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南阳姚文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学廉事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8-27 15:08:18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回复 10# 闽南姚斌
" c4 I% P" I( D, t  o+ o/ Q
& d8 |; `) b1 D9 {0 H1 g
0 W' j# f  S. y/ k4 M* {    我不认识我潮姚学濂。我知在广州市委干部编撰的《黄埔军校将帅录》中,姚学濂是少将,后是军长级。# k/ j7 O/ K# k+ [+ x" T5 f2 S. D( n
    有可能是潮阳姚学濂。在网上曾有姚学濂参加黄埔军校校友活动的报道。现在,他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

签到天数: 1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3-8-27 19:00:46 | 只看该作者
姚学廉,1925年生人,河南省辉县市姚屯村人,是我的本家大伯。抗战期间,他带着用家里的土地换来的几支步枪,到太行山参加了八路军,后又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建国后,在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担任师级干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如实反映农村吃不饱饭而受到处分,降级调任河南省沁阳县武装部部长,后历任新野县武装部部长、新野县革委会主任、南阳军分区政委、南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南阳地区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南阳地委书记。由于他坚持党的政策,批评抵制了“造反派”打、砸、抢的不法行为,被“造反派”视为他们抢权升官的障碍。于是,“造反派”组织及其头头们借1974年江青“四人帮”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江青特别指示一定要把右倾翻案的典型,唐河县“马振抚中学事件"的后台揪出来之机,写报告效忠江青并报送当时由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的党中央。指责姚学廉疯狂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攻倒算,是“马振抚中学事件”的后台。政治局委员国家总工会主席倪志福批转政治局委员汪东兴:“东兴同志,我接到XXX一个材料,看了之后若属实问题严重。现送上,请酌处……"汪东兴又批转给时任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请洪文同志阅批,建议查出来批判处理。姚学廉思想*……"。王洪文批转河南省委:“我意见转河南省委发动群众,揭发姚的问题,省委要严肃处理此事……。“河南省委的领导自然照办,于是姚学廉立即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到处万人大会批斗,游街示众,随意打骂,伤不能治疗,病不能住院,残苦斗争,无情打击,被任意诬蔑。3 ]/ H1 g0 Q6 G9 x- D7 b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姚学廉虽被平反,但身体已被摧残的不能工作,于1982年离职休养,1984年安家于郑州干休所,潜心研究骨关节疾病与治疗,发明了“骨关节保健贴”。
2 ^. X& _4 z, K/ R- O      目前,姚学廉的弟弟一家还生活在辉县。弟弟姚学东曾任辉县市科委主任,已退休;两个侄子,一个现任辉县市广电局局长、一个现任辉县市规划局副局长。

点评

问候姚学廉老,祝福姚学廉老五一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南阳的父老乡亲想念他,祝福他。。。  发表于 2014-4-30 18:38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3#
发表于 2013-8-27 19:18:46 | 只看该作者
姚学廉,1925年生人,河南省辉县市姚屯村人,是我的本家大伯。抗战期间,他带着用家里的土地换来的几支步枪 ...
/ Q7 C+ b7 S* f辉县姚勇 发表于 2013-8-27 19:00

( V3 i% q6 A. g6 V; t0 r! {7 O9 q+ ~1 P# y2 O

9 Q7 u, D( ?- c' C. E# j1 E$ y9 y% W原来是这样。新野、唐河,都是南阳市隶属县。姚学廉宗亲与南阳有这种历史渊源,他的遭遇既是时代的不幸,也是南阳人(尤其是当年整他的人)的悲哀。

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14#
发表于 2013-8-27 23:22:08 | 只看该作者
保持了我姚家人的本色和气节、致敬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15#
发表于 2013-8-28 12:5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辉县姚勇 , ^: B9 `9 c* f# S1 A. \3 {

: ]6 N7 q3 k( I/ S; `7 F* ^7 }- |: `5 z9 ?' g, D
    辉县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我一个同学的父亲也是辉县人,名字叫做:姚振海,解放前参加革命,后来一直在周口工作生活。学生时期我们经常在同学家听老前辈讲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那时他应该是某部“红一连”的连长,不经意间就会讲起打仗时的故事来,我着是津津有味,,老人家最后是在周口市川汇区人事部门离休(在追悼会上听到的),我们上学那时还没有“拼爹”现象,所以没在意才人家是什么“官衔”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6#
发表于 2013-8-28 14:31:12 | 只看该作者
15# 姚寒松
( H+ B5 K7 E/ a; W- E+ l4 N4 d# }

