统建筑的叙述甚为详细,被誉为南方中国建筑之惟一宝典。

签到天数: 3895 天

连续签到: 1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22:05:10 | 只看该作者
姚显达(1867—1924)
7 M. |7 N: v" L, l9 O' b艺名乌面达。福建诏安人。戏曲大师。
$ Y/ j- p6 y* Q: c  b: b姚显达为广东汉剧乌净。清末光绪年(1908),潮州处江曾集中各名角,以荣天彩为班名赴沪演出。
+ R2 E% O/ U, n* F6 h“与京皮簧及越剧相较,未曾逊色,其中黑净阿达,红净隆玉,老旦耀龙尤称铁中铮铮。”上海观众评论姚显达。认为其手足娴熟,花样特多,演《五台会弟》杨五郎所表演的十八罗汉架,“姿势面面俱到,处处生色,如观百象图无一雷同者”。演(《法门寺》,《刘瑾放官》)一剧,闻名遐迩。+ R7 u5 y3 \( Q/ y$ [& l& C
“清末潮州道曾某观剧,赏其演刘瑾技艺造诣之高且湛,而恶其作威作福,惟妙惟肖,鄙薄官场入木三分,因诏之作,笞责之,而赏以银云”/ Z  S# q+ q! f& e' g0 s
姚显达对广东汉剧,潮州剧乌净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被推为乌净宗师。( Q+ `9 ?5 y6 N3 E
姚显达代表剧目还有《三打王英》、《牛皋扯旨》、《高旺过关》、《战宛城》、《大香山》、《三家店》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31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