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绍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安徽发现一支新的南昌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11#
发表于 2014-7-16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这类百转千回终于寻到根,溯到源的事总是激动人心的。可喜可贺!绍弦宗亲和卿芳宗亲热心宗族寻根大事也总是令人感动的!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2#
发表于 2014-7-16 17:23: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维侃宗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4-7-16 20:56:16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祖母的墓碑上的确写的出生年份是1908(光绪34)年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4#
发表于 2014-7-16 21:07:40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姚网,不时地会有南昌姚氏的喜讯传出来,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欣喜!
  这几日我脱产学习,参加为期两周的职业培训,以至于好几日没有上姚网。昨天有宗亲打来电话,今天下午卿芳大爷又专门给我来电话,他们说的是同一内容,就是告知我他们在安徽发现一支姚,一枝南昌姚,并且还是我们山东枣庄和江苏利国姚氏的近枝,渊源甚近。我在学校里再也坐不住了,就向校方请了假,急忙忙赶车回到家,查找老谱。
   由于绍弦大哥不辞辛苦的把南昌谱翻了个遍,终于考证出安徽的启海是我们这一枝的,也真是省了太多的力气。我们一支属于南昌姚氏斗门观前房,我详细的查了一下《观前房谱》,结果和绍弦大哥查的情况是一样的!我们为启海能寻到祖源而高兴!并且表示热烈的祝贺!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21:4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7-16 21:48 编辑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7-16 21:07
在我们姚网,不时地会有南昌姚氏的喜讯传出来,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欣喜!
  这几日我脱产学习,参加为期 ...


    陶庄的始祖标玲公生于康熙28年,即1690年。现在在山东枣庄的宗亲都是老二才伯的后裔。从时间上推算,老三才仲的后裔与你们失散大约300年了。南昌老谱上记载了邳州土山宗亲的信息,说明在清朝末年他们与南昌是有联系的,最近约100年他们既与南昌失去了联系,又与你们失去了联系,而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能够找到他们理顺这些关系就显得意义非凡了。
   从启海到才仲,已经相差了八个字派。希望启海积极与绍峰联系,尽快挖掘邳州宗亲的信息,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
16#
姚网宗亲  发表于 2014-7-20 11:16:12
姚网上南昌的电子族谱详细记述了标玲先祖及其才仁、才伯二子的迁徙和生活,对老三才仲未曾提及,不知这一支在当时是如何跟随着整个家族迁徙的?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7#
发表于 2014-7-20 17:59:4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豆腐 发表于 2014-7-20 11:16
姚网上南昌的电子族谱详细记述了标玲先祖及其才仁、才伯二子的迁徙和生活,对老三才仲未曾提及,不知这一支 ...

请安徽的启海宗亲看一下,下面这段资料是我整理的《陶庄姚氏迁徙过程》中的一段:
  康熙初年,我祖英采公(南昌姚第三十五世)的长子标灿公,四子标玲公率家人自江西一路行医来至山东峄县。后标灿公于清雍正七年去世,灵柩权厝韩庄闸。其后裔第三十八世盛钊公携子世江行医至山东定陶县,其后居于定陶县。第四十世继栋公客居峄县杨庄集。继梁公,继桂公,继栀公兄弟三人居峄县中山店. 第三十六世标玲公,陶庄分支姚氏始祖,字圣先,行获二。生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又三月二十六日亥时。卒于清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十月十六日酉时。葬于江西白竹山。标玲公有三子:长子才仁,次子才伯,三子才仲。才仁公后裔继桐公兄弟五人行医至河南息县,客于此地。2009年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续修族谱,河南息县族人准备参与修谱,有望认祖归宗。才仲公后裔客居江苏邳州土山镇,现有族人约200人。他们与老家始终有联系。
陶庄姚氏属于标玲公次子才伯公后裔,约在乾隆年间,才伯公率二子盛鑑公,盛锡公行医至山东向城,开设药铺。由于地处沂蒙山区,采购药材极为方便,又兼医好的病人很多,故药铺生意较为红火。清乾隆四十年,才伯公去世,葬在向城。其时沂州府沂,沭二河由于暴雨成灾,引发大水,以至毁坏房屋数千间,田禾绝产数万亩,颗粒无收,人民流离失所,向城地界已十室九空,再加上土匪横行,老百姓的日子已过不下去了。盛鑑公兄弟二人随将药铺自向城迁至兖州府峄县利国驿(现江苏铜山县利国镇)继续经营药铺。江西南昌胡姓族人也与此时迁居此地。