& V4 P" q9 M9 m4 ]# W# u    马振抚中学事件,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有一首诗'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当接班人'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5: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姚绍弦 1 ~, w8 E  a) t) N; X. |% T

! {) k* _7 o+ V3 r) z
9 h2 E" t1 q$ }/ c- |; J       1973年7月10日,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初中二年级的15岁学生张玉勤,在期末考试英语考卷的背面写道:“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也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张玉勤写后,自觉无趣,便把卷子揉成一团放进口袋里,监考老师发现后,责令其交出了这张答卷。后来英语老师栗玉把考卷拿给班主任杨天成看,晚上,杨天成在开教师会时说了此事。第二天早操后,校长罗长奇在会上批评了张玉勤,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早自习时,杨天成将张玉勤叫到办公室批评她:“你这个妮儿,考不好算了,还写顺口溜顶撞老师,老师让你写检查,你也不写,如果没有外文这个工具,怎能让毛泽东思想传播到全世界?”7月14日早上,有人在虎山水库里发现了张玉勤的尸体,得知她自杀身亡。        1973年9月,南阳地区革委会文教局和唐河县革委会文教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做出“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所造成严重恶果的调查报告”要求地委将该调查报告批转全区各级学校。
# Q% D3 z' E' O, q0 R$ I  m   1973年10月27日,南阳地委批示,要求全区各级学校“狠批孔子的反动教育思想,批判右倾回潮思想”。12月15日,唐河县委对“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做出处理,撤销该校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罗长奇的职务,开除班主任杨天成公职,留用察看两年。后来“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所造成严重恶果”的调查报告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内参上。
3 k) l4 A- h2 |, q( l        1974年1月,江青从《人民日报》看到这个材料后声称“我要控诉”,王洪文也讲“对马振抚公社中学的负责人要判重刑”。1974年1月19日,江青派迟群、谢静宜调查此事。197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现场调查报告”的文件(即中发[1974]5号文件),把这件事称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典型;随即,文件要求“河南省委认真复核,严肃处理这一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严重恶果,并迅速将处理情况上报,各地区也应注意,检查有无类似情况”。
2 c' Z/ C+ N5 L- Z/ t   河南省委接到中央文件后,派30名干部在马振扶公社中学举办大型学习班,追认张玉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并给她立了碑,碑文是“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
% w( J6 Y5 m3 Q& ~   1974年2月,有关部门又做出逮捕法办马振抚公社中学校长罗长奇、班主任杨天成的决定,均判处有期徒刑2年。河南省委还专门成立了贯彻中央5号文件办公室,组织各大专院校工农兵学员到各地、市、县检查、揭露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复辟”的情况,全省一大批忠于职守、热心教育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因之被打成“复辟典型”。仅唐河县就被揪出“罗长奇、杨天成式人物”280人,全国教育战线也很快掀起了落实中央5号文件,揪“罗、杨式人物”的狂潮。1 Y1 M" I6 b7 s) c2 T
         1977年11月,河南省委对南阳地委和省教育局重新处理“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的报告作了批示,指出这是一个大冤案,决定撤销对罗天奇、杨天成的刑事处分,恢复他们的职务和原工资待遇。
& ]; b- I7 D* C& D8 Z$ `( o% w$ w   1979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批准教育部党组的建议,决定撤销1974年转发的《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情况简报》。指出各地类似马振扶中学的冤案,都应平反昭雪。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8#
发表于 2013-8-28 15:4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南阳姚文书 ; y  U2 _7 u3 p& Q

" Q) R4 k3 K0 W* a
% Q. _# n4 G$ G3 \6 [5 a2 V# P2 L, W5 [    谢谢文书的深入介绍,我们是同龄人,对于我们小时候经历的事情特别有印象.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5:4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姚绍弦 ) C9 F$ {3 I; O) l5 p
7 R+ l% q# l  u# P' l
9 ^$ B0 K5 x( c$ P
   是啊,记忆犹新。

签到天数: 125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0#
发表于 2013-9-5 03:12:53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8-28 15:14( s4 b$ S2 I% v0 T
回复 16# 姚绍弦
1 _* p. H+ Q3 }% a2 }! T. @
那时我正在上高中,就因为“马振抚”这个事,后来英语就没好好学,到现在也只是认识“A”K”“Q“”J“这几个扑克牌上的字母了,,
  c( z0 D% z! L# @  M& i后来下乡以后还有一件事印象比较深刻,就是毛主席“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的“最高指示”。也是发生在河南南阳地区,具体情况还请文书宗亲介绍一、二,,,,,
# h' ]6 X) n2 e% ]* J: b/ F" F.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5 00: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