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姚家才女 姚雍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2 17:24:3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5-12 17:30 编辑

回复 12# 姚绍弦


    我不止一次在书上看到,毛主席喝茶的时候,往往将泡了几次的茶叶不倒掉,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然后吞下去。这其实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为茶叶在嘴里咀嚼,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还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很大一部分都在茶叶里,倒掉岂不可惜?江西,湖南都有QIA茶叶的习惯是有道理的。其中的奥妙,想来,雍静专家应该解释得更加专业。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2#
发表于 2013-5-13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姚绍弦


   小时候母亲一辈人都用大碗喝茶,最后都把茶叶喝进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5-13 09:50:56 | 只看该作者
看见广东人用小小的茶杯喝功夫茶来,先是感到好笑。
    ——是潮州人工夫茶。不过,这三十几年来的工夫,工夫茶似乎已遍及全省,大有推及全国之势,这是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说广东人工夫茶也说得过去。

本来以为就是简简单单喝的大碗茶,搞出眼花缭乱的茶道,茶文化,进而向全国推广。福建人功不可没!
——福建人种茶功不可没,福建有好茶。论喝茶,论工夫茶,福建与潮汕,与广东比,可能还有些距离。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4#
发表于 2013-5-13 13: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姚雍静


   现在南阳人喝茶也讲究起来了,可惜我知道的不多,一般能和就成。
  从宗亲这儿学到这些,谢谢了!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15#
发表于 2013-5-13 14:27:58 | 只看该作者
因各地文化差异,饮茶习俗各异,无论饮用哪一类茶,安全性一定要得到保障。据报道2012年抽样调查显示,市场 ...
姚雍静 发表于 2013-5-13 14:05



前一段时间,买了块压缩的广西茂圣茶块,显示:降化开始日期是2009年6月10日,这茶好不好啊!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4:3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姚克毅


    看来,你们福建也是这样喝的,肯定有其道理。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4:5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pszyyao


    原来江西人习惯喝茶是喜欢一饮而尽,痛快!广东人喝起茶来,不慌不忙,慢条斯理,甚至比不上过去江西人喝白酒的速度。开始,我们不习惯。
     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到底是‘功夫茶’?还是‘工夫茶’?这两字在江西人的语音中是不分的。显然,我说的‘功夫茶’是错误的,但是我不理解,‘工夫’如何用在这个地方,肯定有特殊的含义。请为我解解惑。
     我在说山东阿胶时,写成了;阿膏。这也是误将江西人的读音和理解。中东宗亲给我一指出,我就记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3-5-13 15:23:08 | 只看该作者
许多人,包括广东人、甚至潮州人,不分‘功夫茶’和‘工夫茶’。以工夫茶的特质来讲,我认为应是‘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工夫和功夫是有差别的,认识这种差别,便应该是“工夫茶”。
     “工夫茶”不是“解渴”的,是品的;有一整套讲究。“工夫茶”的讲究,不只在大饮还是小杯饮,可用《红楼梦》里妙玉的论茶来作一方面的理解。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5:5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5-13 17:28 编辑

回复 23# pszyyao


    红楼梦里许多次提到茶,但是,早些年看红楼梦时,没有饮茶的经验与体会,也就没有深刻的印象。只是记得红楼梦里记载了用陈茶水漱口,对牙齿是有好处的。因为那时显然是没有牙膏这样的舶来品。中医以为,牙齿固,是肾气充足的表现。所以,固牙就非常重要。红楼梦里面记载了有不少中医的方子,我当时还惊叹,这个曹雪芹怎么也通中医?应该证明,中医是环绕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否则,曹雪芹怎么可以顺手拿来,说得头头是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3-5-13 16:09: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曹雪芹怎么也通中医?
    ——古代读书人是懂医药的,很多人有“诗词歌赋文,琴棋书画拳,山医命卜讼”之能,并不是我这一代被教育得到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形象。这是我后来自我教育来得到的结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5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