  请你再看这一段,是邳州姚氏宗亲整理的资料:

邳州土山镇“万和堂”药房主人姚公藩为书香门第之后。其世祖姚勉乃南宋理宗宝祐元年癸丑科状元;姚勉的高曾祖姚旦,乃宋徽宗释褐状元;姚旦父亲姚振,徽宋时特奏状元。五世之内联蝉三状元,实为罕见。姚旦之祖历世宦门,居官南昌。姚旦一世祖姚彦国,为隋炀帝丙寅科进士,;姚旦状元及第后,一生不仕,致力著述。元时,姚若为燕京行省中书郎。清初,姚族文运复兴。顺至十六年,姚旦34世孙姚道子,中进士第,出任江南宁国府南陵县令。咸丰年间,姚本源治歧黄(中医)术,为太医署六品衔奉直大夫侯选太医,后于山东沂州府设药房、行医齐鲁,为一代名医。

其子孙守歧黄业,盛名传于苏北鲁南。嘉庆二十四年,姚公藩高曾祖姚世焕,携歧黄术迁来邳州土山镇开设“万和堂”药房,公蕃高曾从祖姚世庆,任江南太仓州崇明盐场子大使加二级衔,因夙夜勤劳,循规守矩,授文林郎。公蕃伯父姚定杰,官至江苏布政司经历加二级衔,因办事勤谨,处置善妥,授奉直大夫。公蕃从侄姚保元,搞科学试验,屡冠群俦,因清末科举已废,随入实业学校传艺于“林业厅实业行政讲习所”,任南昌县公署技师。
土山姚姓迁邳,今历七世,以开药房为业,世代官运亨通忠厚祖风,实为封建时代姚姓一望族。
枣庄姚绍峰  2:23:30

  启海宗亲对照一下这两处资料,看一下有什么共同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8#
发表于 2014-7-20 18: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7-20 18:13 编辑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7-20 17:59
请安徽的启海宗亲看一下,下面这段资料是我整理的《陶庄姚氏迁徙过程》中的一段:
  康熙初年,我祖英 ...

  客居河南息县的才仁公后裔开的药铺堂号是“万全堂”;
  我们祖辈才伯公后裔开的药铺堂号是“万春堂”;
  江苏邳州土山镇才仲公后裔的堂号是“万和堂”。
  
  启海可以看出来,咱们老三支的药铺堂号都是“万”字打头,也就是说,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才字辈三兄弟的父辈或者是祖辈给启的堂号,既有相同点,又可以区分,并且招牌响亮,寓意深远,既体现了生意买卖的特点,又让人一看就是药铺的招牌,所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琢磨和考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4-8-1 23:48:59 | 只看该作者
陶庄姚氏的资料相对比较系统,关联性也强。

邳州姚氏整理的资料跨度比较大。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0#
发表于 2014-8-2 01:5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yqh1105 发表于 2014-8-1 23:48 陶庄姚氏的资料相对比较系统,关联性也强。 邳州姚氏整理的资料跨度比较大。

据分析,才字辈三兄弟应该是在沂州府附近分的家,各自去了新的地方行医。,2009年,我联系上了邳州土山镇的姚公菠爷爷,老人家身体硬朗,说话洪亮。当时我们计划好的,去邳州土山镇见见那里的亲人们,公菠爷爷也是联系了好多宗亲等着接待我们,可惜由于其他事情我们没有去成。不过在多次的通话中,我们已经完全了解彼此祖上的情况,并且他们认为(陶庄分支迁徙过程)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基本上说明了祖辈的情况。
  事实上,邳州土山镇的族人一直没有和老家失去联系,南昌姚氏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修谱,他们都参加了,第十六届更不用说了。而我们才伯公这一支,自十二届以后就没有参与修谱,并且自武字辈族人以后就和老家失去了联系。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第十六届修谱,我们标玲公的后裔们又重逢了,团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9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