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本帖最后由 姚维侃 于 2010-12-20 18:37 编辑 / u" C8 P, F' S$ a7 M: ?
9 `) f8 U, L- r: Z3 ]" ^6 X
回复建中宗亲:
# _) W7 T, v; ]0 h6 o. y* l1、你改动的“……周礼也。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之目。夫系,谓帝天子之系;世,诸侯之世也。昭之于穆,谓父昭而子穆也。夫内史所掌,辨斯可矣,必先奠系世者。何哉?正以昭穆之辨别本乎,系世之奠定尔。小史(掌)盖善乎此彼。谱不明……”周礼(也)。原文没有这个“也”字,这样一改,原句就成了隐含“也”字的判断句了。结合上下文来看,应该是有道理的。而且,“周礼”二字,与下句的确不能融贯。不过古人如果确是要写这样一个判断句,想来不会省略这个“也”字,不知会不会是刊印的错误所致;+ B& E) r# [/ q* v' L9 S
2、我断句处“为秘书察之后皆书其谥,尊有爵也。”你改为“为秘书察之后,皆书其谥,尊有爵也”我觉得改得非常正确。服了你了!
2 H3 P! A# |( J4 K) c# j3、我断句的“正以昭穆之辨别,本乎系世之奠定尔”你改为“正以昭穆之辨别本乎,系世之奠定尔。”我觉得不妥当。这句与前句的“何哉”连起来,是个设问句,“(不过是为了)整理清楚用来分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推究系与世该怎样来正确奠定罢了”两句在形式上是大体成骈对的。“正”和“本”都有活用的味道。又者,“正昭穆之辨别本乎”意思没法理解。
- }/ |2 t: x( l( v) H4 ~" R9 [4、“小史(掌)盖善乎此彼。谱不明……”这一句你的修改我也不能苟同。结合上下文来看,上文是论述“必先奠系世”的正面意义,下文是从反面来讲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上下文对照。意思为“那些(彼)谱系不明的、父子上下混乱的,长与幼错失顺序的,亲与疏混淆的。哪里值得读谱的人了解编集的内容呢?”;而且,古人如果要说“彼此”的话,我没见过颠倒过来说“此彼”的例子。 K- w" s3 D2 P2 r) J
5、其余标点修改大体讲得过去。只是“始终岁月,必书某代、某君、某甲子,昭穆先后也;迁居必书正源流也。”句是个对句,前句若在“岁月”后断句,那么下句就该在“迁居”后也断,要么就都不断。
1 [% U- ^3 m& T |/ D8 Q6、那个方框是个替代。原文中有个“颐”字的左边那个结构,而且,在这个结构的左边是空出了半格的。实在搞不清是哪个字,所以就放个替代的方框在那儿了。
. q- w' Y+ L+ D% A+ H4 n- p- @
& D$ I( w( X, G5 K! K8 [% _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对不对你再定夺,反正都是家里人,探讨而已。你亦可商询于汉学造诣更高的宗亲,你有收获,我同时也沾了光了。 |
|