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冯叙、柳宗元舜庙祈晴4 `2 |7 j0 k- f6 M! G
# O, a$ l) Z( e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县)。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大历八年(773),诞生于京都长安城善和里(今西安市红樱路北段)一个衰落的世家。柳宗元21岁考中进士,26岁应“博学宏词”考试,先后调任集贤殿正字、易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贞元二十一年(805)二月,柳宗元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政治集团。失败后,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九月被贬为邵州(今邵阳市)刺史;同年十一月,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员外郎置同正员”(即享受司马待遇的闲职人员,没有实权)。此后,柳宗元在永州开始了10年之久的贬谪生活。期间,他创作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江雪》等千古名作。有意思的是,他还参加了一次祭舜活动。( W/ R( V! r% j! r p, k; K
7 o- s. R& @9 Y W& j. m( z1 C, Y8 f5 F元和元年(806),冯叙接任永州刺史。冯叙上任后,接连遇到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头一年,遇上地震。第二年,又遇上水灾,久雨不晴。这一点,可以从《光绪零陵县志·祥异》得到证实:“宪宗元和元年(806),春正月,地震,二年大水。”在这种情况下,冯叙动了祭舜的念头,想通过祭舜祈求收雨放晴。柳宗元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名人。冯叙对柳宗元非常尊重,平时关系也比较好。他要上九疑山祭舜,就必须写祭文。而要写祭文,借助柳宗元的名气和文墨,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柳宗元撰写了《祈晴文》,并随同冯叙到九疑山祭舜。这篇祭文全文如下:
, u3 W! x5 f2 m* v" s# H4 V. g, N' `/ j) t3 n0 ^& n, N
年月日,某官某,敢用牲牢之奠,昭祭于虞帝之神。帝入大麓,雷雨不迷,帝在璇玑,七政以齐。九泽既陂,锡禹玄圭,至德神化,后土与稽。勤事南巡,祀典以跻,此焉告终,宜福遗黎。庄貌如在,精诚不暌。今阳德僭候,有淹凄凄,降是水潦,混为涂泥。岸有善崩,流或断堤,泛滥畴陇,滂沱圃畦。恒雨获戾,狂咎增凄,忍兹嘉生,均彼蓬藜。望诛阴蜧,以扶阳霓,式乾后土,以廓天倪。粢盛不害,余粮可栖,或簸或溲,为酒为醯。跄跄生镛,坎坎鼓鼙,百代祀德,氓心不携。岂独藻,征诸涧溪。神其听之,无作神羞。
% [# l( L4 o- H3 [: t% C
$ W* N, p4 \+ e+ m( K- \柳宗元随永州刺史冯叙到九疑山祭舜,是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期间唯一一次见诸记载的祭舜活动。历史上的事情有着很多的巧合。舜帝、柳宗元与永州的关系就有着非常多的巧合之处。舜帝建都于蒲坂,位于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柳宗元也是山西永济人。舜帝晚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柳宗元则是被贬官到永州,在永州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惨淡也是最辉煌的十年。舜帝在柳宗元的家乡永济活动多年,柳宗元一生中从未提及舜帝陵在山西永济。柳宗元贬谪永州十年,却参与了一次祭舜活动,而且写下了一篇《舜庙祈晴文》。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柳宗元也是肯定舜葬这一历史事实的。
u" X. C) k) `" }* k
9 f# s, D+ L1 b Y2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